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印度《经济时报》就中国和印度的贫困化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专辑,引起许多读者的兴趣。有些文章指出,现在中国还没有完全消除贫困,到1982年为止,中国仍有1.12亿人(占全国人口11%)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贫困线的标准是农村每人每月11.7元,每年140元(以1985年价格计算),约合50美元,城市每人每月13.9元,每年167元,约合60美元〕。文章还认为,中国的穷人大部分在农村、边远的地区、山区、内地。而1985年印度有2.73亿是穷人,占全国人口的  相似文献   

2.
杨云龙 《科技智囊》2001,(10):16-20
大家都知道耐克是世界最出名的运动鞋品牌。可美国只有2亿多人口,他们搞一个牌子,一宣传就是世界名牌,我们中国有12亿人口,我们搞一个牌子怎么就不能叫世界名牌呢?美国人和其他发达国家总爱把我们说成是落后的,怎么落后呢?就是我们的总收入按人口平均,我们是第三世界,那么,既然按人口计算我们中国是第三世界,为什么我们创造一个牌子,在中国市场本身就有112亿,加上海外的炎黄子孙,有13亿,占世界人口的1/4。我说这双星鞋在中国家喻户晓,是12亿人口的市场培育出来的。耐克是美国的世界名牌,我双星为什么就不是世界名牌?我说,我们当然是世界名牌  相似文献   

3.
一、劳动人口丰收期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当代,中国的人口进入了高出生低死亡阶段,人口数量急骤增长:大约在公元前2100年夏禹时期,我国仅有1355万人,经历了至少3800年的漫长岁月,到十八世纪上半叶明末清初,才达到1亿人;之后,分别以21年、28年、44年和115年增加1亿人的速度,于1949年达到了5.4亿人;解放后则以平均6—7年增加1亿人的速度发展到1995年的12亿。据预测,随着建国以来三次人口生育高峰的推移,到2000  相似文献   

4.
印度今年2月动员约450万人进行了十年一度的人口普查。据印度官方3月18日公布的初步统计:印度人口已达6.83亿。十年间增长了24.98%,超过了1961年—1971年的增长率,比1947年独立时的人口 3.36亿增加了一倍,平均每年净增近1,400万人。印度人口的迅速增长几乎抵销了经济发展的成果。过去20年间,印度粮食产量平均每年增长2.27%,而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45%。全国有48.3%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破产的无地农民达到4,000万人,大批失业者流落街头。印度劳工部今年4月的一份报告  相似文献   

5.
晚清的生活     
清朝中叶,中国迎来了封建历史上最为繁荣稳定的几十年农民过上了整个封建历史中最富足的生活,国家整体经济实力雄厚,人口快速增长。18世纪中期开始,由于官僚腐败、连年水灾和人均耕地数量减少等原因,农民的生活水平急剧恶化。近4亿农民挣扎在贫困线上,无力糊口,许多人靠打短工为生,但也很难维持生计。农村生活封闭落后,农民信奉神怪等迷信。外国殖民者从中国掠夺了大量的财富,但这些损失最后都转嫁到了农民身上。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却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他们的苦难。在清朝末年,平民们的生活看不到一丝的光明。  相似文献   

6.
1.前言自7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经济有了显著发展。拥有10多亿人口的中国,其目标是实现现代化。它属于计划经济,而它的开放政策已超过苏联。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全世界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也是剩余劳动力最多的国家。这是因为: 第一,中国人口基数历来就大11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 第二,农村人口居多,11亿人口9亿农民。农村人口在增加,而农村耕地面积却不断减少。1957年全国共有耕地为16.8亿亩,当时乡村劳动力只有1.9亿人,每个劳动力平均耕地为8.7亩;到了1992年全国耕地缩减到14.3亿亩,比57年少了2.5亿亩土地,可是  相似文献   

8.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党和政府从我国国情作出的必然选择。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当前处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过程中,占世界1/5的近13亿人口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人口在可持续发展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10多年来,党和政府坚持“脱贫、致富、摘帽”的建设目标,从实际出发,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取得一些成效,使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减少到1985年的1.25亿,平均每年减少1986万人,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由1973年31%下降到1985年的14.8%,到1994年,我国农村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为7000万人,比1985年减少了  相似文献   

