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美国侵略者的热心卫士“是否可以明确表示……我们不支持任何把战争扩大到北越的作法?”这是英国工党政府现任首相威尔逊一年前(一九六四年六月三十日)在议会中对当时保守党政府首相霍姆的质问。  相似文献   

2.
美国在南越     
有消息说,美国可能不久就把南越战争扩大到北越去,不能完全从表面价值来看这种消息。这种说法有歇斯底里的腔调。它把若干纯理论性的军事估计同对于越共最近取得进展的消息的威情用事的反应结合起来了。对北方发动军事进攻就不可能不把战争扩大而把中国军队卷入。这不是现实的政策,虽然某些美国人现在似乎准  相似文献   

3.
战争威胁和和平演变,是美帝国主义的反革命策略的两手。“有限扩大”和“有限和解”是美帝国主义执行这个反革命两手策略的最新的表现。美国侵略者在南越的“特种战争”中,已经碰得鼻青脸肿。约翰逊、麦克纳马拉、泰勒这些当权人物,最近提出了一个“有限地扩大战争”的方案,来挽救美国在南越的败局,改善它在印度支那的地位。事实上美国一直在扩大侵略南越的战争,它在南越的军事人员已经由一千多人扩大到三万多人,已经从南越的“丛林战”扩大  相似文献   

4.
半月谈     
中国准备为打败美帝作出一切必要牺牲最近一个时期,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战争挑衅活动有加无已。继今年四月九日和七月十一日美国空中强盗先后窜扰我沿海地区之后,九月二十日和十月五日,美机再度侵犯我国海南岛和广西地区。美国飞机还在我国南海海面不断猖狂扫射轰炸我沿海渔船。美帝国主义接二连三地对我国进行赤裸裸的战争挑衅,完全是有计划有目的的。众所周知,目前荚帝国主义正在印度支那地区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在越南南方急剧增兵,对越南北方加紧轰炸。它还竭力唆使和支持印度反动派武装侵略巴基斯坦,和在中印边境  相似文献   

5.
随着美国在南越的失败愈来愈惨重,美帝国主义谋士中要求运用“逐步升级”战略的叫嚷声也愈来愈高。今年4月号美国《幸福》杂志特地发表了“升级”专家赫尔曼·康恩的一篇文章,向公众介绍这种战略的内容。战后以来,美国统治集团为了推行它称霸世界的计划,不断搜罗“学者”、“专家”为它出谋画策,试图克服美国侵略和战争政  相似文献   

6.
侵略的新部署 2月22日,美国駐泰国大使馬丁率領一批軍事助手(包括美国駐泰国联合軍事顾問团团长)飞往西貢,同美国駐南越“大使”泰勒和駐老撾大使沙利文举行秘密会議。据美联社透露,会議研究了“重新空襲北越的問題,以及密切协調美国在泰国、老撾和南越的反共政策問題”。据說,“这个会議表明美国把东南亚問題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个别問題来对付的一个行动。”在美国看来,边界不再是很重要的問題了。”很明显,这次会議是美帝国主义妄图挽救它在南越的敗局,稳住在泰国的侵略陣脚,策划进一步扩大侵略印度支那战爭的新部署。这以后,美联社3月間透露,美国轰炸越南北方和老撾解放区的飞机有一些就是从泰国起飞的。可見美国同泰国“密切  相似文献   

7.
从“逐级升高”的战争理论说起最近,在约翰逊对越南加紧进行侵略和战争訛詐声中,美国报刊上谈到他的“战略”时经常出现“逐级升高”(或“逐步扩大”,原  相似文献   

8.
粉碎敌人的“空中优势”美帝国主义去年八月制造北部湾事件,发动对越南民主共和国大規模的空中襲击,到現在已經一年了。一年來,美帝国主义按照它的“逐步升級”战略,在不断强化南越战爭的同时,日益扩大对越南北方的轰炸。但它每扩大一步,就遭到一次更沉重的打击。到今年八月七日,越南北方軍民击落的美国飞机已达四百四十九架。現在在越南民主共和国,南  相似文献   

9.
1975年4月30日,北越军队攻入西贡,南越政府投降。一星期前,美国军队将其侨民和70万南越人紧急撤离了西贡。西贡的“陷落”结束了长达9年的越战,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对越美两国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一年来的争论概述科索沃战争与轰炸我驻南使馆。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发动了侵略战争,国际形势骤然紧张起来,5月7日夜竟然轰炸我驻南使馆,使得本已十分紧张的形势雪上加霜。早在战争刚刚开始时,人们就对北约粗暴干涉和介入南联盟内政的行为,始之以震惊,继之以忧虑。战争开始后,北约国家首脑聚会美国,借讨论所谓“第三条道路”问题,大谈“人权高于主权”、“人道主义干预”,这就更增加了人们对霸权主义的担忧和对时代主题的疑虑。5月初美国突然轰炸我使馆。这一严重事件犹如干柴烈火,立即点燃了一场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否时代主题的激烈争论。社会上,在我国有美国使领馆的城市中,爆发了大规模、群情激昂的游行示威。大辩论的内容与方式。几乎在大规模游行示威的同时,各种学术讨论会和报刊舆论较大范围地出现了对“和平与发展”问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曾是盟友的美苏很快演变成了对手。苏联虽然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但是它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了,领土扩大了,特别是它进军东欧,在战争结束后仍驻扎在大部分东欧国家,这对美国的全球争霸计划是极大的威胁。这时,杜鲁门政府内有关对苏联要采取强硬政策的叫嚷甚嚣尘上。与美国国内当时的这种思想相呼应,美国著名的外交家乔治·凯南首次提出了遏制理论。从杜鲁门开始,“遏制”作为美国的安全战略指导了战后几十年的美国对外关系。40多年后的今天,当布什政府的“超越遏制”政策引起人们注意时,曾被称为“遏制之父”的凯南又为美国朝野人士记起。  相似文献   

