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正>《自然杂志》创刊于1978年5月,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主编为贺崇寅。办刊时的宗旨为:传播科学,认识自然。1995年,钱伟长将《自然杂志》引入到上海大学,由上海大学主办。钱伟长希望"把刊物办成沟通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桥梁"。1998年,《自然杂志》创刊20周年,钱伟长接见编辑部成员并为杂志题词:"发扬创新精神,繁荣科学事业。"2005年,《自然杂志》聘请董远达教授为主编。《自然杂志》把办刊理念总结为:奉献原创科普精品,解读科学前沿动态,沟通文理两种文化,弘扬科学人文精神。《自然杂志》也明确了高级科普文章的写作要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2.
中外科技桥梁正当我应美国科学院院士阿亚拉(F.J.Ayala)教授之邀赴美工作之际,收到《自然杂志》编辑部为创刊10周年纪念专辑而发的约稿函。很多外国朋友都知道有一种“中国的Nature杂志”,并且交口称赞,足见《自然杂志》影响之广。十年来,《自然杂志》在中外科技交流方面发挥了积极而且重要的作用。我个人感受最深的是,我国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教授通过《自然杂志》两次预言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的获奖  相似文献   

3.
正"自然论坛"是2015年开始由《自然杂志》举办的科学论坛,邀请热心科学传播的知名学者,向大学师生介绍最新科学进展,旨在培养和提升广大听众的科学素养,促进社会对科学工作的关注、理解和支持。"自然论坛"的每场讲座,都会由报告人整理成文,刊发在《自然杂志》上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自然杂志》迎来创刊三十五周年,为此,我刊将对杂志及网站进行改版。作为传播自然科学的前沿阵地,为更好地奉上精神盛宴,《自然杂志》改为全部彩色印刷,使得自然科学的新成果、新进展不再冰冷,增强了科学宣传的效果。为使网站  相似文献   

5.
十年     
1978年5月《自然杂志》创刊问世。在广大科学工作者,各界读者和有关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自然杂志》走过了十年不平静的历程。自然杂志社的全体同仁们谨向在这十年中所有关心、帮助和支持本刊的海内外学者、同志们、朋友们致以衷心的谢意。《自然杂志》诞生的1978年,正值我国科学大会召开之际,也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举行的前夕,郭沫若同志称之为“科学的春天”,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关头。现在十年过去了。这  相似文献   

6.
<正>值此英国皇家学会举行其350年庆典之际,《自然》杂志撰文主张:科学院应该更多的吸收女性科学家和青年科学家,并积极参与到公众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去。《自然》杂志最近采访了几位法国青少年,当问及他们对科学  相似文献   

7.
由上海科技史学会、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东方研究所、《自然杂志》社、《科学》杂志编辑部以及上海医科大学联合主办的“弘扬中华文  相似文献   

8.
《自然杂志》2006,28(2):70-70
《自然杂志》将自2006年2月起,加入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思博网(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思博网是目前台湾地区最大的期刊全文数据库,其访问地址为:www.ceps.com.tw。自此,读者可以通过这一网址检索《自然杂志》于2006年起各期的全文。此外,由于《自然杂志》被CEPS收录,故凡向本刊投稿者,均视为其文稿刊登后可供思博网(CEPS)收录、转载并上网发行;其作者文章著作权使用费与稿酬一次付清,本刊不再另付其他报酬。请各位继续支持本刊,谢谢!加入台湾华艺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声明$《自然杂志》编辑部…  相似文献   

9.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本新的中国期刊《自然杂志》,用这两句在刚度过漫长科学严冬的人民中大受欢迎的诗句,向世界宣告了自己的诞生。ZIRAN ZAZHI的意思就是自然杂志(Nature Magazine).它是60页左右的月刊,第一期于5月份出版.它的目的是使人们更好地认识自然,改造自  相似文献   

