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罗晓东 《世界科学》1991,13(4):30-32
研究者们将激光用做手术刀和镊子,能对细胞做精细的手术;这对将来治疗不育症可能很有价值. 医生俯在病人身上,小心翼翼地操纵他的激光手术刀.激光接触到病人的体表,开始钻出个微孔了.哎呀!激光打得太强了,损伤超出了医生的预计,病人死了.不过别担心,这里所谓的病人是一个放在小盘子  相似文献   

2.
有些人有个奇怪的毛病,一看见穿白大褂的医生,血压“呼”地就升高了;等医生离开视线,血压又恢复如初。 医生将这种病称之为“白大褂高血压”。患这种病的患者在经医生诊治时,血压会不正常地升高。患者常将这种症状归结于心理因素,是见到穿白大褂的医生而产生紧张造成的。 高血压是一种很麻烦的疾病,长期高血压而不能有效控制的患  相似文献   

3.
在英国北方总医院的实验室里,一个由医生和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正在一盘盘装着特殊液体的小碟子里“养殖”皮肤,并已将一小块5厘米见方的全层养殖皮肤补到一位烧伤患者身上,还成功地用在实验室中养殖的表皮治疗了13位患者。目前,这个研究小组还只能养  相似文献   

4.
72岁的徐莲芝是中国治疗艾滋病最早、治疗病例最多、治疗经验最丰富的优秀医生。因为敬业和热情,患者们亲切地称呼她“徐阿姨”或“徐妈妈”。去年,联合国秘书长柯菲·安南的夫人秘密来中国了解艾滋病防治情况时,多次称赞徐莲芝是中国最好的医生,是防治艾滋病的世界级功臣。  相似文献   

5.
步兵以排山倒海之势,叫喊着向阵地冲来.此时,守方的将士们沉着应战,他们端起手中的“卡宾枪”迎击敌人.战斗很快结束了.在这次战斗中,虽然没有听到激烈的枪炮声,但是,进攻的士兵却一个个倒下了——他们痛苦地捂着双眼,躺在地上惨叫着……这些士兵虽然无一阵亡,但是,他们却都受了同一种伤——两眼出血,双目失明.显而易见,他们完全丧失了战斗力.  相似文献   

6.
异类     
“我看到了什么?”吉普赛老太婆枯瘦的手指在水晶球上滑动着。地上的一堆蓝火正在烤着这个黑暗、潮湿的小木屋,火焰欢快地跳跃着。“是黑暗,穿过无边无际的黑暗。”老人的手剧烈地抖起来。“我说,”斯科特轻咳一声:“我只想知道此行是否顺利。”“别打断我,孩子。”老太婆在火堆上撒了一把磷粉,火焰跳得更加欢快,喷出了一团白烟,笼罩着水晶球。“看哪,那是生命,一个巨大的无法想象的生命,一个异类,它将毁掉一切……”“泰坦”号旅行船第一次成功地掠过木星,通过行星加速达到最大速度,犹如暗夜里的一束亮闪直射“土卫六”。斯科特完成了第四…  相似文献   

7.
对抗主血压     
虽然在10年前我国就已经提出了“高血压人群防治是当前的迫切任务”,当时,也就是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约有高血压患者900万人以上。但是直到今天人们还在不停地埋怨医生的无能,因为在今天高血压已经普遍到了“居家必备”的程度,更恐怖的是它已经开始成规模地向年轻人进犯了。  相似文献   

8.
一位医生,在战争中为了抢救伤病员一连紧张地奋战了几天几夜,好不容易安排他睡了觉。突然,从前线又运来了一批伤病员,需要立即叫醒这个医生。可是,不管人们用手推他,还是往他脸上喷水,都难以叫醒他。这时,一个卫生员在医生的枕边轻轻唤道;“医生,伤员到了,快醒来吧。”医生便立刻醒来,又去抢救伤病员了。这是什么道理呢?原来,人在酣睡期间,抑制便扩散到整个大脑皮层,但其中有某个不受抑制并处于兴奋的部位称为“警戒点”。通过这个警戒点,睡着的人就可以保持与外面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手术室里的“生命音乐会”。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家医院里.能够治愈病人疾病的除了医生以外还有竖琴演奏家的功劳。琴弦发出的悠扬的声音会使患者全身心地放松。科罗拉多州立大学(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生物医药音乐研究中心主任迈克尔·绍特(Michael Thaut)表示,通过音乐,偏瘫患者可以练习行走,而哑巴也可以重新学习讲话。随身听里的一段很简单的进行曲,有可能对于帕金森氏症和中风患者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最近,美国一家医学院的卡姆兰·内查特博士成功地为一位子宫内膜异位的患者作了子宫切除手术。使人惊奇的是,整个过程没有使用手术刀,而是用一种新型的视频激光镜检查仪来完成的. 视频激光镜是一种形如指挥捧、镜内配有微型摄影机和激光器等设备的医用仪器。实验表明,用该仪器进行外科手术,具有操作简便、病人失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手术时,只需在患者脐部刺一个能插入视频激光镜的小孔,医生们只要注视手术室四周的彩色屏幕就能及时掌握激光镜在患者体内的位置。一旦遇到带病组织,凭借激光的强大杀伤力而除之。  相似文献   

11.
隐形的画皮     
1940年二战期间,希特勒的德国军队横扫波兰、荷兰、比利时;英法敦刻尔克大溃退后,法国投降,英国危机。叼着大雪茄的丘吉尔坚定地宣布:英国决不投降,战斗到底。英国皇家空军拥有两种尖端武器:“喷火”战斗机和雷达。  相似文献   

