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赵文军 《甘肃科技》2007,23(9):114-115,126
笔者运用"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和方法,利用区域化探数据,对甘肃甘南北部地区金元素进行地球化学块体圈定与内部结构剖分。从研究局部异常转变为构建元素地球化学谱系树,追索各类矿床及子块体地质演化历史和浓集成矿的轨迹。分析区域成矿条件,开展资源潜力评价。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部高海拔青藏高原腹地拥有众多盐湖,这些盐湖以富含锂而闻名世界。其卤水组成可用Li+,Na+,K+,Mg2+//Cl-,SO42-,CO23-,borate-H2O表示。开展多组分复杂盐湖卤水体系相平衡及热力学性质研究,不仅对该种类型盐湖卤水的成因和成矿规律及化学行为的揭示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盐湖卤水盐类资源综合利用具有指导意义。本文重点归纳总结了国内外高原富锂水盐体系的稳定相平衡、介稳相平衡及热力学性质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含锂水盐体系相平衡及热力学性质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天柱—贡溪寒武系沉积重晶石矿带是世界最大的沉积型重晶石矿带,已探明资源量2.4亿吨。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分析整理,系统总结该矿带的研究现状,包括沉积特征、矿物学、矿床地球化学、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等方面。从矿床的沉积结构及矿物学特征、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沉积环境,探讨重晶石矿床热水及冷泉成矿可能性;根据成矿环境及成矿规律,预测该重晶石成矿带成矿远景区域。  相似文献   

4.
构造地球化学是介于构造地质学和地球化学之间的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论述了它在研究各种地质建造和构造的物质组成特征、所经历的构造地球化学作用及其过程、规律和动力学机制.在对多个地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矿床构造地球化学与构造成矿学密切相关的研究领域.研究得出了在一定的构造背景下,在以构造动力为主导的成矿作用过程中,成矿物质的分异、运移、富集成矿的特征、机理、影响因素和特殊规律,并初步探讨了矿床构造地球化学的理论机理和实际工作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地球化学数据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数据,广泛应用于矿产勘查、环境评价、资源潜力分析等领域。遥感数据可以反映地表物质的电磁波特性,这一物理化学关系使遥感—地球化学数据融合成为可能。现有的遥感—地球化学数据融合方法存在融合精度不高,可选择的融合方法较少,不适应于实际生产应用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地球化学数据的精度,通过光学遥感影像与地球化学数据的融合研究,实现了遥感—地球化学数据融合。  相似文献   

6.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绵平1956 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盐湖和盐类沉积研究.他的研究涵盖了盐湖地质、盐湖化学、盐湖生物学、盐湖沉积与全球气候变化、盐湖卤水锂-硼-钾提取和中和利用技术、大盐湖产业(盐湖矿业、盐湖农业和盐湖旅游业)开发等多个盐湖相关学科领域与资源高值化利用.在对盐湖整体综合研究的基础上,从盐科学体系出发,创立了Salinology(盐湖学/盐学)这门边缘交叉新学科.  相似文献   

7.
本文把鄂东南地区划分为三个构造地球化学区,对丰山矿田的地层构造地球化学、岩浆岩构造地球化学、断裂构造地球化学、舌状体构造地球化学和金的构造地球化学进行了全面的讨论,对元素动力地球化学进行了分类,建立了元素动力地球化学富集公式,最后讨论了丰山矿田成矿构造地球化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正介绍:郭承基(1917年1月21日-1997年2月13日),山西清徐人,山西中科院院士、地球化学和矿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稀土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名誉理事等。参与开拓中国稀有元素矿物、地球化学研究领域,为中国稀有元素矿产资源的普查、勘探、开发及综合利用作出了重要贡献。郭承基长期从事地球化学研究,参与开拓中国稀有元素矿物、地球化学研究领域,为中国稀有元素矿产资源的普查、勘探、开发及综合利用作出了贡献。他建立和拟定了稀有元素矿物化学全分析系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广泛应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粤北刘家山地区地球化学元素的分布对成矿作用的影响,利用Q-Q图和聚类分析探讨了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然后运用多重分形方法研究了该区域1573个水系沉积物样品中与成矿密切相关的12种元素的分形分布规律。传统方法采用背景值加两倍方差方法提取异常,采用C-A分形法分离背景和异常,并计算各元素分形维数谱函数。结果表明,C-A分形法可以更有效地研究地球化学元素异常值的分布和富集规律。C-A分形法将统计方法中元素含量和频率分布和异常空间形态等有机的结合,对区分地球化学背景和与矿化有关的异常效果更好,为该地区元素的成矿潜力评价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盐湖硼矿资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藏高原赋有丰富的盐类矿产资源,尤以富含硼为其重要特征之一,形成地球上独特的外生硼成矿带,为中国已知最有远景的外生硼矿产区。青藏高原盐湖硼矿资源分为固体类型和液体类型,液体硼矿居多且有较大资源远景,但目前以开发利用固体硼矿为主。青藏高原盐湖不同水化学类型硼矿具有不同矿物组合和有用矿物,因此盐湖固体硼矿矿石类型繁多。目前,青藏高原已发现的硼酸盐矿物有14种,盐湖固体硼矿矿石类型分为硼砂型、镁硼酸盐-钠硼解石型、柱硼镁石-库水硼镁石型、库水硼镁石型和钠硼解石-柱硼镁石型。中国硼矿资源量虽大,但可利用资源十分有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因此推进青藏高原富硼盐湖的综合开发利用和扩大找硼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科学与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运城盐池是我国内陆重要的咸水湖,她有着悠久的历史,优美的环境,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但与其丰富的旅游资源相比还不相适应.因此应该进一步提高认识,整合资源、培育亮点,扩大盐池旅游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世界上新发现了众多深层油气藏,深层油气资源及成藏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沉积有机相可以辅助对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做出较好的评价,进而指导油气勘探。通过对东营凹陷下始新统沙四段烃源岩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有机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孢粉相等的分析,主要运用特殊元素比值、有机碳含量、镜质体发射率和孢粉相模式,将沙四段自下而上划分为盐下段的弱还原冲积扇沉积有机相、盐间段的强还原盐湖沉积有机相、盐上段的还原深湖—半深湖沉积有机相3 个有机相带。其中,以盐上段的还原深湖—半深湖沉积有机相烃源岩中保存的有机质最佳,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盐间段次之,盐下段较差。  相似文献   

