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胡丹静  林梅 《科技资讯》2012,(19):223-223
阿尔茨海默病又称老年痴呆。近年来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为了让患者及家属更好的了解该病,对未患病者及时预防,对已患病者早期护理,本文就该病的早期预防及家庭支持护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预防医学专业实习管理及其教学评价朱玉真,王振全(兰州医学院预防医学系730000)为贯彻全球关于“2000年人人享受卫生保健”的卫生战略,预防医学服务范畴及其承担的任务,已日益受到各界人员的关注。培养高质量的卫生医师以适应我国21世纪预防医学及卫生事...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回顾分析导致产后出血的产前高危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防治。方法:选取攀枝花市妇幼保健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间住院分娩的完整病历中产后出血的产妇135例作为观察组,按照1:3比例随机选取同时期非产后出血产妇40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法,对比两组产后出血相关产前危险因素的暴露率及其结局。结果:分析显示孕产妇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流产清宫次数(〉12次)、有剖宫产史、产前检查次数(〈5次)、合并病理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临产前体重及体质指数(BMI)越大、临产前宫高越高、腹围越大等产前高危因素都会明显增加产后出血几率,本资料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高危妊娠管理、体重管理、重视病理妊娠孕妇,减少或避免非意愿妊娠导致的流产清宫次数,可显著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论减少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可行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预防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可为煤矿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创造了一个更加良好的环境。从人员素质、安全管理、设备的合理使用以及事故预防4个方面入手,探讨了减少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梁鹏 《科技信息》2010,(20):307-307,309
中职学校寄宿生(含在校外借宿的学生)犯罪与社会上其他刑事犯罪有很大不同.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寄宿生犯罪呈上升趋势,如何遏制和预防寄宿生犯罪,保护其健康成长,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从寄宿生的犯罪特点、原因、预防及区别对待处理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于2013 年12 月底出版了《2014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并于2014 年1 月14日在其官网发布了《指南》电子版,以引导申请人正确选择项目类型、研究领域及研究方向,自主选题,申请科学基金资助。自1987 年以来,基金委一直坚持每年发布和出版《指南》。如今,《指南》作为科学基金申请与精细化管理的顶层设计“蓝本”,已成为全国千千万万科学基金申请者必读的“宝典”。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发展时期,为了更好地为高校学生的健康安全服务,做好高校学生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针对传染病的预防及管理、食堂的卫生安全监测工作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李进琴  苏春 《科技资讯》2006,(7):151-151
根据病毒性肝炎病源学研究进展,乙型肝炎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以肝实质为主要病变的常见传染病。其传染途径广泛,可经血液、途径广泛,可经血液、阴道分泌物及产道等途径传播。因此,就HBV传播途径,本医院分娩室2002年至2004年三年内采取了相应的预防HBV传播的控制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达到了相应的预防医院内HBV传播的控制目的。  相似文献   

9.
 “初筛”是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申请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在接受申请书之后进行的形式审查,即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申请人条件是否符合要求、申请书撰写是否符合规范、依托单位是否履行管理职责进行核实,来确定是否正式受理项目的申请。  相似文献   

10.
对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情况进行了统计,并对统计结果(文献数量、申请量和授权量、申请人、中药制剂类型等)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老年斑块沉积和神经纤维缠结为主要特征,患者表现为认知能力减退、生活不能自理,该病的预防与治疗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在防治AD的实验研究领域,APP/PS1转基因小鼠模型有着广泛的应用,因为其能较好地反映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病理特征、临床表现,是一种较理想的AD动物模型。本文综述近五年来中药对APP/PS1转基因AD小鼠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后续防治AD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前期已建立的异常黑胆质载体动物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聚集态Aβ1-40 双海马定向注射制备证病结合的异常黑胆质型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并以Morris 水迷宫及跳台实验验证证病结合模型的行为学改变特点。结果表明,各组大鼠饮食、水量及体重变化:单纯(AD)组、异常黑胆质证组饮食、水量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0.05);证病结合的异常黑胆质型AD 模型组饮食、水量较异常黑胆质组减少(P<0.01);单纯AD 组、异常黑胆质证组、证病结合组体重较正常对照组均减轻(P<0.01)。各组大鼠Morris 水迷宫空间探索试验经过有效区域次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AD 组、异常黑胆质证组、证病结合组经过有效区域次数均减少(P<0.01);与单纯AD 组相比,证病结合组经过有效区域次数明显减少(P<0.05)。各组大鼠跳台测试: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单纯AD 组、异常黑胆质证组和证病结合组反应期延长,潜伏期缩短,错误次数增多,学习记忆成绩明显降低(P<0.01);证病结合组与单纯痴呆组相比略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得出,在异常黑胆质载体大鼠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聚集态Aβ1-40 双海马定向注射制备证病结合的异常黑胆质型AD 模型,不仅动物体表特征的变化符合维医体液证候改变特点,通过行为学验证后学习记忆改变特点又符合西医疾病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与最主要的痴呆类型,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呈指数式增长。随着人口老龄化,AD造成的社会经济负担愈趋严重。AD的遗传力接近80%,其人群易感程度、表型差异等性状特征受机体遗传变异的极大影响。总结了基于家系连锁分析、病例对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全基因组测序等基因组学分析手段鉴定与AD发生发展相关的遗传变异与风险基因,梳理了基于各种组学数据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手段,解析遗传变异背后的调控元件、效应基因及其分子过程的研究进展。对风险基因及其转录与蛋白水平改变的揭示,可为AD的发病机制解析、药物开发、精准诊断与早期预测提供直接的靶点。  相似文献   

