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本文对英美科学哲学中的以南茜·卡特赖特为代表的史坦福学派新经验主义提出批评、剖析和讨论,认为南茜否定基本物理定律的普遍性的观点以及她的"斑杂破碎的世界"是对一般科学方法论和系统科学方法论的一种d颠覆性的论证。清华大学吴彤教授根据新经验主义提出的《破碎的系统观》是我国系统哲学的一种新见解,也是很有启发性和颠覆性的,无论你赞成还是反对,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讨论。本文认为系统科学的发展实际上已经正面解决了"南茜的质疑"。系统科学哲学研究的关键问题在于采取跨学科研究方法,具体地研究不同类型的系统。当今的主攻方向是要研究复杂系统的普遍规律及其突现行为,并用于解决我国开放改革遇到的各种全局性和局域性问题。世界是有系统的和有规律性的而不是斑杂破碎和无规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英美科学哲学中的以南茜.卡特赖特为代表的史坦福学派新经验主义(斯坦福学派是一个强调从哲学上来研究实际的科学实践,否定科学统一或科学整合可能性的新经验主义的松散联盟,成员包括John Dupré,Ian Hacking(哈金),Margaret Morrison(莫里森),Peter Galison(艾莉森)和Nancy Cartwright等人,其中以南茜的观点最为激进。Nancy Cartwright(1944-)伦敦经济学院哲学系教授,前任美国科学哲学学会主席。英国科学院院士。曾经任教于许多大学包括美国斯坦福大学。)提出批评、剖析和讨论,认为南茜否定基本物理定律的普遍性的观点以及她的"斑杂破碎的世界"是对一般科学方法论和系统科学方法论的一种颠覆性的论证。清华大学吴彤教授根据新经验主义提出的《破碎的系统观》是我国系统哲学的一种新见解,也是很有启发性和颠覆性的,无论你赞成还是反对面对,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讨论。本文认为系统科学的发展实际上已经正面解决了"南茜的质疑"。系统科学哲学研究的关键问题在于采取跨学科研究方法,具体地研究不同类型的系统。当今的主攻方向是要研究复杂系统的普遍规律及其突现行为,并用于解决我国开放改革遇到的各种全局性和局域性问题。世界是有系统的和有规律性的而不是斑杂破碎和无规的。  相似文献   

3.
软系统方法论与软科学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软系统方法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与科学哲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本文着重分析软系统方法论的哲学基础,以及从硬系统方法论到软系统方法论的哲学基础的变迁,认为硬 / 软系统方法论之间的关系及其在科学哲学中的表现是互斥互补的关系。软科学哲学一词是库恩在《结构后的路》(2000)一书中提出来的。在我国研究和发展软系统方法论和软科学哲学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学习和系统介绍乌杰的新著作《系统哲学之数学原理》一书。指出乌杰的系统哲学有三次重大突破。本书是他的哲学的第三次突破的成果,它系统研究和说明系统哲学的统一的数学基础,从而更科学更准确表述了乌杰的系统哲学的五大定律。特别重要的是本书深入分析和试图从哲学上解决爱因斯坦——杨振宁问题:世界为什么是和谐的和可以理解的。也因此使乌杰系统哲学成为本体论、价值论和认识论的统一整体。  相似文献   

5.
复杂系统研究与本体论的复兴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讨论了复杂系统研究的若干本体论问题。指出,由于复杂性研究和系统科学在方法论上建立起从具体科学到哲学本体论的连接桥梁,所以它就推翻了上个世纪旷日持久的哲学上的拒斥形而上学运动,恢复了本体论在哲学中的地位。同时,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研究还为过程哲学、突创进化论哲学、过程机制研究和广义目的性与广义价值论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论点和论据,使本体论哲学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系统科学及系统复杂性研究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戴汝为 《系统仿真学报》2002,14(11):1411-1416
众所周知,系统科学与“复杂性”的研究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本文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观点,介绍系统科学在中国的发展,而且讨论了与系统科学相关的“系统复杂性”的研究,同时讨论了系统科学的三个层次:基础理论研究层次,包括“系统学”;技术科学层次,包括工程控制论与运筹学;工程应用层次包括各种系统工程,还有从系统科学通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称为“系统论”的桥梁,最后归纳了与“系统复杂性”相关的主要传统的和新兴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已是国内学界的共识,但对“科学性”的界定却不甚了了,导致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学理性、真理性、规律性等范畴被“空泛化”。科学性在于它的系统性,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把握需要从系统科学的维度加以辨识和理解。据此,从系统科学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思想关联来讨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范畴:马克思对“科学”的理解从来都不等同于自然科学,也不是思辨的哲学体系。他从一开始就致力于在实践中将自然科学和哲学结合在一起,从而解决现实的人的问题。马克思的“科学”实际上是统一的科学,其形式必然呈现出系统科学的特征。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纳入系统科学视界,也许也是系统科学发展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8.
系统策划及其元方法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提出用“系统策划”比“策划”为好。系统策划连同系统分析和系统实施构成系统工程的总体内容,可形成系统工程的一个施进式三角循环(俗称“金三角”)。文中提出方法论概念。即指能科学地产生方法论的方法论。在系统策划中,可以采用两种元方法论,即自组织系统方法论和旋进式系统方法论,借以科学地产生出新 方法论,从而提高系统策划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复杂性和系统辩证学的关系。首先论述了“复杂性科学”的兴起对人们认识世界的自然观的影响和作用,继而讨论了“复杂性科学”和“系统性科学”的特征,并综合地论述了它们对“辩证法”发展的促进作用,认为把“辩证法”深化并上升为“辩证学”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创建。  相似文献   

