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马清泉 《甘肃科技》2011,27(5):145-146
探讨了前臂骨间背侧神经(posterior interosseous nervus,pIN)的分支规律及其在临床对伸肌腱损伤的影响。在24例成人尸体上,通过前臂背侧切口进入,找到穿出该肌深浅头出口之间的pIN。对pIN各分支距起点的距离及pIN支配各伸肌肌支的数目等进行观测。pIN有3处主要分支点:pIN近端:pIN分支至指伸肌肌支(3±1)、尺侧腕伸肌肌支(4±1)处,距pIN出口(24±3)mm,其中指伸肌肌支28例(47%)位于近侧,32例(53%)位于远侧;pIN中端:pIN分支至指伸肌肌支(3±1)、拇短伸肌肌支(1±1)、拇长展肌肌支(2+1)、小指伸肌肌支(2±1)处,距pIN出口(47±3)mm;pIN远端:pIN分支至拇短伸肌肌支(1±1),拇长展肌肌支(2±1),拇长伸肌(2±1),示指固有伸肌(2±1)处,距pIN出口(81±3)mm。24例中23例获随访,平均随访14个月,3例pIN或其分支损伤完全恢复,最快恢复时间为2个月。pIN分支复杂但有规律可循,其不同节段的损伤产生不同的临床表现,对指导临床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绝缘手套法是配网带电作业的主要作业方式,为获取穿戴绝缘手套的带电作业人员上肢肌肉的疲劳特性及其诱发的肌肉骨骼系统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的风险,开展了基于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的绝缘手套法带电作业人员上肢肌肉疲劳评估研究.针对配网绝缘手套法的典型作业工况,搭建了绝缘手套法带电作业上肢的sEMG试验平台,采集受试者上肢(右手)各目标肌肉在是否穿戴绝缘手套下的sEMG信号;基于时域特征参数积分肌电值(integrated electromyography,IEMG)、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及频域特征参数平均功率频率(mean power frequency,MPF)、中位频率(median frequency,MDF)对绝缘手套的上肢肌肉疲劳特征进行评估;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构建了带电作业人员上肢肱桡肌疲劳状态识别模型.结果表明:穿戴绝缘手套作业时各目标肌肉更容易进入疲劳状态;穿戴绝缘手套作业时,作业人员上肢部位的肱桡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的疲劳程度依次递减,与仿真计算的分析结果一致;sEMG时域特征参数IEMG、RMS对作业人员上肢肌肉疲劳的表征效果要优于频域特征参数MPF和MDF;带电作业人员上肢肱桡肌疲劳状态识别模型总体平均准确率为86.56%,能有效识别上肢肱桡肌肌肉疲劳状态.  相似文献   

3.
基于表面EMG功率谱和BP网络的多运动模式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功率谱比值法和BP神经网络提出一种基于表面肌电信号(EMG)的多运动模式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根据表面肌电信号功率谱的特点,提出一种有效的特征提取算法——功率谱比值法;然后将功率谱比值特征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向量,实现对伸腕、屈腕、张开、合拢四种动作模式的识别,该识别结果可为肌电假手的多种运动模式提供仿生控制的信号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同一健康受试者四种运动模式的识别成功率平均达到95%,而对不同的健康受试者的识别成功率平均达到85%.  相似文献   

