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乌龟卵壳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乌龟卵壳在扫描电镜下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乌龟卵壳主要由钙质层与壳膜组成.钙质层由霰石状态的碳酸钙晶体组成,可分为许多个壳单位,每个壳单位由同一中心辐射出来的针状晶体构成.卵壳的外表面具有一定的饰纹,有些部位还分布有纵横交错的有机纤维和块状的有机物质.壳膜由多层网状纤维组成,没有内、外壳膜之分.龟卵在孵化过程中不形成气室.同时对孵化前后龟卵壳的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2.
以与微生物颗粒大小及表面性质接近的黏土颗粒为研究对象,采用光学显微镜、激光粒度仪和Zeta电位测定仪对其表面沉积垢的形貌变化、粒径变化和Zeta电位变化进行研究,探索垢晶体在颗粒表面的沉积规律,分析垢晶体在黏土表面的沉积过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垢晶体在黏土颗粒表面沉积过程由垢晶体形成诱导期、垢晶核形成期和垢晶体长大期3个阶段组成。随着垢晶体沉积量的增大、温度的升高、搅拌速度的加速,垢沉积诱导期均呈下降趋势,垢晶核形成速率常数随之增大。另外,Ca~(2+),SO_4~(2-)浓度增加有利于垢晶体在黏土颗粒表面沉积,而Mg~(2+),CO_3~(2-),HCO_3~-加入不利于垢晶体在黏土颗粒表面沉积。  相似文献   

3.
以可溶性淀粉、β-环糊精及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模板,在CaCl2、Na2CO3体系中调控合成CaCO3晶体.研究了不同形貌CaCO3晶体成型原因.分别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等技术对晶体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观察和表征.结果表明:可溶性淀粉溶液中5 d后得到以球霰石为主的球形CaCO3;环糊精溶液中5 d后得到以球霰石为主的CaCO3层状聚集体,随着结晶时间的延长,产物中球霰石逐渐向方解石转化,SDS的加入加快了球霰石向方解石的转化速度.  相似文献   

4.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和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两步法合成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S-PNVP).经核磁共振氢谱(1 H-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方法确认了PS-PNVP的结构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采用气相扩散法,研究了PS-PNVP胶束溶液对CaCO3晶体的矿化及调控作用.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矿化所得CaCO3晶体的形貌.通过调整矿化温度和改变CaCl2溶液的浓度,获得了形貌丰富的多级结构CaCO3晶体.研究表明,以PS-PNVP胶束作为模板,可制备出形貌更复杂、结构更具层次的大尺度CaCO3晶体.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乌龟卵壳在扫描电镜下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乌龟卵壳主要由钙质层与壳膜组成。钙质层由霰石状态的碳酸钙晶体组成,可分为许多个壳单位,每个壳单位由同一中心辐射出来的针状晶体构成。卵壳的外表面具有一定的饰纹,有些部位还分布有纵横交错的有机纤维和块状的有机物质。壳膜由多层网状纤维组成,没有内、外壳膜之分.龟卵在孵化过程中不形成气室。同时对孵化前后龟卵壳的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6.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分别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组成混合模板,在CaCl2、Na2CO3体系中调控合成CaCO3晶体,考察结晶温度对CaCO3晶体的影响。采用电导率法确定混合模板中表面活性剂的使用浓度。通过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及X线衍射仪(XRD)对晶体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DS与CTAB结合到PVP长链上的浓度分别为2.4和1.1 mmol/L。在PVP-CTAB模板中,5℃时为方解石的层状CaCO3聚集体,25℃时有部分球形球霰石出现,90℃时得到了棒状文石晶体。在PVP-SDS模板中,5和25℃时均为方解石型球状CaCO3聚集体,90℃时得到棒状文石晶体。  相似文献   

7.
利用半透膜将CaCl2溶液和Na2CO3溶液分开,制备了球霰石型和方解石型CaCO3,分别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测试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aCl2溶液在半透膜内,Na2CO3溶液在烧杯中得到的晶体以亚稳态的球霰石为主,随着浓度的变化形貌有球形、椭球状、花簇状和不规则形态.Na2CO3溶液在半透膜内,CaCl2溶液在烧杯中得到的晶体主要是方解石,随着浓度的变化形貌有六面体、片层状六面体和不规则状聚集体.研究了半透膜作用下碳酸钙的多晶型和形貌,对于仿生制备碳酸钙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甲壳素基质对碳酸钙结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生物矿化基本原理,以甲壳素为基质,仿生合成了一些有特定形貌的碳酸钙晶体。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红外吸收光谱分析(FTIR)等手段对所得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甲壳素基质中形成的碳酸钙晶体的微观形态结构不同于纯水中形成的晶体结构。随着甲壳素基质浓度的不同,所得CaCO3晶体的形貌发生了变化,表明甲壳素基质对碳酸钙晶体形成具有调控作用。这给我们合成不同特性CaCO3材料提供了研究和实践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在单分散准球形-αFe2O3纳米颗粒的悬浮液中,在氨碱催化下,CoCl2水解产生的Co(OH)2沉积在-αFe2O3纳米颗粒表面,形成核-壳粒子.经500℃热处理后,壳层物质晶化为立方晶系Co3O4,壳层厚度约为6 nm.不同的氨碱液对核-壳结构产生影响,在1 mol.L-1尿素溶液的催化下,得到均匀的核-壳结构.应用TEM和XRD分析了产物结构,并利用UV-Vis光谱对复合材料的光吸收特性进行了研究.与-αFe2O3纳米颗粒的吸收光谱比较,在光激发下,Co3O4/Fe2O3核-壳粒子光吸收特性发生改变,在可见光区产生新的强吸收峰.  相似文献   

