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军事机器人也将被重新定义。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Karel Capek)在1920年发表的科幻剧作《罗苏姆的全能机器人》中,发明了机器人(robot)这一词语,一开始它们只是在工厂里生产低成本产品的微不足道的机器人,但最后这些机器人杀死人类,导致人种灭绝。由此诞生了一个经久不息的科幻小说题材:机器人失控,变成不可阻挡的杀人机器。20世纪的文学和电影中也  相似文献   

2.
邢鸿飞 《世界科学》2013,(10):21-22,6
●2030年,机器人将无处不在,但不一定是家用人形机器人。来自《发现》杂志的科学作家丽莎·拉芬斯珀格(Lisa Raffensperger)对此进行了解读。菲尔·罗斯(以下简称菲尔):我们一直在说的这些技术之前并没有人预测,或者说在科幻小说里也没有预见。但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已经存在很久的未来憧憬:机器人。  相似文献   

3.
科幻小说中的“机器人”概念 “机器人”一词在欧美并不仅仅指区别于“蓝领”和“白领”之外的“钢领”工人,而是泛指一切由人工技术制造出的智能形式,其中也包括了由生物复制和化学合成的“人工人”。事实上由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创作的、出版于1818年的世界上第一篇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就是一部有关“人造人”的故事。玛丽·雪莱的“人造人”是利用死人器官拼凑而成的,最后施以电击使之复活。 不过率先使用“机器人”一词的则是捷克作家卡列尔·恰佩克,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写出的讽刺作品《洛桑的万能机器人公司》《R.U.R》)中,第一次使用了  相似文献   

4.
正艾萨克·阿西莫夫创造出的"机器人三法则"在科幻界内几乎人人皆知。英国数学家兼科幻作家伊恩·斯图尔特由阿西莫夫的作品想象到机器人的生存状态,进行翻转后,写出了以下这篇将人类设定为机器人的奴隶、极具冲击力的作品。第一法则:人类不得伤害机器人,或因不作为使机器人受到伤害装在墙上的摄像机器人扫描了杰伊的视网膜,激活了显示屏机器人,展示出他目前的日程计划。还是老样子:在他12小时的班次时间里,每三  相似文献   

5.
“机器人”(Robot,音译为“罗伯特”)一词来源于捷克语,它在1924年的含义是“人造工人”。据调查,机器人从1981年到2000年间给美国创造了6000亿美元的财富,预计到2005年,全世界的机器人将超过百万。机器人专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约翰·菲尼克斯惊呼:“21世纪人类将真正进入机器人时代,人类创造的每一份财富都将包含着‘机器入’的功劳!”向人类“进化”1920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萨佩克写了一个名为《洛桑万能机器人公司》的剧本,“机器人”的名字正式产生。1959年美国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机器人的历史才真正开始。机器人大致…  相似文献   

6.
中国机器人     
1972年,我国第一台机器人在上海诞生并展出。光阴荏苒,30年已经过去了。 有观点认为20世纪70年代是我国机器人的萌芽期。而中国机器人最迅猛的发展则是在863计划启动后。篇幅所限,我们无法全面回顾中国机器人30年来的成败甘甜,只好在这里略谈一谈863计划以后,中国机器人的几项重要成果,以期管中窥豹之效。  相似文献   

7.
<正>创建有伦理意识的机器人,是人工智能面临的一项最艰苦挑战之一。若要取得重大突破,必须将相关伦理意识融入到人工智能的研发中,并借助逻辑学提出符合伦理要求的选择。科幻作家伊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在多部科幻小说中,经常提到机器人的工程安全防护和它的伦理道德标准。在1942年科幻小说《环舞》  相似文献   

8.
人类是喜欢偷懒的,人类的这一毛病好多时候却成了人类进步的动力。人类为了满足自己好逸恶劳的特性,不断地创造着,使得各种各样的事情变得简单起来。人们一直幻想着发明一种机器人代替自己的劳动,人类就可以从一些机械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去从事更加高智力的劳动。随着电子技术的逐步发展,人类的梦想实现了,越来越高级、越来越智能化的机器人使得人类看见了光明的前景。但是,任何技术的发展都不可避免地带来负面效应,机器人的发明也如此,机器人杀人事件的出现给出了一个血淋淋的注解。尽管著名的美国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原则”…  相似文献   

9.
机器人杀人     
人们一直幻想着发明一种机器人来代替自己劳动,这样人就可以从一些机械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去从事智商更高的劳动。 随着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的梦想实现了,越来越高级、越来越智能化的机器人使人类看见了光明的前景。但是,任何技术的发展都不可避免地带来负面效应,机器人杀人事件的出现对此给出了一个血淋淋的注解。尽管美国著名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原则”中的第一条就是“机器人不可伤害人”,但是机器人杀人事件还是越来越多。 血淋淋的历史 机器人的愚昧导致了机器人杀人事件的发生。1981年7月4日,日本川…  相似文献   