12.
八月五日,美国海军飞机对越南民主共和国进行了突然袭击,连续轰炸了越南的义安、鸿基和清化地区。这样,美帝国主义就跨过了“战争边缘”,走上了扩大印度支那战争的第一步。事态极端严重。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已经向美国政府提出强烈的抗议,中国政府完全支持越南民主共和国的严正立场。必须指出,美国的侵略行动完全是预谋的。八月二日,美国军舰侵入越南领海,越南人民当然有权采取自卫行动。尽管在这次事件中,美国方面没有受到任何损伤,但是,美国政府却乘机制造所谓东京湾事件,大叫  相似文献   

13.
魏岳江 《科技潮》2005,(8):46-47
海湾战争模拟结果:“4天计划”或“100小时战争”的作战方案 据透露,海湾战争爆发前,美军即利用美国RDA公司开发的军团战斗作战模拟系统,对地面作战的战斗和指挥计划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这个作战模拟系统获得了俗称“4天计划”或“100小时战争”的作战方案。战史研究者发现,海湾战争最后决战的一幕——“沙漠军刀”行动,与传统战争不同,这次地面作战行动对于它的计划者来说,一切似乎都在掌握之中。  相似文献   

14.
环球舆论     
看不见的『另一场战争』法国《解放报》自从去年12月萨达姆把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赶出巴格达之后,美国就(在英国的支持下)和伊拉克展开了一场“不太激烈的战争”。伊拉克的决定招致了四天的猛烈轰炸,  相似文献   

15.
美国侵略的工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政府一直把对外“援助”作为推行它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的一个重要工具。“马歇尔计划”的执行为美国控制欧洲开辟了道路。“杜鲁门主义”的“援助”镇  相似文献   

16.
反对美国的侵略战爭政策美帝国主义正在越南疯狂地加紧推行“逐步升級”战略,扩大侵越战爭。它一面大举增兵南越,命令美軍直接参战,一面派出强盜飞机,对越南民主共和国濫施轰炸,甚至侵犯到越南首都河內的外围和中越边境的越南城市老街。美帝国主义这种赤裸裸的侵略行动,严重地威胁着印度支那、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包括美国  相似文献   

17.
約翰逊政府把对越南民主共和国的野蛮轰炸說成是所謂“报复”行动,并宣传美国“并沒有謀求扩大战爭”。事实上,大家都看到,約翰逊政府正在继續調兵遣将,正在准备进一步扩大印度支那的战爭。 約翰逊政府这次扩大战爭的行为不是說明它有办法,而是說明它在南越正处在走投无路的境地。速美国《基督教科学簇言报》也靛,这一事件是美国"故意从越南战争中制造一次国际性危机",企图通过罩事冒险来挽救其在南越注定了的失败。但是,轰炸挽救不了拘翰逊政府的败局。美联社祀者布朗就轰炸是"一种没有胜利把握的赌博"。  相似文献   

18.
它被称为一场最成功的空中战役。著名军事史学家约翰·基根写道:“这是战争史上的一个转折点”,确切证实了“只凭空中力量便能打赢一场战争”。历时78天的空中轰炸行动结束时,没有一名北约士兵和飞行员阵亡,塞尔维亚的铁腕人物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同意将军队撤出科索沃。去年6月,美国国防部长  相似文献   

19.
<正>2022年3月23日,美国前国务卿马德琳·科贝尔·奥尔布赖特病逝,终年84岁。奥尔布赖特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国务卿。她的外交生涯几乎一直与战争和冲突相伴,因而充满争议。她是鼓吹以武力“捍卫民主价值观”的美国“鹰派”,积极推动北约东扩、力主对南联盟发动轰炸、支持就所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伊拉克实施制裁和战争等。她甚至还公开宣称,  相似文献   

20.
8月5日,美国海军飞机对越南民主共和国进行突然袭击,连续轰炸了越南的义安、鸿基和清化地区。这是美帝国主义对越南民主共和国蓄谋已久的侵略步骤,也是美帝国主义跨过“战争边缘”、扩大印度支那战争、破坏亚洲和平的严重步骤。美帝国主义为了掩饰它的无端挑衅,竟然编造了所谓8月4日的“东京湾事件”的弥天大谎,并且玩弄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审议所谓“东京湾事件”的欺骗伎俩。但是,美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拙劣造谣,吓不倒也骗不了越南人民、印度支那各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美帝国主义在越南民主共和国扔下的炸弹,动员了全世界亿万人民。风雷震荡、云水翻腾,一个席卷世界五大洲的、支持越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