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以系统论方法诠释中国传统思维,再用中国传统思维——精气学说和阴阳学说的观点、方法和语言去解释社会的流动、阶级的形成、社会的分化与整合、社会结构的优化、和谐社会的形成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中国古代思想家和哲学家,尤其是具有代表性的老子和孔子关于社会和谐的理论,对今天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系统论方法诠释中国传统思维:唯物辩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尝试用系统论的表述方法说明中国古代的三大学说——五行学说、阴阳学说、精气学说——系统地解释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五行学说解释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相互联系;精气学说解释了事物的内部的、与及内外部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化机理;阴阳学说解释了事物和谐发展的条件、以及事物演化的原因。从而解释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和内在机理。中国传统思维包含着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有待于我们去发掘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论科学发现的社会思维自组织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现作为社会创新思维活动存在三个基本阶段 ,即科学发现的潜思维阶段、趋显思维阶段和显思维阶段。在科学发现的潜思维阶段存在着思维创新活动的微观涨落机制。这种涨落表明了对传统的社会常规思维平衡态的的偏离或挣脱。在科学发现的趋显思维阶段 ,这种思维创新的微观涨落在远离常规思维平衡态的非线性区域不断因非线性运动的作用而得以放大与扩展 ,形成思维创新的“巨涨落” ,从整体上进一步摆脱和远离传统常规思维平衡态 ,推动着科学发现的自身思维创新系统向新的有序化社会创新思维系统演进。在科学发现的显思维状态 ,各种思维主体彼此相互融合、相互协同 ,在新的层次上形成了以新的科学思维范式为核心的社会创新思维有序化结构即思维创新的社会耗散性自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思维方式的变迁具有彻底的革命性意义,思维方式创新十分重要。认为传统思维方式与事物的整体性、系统性相违背,影响着改革、发展与稳定协调战略的实施。系统思想反映了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与回归。因此,搞科研、抓改革、搞建设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应当是系统方法、整体方法。我们要用马列主义系统思想,改进全党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推广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系统思想和方法,是对中国古代系统思维方法和马列主义系统思想与方法的继承和发展,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科学吸收了中国古代系统思维方法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系统思想中的系统始基、系统整体性、系统相关性、系统层次结构性、系统协同倍增等思想和方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论科学发展观的系统思维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系统思维作为反映现代科学研究方法论内在要求的社会思维范式,具有自身思维的开放性、复杂性、整体性和协调发展性等基本特点。当代系统思维是科学发展的思维基础。科学发展观本质上是属于系统思维发展观,具有发展思维的开放性、人之主体性、人之动因与目的性、发展形式的多样性、整体的协调性和有序调控性等系统思维特征及其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7.
当代系统思维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协调发展性、多目标性及人的主体性等全新特征。而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形成、内涵、构成要素及其目标都充分体现了系统思维的上述特征,所以说生态化技术创新本质上属于系统思维创新观,是系统思维在社会实践领域中作用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8.
以科学主义发端的近现代科学哲学起初因注重科学源于经验、由逻辑加工形成 ,顺应着科技发展潮流 ,却又因对经验与理论的矛盾、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矛盾认识的片面性而走向反科学主义。后现代思潮因迷茫于传统思想的缺陷、当代科学技术引发的种种矛盾而走向对理性与科学技术本身的怀疑。信息系统识识论将科学认识视为自然信息与人的主体自信的相互作用 ,视为整体性的系统。它实际上是科学哲学各种学说通过系统思维而形成的新的综合。它是一座使人们解脱困惑跨越时代沟堑的桥梁  相似文献   

9.
批判性思维与系统辩证思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批判性思维在系统辩证思维中起着重要作用。从系统辩证思维形成的前提看,批判性思维是系统辩证思维形成的必要条件;从系统辩证思维形成的过程看,批判性思维是系统辩证思维形成的必经环节;从系统辩证思维的实质看,批判性思维是系统辩证思维的推理进程,是对事物矛盾的分析和综合,是推理和“推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霍布斯、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和温特等社会科学家在进行社会和政治研究时借鉴了自然科学的一些概念、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将社会领域的国家和组织的兴盛与自然界的生命有机体从存在到消亡的特质进行类比,试图解释国家和组织所具有的类似生命的属性,即国家的兴盛在于其发展动力的强大,而国家的衰落则在于其发展动力的欠缺,其兴衰具有周期性。欧盟的兴盛与中东的衰落在当今时代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这只是欧洲与中东两个行为体交替兴盛的一个缩影而已。  相似文献   

