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框架下研究了π-介子凝聚对包括Δ共振态的中子星物质状态方程及其粒子分布的影响. 研究表明, π-介子凝聚的存在对中子星物质的粒子分布有明显影响, 使Δ-粒子出现推迟, Δ+粒子出现提前. π-介子凝聚的出现还使中子星物质的状态方程变软. 尽管这种改变很小, 但这种变软的趋势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工业废水用于制备水煤浆,有利于其资源化利用,降低工业废水的处理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为了探究工业废水中金属离子对水煤浆黏度、稳定性和燃烧特性的影响,选用Na+、Ca2+两种金属离子进行实验研究。成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Na+、Ca2+存在时均会增加水煤浆的黏度,并且Ca2+的增黏幅度明显高于Na+;Na+、Ca2+对水煤浆稳定性的影响较小。燃烧特性研究表明,Na+、Ca2+水煤浆的着火温度、燃尽温度降低,最大燃烧速率增大,Na+对燃烧特性产生的积极影响比Ca2+显著。  相似文献   

3.
基于双色法和Tikhonov正则化算法,应用燃烧科学实验柜科学实验系统开展乙烯扩散火焰二维和三维温度及碳烟体积分数分布重建实验,以期为将来的微重力-常重力燃烧对比实验提供技术支持和地面数据。研究结果表明:火焰温度的计算误差约为3.03%,碳烟体积分数的计算误差约为3.86%;火焰温度沿径向先升高后降低,其峰值出现在靠近火焰边缘的位置;火焰上游处的碳烟体积分数分布呈中心低、四周高的趋势,而火焰下游的碳烟体积分数峰值则出现在火焰中心区域;依据SN571、SN610和SN573光学诊断设备采集的图像信息重建的峰值温度分别为1 942、1 954和1 981 K,最高碳烟体积分数分别为11.34×10-6、11.23×10-6和11.02×10-6;三维重建的温度和碳烟体积分数分布与二维重建的分布一致,三维重建出的火焰峰值温度约为1 900 K,最高碳烟体积分数约为10.60×10-6。  相似文献   

4.
设计一款以丙烷为燃料,适用于燃气干衣机的半预混旋流燃烧器.采用实验测量与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不同燃气流量和挡环高度对其CO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工况中,燃气流量增加使一次空气系数下降,CO生成速率上升,故增加燃气流量后CO浓度升高;挡环主要影响燃烧器头部周围二次空气流场和火焰温度场,增加挡环高度后燃气空气混合程度上升,烟气温度升高;当燃气流量为0.207 m3·h-1,挡环高度分别为3,11,16 mm时,CO的实测体积比折算值分别为319,242,199 cm3·m-3,因此,增加挡环高度后CO减排效果明显.模拟结果显示:当燃烧器挡环高度为20 mm时,CO的排放量最低.  相似文献   

5.
在相对论平均场框架内研究温度对包含δ介子的热前中子星物质的影响.温度对前中子星物质的影响趋势与是否包含δ介子无关.温度升高:(1)超子出现的临界密度降低;(2)低密度处超子丰度增加;(3)高密度区域内中微子丰度增加;(4)状态方程在低密度区域变硬而在高密度区域变软.同时,温度升高,前中子星的最大质量及其对应的半径都会增加.如果前中子星物质内包含了夸克相,温度升高,强子夸克相变开始和结束的临界密度都会提前.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中子星内部可能的退禁闭相变以及相结构和相变行为对中子星演化的影响.通过分析两化学势核物质相平衡条件下的解,指出中子星中可能存在混合强子-夸克物质相.讨论非静态中子星的r-模引力波辐射和热辐射,从中子星动力学过程探讨夸克物质存在于中子星内部可能的信号.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一个真空度为10~(-6)毫米汞柱,黑体腔四周浸泡在液氮中的固体的表面热辐射率的测定方法.在数据处理上采用了动态外推法,使试件表面热平衡温度的测试有着很高的精度,从而提高了热辐射率的精确度.本文还分析了不同真空度对热辐射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富油/淬熄/贫油(RQL)技术原理,设计一种燃气轮机低排放燃烧室.在保持燃烧室进口参数不变的前提下,研究不同淬熄结构高度及空气流量分配比例对燃烧室内流场、温度场及污染物生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淬熄结构高度和空气分配比例是影响燃烧室燃烧性能的重要参数,随着淬熄结构高度的降低,燃烧室出口氮氧化物NOx的排放量增加;随着富油区主燃孔与淬熄空气质量流量的空气分配比例降低,燃烧室出口NOx的排放量先降低后增加,存在一个最佳的空气分配比例使NOx排放量最低;热力型NOx的生成量与温度高于1 900 K的区域大小和最高燃气温度存在直接关系.基于此设计的燃烧室在所研究的工况下,最低NOx排放量可低于35 mg/m3,达到了低污染燃烧室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通过激光淬火/离子渗氮复合方法对H13钢进行表面改性处理,从而提高其表面的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光学显微观察、扫描电子显微观察、能谱分析技术、显微硬度和纳米测试系统以及高频往复磨损试验,分别研究了离子渗氮、激光淬火、以及激光淬火与离子渗氮复合处理对H13钢改性层组织结构、力学性能、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过程和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复合处理工艺可以显著改善改性层的综合性能.和单一渗氮处理相比,复合处理改性层硬度和有效硬化层深度分别从1 180 HV和80μm提高至1 360 HV和550μm,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分别从0.68和5.78×10-8 mm3·N-1·m-1降低至0.59和1.35×10-8 mm3·N-1·m-1.试样的硬度和耐磨性显著增加,平均摩擦系数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利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考虑重子八重态{n,p,Λ,Σ-0+-0}, 研究了自相互作用对超子星转变密度的影响。研究发现:考虑到自相互作用的贡献,超子星的转变密度增大;超子Λ,Ξ--和Ξ0出现时的重子数密度降低,而Σ0和Σ+超子出现时的重子数密度增加; 对于超子星转变密度,超子数密度贡献最大的是Λ和Ξ-超子,占总超子数密度的80%以上;自相互作用的存在使得超子Ξ-和Ξ0的贡献增大,而使Λ,Σ-0和Σ+超子的贡献减小。  相似文献   