10.
以竹节状碳纳米管(CNTs)为模板,采用常温化学还原路线制备了CNTs/CdS核壳纳米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产物的微观形貌,用X射线衍射(XRD)技术分析了产物的物相,证实所得产物由CNTs与六方格子的CdS纳米晶体构成,具有核壳纳米线结构.研究发现CNTs竹节状的形态特点影响了得到的核壳结构的纳米线的微观形貌.在反应物浓度较低时,CdS晶体不像在侧壁平直的CNTs表面生长那样均匀包覆在CNTs表面,而是呈现根瘤状形貌;当反应物浓度升高时,CdS晶体均匀包覆在CNTs表面.当把还原反应时间缩短(如15m in),观察到CNTs环绕在CdS纳米晶体表面的新形态,推测这与CNTs的竹节状特殊形态有关.这些结果对于阐明CNTs/化合物半导体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控制原理和开发新材料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选用纤维二糖为基质,碳酸铵挥发CO2,扩散至CaCl2溶液中合成碳酸钙晶体,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对所得产物进行表征,讨论了纤维二糖溶液的浓度和pH对产物晶型及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二糖能够合成含有六边形球霰石形貌的碳酸钙晶体,浓度比pH对碳酸钙晶型和形貌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2.
烧结电除尘灰浸出液分离制备球形碳酸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包钢烧结电除尘灰进行了浸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浸出液中有较高含量的钾盐和钙盐。为了提升钾盐产品质量和降低硫酸钙结垢对设备安全操作的影响,在回收钾盐之前,需要对浸出液中的硫酸钙盐进行去除。以碳酸钠溶液为沉淀剂,考察了沉淀剂浓度、反应温度、搅拌强度和平衡时间对浸出液中硫酸钙的去除效果及碳酸钙产品晶型晶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钙离子去除率几乎达到100%,同时获得了粒径10μm左右、颗粒分散均匀、高附加值的球形碳酸钙副产品。  相似文献   

13.
在室温下用气体扩散的方法,以胃蛋白酶为基质,在水和乙醇的混合溶剂体系中,仿生合成了球形的球霰石晶型碳酸钙.相较于在没有基质作用的纯水体系中得到的晶体,发现在蛋白质的指导下,碳酸钙的结晶习性发生了改变,由不规则块状变为球状结构,晶型也由方解石型转化为球霰石型,为控制合成特殊形貌的材料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对产品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SEM),X射线粉末衍射(XRD),热重差热分析(TG-DTA),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荧光分析(PL)和比表面积(BET)表征,从分子水平认识了基质和碳酸钙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尝试讨论其可能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4.
PSSS基质及温度对碳酸钙结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生物矿化原理,以PSSS(聚苯乙烯磺酸钠)为基质,采用碳酸氢铵挥发CO2,扩散至CaCl2溶液中合成碳酸钙晶体,讨论了反应时间、pH值、温度、PSSS质量浓度和CaCO3浓度对产物晶型及形貌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红外吸收光谱等手段对所得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文章合成了不同形貌的碳酸钙晶体,而且发现相对于其他因素,反应时间和温度对碳酸钙晶型和形貌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technique was used by us to synthesize poly-(2-(dimethylamino) ethyl methacrylate)(PDMAEMA),as a poly cationic electrolyte,PDMAEMA possesses high affinity with the negatively charged polymer electrolyte such as sodium alginate(SA).Then the inorganic salts CaCO3 nanoparticle is introduced into the mixing system.alginate/Ca nanospherical gel was used as the source of alginate molecules and Ca2+ to release all these substances into solution to direct the nucleation and growth of CaCO3 in a CO2 diffusion system.This study shows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a series of fractal dendritic structures containing calcium carbonate crystals can be obtained from the mixed solution according to the DLA theory.The crystallization of CaCO3 at bottom of the solution is collected to observe as well.I believe the observations reported here can supply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olecular self-assembling nature and be used to develop responsive materials with better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6.
CaCO3 crystals with different hierarchical structure were fabricated by the precipitation of CaCO3 in an aqueous solution containing guar gum (GG). Through adjusting a range of parameters, the size distribution and microstructure of CaCO3 were well controlled. Results showed that GG facilitated the formation of the hierarchical hollow sphere through assembling of nanocrystals, while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CaCO3 crystals and restrained phase transition from calcite to vaterite at high concentration of GG (CGG) condition; Moreover, increasing reaction temperature led to larger particles and stable crystalline phase form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a morphology map was presented. Furthermore, Drug loading and releasing results ensured porous CaCO3 microspheres a promising vector for drug delivery.  相似文献   

17.
超重力法合成纳米碳酸钙的研究(Ⅰ)最佳反应时间的确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红外光谱法动态跟踪研究在超重力法下合成纳米碳酸钙的整个碳化过程。实验表明,该方法得到的结果符合常规pH计与电导仪记录的转化点,并与电镜形貌分析观察到晶形完全转化为立方型的反应时间相吻合。  相似文献   

18.
通过滴定法在333~335 K温度下把Na2CO3溶液滴入CaCl2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混合溶液中,得到一种由层状SDS和碳酸钙组成纳米管产物.产物在空气中673 K的温度下煅烧后剩下由CaCO3和CaSO4组成的纳米管化合物,直径在100~200 nm之间,长度在0.5~2μm之间.最初生成CaCO3层状化合物被SDS分子从两面覆盖,然后卷起形成管型.  相似文献   

19.
纳米级CaCO3对聚氯乙烯/丙烯酸酯橡胶的增韧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丙烯酸酯橡胶(ACR)、纳米级CaCO3对聚氯乙烯(PVC)进行增韧改性,并对该体系的断裂面形貌和加工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级CaCO3能进一步改善PVC/ACR共混合金的冲击性能;其加工流变性能不仅没有降低,而且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