11.
陈明 《系统科学学报》2005,13(3):100-104
在艺术理论研究中引进系统科学的方法,突破现有的美学理论的狭小的框架和传统艺术理论的抽象的分析思维的方法,避免把复杂的艺术现象简单化的弊端,从而深入地把握艺术系统和社会实践大系统的相互作用机理以及艺术系统的内部诸要素的复杂关系,探索艺术活动创新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代社会共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我们所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同时也是一种现实的社会构建运动,因而也具有社会实践的本体论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自身社会运动的系统特征,它本质上是一种系统思维的社会实践诠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系统思维方式的指导,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活动过程中必须贯彻系统思维的开放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复杂性原则和能动调控的实践性原则。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梳理有关研究文献,并遵循协同理论、生产要素学说的原理和方法,揭示后工业社会具有过渡性、两重性和协同性特点的同时,通过构建价值协同模型来阐释资本和知识的协同运营机制,进而剖析纳斯帕斯与腾讯合作的成功之道,以期彰显系统协同机制在后工业社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象思维"是一种区别于概念思维的原创性思维方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发挥主导作用的基本思维方式。与概念思维相比,"象思维"的"系统性""关系性"思维本质决定了它在隐性知识的获取与转化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象思维"的运行机理与实现路径,也为隐性知识的获取转化提供了确切思路与有益启示。文章在探讨"象思维"对把握隐性知识契合性的基础上,阐释了基于"取象比类"的隐性知识的获取转化机理,结合"取象比类"展开形成的"观物取象""立象尽意""得意忘象""据象表达"4阶段体系,构建了"基于‘象思维’的隐性知识获取转化模型",同时阐释了隐性知识的获取转化路径。  相似文献   

15.
张强 《系统科学学报》2002,10(4):38-40,44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大规模的,全方位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项复杂的大系统工程,为了完成这项大系统工程,需要运和当代系统发展观,来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并积极参与这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而通过改进人们的思维与观念,为西部大开发提供科学思维领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的复杂性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发展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是一种简单性思维方式。复杂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个新范式,具有整体性、非线性等多方面特征。科学发展观具有典型的复杂性思维特征。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系统工程。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正是基于用复杂性思维来解决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哲学的挑战与系统哲学的回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哲学源于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观念断层的困惑 ,其挑战所指从机械论延伸到作为几百年来科学技术赖以为基础的思维方法。系统科学中的哲学思想 ,它批判地继承传统科学思维方式的合理内容 ,承认复杂性与简单性的相互沟通和可相互归约性 ,以综合传统与未来的思维方式回应着后现代哲学的挑战。作者近年来围绕上述问题所做的创新性工作主要有 :信息进化论和宇宙大循环论 ,信息生命观和社会协同论。  相似文献   

18.
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主义科学哲学中的中心概念,认为范式是一个不确定的系统;研究纲领是一个具有刚性结构的系统;信息域是一个信息项整合的系统;研究传统是一个边界确定的系统。这几个中心概念都具有系统思维方式,都试图用之解释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论复杂性工程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工程是规模庞大,要素众多,是多种工程技术相互作用,按照一定的社会目的和内在机制形成具有复杂结构的工程系统。复杂性工程观用系统思维方式分析现代工程问题,强调技术方法应用的综合性,强调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解决现代工程问题,必须从复杂性工程观出发,才能使工程开发活动得到有成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植物形态发育中的细胞增殖是一个具有整体、开放、层次结构、动态演化等特征的自适应复杂系统。本文首先整合了植物细胞增殖所隐喻的动态演化分子调控机理,然后,提炼出一个建构于中国传统哲学整体观基础上、循环周期演化的辩证系统思维范式。最后,进一步阐述了循环周期演化的辩证系统思维范式扩展和提升了唯物辩证法的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