11.
通过水热处理及电化学沉积,在集流体泡沫镍上原位生长出NiCo2O4@PANI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泡沫镍上均匀分布着表面粗糙的纳米棒阵列,这种结构有利于电极材料与电解液的充分接触与反应;PANI(聚苯胺)的包覆增加了NiCo2O4的导电性,降低了载流子传输的活化能,因而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1 mA·cm-2的电流密度下,复合材料的比电容为2 307.15 F·g-1.当电流密度提升到20 mA·cm-2后,比电容的保留率为78.13%.在10 mA·cm-2电流密度下,循环2 000次后,比电容保留率为85.46%.测试结果证明该复合材料作为电极材料,在超级电容器的应用中有着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以长江口滨海湿地的九段沙湿地和西沙湿地为研究区域,探究了滨海湿地水体中溶解态CH4浓度和通量的变化过程及影响因子.采样期间,CH4溶存浓度有显著的季节变化:九段沙秋季的CH4平均溶存浓度最大,为(0.30±0.19)μmol·L-1;西沙夏季的CH4平均溶存浓度最大,为(1.16±1.52)μmol·L-1.西沙的CH4平均溶存浓度((0.56±0.91)μmol·L-1)高于九段沙((0.18±0.17)μmol·L-1).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CH4的时空变化主要与滨海湿地的季节更替及潮汐作用有关,低温、高盐度和富氧环境都将抑制CH4的合成.对于不同的季节和研究区域,溶解态CH4的通量变化也有显著差异.九段沙和西沙水环境向大气扩散的CH4通量分别在秋季((0.45±0.43) nmol·m-2·s  相似文献   

13.
一颗快速旋转的高度磁化中子星(磁陀星)可能诞生于极端的恒星爆发或双致密星并合等过程.这一理论设想在近二十余年的伽马射线暴研究中常被提及且已受到诸多观测尤其是余辉观测的支持.因此,该新生磁陀星与这些爆发或并合产生的抛射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产生的观测特征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近十余年来,随着宽视场高频次暂现源巡天项目的大量开展,人们陆续发现了为数不少的具有和普通超新星相似特征但又存在明显差异的光学暂现源现象,其典型代表有以高光度为主要特征的超亮超新星和以快速演化为主要特征的快变蓝色暂现源.这些现象为研究新生磁陀星驱动的类超新星爆发和辐射过程提供了现实途径.本文一方面概述了中子星的能量输出、中子星风和抛射物的相互作用及相应的辐射效应,主要包括抛射物热辐射主峰的增亮、主峰前由中子星风驱动的激波突破以及主峰后星风云非热辐射的泄漏等.另一方面,简要介绍了超亮超新星、伽马射线暴及其成协超新星或并合新星、快变蓝色暂现源等现象的主要观测特征,着重讨论了这些观测现象和中子星能源模型之间的相容性,以及模型和观测相结合所给出的参数限制.据此,可以更进一步地了解在相同的物理机制下产生不同观测现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以年产5×104 t烧结镁砂竖炉为研究对象,基于多孔介质理论,建立竖炉内三维稳态气固流动传热模型,并模拟研究竖炉热工参数对床层内气固传热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冷却风流量每增加10%,出口烟气温度降低50℃,出口球团温度降低80℃;冷却段长度每增加5%,出口球团温度降低25℃.以竖炉出口烟气温度和球团温度为优化目标函数,得到竖炉最适宜结构和操作参数,即煅烧风流量为2 606.67 m3/h,冷却风流量为2 203.34 m3/h,预热煅烧段长度为6.64 m,冷却段长度为11.70 m.在此竖炉运行工况下,出口球团温度为288.75℃,出口烟气温度为414.32℃.  相似文献   