10.
逻辑经验主义在科学哲学的发展历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核心主题统一科学纲领中蕴含着深刻的系统思想,通过对统一科学纲领的发展历程研究发现,其系统思想的演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强还原论到温和的还原论,经历了走向百科全书的科学统一,有走向突现论的哲学趋向。探索逻辑经验主义‘统一科学’中的系统思想既推动了统一科学的发展,也为重新认识逻辑经验主义提供了新的科学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自从1968年奎因用自然类的概念破解了著名的亨普尔归纳悖论和古德曼的“新归纳之谜”后,关于自然类和自然律的哲学研究有了迅猛的发展,1994年埃利斯和其他人提出新本质主义的世界观后,哲学界有大批研究科学本体论的论著的出现,论证自然界是由客观存在的自然律支配的自然类等级系统,使科学实在论发展到一个的新阶段,这个趋势值得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2.
破碎的系统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彤 《系统科学学报》2010,18(1):6-9,23
论文讨论了:1、中国传统系统观的基本特征,它们是,普遍主义的大一统的系统观;基础主义和整体主义的系统观;2、科学实践哲学和新经验主义科学哲学蕴含的多元主义的地方性系统观;3、多元主义地方性系统观对于系统科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Contemporary systems activity can be divided into that stressing feasible and practical short-term measures, and that which is more ideal-aware, focussed on mid-longer term futures, and typically involving on-going community or social systems design. The paper highlights the key differences in approach, but then invites closer collaboration in the cause of the possible contribution that systems thinking could make for a longer term future, with Y3K (Year 3000) as a metaphor for this. This analysis, which derives from work undertaken at Asilomar 1995 and Fuschl conversations in 2000 and 2002, finds that contemporary social system design, which is driven by western culture and is action-oriented, needs adaptation before it could contribute to greater future global harmony. A truly comprehensive systems design process must accommodate a wide range of possible parameters in terms of culture, and appreciation of time and progress. An emerging paradigm as basis for thinking and engaging in social systems design work of the future is offered, which also has relevance to general systems practice.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一般系统结构模型的数学分析,从数学上揭示若干一般系统原理与规律,这些原理与规律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各种复杂系统取得更好的理解和控制,而且能够应用于解决实际系统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用于矿井方案优化设计预处理的混合专家系统——基于神经网络与规则推理的专家系统;阐述了该混合专家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实现过程,提出输出向量的模糊分类;此外,简要介绍了该系统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系统概念与系统方法论的新进展 :系统隐喻、系统方法论的系统体系及“全面系统干预”,提出了对企业战略各学派的研究方法论 (简称企业战略研究方法论 )综合集成与创新的总思路、概念框架及初步的理论假设 ,以克服企业战略研究方法论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  相似文献   

17.
系统科学、复杂性科学与复杂系统科学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整体性为指导范式的系统科学与复杂性科学转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作为二者的延伸与拓展,复杂系统科学哲学这一研究领域逐渐引起了科学哲学家们的密切关注。沿着历史发展的角度,梳理系统科学形成和发展的三条进路、清晰复杂性科学的兴起,有助于看清复杂系统科学哲学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8.
The Similar Structures and Control Problems of Complex System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Introduction1 We consider the naturally evolving complex systems, such as biotic and social systems. In their evolving process, they always make up their weaknesses and develop their favorable factors. In such a way, their structures are gradually formed. In the structures of these systems, a feature is noteworthy, i.e., the local(partial) structure is similar to the global(overall). For social systems, for instance, in a country, th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of a province is similar to tha…  相似文献   

19.
TheLearningControlandLearningAdaptiveControlofGeneralNonlinearSystems:MIMOCaseHOUZhongshengandHANZhigang(InstituteofApplied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