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槑 《自然杂志》2007,29(1):33-33
拥有全球较大生物多样性保护机构和植物园的Gran Canaria集团在2006年9月中旬的声称:全球4万种植物的1/4已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由于环境的变化快于物种所能的迁移,今后80年内欧洲有一半的植物品种将消失。现在急需制订一个全球行动来防止“迫近的危机”。  相似文献   

2.
《自然杂志》2007,29(1):25-25
继去年复原了引发1918年世界大灾难的流感病毒后,现在一个病毒学家小组正试图解决该流感病毒的来源问题。2006年6月15—18日在里斯本举行的第十二届国际传染病会议上,华盛顿军队病理学研究所(AFIP)的杰弗里?陶本伯杰(Jeffery Taubenberyer)宣布,1915年死于肺炎的死尸组织样品的RNA显示,病毒的血凝素是H3亚型。同时陶本伯杰相信,借助该样品能够搞清该病毒的全部遗传组成。在加利福尼亚,斯克利浦斯研究所的一位分子生物学家兰?威尔逊(Lan Wilson)说,这是一个十分感人兴趣的问题,如能证实它的话,将为追寻1918年大流行病毒的起源提供有用线索。  相似文献   

3.
《自然杂志》2007,29(1):62-62
包罗万象的理论(Theory of Everything)是企图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对引力的描述和量子力学统一成为一个成功的量子引力学说。无论这种理论最后以什么面目出现,预计量子物理和引力都将在10 35 m这个所谓的普朗克长度上结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这一长度实在太小,任何常规的显微镜或庞大的高能粒子对撞机都无法直接观测到。  相似文献   

4.
许梅 《科学》2005,57(5):48-48
据英国 NeW Scientist.2005.186(2501):15报道,美国航天局1977年9月初发射的旅行者1号行星际探测器,现已到达太阳系的最边缘,并进入了星际空间。当年参与发射该宇宙飞船的一些科学家,根据飞船发回的一批信息证实了人类宇航史上这一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5.
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而揭开了人类航天时代的新篇章,可是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还未走出太阳系,进入恒星际空间。虽然NASA(美宇航局)远在1970年先后发射了"先驱者"1、2和"旅行者"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11月5日,美国宇航局(NASA)的旅行者2号成为历史上第二个离开日球层的航天器(日球层就像是太阳吹出的充斥着粒子和磁场的保护性气泡)。旅行者2号到达距离地球约180亿公里处,远超过冥王星轨道到太阳的距离,旅行者2号由此进入星际空间(即为星体与星体之间的空间)。《自然·天文学》最新发表了5篇研究文章,描述了在旅行者2号完成历史性穿越前后,科学家所观察到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蔡天新 《自然杂志》2007,29(1):59-59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其晚期的代表作《科学和现代世界》(1925)中,把17世纪称为“天才的世纪”,并以此来为其中的第三章命名。大概正是因为“天才的世纪”这个词的诱惑力,驱使我在过去5年多的时间里写下了3篇科学随笔,即《费尔马最后的定理》(载《南方周末》,2001年10月26日)、《牛顿在他的非典时期》(载《书城》,2003年第6期)和《隐居的法国人:帕斯卡尔与笛卡尔》(载《读书》,2006年第5期)。也就是说,我已经谈论了17世纪的4位科学天才——3个法国人和1个英国人,现在我必须要说到的是哥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那个世纪里最为博学的人,“一个千古绝伦的大智者”(罗素语,《西方哲学史》),一个地地道道的德国人。  相似文献   

8.
在实验室内首次模拟星际条件,用真空紫外照射方法研究了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孢子失活问题。显然,在星际空间温度10K条件下,对孢子的损伤比在较高温度下要轻,破坏主要是由波长2000~3000A范围内的射线所引起。我们的结果,是局限在生物自然发生说的基础上得出的。  相似文献   

9.
余文 《自然杂志》2007,29(1):49-49
新年伊始,举世欢庆,科学界也是捷报频传。“发现号”的升空以及“探月计划”的全球性展开重新点燃了人们对外太空的渴望;人类左右脑分工的开创性研究满足了人们对自身的好奇;糖尿病新药的问世给予人们战胜疾病的信心。人类的梦想是无穷的,科学正在帮助人们实现梦想……  相似文献   

10.
《自然杂志》2007,29(1):58-58
《自然杂志》是一本内容涵盖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学术性和知识性、动态性相结合的综合刊物, 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审定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是北京大学图书馆等机构审定的自然科学总论类国家中文核心期刊, 也是我国多种检索和光盘版的全文收录源刊物。  相似文献   