4.
上交叉综合征(UCS)在伏案工作者等群体中极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头部前倾姿势、颈痛、肌肉僵硬。以UCS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时应变弹性成像(RTE)技术,对康复治疗前后的颈部肌肉功能进行康复评定,明确了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治疗UCS颈痛的潜在机制。评定指标包括:头夹肌及上斜方肌的弹性应变率比值(SR)、颈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颈椎活动度(ROM)。ESWT康复治疗后,UCS患者的头夹肌SR、上斜方肌SR、颈痛VAS、NDI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而颈部前屈-后伸ROM显著高于治疗前。相关性分析提示,ESWT可通过降低UCS患者头夹肌、上斜方肌的相对硬度,使疼痛程度降低,颈椎ROM提高,从而改善了患者颈椎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high-definition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HD-tDCS)对人体前臂指屈肌的抗疲劳效果,以19名健康男性为研究对象,观察在其运动对侧大脑半球运动皮质区实施HD-tDCS后,右侧前臂指屈肌进行35%最大强度的静力性等长收缩时的抗疲劳效果。结果表明,HD-tDCS组受试者前臂指屈肌抗疲劳时间显著长于基线(Baseline)组和假刺激(Sham)组(P<0.05);Baseline组和Sham组受试者运动疲劳后报告的主观体力感觉等级水平显著高于HD-tDCS组(P<0.05);HD-tDCS组受试者在执行疲劳运动任务过程中,其前臂指屈肌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信号的幅值水平低于Baseline组和Sham组受试者。证明在健康受试者的运动对侧大脑半球运动皮质区实施HDtDCS后,能够有效延长其前臂指屈肌抗疲劳时间,同时能够显著减低运动时的疲劳感知程度。  相似文献   

6.
采用肌肉活检技术,运用现代组织化学方法,结合扫描显微分光光度计定量的方法,对6名普通受试者进行8周耐力跑训练前后右腿股外肌中有关代谢酶的活性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发现,经过8周的耐力跑训练后,股外肌中琥珀酸脱氢酶(SDH),经训练活性提高54.5%(P〈0.05);细胞色素氧化酶(CCO),经训练活性提高44.2%(P〈0.05).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脾主肌肉”的机理,利用脾气虚的模型动物,测定肌肉、血液中与肌肉能量代谢物质代谢有关酶活性的变化,从这些指标的变化来了解脾与肌肉的关系。脾气虚模型动物制作是依据我所已建立的模型。通过实验发现,脾气虚模型动物肌肉中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肌肉抽提液内源性ATP(三磷酸腺苷)的含量,磷酸肌酸激酶活性,这些与能量代谢有关的指标,脾气虚组明显低于正常组。而与肌肉物质代谢有关的酶:乳酸脱氧酶、谷丙转氨酶、α-羟丁酸脱氢酶等酶的活性,脾气虚组也明显低于正常组。根据脾气虚模型动物实验表明:脾气虚,机体运化功能不足,肌肉中能量供应不足,物质合成低下,造成肌瘦无力。该实验方法为更深入地探讨“脾主肌肉”机理开创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8.
李克宾 《科技信息》2012,(34):357-357,359
目的:通过对腰背屈伸运动时一系列肌肉特征参数值的测试和分析,探讨和研究等速运动状态下躯干屈伸动作时屈伸肌的力学特征。结果:(1)等速向心运动时,伸肌的峰值力矩值随角速度的增加而减少(P〈0.05),屈肌峰值力矩值未见规律性的变化;屈、伸肌的峰值力矩比随角速度的加快而增大,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屈、伸肌的峰值力矩先上升后下降。结论:由此看出运动队力量训练进行腰背屈伸肌群等速向心康复训练时宜采用3~6组慢速或中速方式:等速力量评价时应以第3组或/和第4组的测试数据为基础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
探讨藏缅语族族群的肌肉特征,采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调查了藏缅语族17个族群共计14 579例(男性6 438例,女性8 141例)成人的总肌肉量等6项肌肉量指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其他族群比较.结果表明:(1)多元分析显示,在藏缅语族17个族群中,藏族的肌肉量较大;独龙族和拉祜族的肌肉量较小;景颇族、哈尼族和基诺族的肌肉量中等偏小.上肢肌肉量是反映各族群肌肉特征的最主要指标.(2)藏缅语族族群男性各项肌肉量大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藏缅语族族群的总肌肉量和躯干肌肉量减少.(3)藏缅语族族群6项肌肉量指标均与纬度、海拔呈正相关,与年平均气温呈负相关.(4)与其他族群比较,藏缅语族族群的肌肉水平处于中等偏上.藏缅语族族群的肌肉特征更接近于南方族群.  相似文献   

