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林晓光 《世界知识》2010,(10):26-27
日本将在其单方设定的东海大陆架"中日中间线"以东、至琉球群岛的东海海域,以及从伊豆半岛至小笠原群岛的太平洋海域,进行海底资源能源的勘测,调查"海底热水矿床"所蕴藏的稀有金属资源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太平洋海表面温度季节内振荡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太平洋海表面温度季节内振荡的特征,利用NOAA(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周平均SST资料,采用谐波方法重构了太平洋海表面温度季节内振荡信号,针对不同海域,用小波分析等方法,揭示了SST季节内振荡的空间、频谱、季节性和传播特征.结果表明:海表面温度季节内振荡在黑潮区、黑潮续流区和赤道东太平洋较活跃,在赤道东西太平洋有相对重要的地位;在北太平洋谱特征均为单峰结构,在赤道东西太平洋呈双峰结构.不同海域海表面温度季节内振荡的活跃期分别为:北太平洋夏秋季,赤道东太平洋春和秋季,热带西太平洋活跃期较分散;在北太平洋以缓慢东传为主,在赤道东太平洋以西传为主,在热带西太平洋无明显传播.  相似文献   

3.
北太平洋海面高度低频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北太平洋海面高度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基于1961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简单海洋资料同化(SODA)海面高度再分析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小波分析、交叉小波等方法研究北太平洋海面高度低频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61-2010年期间,北太平洋沿岸地区和副热带海域海面高度存在明显上升趋势,而中纬度太平洋存在下降趋势;海面高度EOF第一模态为年际变化,呈东西反位相分布;第二模态为年代际变化,以黑潮主轴(约30°N)为界,呈"跷跷板"式分布;海面高度异常与Nino3.4指数在热带太平洋和东太平洋呈正相关,在西太平洋为负相关,且相关性随纬度升高而减弱;海面高度异常与太平洋10年涛动(PDO)指数在大洋中纬度海域显著相关,热带中东太平洋海域二者为正相关;北太平洋海面高度年代际变化和年际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PDO振荡、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ENSO)。  相似文献   

4.
菲律宾     
在西太平洋,有一个由总面积近三十万平方公里的七千多大小岛屿组成的国家。这些长满了热带林木的郁郁葱葱的岛屿,宛如颗颗晶莹的翡翠,星罗棋布地镶嵌在太平洋的万顷碧波中。这就是被誉为“东海明珠”的群岛之国菲律宾共和国。东海明珠菲律宾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通道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由菲律宾东经关岛和夏威夷的火奴鲁鲁可至美洲大陆;西经新加坡,过马六甲海峡,可达印度洋。鉴于它的重要战略地位,美国至今在此还保留有克拉克空军基地和苏比克湾海军基地。菲律宾群岛早在两万五千年前就有人类居住,他们的后裔至今还生活在菲律宾的一些山区,叫内格里托人。大约五千多年以前,马来人开始移居菲  相似文献   

5.
一、白令海公海的捕鱼状况白令海(Bering Sea)位于太平洋最北端,西伯利亚与阿拉斯加之间,是北太平洋海域中的一个边缘海。海区形状似扇形,北以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通,南部以阿拉斯加半岛、阿留申群岛和科曼多尔群岛等为界。东西最长为2394公里,南北宽约为1596公里。总面积为230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636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不同区域海表面温度(SST)资料做超前/滞后相关性分析, 研究导致西太平洋SST异常的主要因素。基于东、西太平洋相互作用理论和印度洋电容器效应理论, 将热带西太平洋SST异常的变化分别与热带东太平洋和印度洋SST异常做超前/滞后相关性分析, 得到每个格点与强迫场之间相关性最显著的月份, 从时间的角度研究西太平洋SST异常变化与东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关系。按照上述两种理论, 由于海洋的比热大, 热响应时间较长, 西太平洋SST变化应滞后于东太平洋或印度洋2~3个月。分析结果显示, 在El Nino和La Nina事件下, 西太平洋SST异常变化均超前于东太平洋1~2个月时相关性最显著; 同时, 西太平洋SST异常变化超前于印度洋3~4个月时相关性最显著。 这表明热带东太平洋和印度洋都不是导致西太平洋SST异常变化的主要因素, 西太平洋SST异常可能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  相似文献   

7.
利用最新的欧洲中尺度天气预报中心(ECMWF)提供的1979—2014年逐6 h的ERA-Interim有效波高和风速数据,分析近36a北太平洋海浪场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有效波高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的第1模态呈同相位分布,该模态与太平洋10 a涛动指数(PDO)和厄尔尼诺事件(ENSO)呈显著的遥相关,可以通过这些气候因子的变化来预测有效波高的年代际变化;第2模态表明北太平洋西部海域的有效波高有显著的递增趋势,而东部海域则逐渐减小;第3模态以45°N为界,西风带呈现高低纬反相的双涡型分布,并有显著的2.5 a左右年际变化周期。北太平洋海域有效波高和风速重现期极值的大值区位于西风带,重现期越长,日本群岛南部海域风速加强越显著,加强的极值区延伸到中国的东海甚至是菲律宾群岛的东部海岸。  相似文献   