10.
陈飞 《科学24小时》2020,(10):44-45
<正>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高科技产物越来越贴近我们的生活。机器人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高科技产品了,如今,科学家已经发明了许多各种功能的机器人。在这里不得不特别提到"达芬奇机器人",这款机器人的技术源于拥有官方背景的美国斯坦福研究院(SRI)。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时候,一群科学家在斯坦福研究院开始了外科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初衷是要研制出适合战地手术的机器人。  相似文献   

11.
机器人技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有力推动下正在突飞猛进。如果用最重要的科技成果作为科技发展的里程碑,那么20世纪80年代可以说是个人电脑的时代,90年代是因特网的时代:自2000年起的10年,将会是机器人的时代。研究和发展机器人将是新科技发展的重点,有关专家认为它将大大超越现今电脑产业。21世纪机器技术及其商业应用将如何发展?世界各国机器人专家普遍认为,未来类人型机器人将迅速崛起,商业化应用将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2.
吴沅 《自然与人》2012,(4):16-19
机器人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1954年美国人乔治德沃尔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机器人,但直到1980年工业机器人才真正在日本普及,因此称这年为"机器人元年"。机器人按照从低到高的发展,可分为三代:第一代是示教再现机器人,可以完成规定的一些动作;第二代已具有听觉、视觉、触觉等功能;第三代则有智能  相似文献   

13.
走进长沙国防科技大学的机器人实验室,便有一台名叫中国"先行者"的机器人亲切地向人们打招呼:"您好,我是国防科大研制的第一台类人型机器人,欢迎您来参观,希望得到您的关心和呵护."这位具有人类外观特征、能模拟人类基本行为动作的机器人,身高1.4米,体重20公斤,是我国科技人员10年艰苦攻关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又一次闪光.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90年代构思开发了一系列机器人的计算机科学家罗德尼·布鲁克斯提出,真正拥有类似人类智能的机器人,  相似文献   

15.
1920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在科幻小说《罗萨姆的机器人万能公司》中,根据Robota(捷克文,原意为“劳役、苦工”)和Robotnik(波兰文,原意为“工人”),  相似文献   

16.
在20世纪80年代,好莱坞曾推出过一部有关机器人的科幻影片,内容是说由于机器人的脑中植入了动物细胞,机器人变得像人一样会思考,并且和人争夺统治世界的霸权,这部名为“未来世界”的科幻电影收到了极高的票房价值。今天,影片“未来世界”中的预言部分已经正在付诸实践。一些科学家甚至认为,到2030年,计算机或机器人将拥有和人类大脑一样的储存容量和处理速度,甚至能完全代替人类思考。传统机器人的神经中枢是由矽和金属构成的微处理器,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正在集中精力开发一个机器人,其动作指令是由一只老鼠脑的2000多个细胞来传达。在麻省…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7月20日晚,由中国科协主办的第18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暨2018世界青少年机器人邀请赛在贵州大学隆重开幕。本届全国赛共设立五个赛项:主题为"海洋开发"的机器人综合技能比赛、主题为"家庭服务机器人"的机器人创意比赛、主题为"细水长流"的FLL机器人工程挑战赛、主题为"跃上巅峰"的VEX机器人工程挑战赛、主题为"信息时代"的WER工程创新赛。各赛项根据不同的规  相似文献   

18.
在20世纪80年代的一系列以机器人为主人公的科幻作品中,人们常常看到一些以"铁甲威龙"和"终结者"命名的机器人,它们手持武器,行动自如,打打杀杀,好生了得.  相似文献   

19.
<正>对于人类来说,现在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已较为艰难,然而,很快我们又将和机器人竞争。在2013年的报道中,牛津大学马丁学院曾预测,在未来10年或20年内,美国有47%的工作将被机器人取代。以下是一些机器人占据优势的领域。救援者:坚韧、无畏是应对自然灾害的理想选择。2013年12月,由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举办的"机器人挑战赛"上,来自世界各国的16组参赛队伍完成了破墙、打开阀门等8项现场救灾任务。其中11支合格队伍将在2015年6月进行最后的决赛。  相似文献   

20.
在20世纪80年代,好莱坞曾推出过一部有关机器人的科幻影片,内容是说由于机器人的脑中植入了动物细胞,机器人变得像人一样会思考,并且和人争夺统治世界的霸权,这部名为"未来世界"的科幻电影收到了极高的票房价值.今天,影片"未来世界"中的预言部分已经正在付诸实践.一些科学家甚至认为,到2030年,计算机或机器人将拥有和人类大脑一样的储存容量和处理速度,甚至能完全代替人类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