10.
谢丽玲 《科技资讯》2022,(4):200-207
目的 系统评价HIIT对延缓老年人群骨骼肌肌力和运动功能的作用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VIP、CBM、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关于HIIT对改善老年人群骨骼肌功能作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自建库以来至2021年6月。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以系统评估HIIT对于骨骼肌的影响。结果 (1)共计纳入文献6篇,289名老龄试验参与者符合纳入标准,进行定性分析。(2)HIIT在提高老年人群上肢手握力、下肢伸肌肌力、步行能力等方面存在优势。结论 当前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有氧运动或无计划性运动方式相比,HIIT可有效提高老年人群骨骼肌肌肉力量,改善老年人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出能够有效改善糖调节受损(IGR)老年人胰岛素敏感性和提升肌力、心肺耐力、平衡和步态表现的运动方案,招募75名IGR老年人,进行胰岛素敏感性、糖代谢、下肢肌力、耐力、平衡和行走能力等测试,然后进行随机分组,将受试者分为肌力训练组(M组)、心肺耐力训练组(C组)、平衡训练组(B组),按照每组训练方案进行为期12周的训练,各组训练皆以3~4人团体进行运动,每次30~40min,每周4次,总共48次训练,在最后一次训练干预结束后3d内进行后测,项目与前测一致.结果:C组和M组对于糖调节受损人群的空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取得显著改善作用(p0.05),而平衡训练组虽具有一定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髋屈曲肌、膝屈曲肌、踝跖屈肌和踝背屈肌肌力均有显著增加(p0.05).M组和C组的受试者在心肺耐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改善.采用肌力训练和心肺耐力训练方案的老年人6min行走测试后测结果显著优于接受平衡训练的老年人(p0.05).M组、C组、B组受试者平衡能力均取得显著进步,且C组在串联行走测试的结果显著优于M组和B组(p0.05);心肺耐力训练组经过12周训练,行走速度、行走步频、步幅均显著增加(p0.05);肌力训练组和平衡训练组经过12周训练,行走速度、步频、步幅没有显著变化(p0.05),且心肺耐力训练组显著高于肌力训练组和平衡训练组(p0.05).得出心肺耐力训练后糖调节受损人群的胰岛素敏感性、下肢肌力、心肺耐力、平衡能力和行走能力等得到显著改善,肌力训练和平衡训练对下肢肌力、平衡能力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影响的研究,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某医院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共50例;随机将其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通过常规康复训练和临床药物治疗,康复训练主要有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物理因子治疗等,共治疗8周,每周治疗5 d,每天训练2次。观察组除采用对照组治疗方法外,还进行等速肌力训练。通过、FMA评分表、ARAT上肢运动测量评分表、上肢肩关节外展和腕关节背伸主动关节活动度、肌电积分值对上肢功能进行评价。通过BI指数和DASH量表对生活方面进行评价。通过、峰力矩、峰值力矩体重比、平均功率、总功四个力学指标对肌力进行评价。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指标、生活方面评分指标和力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和治疗前各指标均有很大的改善。可见等速肌力训练能够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关节屈伸肌力,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式运动功能改善,帮助患者加强自理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人体上肢的运动学属性和操作能力,结合上肢解剖结构分析和国际生物力学学会提出的上肢运动描述方法,建立了人体右侧上肢的运动学模型.该模型包含了胸锁关节、盂肱关节和肘关节的运动,并将肩锁关节与肩胛胸壁关节的运动等效为上肢带骨运动.根据人体上肢关节的运动耦合关系推导了上肢关节与腕点间的速度雅克比矩阵,并对人体右上肢在冠状面、矢状面和水平面内的运动灵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腕点运动的独立关节参数少于上肢自然运动轴的数目,对应于上肢抬升角取值域的变化,雅克比矩阵有3种不同的结构形式;上肢在冠状面、矢状面和水平面内运动时,伸展位形区域的指标值小于屈曲位形区域的指标值,在屈曲位形区域人体上肢具有更好的运动灵活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篮球跳投动作中各肌肉的激发顺序和用力大小,采用表面肌电仪和SONY摄像机同步记录了篮球运动员完成原地跳投动作时上下肢肌的表面肌电信号,观察了定量运动训练时肌肉的疲劳情况.结果表明:跳投动作上下肢肌肌电活动开始与结束的激发顺序各不相同,在整个跳投动作中,腓肠肌后段在各组中作用最大,其次是手伸肌群和肱三头肌;上肢肌群比下肢肌群的作用大.结论验证了“用力顺序”是“自下而上”的观点;运用肌电技术的研究方法能够准确测试篮球运动中各肌肉的激发顺序和作用大小.  相似文献   