13.
盐湖老卤制备碱式碳酸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盐湖提钾后老卤中的副产品粗氯化镁为基本原料,运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纯碱法制备碱式碳酸镁的方法,获得适宜的制备工艺参数,为盐湖镁资源的开发及综合利用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关于鄱阳湖退田还湖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元柱  黄精明 《江西科学》2001,19(3):181-184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水资源;它又是通过吞吐型湖泊,对长江洪水具有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调蓄功能。因此,在鄱阳湖区实施生态建设,恢复湖泊的生态功能,保护与合理利用其湿地资源,发展生态经济尤其是生态农业,对于江西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就鄱阳湖退田还湖区如何通过生态建设,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并与调蓄洪水、控制水旱灾害和血吸虫结合起来,发展生态农业这一课题提出了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钾盐资源短缺,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柴达木盆地盐湖是中国重要的钾盐资源基地,其钾肥产量(以氯化钾计)占国内总产量87%,对保障国民经济及农业发展所需、平抑国际钾肥价格、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柴达木盆地第四纪浅部盐湖钾盐资源量有限,强力开发的保障时间不可持续,近年柴达木盆地西部深层富钾卤水勘查发现,埋深350 m以下存在新类型大型卤水钾盐矿床,有望成为中国最大钾肥生产基地察尔汗可靠的后备资源接替区。  相似文献   

16.
定边盐湖盐类沉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西藏扎布耶盐湖卤水中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盐田相分离技术是盐湖卤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手段,而盐湖卤水蒸发实验是盐田相分离技术的基础。通过对西藏扎布耶盐湖冬季卤水进行273 K 等温蒸发实验,研究了蒸发过程中盐类结晶析出规律,发现扎布耶冬季卤水273 K 等温蒸发析盐顺序为石盐、芒硝、硼砂、泡碱、钾石盐、碳酸锂,与Na+、K+//Cl-、CO2-3、SO2-4-H2O五元水盐体系298 K 相图有一定区别;锂在实验中得到了有效的富集,与原卤水相比浓缩倍数达3.66 倍;钾主要以钾石盐的形式于蒸发实验中后期结晶析出,可得到较高品位的钾混盐,其中钾石盐品位最高可达到17.13%,很适合后续提取;硼砂在整个蒸发过程均有析出,相比高温条件,硼砂析出较分散且含量不高,不利于其利用。扎布耶年均气温在0℃左右,该等温蒸发实验可为低温条件下开发利用扎布耶盐湖卤水资源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8.
北方地区淡水危机与湖泊生态恢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把水资源危机严重的北方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分析了北方地区湖泊生物多样性的历史与现状,阐述了长期以来北方地区湖泊管理的误区,建立了湖泊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北方地区湖泊恢复与可持续发展对策:以确定湖泊生态环境需水量为核心,为湖泊实施科学管理;加强湿地保护和恢复、重建;大力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环境工程。  相似文献   

19.
河湖长制是中国在新时代探索解决水生态问题的一项伟大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断点回归模型,探讨了湖北省在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之后对水资源的保护作用,对河湖长制做了一项政策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河湖长制政策在短时间内并没有达到保护水资源的预期效果;2)河湖长制对于湖库的水资源治理没有达到理想效果;3)河湖长制的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管机制不完善.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如下建议:积极完善河湖长制,充分发挥河湖长的引领作用;加大对湖库水资源治理力度;加强河湖长制的责任落实,完善考核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