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健康老龄化的研究不仅对我国社会老龄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对家庭和个人具有深远影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因为经济发展较早,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养老保障和健康管理方法应对老龄化,并在长时间的健康老龄化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通过对国外学者在健康老龄化方面的研究现状和部分发达国家的实践进行梳理和分析,深入探讨国外的健康老龄化理论研究并借鉴部分发达国家健康老龄化的实践经验,为我国应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挑战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并进一步通过优化我国老年人保障的法律体系、养老保障的政策体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发展养老产业、重视老年人健康管理、培养养老专业人才等途径来完善我国健康老龄化体系,以实现党和国家提出的大幅度提升我国健康老龄化水平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将积极老龄化概念的发展历程作为研究老龄友好型社区的时间序列与理论分析框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与实践案例,总结不同阶段下老龄友好型社区的理念演进与实践特征。研究发现:老龄友好型社区的实践探索经历了从“机构化”的老年护理中心向“去机构化”养老社区的转变过程,至今发展为在地化养老社区。研究关注点从单一追求物质空间环境对老年人的工具性支持,到注重物质空间与社会环境相结合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社会价值实现与社会融合支持的转变,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展开学科交叉与跨部门合作。中国在积极老龄化视角下发展老龄友好社区应当注重老年人的价值与社会参与。  相似文献   

3.
马惠霞 《甘肃科技》2012,28(5):93-94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社会问题,了解老年人在生理、心理、社会角色等方面的特点,做好社区老年人保健,探讨养老模式,营造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会养老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养老体系——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模式是为健康老龄化提出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流动老年人是中国老龄化和城市化家庭迁移背景下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日常活动及其派生的社会交往和健康行为是影响他们身心健康的重要方面。通过梳理已有研究,将流动老年人分为务工型、休闲度假型、随迁型3种类型,并提出了基于日常活动的流动老年人身心健康影响框架,即不同类型的流动老年人由于养老模式的不同,决定了其日常活动及其派生的社会交往和健康行为存在一定的差异,进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同时,流动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和健康行为,又受宏观层面户籍、养老、就医体系制度环境、中观层面活动空间环境和微观层面老年人不同社会经济属性的影响。因此,在“十四五”规划提出的积极老龄化战略下,需要为流动老年人提供差异化分类公共服务,优化其日常活动环境,提供精细化监测和管理日常活动与健康行为技术支持等,以积极应对流动老年人日常活动和身心健康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5.
 结合当前养老建筑存在的自然景观配置不足、空间模式化且适老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在积极老龄化的政策背景下,提出了建设自然友好的亲生物型养老建筑的概念。根据亲生物活动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方面的积极效应,归纳了养老建筑空间中亲生物设计要素,结合相关案例重点研究了未来养老建筑空间设计的方法与策略。建议在养老建筑设计中,通过嵌入亲生物景观与微农业改造、打造贴近自然的室内空间设计以及结合适老设施与亲生物改造等设计策略,打造自然友好的亲生物型养老建筑,以推动积极老龄化建设,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中国已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梳理了中国老龄化问题与城市养老建筑设计发展趋势,分析了国外典型国家城市养老建筑设计经验与主要做法,针对积极老龄化对中国城市养老建筑设计新要求,基于绿色建筑理念,从优化绿色空间布局、深化绿色技术应用、强化绿色智慧运营等方面提出了城市养老建筑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新型养老社区,通过2018年12月实施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以老龄化衍生出的全龄化社区为研究对象,将养老与社区建设结合,基于住宅配比法,构架建设全龄化社区适老生活圈,从规模控制、配套设施、道路设置、交往活动空间和住宅建筑方面提出建议,探索全龄化养老社区新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居住区分级标准,提出4种适老生活圈,以此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促进养老社区健康发展;通过探索适合城市发展的全龄养老、终生养老和老有所为的全龄化养老社区,帮助老人实现积极老龄化与就地养老。  相似文献   