11.
《科学之友》2006,(9):34
由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国家航天局、总装备部、中国科协、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北京市政府等多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36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于2006年7月16~23日在京召开,这是中国首次举办空间科学领域的国际顶级综合性学术大会。来自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与会正式代表达2000人左右,其中有很多是空间研究各领域的著名科学家,如“卡西尼计划”、“双星计划”、“星尘计划”的首席科学家等,而且还有各国航天机构的负责人。第36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地方组委会收到约2627名作者提供的论文摘要3637篇,其中口头报告超过2000篇,张…  相似文献   

12.
星际大迁移     
故事叙述了人类从月亮移居冥王星以及冥王星子星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3991年。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已经不存在了。人类从地球迁移到月球,有一部分人去了水星和土星。自从迁到月球,我们的生活环境大为改变。我们只能生活在密封而看不见的超合物的罩子里面。人类从  相似文献   

13.
贺昊宁  吴雪峰 《科学通报》2019,64(22):2265-2269
<正>宇宙射线为来自太空的高能带电粒子,于1912年首次由Hess博士发现.尽管已经被发现了超过100年,宇宙射线的产生机制及来源至今仍未被确认,这成为超过一个世纪以来高能天体物理领域的最大谜题之一.研究宇宙射线起源的一个难点是,宇宙射线在宇宙中传播时,受到银河系内或银河系外磁场作用发生偏转,因而从地球上观测  相似文献   

14.
射电天文学家揭示了星际空间构成了一个硕大的实验场。那儿有着地球上尚未知晓的化学反应。但是从特殊条件着眼,可以解释这些化学反应。人们所知的化学法则在星系间同样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5.
星际旅行。是梦想还是现实 这种技术私叫“DE—STAR”,是一种带有梦幻成分的激光技术,它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收集能源,  相似文献   

16.
星际分子云     
美国一组天体物理学家(D.圣德斯、N.斯克维尔、D.克雷门斯、P.索洛门)利用14米射电望远镜,在115赫兹频段上观测到银河系范围内的一氧化碳分子辐射,这一范围仅限于银河系的太阳轨道范围内。这项观测可以测定几千块星际气体云的大小和质量,并确切它们在银河系中的空间分布。星际云几乎都是由氢分子组成的,但其中还有  相似文献   

17.
李华梅 《科学通报》1978,23(3):172-172
研究陨石的天然剩磁,测定早期太阳系的磁场强度,对于人们了解地球和行星的起源与演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最近,我们通过对吉林陨石的磁性分析,提出42亿年前行星际空间磁场强度比现在高上万倍的初步认识。本文就是这一研究结果的简要报道。  相似文献   

18.
翟胜 《科学之友》2022,(1):52-55
1一号休眠舱开启……请医护人员协助苏醒……重复:一号休眠舱开启,请医护人员协助苏醒.空灵的女声再次落下,我的面前突然出现了一道光,如同深海被撕开了一道裂缝,光芒从缝外漏了进来,融入海水之中,无数的光子逐渐弥漫至我的整个视界.强烈的光让我紧闭双眼,一股巨大的拉力拽住了我的双臂,将我拉到海面上,在脱离海面的一刹那,我感觉自己获得了新生.  相似文献   

19.
在漫长的太空飞行中,宇航员们是否换自己身穿的内衣内裤呢?是的,他们每天要换下这些衣裤。但是天长日久,脏衣裤越积越多。俄罗斯太空站“和平号”上的宇航员们只能每年两次收到地球上用一艘供应飞船送来的干净内衣裤,并同时取走脏衣裤。“废物和脏衣裤的处理始终是这些宇航员们在太空所面临的最窘困的问题之一。”莫斯科国家研究中心的微生物生态学家维切斯拉夫·伊林指出。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俄罗斯科学家们正尝试收集一些能分解并完全“吃”掉棉织品的微生物。当宇航员把脏的内衣裤扔入微生物制成的“汤”中之后,它们几分钟就会被…  相似文献   

20.
吴沅 《自然与人》2010,(1):18-21
伟大的航天学奠基人。俄罗斯火箭之父康斯坦丁·埃德多维奇·齐奥尔科夫斯基有这样一句名言:“人类不会永久被束缚在地球的摇篮之中。”果然。在庆祝他诞辰100周年活动的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鲁特尼克1号,一举冲破了地球的束缚;紧接着。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双双于1969年7月20日踏上了月球表面。终于实现了人类飞出地球的夙愿。但这仅仅是字宙航行迈出的第一步。浩瀚太空还有待人类进一步去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