10.
《自然杂志》2007,29(5)
《自然杂志》是一本内容涵盖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学术性和知识性、动态性相结合的综合刊物,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审定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北京大学图书馆等机构审定的自然科学总论类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也是我国多种检索和光盘版的全文收录源刊物。《自然杂志》的办刊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个物理学家,他发现了捕捉原子的方法,赢得了诺贝尔奖。如今,作为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领军人物,他正在着手令世界能源结构发生着巨大的改变。为此,《自然》杂志记者埃里克·汉德(EricHand)撰文讲述了美国能源部长、《自然》杂志2009年度科学新闻人物朱棣文(Steven Chu)传奇的人生历程。  相似文献   

12.
从1979年起,本刊准备每年出版《自然杂志年鉴》,介绍上一年度国内外科学研究的重大成就、进展和活动,以促进学术交流,更好地为加速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服务。《自然杂志年鉴》所收的文章,大体将包括专论(五千至二万字),学科进展(二、三千字),短文及有关  相似文献   

13.
<正>《自然杂志》科普撷英丛书最近十多年来,《自然杂志》编辑部组织到了很多优秀科普文章.或由大家写就、视野开阔,或对科技热点进行深度解析,或观点独到令人耳目—新。今天看来,这样的文章也是弥足珍贵的。这些文章散落于各期杂志,不易为读者所注意。因此我刊将部分精品文章编选成册,以便读者鸟瞰式地了解近年来国内外的科学进展。这套《自然杂志》科普撷英丛书,首先推出《院士解读科学前沿》和《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全解读(2D05—2015)》两种,今后可黻照不同主题选编相关文章出版其他科普图书。科普撷英丛  相似文献   

14.
《自然与人》2009,(6):F0002-F0002
自1979年10月以来,《自然与科技》杂志已经走过了三十载风风雨雨,读者、作者和编者之间的相互期待。也在激动和快乐中持续了三十年。从幼年的《博物》到青年的《自然与人》,再到而立之年的《自然与科技》,一路上有过耕作的艰辛,也有过丰收的喜悦。幸运的是,杂志始终都得到了广大读者、作者朋友的忠诚陪伴和热心扶持!  相似文献   

15.
2011年3月31日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社论,对3月11日袭击日本的9.0级大地震及引发海啸而导致的直接后果——核灾难——进行了分析,包括《自然》杂志网站在不断更新、分析这场地震为何破坏力如此强大,以及日本政府为应对核灾难所面临的艰巨挑战和核危机对日本研究界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自1978年5月创刊以来,《自然杂志》已走过40年的历程。念及《论语》中"四十而不惑"的话语,用以回首和展望亦是贴切的,尽管杂志的生命力可能比个人生命历程漫长和持久得多。所谓"不惑",是指在办刊过程中,对《自然杂志》的办刊理念、定位与方向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在此,我们回顾往昔,展望未来并重申"高级科普期刊"的办刊定位。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7月4日下午,在上海大学出版大楼225会议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汪筱林研究员带来题为"恐龙时代的空中霸主——翼龙"的精彩讲座。该讲座是《自然杂志》编辑部主办的"自然论坛"第19讲,吸引了众多对恐龙和翼龙感兴趣的上大师生和小朋友们前来聆听,现场座无虚席。这次讲座由《自然杂志》执行主编焦正教授主持。他首先简要介绍了汪筱林研究员的研究经历和成果。汪筱林研究员是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南京大  相似文献   

18.
据2007年12月19日出版的《自然》杂志报道,该杂志回顾了2007年度的科学新闻,其中包括:诺贝尔和平奖授予IPCC、首批个人基因图谱破解、亚洲掀起“探月热”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当您打开《自然杂志》的时候,您已经来到了科学殿堂的大门口。这里虽没有罗浮宫的  相似文献   

20.
翔兽诞生记     
2006年12月14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以《中国东北地区中生代一滑翔的哺乳动物》为封面文章,封面图片采用了由中科院古脊椎所古生物网总编邢立达和中国恐龙网画师赵闯合作的"远古翔兽"复原图.这是中国画师制作的古生物复原图首次登上《自然》杂志封面.本刊特别约请画作者撰写文章,介绍他们完成这幅画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