8.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中国从2001年步入老龄化社会,提升老龄群体生活质量对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意义重大,也是促进中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需要。梳理了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养老政策和实践的演进路径,强调了居家养老既要符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也要满足老龄群体的生活需求;鉴于中国社区的养老服务设施供给仍然滞后于老龄化发展的现状,探讨了在智慧社会下,通过信息化策略(虚拟空间)与可步行邻里环境(实体空间),提升已有养老服务设施的服务覆盖面和质量、构建老龄群体的智慧社区生活模式、促进居家养老服务的时空匹配、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水平等策略。  相似文献   

9.
实施积极的健康老龄化战略,确保所有老年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是老年群体公平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诉求,也是不断改善民生、增进国民福利的保障。运筹发展西藏老年服务产业不仅能应对即将到来的“少子老龄化”社会带来的一系列棘手问题,使老年人能健康快乐地安度晚年,以促进代际、代内公平和社会和谐。而且,老年服务产业在实现养老风险社会化分担从而减轻家庭养老压力的同时,还能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和拉动社会需求。为此,文章提出西藏老年服务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政府支持、战略牵引、需求导向、人文关怀、社会参与。  相似文献   

10.
<正>2010年6月6日,我国首届中国养老产业与养老地产高端论坛在北京清华大学举行。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正日趋严重,关于养老,关于养老地产及其发展,也是国家和房地产业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究竟什么是养老地产呢?养老地产是老龄化时代到来所形成的特有的概念,它是结合养老这一社会主体和地产的商业概念所形成的。养老地产和普通的住宅地产有着很大的区别,养老地产是针对于老年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积极老龄化、老年友好环境相关理论研究基础上,介绍了当前老年友好环境建设在政策、个人生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不足;探讨了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诸多突出问题;提出了应从积极老龄化角度出发,加快完善老年政策体系、优化友好政策环境,全方面营造老年友好空间物质环境,加快老年群体的人文环境的建设,营造尊老敬老的文化氛围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老龄化被普遍认为是导致医疗费用迅速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关研究纷纷讨论老龄化背景下医疗保障制度所经受的考验以及应对.但是,不管是微观层面还是宏观层面,人口老龄化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中国医疗费用的上涨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从宏观层面通过对中国各省市医疗费用支出面板数据的分析,考察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医疗费用上涨的确切影响,从而为应对老龄化以及医疗保障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提供经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在快速老龄化背景下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对策研究,从体育公共服务资源作为切入点,探寻老龄化背景下我国体育公共服务资源配置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结果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高龄化快于老龄化、老年"空巢家庭"日益增多等现状以至于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其主要原因是缺少场地器材、社会指导员不足、管理理念上存在问题和老龄产业尚未发展起来等因素。建议:树立代际公正理念实现"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基于健康管理理念完善老年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以体育院校和下岗职工为重点,扩展社会体育人力资源;以中央政府推动,加快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立法;政府放权于社会和个人,开发老龄产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峻,衰老及其带来的多种慢性疾病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综述了脑衰老发病的复杂生物学机制,包括胶质细胞激活及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损伤、干细胞耗竭、DNA修复损伤、线粒体功能障碍等机制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近些年来运动与脑健康领域出现的新方法,包括表观遗传学、外泌体、肠道菌群、运动因子、异体共生、组学分析等的研究和应用;提出了运动干预脑衰老从基础到临床转化的可行性思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老年人身体机能的退行性改变,提出遵循老人生理特征的住宅环境适老性研究方法和参考指南;以人机工程学的感知系统研究为基础,分别从视觉、听觉、触觉3个方面对老年人生理机能特征与室内环境进行调研分析,并与住宅环境中各项设施要求进行关联,总结出老年人家居生活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和障碍;结果从照明环境、色彩环境、声学环境及触觉环境等方面提出改善老年人住宅环境的设计建议,以满足老年人生理特点和需求;结论为住宅环境适用于老年人使用的标准提供设计方法和理论依据,改善老年人住宅环境品质,进而提升老人整体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