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六种淡水腹足类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凝胶电泳法对录属于4科5种6种淡水腹足类的酯酶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讨论了六种螺之间酯酶同工酶的距离系数,结果表明,在同种螺的群体内酯酶有明显的多态现象,异种螺酯酶的酶谱差别显著,经对六咱螺三种酯酶的酶区分布、谱带出现频率和距离系数D值分析得出,科间种类酶谱的分布不同,D值较大,科内属间种类的酶谱分布一致,D值较小,其亲异程度显示出六种腹足类在系统演化中的亲缘关系,纹沼螺、大沼螺和长角涵  相似文献   

2.
本文观察描述了9科23属27种海产腹足类厣的形态,可分为螺旋型、同心圆型及弧纹型。根据厣的类型可以看出厣的形态有一定规律性,并可推论出厣的进化趋势。厣是腹足类分类特征的依据之一,依据厣的进化趋势,对了解腹足类各科之间的亲绦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叶附生苔类植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考察和文献考证,发现霸王岭自然保护区有叶附生苔类植物6科20属59种,并对叶附生苔类植物的类型和区系组成进行了研究.Radula cavifolia和Radula gedena为海南苔类新记录.霸王岭的典型性叶附生苔类植物有37种,占总数的62.71%.细鳞苔科(Lejeuneaceae)是最大的科,其中种数最多的是疣鳞苔属(Cololejeunea),共21种,占总种数的35.59%.该区区系成分中热带成分48种,处主导地位,占总种数的81.36%,东亚成分10种,占总种数的16.95%.  相似文献   

4.
广东海陵岛沿海软体动物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陵岛沿海软体动物进行了采集调查,共鉴定180种,分属 60科. 其中双壳纲20科86种,占总数47.77%,腹足纲38科92种,占总数51.11%,多板纲1科1种,占总数0.56%,头足纲1科1种,占总数0.56%. 分析表明,其区系特点以南海亚热带-热带种和东海-南海亚热带种为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北海海域潮下带底栖贝类的分布特征,给底栖贝类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潜水员水肺潜水、海底样方定量采集方法,对北海市廉州湾、侨港、白龙和营盘等4个海区潮下带底栖贝类的种类、数量及时空分布特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北海海域4个海区潮下带底栖贝类有2纲9目31科60属102种,其中腹足纲(Gastropoda)13科14属17种,双壳纲(Bivalvia)18科46属85种。春季有55种底栖贝类,秋季有76种,春季和秋季共有的种类有29种。秋季的廉州湾海区底栖贝类种类数和个体数都是最少的,秋季的侨港海区出现的底栖贝类种类数最多,个体数最多的出现在春季的营盘海区。平均栖息密度最高的是春季的营盘海区,达到27.35个/m2,平均栖息密度最低的是春季的廉州湾海区,只有1.00个/m2。春、秋两季4个海区的优势种差异较大。多项生物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春季的营盘海区底栖贝类生物多样性差,底栖贝类群落结构处于重度受干扰状态;秋季的4个海区底栖贝类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秋季的底栖贝类群落结构总体处于比较健康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作者等自1984年以来对本省的几个地区进行了调查采集,经过初步分析鉴定,计有23种,隶属于二亚纲六科十属。其中六种系本省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来乌梁素海湿地鸟类区系演变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资料的收集和实地考察,在乌梁素海至1995年记录到鸟类181种和4亚种,隶属于16目45科103属;至2000年记录到鸟类197种和4亚种,隶属于17目47科110属;至2005年记录到鸟类221种和4亚种,隶属于17目47科116属.在实地考察和综合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对近十年来乌梁素海湿地鸟类区系演变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由于气候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乌梁素海湿地环境不断恶化,适于沼泽环境的鸟种不断的增加,而适于广阔水域生存的鸟种的种类相对减少;文须雀以前在乌梁素海湿地在数量上很多,且为留鸟,但在近两年的多次调查中很难见到.  相似文献   

8.
1999-2002年对位于辽宁省朝阳县境内的努鲁儿虎山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努鲁儿虎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脊椎动物27目69科354种,其中鱼类2目4科32种,两栖类1目3科5种,爬行类3目4科14种,鸟类15目43科266种,兽类6目15科37种.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2种,辽宁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6种.是辽西地区野生动物分布上的高密度区.  相似文献   

9.
新乡市区的淡水贝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水软体动物和人类的关系密切。有的可以食用,有的可做养鱼饵料,或者做饲料和肥料使用,对人类有益。另外也有些种类是人、畜、禽、鱼类寄生虫的中间宿主,传播疾病,对人类有害。进行调查研究,摸清淡水贝类的种类与地理分布,是开发利用这项资源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鉴定结果,计有7科29种,其中12种为河南省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淮北市螺类共17种,其中淡水螺类15种,陆生螺类2种,分别隶属于腹足纲的6科、10属,有3种为安徽省首次记录.作者还阐述了17种螺类的生态分布、区域分布及优势种等情况.并根据淮北市的特点,对它们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