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项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论证“真气运行法”对青少年学生体质和学业的影响,以及这一影响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为气功在我国教育领域广泛运用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真气运行法”对促进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奶牛真胃变位手术疗法的实践与研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多年30余例的临床诊疗实践证明,奶牛真胃变最变位有效的疗法是一旦确诊,尽早采取手术疗法。详述了奶牛真胃变位的诊断,手术治疗步骤,并就手术中应注意的问题,真胃变位的发病机理与预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药复方SMⅠ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SMⅠ对小鼠记忆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东莨菪碱、亚硝酸钠及乙醇分别建立记忆获得障碍、记忆巩固障碍和记忆再现障碍模型,用跳台法观察SMⅠ对记忆障碍动物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同时测定东莨菪碱记忆获得障碍小鼠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结果:SMⅠ可以减少东莨菪碱记忆获得障碍小鼠跳台累计触电时间(P<0 05),延长亚硝酸钠记忆障碍小鼠记忆测试中潜伏期的时程(P<0 05),减少其错误次数(P<0 05),也可以减少乙醇记忆再现障碍小鼠记忆测试的错误次数(P<0 05)。SMⅠ可以降低东莨菪碱记忆获得障碍小鼠脑乙酰胆碱酯酶活性(P<0 05)。结论:中药复方SMⅠ对记忆获得、记忆巩固及记忆再现障碍有明确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影响中枢胆碱能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使用二维多体素质子磁共振波谱(2D~1H-MRS)评估未经治疗的抑郁症(MDD)患者血浆皮质醇水平与前额叶、海马的神经化学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招募33例未经药物治疗的MDD患者和20名健康受试者,接受前额叶和海马的~1H-MRS检查和晨血浆皮质醇测量,比较两组皮质醇水平和~1H-MRS各项指标值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MDD患者的皮质醇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0),且与其左前额叶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值成负相关关系(r=-0.625,P=0.041),与左海马NAA值成正相关关系(r=0.647,P=0.043).MDD患者左前额叶NAA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6),左右海马NAA、胆碱(Cho)、肌酸(Cr)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前额叶、海马的能量代谢异常先于其结构的异常,且与血浆皮质醇水平的改变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将最佳投影识别法(Optimal Projection Recognition Method)应用于1-[2-(取代苯基甲硫基)-2-(2,4-二氟苯基)乙基]-1H-1,2,4-三唑类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的分子筛选,得到了建模所用的最佳模式识别投影图,建立了用于该类化合物抗真菌活性分子筛选的具有较好预测能力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6.
用量子化学MNDO方法研究苯胺化合物被微生物氧化为邻苯二酚化合物反应中,分子电子结构与氧化速率常数的相关性。由活性健MO能级,分子轨道中Pπ集居分布等指标,说明取代基在电子结构上对苯胺双氧化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继分子拓扑图的距离矩阵、邻接矩阵之后,创建了分子的结构矩阵。借助于分子的结构矩阵建立了预测化合物性质的数学模型,并预测了醇类化合物、手性有机酸的色谱保留指数以及氯代苯的辛醇/水分配系数。研究表明,分子结构矩阵既适合于链状化合物性质的预测,也适合于某些母体为单环和手性化合物性质的预测,与分子的距离矩阵和邻接矩阵相比具有较高的结构选择性。  相似文献   

8.
苯的硝基衍生物结构与活性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量子化学CNDO/2法计算了24种苯的硝基衍生物的最低空轨道能ELUMO。用所得ELUMO代替半波还原电位E1/2进行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性(QSAR)研究,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9.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本地区常见的急症之一,其中毒机理为抑制体内胆碱酯酶活性致乙酰胆碱蓄积而产生中毒症状。患者病情进展快,如不及时抢救会危及生命。我国每年发生率为5~7万人,死亡率达10%以上。我院5年间对158例患者进行积极抢救及精心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Rand ic提出的分子支化度指数的基础上,引进了卤原子的电负性,提出了一种新的拓扑指数,并对饱和卤代烃在常压下的沸点与化学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建立了回归方程,相关系数达到0.995,预测值与实验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1.
生物化学考试改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工科生物化学课程考试改革的研究和实践,认为考试方式的改革和考试内容的创新更加有利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系统地学习,并且减少了学生对考试的恐惧心理。  相似文献   

