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省委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强调:在振兴东北、转型发展中必须"传承弘扬黑龙江优秀精神"[1],就大庆而言就是要强化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引领作用,以此为切入点增强文化自信和行动自觉。因为文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制度优势,也是落实省党代会精神的灵魂主线和释放巨大潜能的精神财富。为此首先要明确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黑龙江精神更具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庆的根与魂,是大庆市民的文化因子。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强化大庆人的文化自信,塑造好行动自觉的底色基调,与时俱进地丰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思想文化内涵,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强化其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必须继承的精神财富,是无比宝贵的政治资产和文化资源。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对提升大庆人文品质,对于大庆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在大庆一次创业中如此,在二次创业中同样如此。本文主要针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内化为大庆人文品质的重要意义以及实现途径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3.
大庆精神整合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是一部优秀石油文化的文明史。“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大庆精神的特征性目的;大庆精神的超越性与前瞻性使大庆精神富有现实价值;大庆精神突出的开发功能、可持续功能、协调整合功能更使其在新时期构建和谐大庆、创建百年油田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庆城市文化的精髓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内涵不断延伸扩展,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从文化价值观的视阈来分析企业家精神的实质,进而探讨大庆城市文化对培育企业家精神的积极影响,可以为大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既是新时期我国城市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城市发展的新思路。大庆精神是大庆城市文化的根基、特色、主流。继承与弘扬大庆精神,是当前提升大庆文化品位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大庆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弘扬大庆精神提升大庆文化品位,要以实体形式为依托实现文化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打造大庆精神品牌,在潜移默化中培育精神情感,升华大庆市民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6.
大庆精神研究的理论视角和基本方法是大庆精神研究中不可回避的两个问题。从大庆精神学术史的角度看,人们开展大庆精神的研究主要是在追问大庆精神"从哪里来""是什么样""有什么用""存活在哪""怎样有用"等五个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大庆精神研究的主要理论视角。大庆精神的研究,就目前掌握的资料看,主要采用了背景材料列举的方法、基本要素分析的方法、口述史的方法、文化生态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修财 《科技信息》2007,(33):312-312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宣传,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普遍意义。对于身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发祥地的大庆人来说,坚持长期宣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更是宣传、文化部门责无旁贷、光荣而神圣的战略任务。大庆宣传、文化工作者要担负起这项神圣的使命,当好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宣传工作的排头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大力提高宣传工作质量,发挥正确舆论导向的巨大作用,促进大庆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明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定要坚定"四个自信"。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大庆石油会战时期,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基本内涵,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与创新。进入新时代,深入研究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哲学思想、时代价值和历史使命,为传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
大庆精神不仅影响了一个时代,而且还影响了文学,甚至产生了一种新的、以专门歌颂大庆油田生产、生活的散文,笔者命名为油田散文。本文从油田散文的形成、油田散文在弘扬大庆精神中的作用以及油田散文因传播大庆精神而成为了文学题材的一种新样式等角度,论述了油田散文中所蕴含的大庆精神元素。  相似文献   

10.
大庆精神的时代内涵,全面地继承和深刻地彰显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底蕴,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并对其进行创造性发展。爱国主义精神是大庆精神时代内涵的核心要义,民本思想是大庆精神时代内涵的旨趣彰显,清廉思想是大庆精神时代内涵的重要构成,开放包容精神是大庆精神时代内涵的应有之义。新时代要系统研究、深入挖掘、重点分析大庆精神时代内涵的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有助于在新时代更好地传承弘扬大庆精神,用大庆精神为新大庆建设、为大庆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凝聚不竭精神动能、提供不竭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1.
何谓科学精神,向来众说纷纭.比较被认可的传统说法似乎是:科学精神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精神体现为对真理的追求.当然,实事求是和追求真理都是好词,然而,又有哪一门学问不需要实事求是的态度,哪一门学问不是在追求真理?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八一精神体现在四个方面:奋起反抗强敌、无限忠于人民、始终坚守理想、勇于战胜困难。奋起反抗强敌表现为勇敢果决,毅然决然,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派的第一枪;无限忠于人民表现为在白色恐怖面前坚定地和人民站在一起,与屠杀人民的反对派血战到底;始终坚守理想表现为对革命理想始终坚定不移,始终高扬理想的旗帜;勇于战胜困难表现为在任何困难面前都无所畏惧、百折不挠。  相似文献   

13.
中国精神是中国梦的精神旗帜,作为诞生在著名革命老区———沂蒙革命老区的沂蒙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沂蒙精神是中国精神在齐鲁热土沂蒙大地的具体体现,沂蒙精神与中国精神在内涵层面相互贯通,在实践层面同根共生,在文化层面血脉互融,在价值层面角色共鸣。作为中国精神重要组成部分的沂蒙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4.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南昌城市精神提出至今,因宣传力度不够,并未达到广为人知、引导市民行为习惯的良好效果。八一精神是扎根南昌的革命传统精神,其民众知晓度和认同度均高于南昌城市精神。作为同属南昌城市文化范畴的两种精神,二者并不矛盾,且相互依托,交相辉映。南昌城市精神可以充分利用八一精神的美誉度来大力宣传自己,以扩大社会影响力,成为城市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5.
谭人凤是孙中山领导核心中的重要成员。从1904年加紧在会党中活动,准备响应省会长沙起义起,到1920年4月病逝前,他参与策动了一系列反清武装起义,他坚决反对南北议和与优待皇室;坚决与同盟会内部的不和谐因素做斗争,尽心尽力维护革命党人的内部团结;坚决反对袁世凯、段祺瑞的专制与独裁,反对袁世凯和张勋的帝制复辟。充分体现出了一位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不屈的斗争精神,促进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革命精神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八一精神和黄埔精神一脉相承,它们是华夏儿女精神特质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升华。既体现了各自特色:"精诚团结"是黄埔精神最鲜明的特点;敢于斗争是"八一精神"最显著的特征。同时,又彰显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共性:把"民族复兴"作为奋斗目标;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勇于牺牲的精神。黄埔精神和八一精神,与中国梦在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上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这些精神力量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特质和魅力,必然迸发出无穷的正能量,成为引领实现中国梦的巨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7.
论文从分析八一精神和南昌城市精神的内涵及相互关系入手,论述了利用城市老建筑,公共空间及主题活动,弘扬和传承八一精神,并从市民的自觉行为,城市发展的动力和魅力等方面,探讨了八一精神在南昌城市精神塑造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图书馆精神和志愿精神的缘起以及两者的本质内涵,提出了两者的融合之处——自由、平等、互助、公益、团结、合作,指出图书馆为发扬志愿精神提供了现实土壤,志愿者又践行了图书馆精神,两者互相作用,使图书馆事业与志愿事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方位、多视野观照中国革命精神,指出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发源地和生长点.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集大成和制高点。从井冈山精神到延安精神勾勒出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斗争中所体现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心路轨迹。  相似文献   

20.
尹士达  张小梅 《科技信息》2009,(7):393-393,299
深入开展学习、教育对提高编辑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从理论上对编辑精神进行深入探讨,从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