8.
太平洋是地球上容水量最大的洋。它由20多个半封闭海、岛间海及边缘海组成。它的面积为18000万平方公里,自北向南延伸16000公里,自东向西宽19500公里,太平洋的平均深度为4公里(在马里亚纳水区的最大深度为11022公尺),太平洋的全部容水量七亿立方公里,重量为7000亿吨。太平洋中南和西南有世界上最大的岛屿群(约1000个),统称大洋洲,它分为:偏西的美拉尼西亚群岛;其北的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余下来的就是玻里尼西亚群岛。它们的总面积是126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9.
印度洋一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的持续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Reynolds&Smith重构的1950-1998年月平均SST资料分析了印度洋-太平洋海表温度距平SSTA的持续性特征.结果表明SSTA的持续性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可将有明显差异的SSTA持续性特征的海区分为3类全年各月持续性好的区域,主要包括热带中东太平洋马蹄形海域、赤道中东印度洋、热带西太平洋,持续时间一般在10个月以上;全年各月持续性差的区域,主要包括西北太平洋、东亚沿海和东南太平洋,持续时间一般为3个月左右;各月持续性有季节性变化的区域,主要包括赤道东太平洋,南海.SSTA持续性的整体空间分布存在冬夏两种主要分布型,夏季型SSTA的持续性要比冬季好.冬夏间SSTA持续性最明显的差异出现在赤道东太平洋和东亚沿海、南海区域,由冬季转入夏季时,赤道东太平洋SSTA的持续性由差变好,东亚沿海、南海地区的情况则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不同区域海表面温度(SST)资料做超前/滞后相关性分析,研究导致西太平洋SST异常的主要因素。基于东、西太平洋相互作用理论和印度洋电容器效应理论,将热带西太平洋SST异常的变化分别与热带东太平洋和印度洋SST异常做超前/滞后相关性分析,得到每个格点与强迫场之间相关性最显著的月份,从时间的角度研究西太平洋SST异常变化与东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关系。按照上述两种理论,由于海洋的比热大,热响应时间较长,西太平洋SST变化应滞后于东太平洋或印度洋2~3个月。分析结果显示,在El Nino和La Nina事件下,西太平洋SST异常变化均超前于东太平洋1~2个月时相关性最显著;同时,西太平洋SST异常变化超前于印度洋3~4个月时相关性最显著。这表明热带东太平洋和印度洋都不是导致西太平洋SST异常变化的主要因素,西太平洋SST异常可能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  相似文献   

11.
用Reynolds&Smith重构的1950-1998年月平均SST资料分析了印度洋-太平洋海表温度距平SSTA的持续性特征。结果表明:SSTA的持续性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可将有明显差异的SSTA持续性特征的海区分为3类:全年各月持续性好的区域,主要包括热带中东太平洋马蹄形海域、赤道中东印度洋、热带西太平洋,持续时间一般在10个月以上;全年各月持续性差的区域,主要包括西北太平洋、东亚沿海和东南太平洋,持续时间一般为3个月左右;各月持续性有季节性变化的区域,主要包括赤道东太平洋,南海。SSTA持续性的整体空间分布存在冬夏两种主要分布型,夏季型SSTA的持续性要比冬季好。冬夏间SSTA持续性最明显的差异出现在赤道东太平洋和东亚沿海、南海区域,由冬季转入夏季时,赤道东太平洋SSTA的持续性由差变好,东亚沿海、南海地区的情况则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12.
大洋洲     
在浩瀚辽阔的太平洋上,星罗棋布着无数岛屿和岛群,这些岛屿群构成了我们在地理上所称的大洋洲。大洋洲所包括的范围,狭义的指下列三个区域:东太平洋区的波里尼西亚群岛,中太平洋区的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和西太平洋区的美拉尼西亚群岛;广义的还包括三组岛群以外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里只介绍狭义的大洋洲。这三组岛群面积有九十多万平方公里,人口约四百万人。1962年这里建立了第一个独立国家——西萨摩亚,其余岛屿分别属于美、英、法、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这些国家所统治的重要岛屿如下:  相似文献   

13.
江淮 《世界知识》2010,(17):67-67
<正>日本海,韩国、朝鲜称为"东海"。它是太平洋西部的边缘海,位于日本群岛、朝鲜半岛、俄罗斯远东海岸之间,面积约为100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4.
近45年北太平洋海表风速特征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来自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的1957年8月—2002年7月逐6 h的ERA-40海表10 m风场资料,统计分析了近45年期间北太平洋海表风场的月变化特征,以及多年平均海表风速的分布特征,为海洋水文保障、海洋工程等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北太平洋的海表风场具有明显的月变化特征,10月至来年2月的风速整体高于其余月份。(2)从年平均风速来看,阿留申群岛附近海域为北太平洋年平均风速的明显大值中心,年平均风速基本在8 m/s以上;中纬度海域的年平均风速在6~7 m/s;15°N-20°N的东部海域存在一相对大值区,年平均风速在7 m/s以上;赤道西部海域的年平均风速较小,基本在4 m/s以内。  相似文献   