14.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导致老年人认知障碍的最主要疾病。AD也是主要的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中约95%是晚发型AD(LOAD)。目前,LOAD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但是,4型载脂蛋白E (ApoE ε4,ApoE4)是已知的最大风险基因。以临床及基础实验结果为证据,探讨了ApoE4导致大脑出现糖脂代谢异常及相关机制。AD患者早期脑内也有糖脂代谢的紊乱,且代谢紊乱进一步加重认知障碍。因此,ApoE导致大脑代谢紊乱,可能促进AD的发生发展。靶向ApoE4改善大脑代谢,可能是AD药物研发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5.
 阿尔茨海默病(AD)起病隐匿,目前尚无有效控制病情进展以及治疗的药物或方法。在其发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阶段早期预测进行干预,则能有效控制其病程。从基于脑影像组学特征的AD早期临床诊断、基于人工智能影像组学技术的AD早期预测两个方面综述了AD的早期诊断与预测研究进展,提出结合多模脑核磁共振影像特征和组学特征,在深度学习的框架下,将影像学和基因组学联系在一起,构造高分类与预测性能的深度学习模型,可为AD早期筛查并干预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机制的胆碱能假说、Aβ级联假说、免疫炎症学说、兴奋毒性学说和糖脂代谢学说等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的研究手段,如光遗传及冷冻电镜技术和光、磁、超声技术在AD研究及治疗领域的应用;提出应注重与其他跨界学科的交叉,如先进成像/检测技术、精准诊断和防治、可穿戴式物理治疗仪等。  相似文献   

17.
 目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的疗效具有争议性。检索2015年12月以前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Ovid、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数据库,按照既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查找rTMS治疗AD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evMan5.3软件,应用标准误均数差(stan-dardised mean difference),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分析。共纳入5个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共223例患者,其中rTMS组137例,对照组86例,MMSE结果显示rTMS组疗效线显著优于对照组,(SMD=1.05,95%CI:0.21、1.88,p=0.01,n=141),亚组分析显示高频组(>1 Hz)(p=0.02)疗效优于低频组(≤1 Hz)(p=0.27);ADAS-cog结果显示rTMS治疗显著优于对照组,(SMD=-0.71,95%CI:-1.04、-0.39,p<0.0001,n=168),高频组(>1 Hz)(p<0.001)比低频组(≤1 Hz)(p=0.05)疗效更佳。分析结果显示rTMS对AD认知功能有显著改善效果,且高频治疗效果优于低频治疗,然而仅纳入5个研究,后期需要增大随机对照试验样本量验证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8.
 为了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D)异常黑胆质证病结合大鼠模型,并观察维药异常黑胆质成熟剂对其影响,采用经典方法建立异常黑胆质证模型,随后将凝集态β-淀粉样蛋白1-40(β-Amyloid 1-40,Aβ1-40)定位注射到双侧海马,建立病证结合模型;应用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方药干预,观察各组体征变化,通过Morris水迷宫和跳台仪进行行为学测试,比较各组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结果表明,异常黑胆质证组和AD异常黑胆质证病结合组表现出饮水量增加(P<0.01),饮食量增加(P<0.01),体重减轻(P<0.01)等;AD组、异常黑胆质证组、AD异常黑胆质证病结合组学习记忆力降低(P<0.05);AD异常黑胆质证病结合组+异常黑胆质成熟剂干预组异常黑胆质证生物表征和学习记忆力均有所改善(P<0.05).研究表明,异常黑胆质成熟剂对AD异常黑胆质证病结合组大鼠的生物表征及学习记忆能力均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远志茯苓醇提物改善学习记忆障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观察中药远志茯苓醇提物对学习记忆障碍动物模型的影响,研究其改善学习记忆障碍的药理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中药远志茯苓能够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痴呆即阿尔茨海默病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通过避暗法观察远志茯苓醇提物对东莨菪碱所致记忆获得性障碍模型小鼠的影响;通过跳台法观察远志茯苓醇提物对30%乙醇所致记忆再现障碍模型...  相似文献   

20.
 细胞外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和细胞内神经纤维缠结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典型病理特征。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神经纤维缠结的主要组成成分)在脑中的异常聚集会导致神经元活性异常,进而引起神经环路结构及功能紊乱,最终造成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概述了Aβ及tau蛋白的生成及调控,阐述了Aβ及tau蛋白异常聚集在神经元及神经环路活动中的作用和机制,综述了ApoE、炎症反应及成体神经发生异常在AD神经元及神经环路活动障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