10.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党和政府从我国国情作出的必然选择.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当前处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过程中,占世界1/5的近13亿人口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陆人口在今年4月已达11亿。根据我国最近进行的一次生育节育抽样调查结果(出生率23.29‰,死亡率7.23‰,自然增长率16.06‰)进行简单外推,中国大陆人口1994年将超过12亿,1999年将超过13亿,到2000年将达13.3亿。中国人口数量急剧增长,形势十分严峻。但从某种意义上讲,数量增长还不是最关键的。以从黑龙江省爱辉县到云南省腾冲县的直线为界,东南部和西北部人口密度有很大差异。东南部面积占全国面积的42.9%,而人口占全国人口的94.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52人。日本全国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325人。我国台湾省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559人。由此可见,和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相比人口数量还不是我国人口问题的关键。隐藏在数量背后的更为关键的是人口素质问题。  相似文献   

12.
孟向京 《世界博览》2011,(10):56-57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大国,中国和印度同在4月公布了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人们的眼球纷纷被吸引到两国的人口状况上,并很自然地拿两国的数据做起了对比:2010年11月1日进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表明,中国大陆人口为13.39亿,而印度2011年最新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该国人口已达12.1亿。  相似文献   

13.
1 978年二60加万人口二的阅万公顷森林.几下奋甲3 .255。503.1.88亿公顷耸,、撇ZQOO年 资料来派:联邦德国经济合作部《发展政策》 李炜供稿1 .50亿公顷臀、箫 1 .81亿公顷第三世界森林萎缩与人口增长@寒放~~  相似文献   

14.
从左手拿出,大部分又从右手流回,外加许多附加条件——据世界银行统计,过去50年内,全球的财富增加了6倍,但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占全球人口20%的富人占有了全球75%的财富,占全球人口20%的穷人平均每天收入不足一美元。少数国家人均年国民生产总值超过2万美元,瑞士高达3.6万美元,人均收入每天100美元,而非洲的莫桑比克,人均日收入只有0.2美元。按照联合国关于绝对贫困线为年收入370美元、日均收入1美元的标准,目前,发展中国家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人数是13亿,并以每年2500万的速度增长,平均每分钟增加47人。世界范围内贫困人口增加的几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建设》2010,(1):12-13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中国经济未来20年发展的两大主线。2013年前后,中国城市人口将首次超越农村人口,未来40至50年内中国城市人口总量将净增6亿。这一前所未有的城市化进程,给城市发展带来少有机遇的同时,也对城市规划和管理、社会稳定与安全、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各方面提出了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6.
十九世纪是帝国的世界,二十世纪是民族国家的历史,二十一世纪将成为城市的世纪。有专家表示,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中国经济未来20年发展的两大主线。2013年前后,中国的城市人口将首次超越农村人口,未来40至50年内中国城市人口总量将净增6亿。这一前所未有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初实施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到现今为止政策的成功实施使中国少生了近4亿人,使总人口达到13亿延迟了4年,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轨迹,同时也使世界60亿人口日推迟了4年。中国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中在20世纪唯一达到低生育水平的国家,并将比其他发展中国家提早半个世纪实现人口零增长,对世界人口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正>“三农”问题是首先要关注的大事。“三农”问题不解决,中国经济要想持续稳定的发展是不可能的。从目前的情况来说,由于我国农村人口比重过高,不仅使得农民的收入水平上升缓慢,城乡之间的收入差别不是缩小反而加大了。每年在外打工的上亿农民,在城市处于最低阶层,工资水平极低。农民收入水平过低,不仅福利水平难以上升,而且导致其消费力极低,进而使得国内经济减少对外经济依  相似文献   

19.
婕妤 《创新科技》2011,(11):48-49
在美国,3亿人口就拥有2亿辆私家车。据此推算.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如果要达到美国那样的汽车普及率,汽车保有量将近10亿台。从汽车租赁车辆占整个车辆保有量的比倒采看。美国已达到了1.2%,而我国现在仅停留在0.4%左右,不堪重负的交通环境必然促进这一比例达到甚至超过美国,巨大的落差背后是中国汽车租赁业发展的无限空间透风...  相似文献   

20.
邓爱华 《科技潮》2008,(5):32-35
中国目前有13亿人口,是一个占世界人口20%的大国,预计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需要粮食6400亿公斤,届时中国将缺水1300~2600亿立方米。随着工农业和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耕地越来越少,18亿亩耕地红线的突破难以避免。粮食和水资源安全将长期成为中国政府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