15.
正瓦努阿图位于南太平洋西部,斐济以西,澳大利亚以东,新西兰以北,陆地面积约为1.22万平方公里,由82座岛屿组成,是美拉尼西亚群岛的一部分,海洋专属经济区68万平方公里。瓦努阿图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西南部,全境拥有九座活火山,是南太平洋名副其实的"火山岛国"。1774年,英国人詹姆斯·库克船长在考察瓦努阿图的地形时将其所在的群岛命名为新赫布里底群岛(TheNew Hebrides)。1980年7月30日,新赫布里底群岛宣告独立,改国名为瓦努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93—2008年法国空间局的AVISO多卫星融合高度计资料,采用随机动态、EOF等方法分析全球海平面变化的长期趋势、变化幅度以及季节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a)1993—2008年间太平洋海平面呈西升东降的形态,印度洋绝大部分海区海平面呈上升趋势,大西洋除湾流流域外的其他海区海平面的长期趋势以上升为主;(b)全球海平面变化存在显著的年变化和半年变化等季节信号,无论是半球平均还是洋盆平均,北半球海平面季节变化的振幅明显大于南半球,中纬度海区季节变化的振幅最大;(c)北印度洋海平面季节变化的振幅高于同纬度带的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d)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三大洋受西边界流、赤道流系等强流影响的海域海平面变化幅度大于周围海域;(e)赤道海域各大洋东、西边界和大洋内区海平面变化不同步,可能受赤道海洋波动的影响较大;(f)厄尔尼诺年,西太平洋暖池和赤道太平洋中部海平面明显降低,赤道东太平洋海域海平面明显升高,赤道印度洋海域东、西边界的海平面变化与其相反.  相似文献   

17.
关于大洋洲的名称以及大洋洲与澳洲、太平洋岛屿的关系问题,我曾从不同角度写过两篇短文,阐述过我的意见.本文拟就大洋洲的具体范围及其组成等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法和意见,以就教于同行的同志们.我是主张把太平洋中的大陆部分(澳大利亚)与岛屿部分(只含三大群岛)合组为统一的大洋洲的.对原先的两大组成部分之名称——澳洲(或澳亚洲等)、太平洋岛屿,将不再作为"洲"级地域名称使用.即使用作组成大洋洲的区域地名时,象"澳洲"这个传统的习惯名词,在使用时亦需作必要的注解和处理;而"太平洋岛屿"在这里已不再是泛指名称,却成了"三大群岛"的专有名称.这样,就把大洋洲与澳大利亚、太平洋岛屿的"洲"、"区"级的地理名称及其地域概念都明确化了.  相似文献   

18.
利用Fast Ocean-Atmosphere Model (FOAM)海气耦合模式,分析了CO2加倍后热带太平洋海气系统的变化趋势并进行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CO2加倍后,模式中整个赤道海域海洋表面温度升高,但赤道西太平洋海面温度的增幅要强于东赤道太平洋的现象.产生这种增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热带区域160°E以东海...  相似文献   

19.
"把最精锐的部队放在西太平洋",最终在西太平洋拉开由东京、釜山、冲绳、新加坡至澳大利亚达尔文的海军基地线。2012年1月,在中国人欢度龙年春节的时候,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关于美军新的战略部署重点的问题被美国自己炒得沸沸扬扬。先是总统奥巴马罕见地在五角大楼宣布要将美军重点部署转向亚太,然后又是美海军作战部部长格林纳特宣布,未来10到15年,美海军近半数的战舰都将部署在西太平洋。这将成为美国自冷  相似文献   

20.
热带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对ENSO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5  
巢清尘  巢纪平 《自然科学进展》2001,11(12):1293-1300
分析了从1955~1998年44a热带西太平洋次表层海温距平资料,指出在这一期间共发生了11次E1 Nino事件,这些事件的初始海温正距平无一例外地都在 "暖池"次表层160 m附近生成,发展到一定强度,到西太平洋出现异常的持续西风距平后,暖的海温距平沿着气候的温跃层向东向海表传播,经过1 a左右的时间,传播到赤道东太平洋海表的E1 Nino 3或1、2海域形成通常认为的El Nino事件.进一步分析1960~1999年的850 hPa风场指出,在热带西太平洋西风距平爆发前,赤道东印度洋已经有距平西风持续维持了2 a左右(西南季风),然后距平西风快速地向东发展产生热带西太平洋的距平西风,或真正的强西风,致使西太平洋出现E1 Nino爆发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在这40 a中,这一过程对所有的El Nino事件无一例外.同样的分析方法也用到这44 a中的La Nina事件,冷的海温距平也都首先在"暖池"的次表层形成,然后沿着温跃层向东向表层传播,在热带西太平洋出现东风前,印度洋也早已是持续的东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