12.
从“虚拟人”说起你听见过“虚拟人”的事吗 ?以后看病 ,病人不必再为误诊担忧 ,因为将有“虚拟人”先代替病人“吃”药“挨”刀。“虚拟人”并非真人 ,只是电脑里的人体数据集成。据专家介绍 ,传统医学诊断主要靠医生的学识和经验 ,但医生也有“吃不准”的时候 ,这就会导致误诊。“虚拟人”就是将所有人体信息收集储存在电脑里 ,开处方前 ,医生先将药物影响数据输入电脑 ,电脑里的“虚拟病人”就会显示服药后的生理反应 ,从而协助医生对症下药。在动手术之前 ,也可以在“虚拟人”身上开刀 ,电脑上会显示刀口断层及组织断面 ,为医生制定术前…  相似文献   

13.
<正>从磁标记糖、烟雾传感手术刀以及高能质子束,加之国际团队的协作攻关,下一波的医学成像技术将为人们呈现更为清晰的人体图像。在21世纪的最初几年,医学影像学已有迅猛的进步。如今,医生可以在分子水平上观察病情、检查个体的心跳特征,和研究大脑工作的微小细节——所有这些工作在十年前是根本不可能的。"我们正在进入精密医学的时代,"美国国家生物医  相似文献   

14.
基因主宰着生物界的千姿百态,决定着我们不同的性状。人体共有约10~14万个基因,基因组只有一套,不存在黄种人基因组、白种人基因组之分。一个人的“全基因组”信息可以记录在一张光盘上,将来我们去医院看病时带的不再是病历本,而是一张光盘。诊断时,医生先打开光盘,对一些“候选基因”进行检查,即可对症下药。从现代科学来看人类的所有疾病几乎都与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15.
科技信息     
能进入人体的机器人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越来越需要一种能在手术中有效地监测患者各种变化的仪器。因此,就应运而生了能进入人体内的机器人。 研究人员声称,这种微型机器人尤其会给“钥匙孔”手术带来益处。“钥匙孔”手术是在患者腹部切开一个钥匙孔大小的切口,医生把一个管状腹腔镜插入患者的体内。这样,在电视的监视下,医生就能通过腹腔镜做手术。新近研制成功的腹腔机器人(laparbot)是世界上第  相似文献   

16.
徐新明 《世界科学》2000,(12):22-22
一名患者说,他在运动时胸部有压迫疼痛的感觉。作为一名医生,首先想到的是他的病状是否是由于心脏的主动脉狭窄引起的?于是设法通过一条岔路或接上一节旁路使其血液疏通,这是欧美人的医学创举。而按照中国的传统医术,在同样的病状下,首先考虑到的是病人是否“底气失调”,然后再下诊断。根据中国人的传统医学理念,病情诊断应先从“虚实自然调节”、“阴阳平衡”下手。 人类进入21世纪,四通八达的网络和自由交换的医疗信息,荡涤着医生们各自的经营领地,冲破了医疗界的国境范围,一切医疗诊断已可不受地域、国界的限制而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1986年3月24日,美空军空袭利比亚时,在A-7战斗机上发射了2枚“哈姆”导弹,一举摧毁了利比亚两座SA-5制导雷达,使其先进的防空导弹顿时变成“瞎子”,毫无还手之力。在这次空袭中,充当:“手术刀”角色的“哈姆”导弹牛刀初试,便大获奇效,从此身价倍增,今世人刮目相看。“哈姆”是英语“高速反辐射导弹”的简称,是专门对付雷达的。 二次大战以来,飞机以其“天马行空”之势,在陆海战场上着实耀武扬威了一阵子。  相似文献   

18.
设计“奢移”的战斗轰炸机 ——“四兄”苏-34 苏-27出世以后,苏霍伊设计局就在考虑:能不能将苏-27改装成能执行对地攻击任务的战斗轰炸机? 苏霍伊飞机设计局最初设计苏-33时,曾准备用苏-27改进一种用于训练舰载机飞行员的教练机,这种教练机的座舱设计布局为双座并排排列,这样能使教员和受训飞行员在飞行中很好配合,着舰时向前和向下的视线好。后来由于经费缩减,该计划受阻。这个时候正好空军需要一种双座、能替代苏-24M前线轰炸机的飞机,苏霍伊设计局的双座教练机计划被选中,作  相似文献   

19.
新知短信     
“数字膏药”英国科学家研制成一种专门用来经常监测患者健康状况的微型计算机装置,由于体积小而可以固定在贴在身体某一部位的一块膏药上。该装置由微型硅芯片和检测体温、血压、血糖含量的传感器组成,所获信息能传送到手机或笔记本电脑中,然后发送到中央数据库,治疗医生或患者亲属都可以查询数据库。装置由微型电池供电,如电子手表中使用的小纽扣电池。研究人员指出,“数字膏药”不仅可以用来检测患不同疾病患者的健康状况,而且还可以用于其他目的,例如利用它来跟踪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北方网)清洗毛细血管的刷子研究人员开发出纳米级的“…  相似文献   

20.
针头摄像机 世界上最小的摄像机有多大?只有针头那么大,要是你不小心把它丢在地上了,可能找都找不到.这款摄像机长宽都只有1毫米,厚度为1.5毫米.当然,这么小的摄像机不是用作间谍的偷窥工具,而是用来进行医学检测.它娇小的身躯可以灵活地穿梭在蜿蜒狭窄的血管和器官中,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为直接的依据,医生再也不需要动辄就要拿起手术刀对患者进行手术了.这款摄像机配置一枚低耗电量的硅芯片,所拍摄录像的分辨率为6.25万像素,工作电压仅为1.8伏.虽然这款摄像机的配置较低,但是在1毫米机身的基础上能拥有如此拍摄能力,已经超乎我们的想象颇多了.研究人员表示,对这款摄像机进行改进之后,也可以别在眼镜或衣服上,让人们随走随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