12.
张浩  江南 《科技资讯》2013,(24):54-56
x气藏处于开发初期阶段,但由于气藏的开发过程,任何气井的生产,都是在一段时期的稳产之后进入递减生产阶段.因此,我们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就需要最大限度维持气井稳产的时期.这就需要根据气藏的地质条件和气井前期的生产资料,对气井进行合理配产.本文结合X油藏气井的生产资料,分经验法、节点法和采气曲线法分析了X气藏气井的合理配产产量,主要分析了采气曲线法,最后综合三种方法,确定了X气藏前期布置的气井合理配产产量.  相似文献   

13.
大断面瓦斯隧道掌子面上不同的涌出位置对隧道内的瓦斯扩散分布规律影响较大。基于何家坡大断面隧道穿越一定交角煤层的工程背景,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模拟了5个不同涌出位置的瓦斯在隧道内的扩散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大断面隧道掌子面可划分为3个主要的瓦斯涌出区域,即风筒对侧左下部分(区域Ⅰ)、靠近风筒侧右上部分(区域Ⅲ)和中间部分(区域Ⅱ);瓦斯自掌子面涌出后向洞口扩散的过程依次可以概括为瓦斯聚集、瓦斯扩散与瓦斯稳定分布3个阶段;区域Ⅰ、Ⅱ与Ⅲ涌出的瓦斯分别在0.4H、0.8H与1.3H范围内聚集,并分别在1.2H、1.4H与1.9H范围内扩散,最终分别在1.2H、1.4H与1.9H范围以外稳定分布于拱顶稍偏向风筒对侧,其中,H为隧道的高度。在此基础上,对隧道内瓦斯监测传感器的布局提出了优化方案,可为瓦斯隧道施工中的瓦斯监测及传感器布置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4.
压入式通风风管漏风对瓦斯隧道施工中的瓦斯分布规律影响颇大。本文以何家坡高瓦斯隧道通风为工程背景,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模拟了风管漏风工况下的瓦斯隧道通风案例,分析了漏风面积与漏风位置对隧道瓦斯分布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风管出风口的射流作用导致掌子面靠近风管一侧无瓦斯聚集,而掌子面与出风口之间的涡流作用导致该区域出现大量瓦斯聚集;②风管漏风面积越大,漏风处上游涡流强度和下游射流强度越大,因此上游瓦斯聚集程度与下游瓦斯稀释程度越明显,两者均随着漏风面积的增加呈线性增加;③风管漏风位置越靠近掌子面漏风处上游瓦斯聚集的程度越明显,瓦斯聚集的增量随轴向距离呈指数减小的关系,风管位置越远离掌子面漏风处下游瓦斯的稀释与扩散程度越显著,瓦斯浓度减小的程度随轴向距离呈指数增大的关系。本文研究结果可为瓦斯隧道施工中的瓦斯监测及传感器布置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5.
陈炳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9):4602-4606
通过影响三维地质模型不确定性诸多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定源→定体→定旋回"火山岩成因层次描述方法。合成地震记录与叠加速度联合构建三维空变速度场方法、多属性协同随机模拟方法和储层预测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突出了火山岩成因和成储、成藏机制,客观反映了三维地质模型中包含的不确定性,最大限度降低了构造和储层预测不确定性。通过优选构造和储层发育的有利部位,部署并实施了多口水平井,取得了较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钟敬文先生“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理论的提出,是从中国国情、中国社会结构特点出发的,钟先生这一理论的形成,与他将近八十年来的民俗研究经常与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接触和关爱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徐小兰 《科技信息》2010,(35):345-346
通过一系列实验,找到适合辽化地区的大气中甲醇的监测分析方法,给出各项指标,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我们先用常压酸解脱气的方法从定量的土壤中提取气体,再用碱液吸收的方法富集待测气体,最后用气相色谱法定量测定富集气体中的甲、乙、丙、丁烷,并由此推算出土壤中甲、乙、丙、丁烷的含量。对这种方法的几种影响因素分别进行了探讨,并从中找出了最佳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19.
回采工作面瓦斯超限现象经常发生,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重大隐患.为了掌握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的状况及随时空的变化规律,寻找瓦斯富集地点,确保工作面安全生产.采用单元法原理对平煤新峰四矿12160工作面的瓦斯来源及构成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了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的分布规律,为工作面防止瓦斯积聚及改变瓦斯运移通道等瓦斯治理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生物化学的教学现状,本文从认真上好绪论课、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改进实验教学方式、改进考核办法五个方面,探讨生物化学教学的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