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观察不同浓度蟾酥溶液对家兔迷走神经的影响,在实验动物麻醉状态下,记录家兔正常迷走神经的放电曲线,然后将不同浓度的蟾酥溶液通过耳缘静脉注射到家兔体内,记录不同浓度下家兔迷走神经放电的曲线变化.实验结果显示,随着蟾酥溶液浓度的增高,迷走神经放电幅度逐渐减小,但放电频率逐渐增大,表明随着蟾酥溶液浓度的增加,迷走神经的兴奋作用逐渐减弱,频率增加.  相似文献   

2.
针对FSS-LMS算法推理机制不全和算法运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受ELSE规则支配的模糊LMS算法.ELSE规则的存在使得在任何输入数据条件下都能成功执行推理机制,而且运算量大为减少.与其它模糊LMS算法相比,该算法所建立的模糊规则更加简单和可靠.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具有更少的计算量,而且比其它的模糊LMS算法以及其它传统的LMS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4.
通过实验性胆道梗阻及胆肠内引流实验观察梗阻后门脉压力逐渐增加,肝小叶中央静脉和肝窦周围组织胶原纤维沉积渐增,小叶中央静脉变窄、肝窦阻塞,早期行胆肠内引流可减轻上述症状.  相似文献   

5.
6.
邱波 《科技资讯》2009,(34):179-179
在学生学习了人体的营养、消化、物质的运输之后,针对人体内废物如何排出就成了同学一个感兴趣的话题——人体废物的排出。它在书中是一个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因此理解尿的形成和排出,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知识贯穿起来,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本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长期T管引流患者术后大量胆汁丢失对康复的影响,以及口服胆汁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年12月至2007年9月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后患者65例随机分为非口服胆汁组32例和口服胆汁组33例,观察其手术前后血生化指标及体重变化、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切口感染率和住院时间。结果口服胆汁组在维持术后长期T管引流所致的水电解质平衡、营养状况、术后康复等方面明显优于非口服胆汁组(P〈0.05)。结论口服胆汁法对长期胆汁丢失患者术后康复具有良好的治疗性作用,且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长期T管引流患者术后大量胆汁丢失对康复的影响,以及口服胆汁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年12月至2007年9月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后患者65例随机分为非口服胆汁组32例和口服胆汁组33例,观察其手术前后血生化指标及体重变化、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切口感染率和住院时间。结果口服胆汁组在维持术后长期T管引流所致的水电解质平衡、营养状况、术后康复等方面明显优于非口服胆汁组(P<0.05)。结论口服胆汁法对长期胆汁丢失患者术后康复具有良好的治疗性作用,且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9.
心脏活动的调节,经典的观点是交感神经中枢与副交感神经中枢的互相作用通过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调节心脏活动,交感神经兴奋时使心搏加强加速,迷走神经兴奋时使心搏减慢减弱.但是近年来有丰富的资料证明,迷走神经对心脏的作用不但有负性效应,也有正性效应.交感神经兴奋时不能减弱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效应,反而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TITAN算法统计了南京及周边地区2007—2008年夏季对流风暴的活动特征。结果表明,利用此算法统计能较好地反映该地区的对流活动特征。对流风暴活动主要有三个活跃中心:安徽五河、嘉山、凤阳、定远、滁县等地区;安徽皖南丘陵东北部与浙江交界处对流风暴较活跃;江苏洪泽、高邮、扬州、南京等地区也有对流风暴活跃。对流风暴活动的地理分布与下垫面的性质密切相关。对流活动呈现明显的月变化。南京及周边地区对流风暴活动的日变化显示出双峰特征,这与深对流活动特征一致。对流风暴活动午后至傍晚最活跃,午夜后至上午较活跃,但较下午对流风暴活动弱,说明午后大气热力不稳定是强对流发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病例教学法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传入我国已有多年,现已应用于我国医学教学的各个领域.把握肝胆外科学的课程特点和教学方法,运用课堂教学和临床病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凋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完成肝胆外科学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胆总管囊肿切除后改良胆道重建术。方法 :分析8例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 ,将左、右肝管汇合处纵向切开外翻 ,行Y形空肠臂或间置空肠套入吻合 ,再行肠肠吻合活瓣成形术。结果 :采用本手术方法治疗胆总管囊肿8例 ,手术经过顺利7例 ,并发肺炎1例 ,经药物治愈 ,8例均经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7.8a。全部病例均无胆管炎发生。经B超检查未见肝内胆管扩张、结石、肝硬变及癌肿等并发症。经钡餐检查8例均未见消化性溃疡 ,亦无钡剂返流入胆道。结论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采用本术式 ,只要仔细操作 ,术后效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3.
采用聚乙烯醇橄榄油乳化液水解法,对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消化道不同部位脂肪酶活力进行了测定并考察了pH和温度对脂肪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斑蛙消化道不同部位脂肪酶活力由高到低依次是中肠、后肠、前肠、胃和食道.pH和温度对脂肪酶活力的影响较大,二者与脂肪酶活力的关系曲线均呈单峰型,胃和肠道脂肪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5.0和7.5,最适温度均为40℃.此外对蛙类的人工养殖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摘要: 借助于高速电荷耦合器件(CCD)相机,对宽125 μm、深300 μm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微通道内的液滴产生和流动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通过改变水(离散相)和硅油(连续相)的流量比,分析了液滴的长度、运动速率和产生频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微通道内液滴的无量纲长度与水、油流量比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线性关系;而液滴的运动速率比两相混合物的表观速率大.同时,提出了能够简单、准确描述液滴运动速率的实验拟合公式,并建立了预测液滴产生频率的模型.与实验结果对比发现,所建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较吻合,两者偏差在± 12%以内.
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 A  相似文献   