15.
王缘  王亚平  徐诚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20,40(11):1168-1173,1189
为研究步枪射击全过程中人枪动态响应特性和规律,采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表面肌电测试系统和足底压力测试系统,获得了瞄准和三发点射过程中枪的运动、上肢肌肉和关节角度响应、人枪压力中心和三发点射散布等数据.试验结果表明,枪托过短时,右肘角度变小导致瞄准阶段三角肌中束疲劳,而首发射击准确度下降;右臂与躯干夹角变小使得射击过程中右臂肱二头肌不易发力,肱三头肌补偿发力而稳定性变差,点射散布变差.分析指出,在枪托长度变化下最能反映三发点射散布的特征量为右臂肱三头肌积分肌电值.   相似文献   

16.
王健 《咸宁学院学报》2005,25(6):117-120,142
通过对短跑技术摆动动作的分析,特别是对短跑过程中髋部动作一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一平动运动的特征分析,认为短跑力量训练应以发展专项摆动力量为主,一般力量训练为辅,紧紧围绕摆动动作的肌群力量着手,在优先发展髋部屈肌肌群力量与上下肢力量均衡协调的基础上,改进短跑技术,并提供了短跑摆动专项力量训练的相应手段.  相似文献   

17.
Horses damp the spring in their step.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The muscular work of galloping in horses is halved by storing and returning elastic strain energy in spring-like muscle-tendon units.These make the legs act like a child's pogo stick that is tuned to stretch and recoil at 2.5 strides per second. This mechanism is optimized by unique musculoskeletal adaptations: the digital flexor muscles have extremely short fibres and significant passive properties, whereas the tendons are very long and span several joints. Length change occurs by a stretching of the spring-like digital flexor tendons rather than through energetically expensive length changes in the muscle. Despite being apparently redundant for such a mechanism, the muscle fibres in the digital flexors are well developed. Here we show that the mechanical arrangement of the elastic leg permits it to vibrate at a higher frequency of 30-40 Hz that could cause fatigue damage to tendon and bone. Furthermore, we show that the digital flexor muscles have minimal ability to contribute to or regulate significantly the 2.5-Hz cycle of movement, but are ideally arranged to damp these high-frequency oscillations in the limb.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三维运动学和表面肌电遥测仪器对咏春拳专家选手日字冲拳进行分析,为咏春拳劲力特征分析和科学化训练提供数据支撑.发现上肢远端肌肉先激活,近端肌肉随后激活的肌肉激活方式,并在冲拳最后阶段多处肌肉处于共激活状态.上肢远端肌肉最先激活,体现传统武术理论中“稍节领劲”的发力特点;冲拳过程中上肢对侧肌肉适度参与协调,为咏春拳高级阶段左右两侧进行不同动作的技术打好基础;冲拳末期(肘关节接近伸直)身体下肢、躯干、上肢多处肌肉共激活,有利于提高击打目标瞬间有效质量,增强日字冲拳技击效果.  相似文献   

19.
A new method to reconstruct a comparativily complete nmscle model of the human lower limb from CT and MRI data is presented. Topological structure of more than fourteen muscles is built and coordinatas of origin and insertion points are given, Based on this model, straight-line model and centroid-line muscle model are acquired. Muscle force prediction is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model reconstructed, and 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ethod is put forward for evaluating muscle forces of the human lower extrem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