15.
采用XRD,XRF,SEM-EDS和PSD等检测手段,系统研究了不同石灰添加量、溶出温度、晶种添加量和碳酸盐质量浓度下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高压溶出过程中铝酸钠溶液中碳酸盐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脱除机理.结果表明:铝酸钠溶液中碳酸盐质量浓度为25 g·L-1时,氧化铝溶出和碳酸盐脱除的最佳条件为:石灰添加量为11%,溶出温度为270℃,此时氧化铝的溶出率和碳酸盐的脱除率分别为72.47%和68.95%.具有板条状结构的霞石(Na6(Al6Si6O24)·Na2CO3·2H2O)为脱除碳酸盐时的主要产物.铝酸钠溶液中碳酸盐质量浓度在25 g·L-1以下时碳酸盐更易脱除.  相似文献   

16.
红外热象仪     
任何大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发射红外线,它的波长约在0.75—1000微米之间。人体红外辐射主要在3—50微米之间,峰值波长为9.3微米。黑体是研究热辐射规律的理想辐射体。黑体积分辐射通量密度与温度关系遵守斯蒂芬-玻耳兹曼定律,辐射通量密度按波长分布,符合普郎克公式,辐射峰值波长遵守维恩定律,它们都与物体表面温度有关。我们以适当的方法运用这些热辐射定律就能测出物体的热辐射和温度,这就是辐射计、辐射温度计。 人体皮肤表面各处温度是不同的,不同的物体也有不同的温度,用辐射温度计逐点测量所观察视场内景物的温度,经过处理,以可见图象形式显示出景物的温度分布,如  相似文献   

17.
利用低铁赤泥构建SiO2-Al2O3-CaO-MgO-Fe2O3多元混熔体系,采用高温物相重构法制备镁铁尖晶石型结晶釉.用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等技术手段,观测不同的温度条件下镁铁尖晶石结晶生长行为.结果表明:烧成温度升高促进了镁铁尖晶石晶体生长,晶体呈自形-半自形的粒状结构.烧成温度为1 270℃时,样品分别在酸、碱溶液中侵蚀96 h后,质量损失率小于0.1%,表现出最佳的耐酸碱性.制备的结晶釉磨损率为1.4×10-5 mm3/(N·m),维氏硬度为8.68 GPa,满足日用陶瓷釉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8.
在298.2 K下,用电导率法测定了β-环糊精(β-CD)分别与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12TABr)、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16TABr)在水溶液中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包结反应平衡所需时间在常温下2 min内即可完成;β-CD与两种表面活性剂均能形成结合比为2∶1的包结物,进而用非线性拟合法计算出包结物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8×106 L2·mol-2和5.1×106 L2·mol-2;对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分别为-36 kJ·mol-1和-38 kJ·mol-1。另外,通过测量不同温度下β-CD与C12TABr包结物的结合常数和热力学参数发现整个包结过程是熵焓共同驱动的过程,温度越高,越有利于β-CD与C12TABr形成包结物。  相似文献   

19.
以枯黄的芦苇絮为原材料,采用高温炭化、KOH活化方法,制备芦苇絮基活性炭材料.SEM、FTIR和氮气吸脱附测试结果表明,所得芦苇絮基活性炭为中空的管状结构,表面富有氮、氧官能团,且具有微孔、介孔和大孔的多级孔道结构,比表面积达492 m 2 ·g -1 .该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在0.5 A·g -1 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高达459 F·g -1 ,当电流密度升高到10 A·g -1 时,比电容仍为280 F·g -1 ,表现出良好的电容特性.  相似文献   

20.
在相对论平均场的框架内研究有限温度下包含强超子-超子(YY)相互作用的中子星性质.结果表明,无论是否包含强YY相互作用,中子星物质的性质随温度变化的趋势都是一样的.随着温度升高,超子出现的临界密度会降低,超子丰度也会增加.在低密度和高密度区域,状态方程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变硬;但在中间密度区域,状态方程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变软.较高温度的中子星物质将会拥有较大的最大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