15.
虎纹蛙消化道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报道了虎纹蛙消化道各部的形态、组织学结构。结果表明:虎纹蛙消化道分为口咽腔、食道、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直肠和泄殖腔。除口咽腔外,消化道管壁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组成。各部主要区别在于粘膜层和肌层:食道粘膜为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纵肌层稀少;胃、肠粘膜为单层柱状上皮,肌层由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组成;胃和十二指肠可见粘膜肌层。管壁皱襞的形态、腺体分布情况、肌层的相对厚度等在消化道各部也存在差异。此外,还观察到食道粘膜上皮有纤毛结构。研究表明虎纹蛙消化道结构与其食性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16.
37例逆行胰胆管造影在内科胰胆疾病诊治中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胰胆疾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对37例腹痛、黄疸、发热的患者行ERCP检查,必要时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后行外引流及网篮取石。结果:93.7%的腹痛、黄疸病人能明确诊断,高于CT诊断率,86%的病人同时行内镜下治疗,代替了开腹手术。结论:ERCP对胰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效,同时进行EST可实现微创治疗,取代部分传统外科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7.
从11只普通雌性大鼠生殖道分离出7株肺支原体,同时从它们的呼吸道也分离出肺支原体;另有1只大鼠生殖道和呼吸道均未分离出肺支原体。从该试验说明生殖道也可感染肺支原体。  相似文献   

18.
上呼吸道微生态平衡研究与益生菌制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咽是呼吸道的起始端,其生态平衡是机体呼吸系统健康的关键。过去一直认为炎症就是致病微生物的感染,现在的理念则是除了真正有致病微生物感染外,很大一部分患者并无致病菌,其炎症是由该区的微生物平衡失调引起,从恢复和调整上呼吸道种群平衡的思想出发,查明鼻炎、咽炎病人患处菌群失衡的状况,找到缺失或已经处于弱势的菌种制成生物制剂,补充到患处,从而使上呼吸道种群重新达到平衡,达到治疗目的,这已经成为人类治疗上呼吸道疾病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赤腹松鼠消化道各部的形态和组织学结构.结果表明,赤腹松鼠消化道由口、咽、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和直肠等器官组成.除口咽腔外,消化管壁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各部主要区别在于黏膜层:口腔、咽和食道的黏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胃、肠黏膜为单层柱状上皮.食道黏膜肌层较厚,而胃、小肠、盲肠和结肠的黏膜肌层则很薄.管壁皱襞的形态、腺体的分布情况、肌层的相对厚度等在消化道各部也存在差异.此外,未观察到舌表面的味蕾和食道中的食管腺.研究表明赤腹松鼠消化道结构与其食性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