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什么是20世纪的中国文化精神,就是“少年中国”的精神吧。1900年,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梁启超发表了激情澎湃的《少年中国说》。文章写道:“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梁启超的散文名篇《少年中国说》中所使用的“乳虎”一词进行辨析。认为“乳虎1”与“乳虎2”两者意义不同,前者为“初生的或幼小的虎”,后者则应释为“哺乳期的母虎”。这一理解不仅是两词意思的不同,更对《少年中国说》全文的意境作了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3.
<正>1.1924年8月24日,北京诞生了一个胖小子,他就是清末著名思想家、大学者梁启超的小儿子梁思礼。后来他成为著名的火箭和导弹专家、中科院院士,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2.梁思礼从小受到中华文化与爱国思想的熏陶。父亲梁启超常引用《少年中国说》中的"少年强则国强"教育他,并说"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用大事"。这些话支撑了梁思礼一生的追求。  相似文献   

4.
<正>3D打印技术正以无以伦比的威力,颠覆传统制造业,引发新一轮工业革命,开启一个"万物皆可打印"的造物新时代,房子、汽车、衣服、机器人、器官……你能想象到的3D打印均可打印。据预计,2017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将增至125亿美元左右,而我国也将达到173亿元左右。梁启超曾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  相似文献   

5.
正法老的陵墓到底是阴森恐怖,还是神圣光明?1900年,梁启超在《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写道:地球上文明古国有四,中国、印度、埃及、小亚细亚是也。从此,在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有了"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而这四大文明古国,都被北纬30度线贯穿,  相似文献   

6.
正玉贵龙是来自广西南宁市的一名"90后",有"微观达人"的美誉,别称是"少年福尔摩斯",参加过中央电视台和其他电视台的《少年中国强》《挑战不可能》《乡村大世界》《幸福来敲门》等多个节目,在节目中展现出超强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让现场嘉宾和场外观众交口称赞、拍案叫绝。他是怎么做到的?他是否有超能力?今天,小记者有幸采访到他。玉贵龙说,他小时候特别喜欢画画,在一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论之"文"与西方现代诗学之"文学"是两个异质的谱系,前者一直都是在杂文学观念的视域中,而后者则有鲜明的学科分类意识,基本上属于纯文学观念的视域.然而,从晚清至"五四",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功利主义政教型文学观和以王国维为代表的超功利审美型文学观的建立,促成了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文"向西方现代诗学的"文学"谱系转型.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李鸿章传》作为近代新体传记代表与传统传记《清史稿·李鸿章》相比,二者可见出巨大的异质性:体例上,夹叙夹议的多维结构对前叙后议的一维结构的超越;笔调上,激越的"新文体"对沉静的"桐城体"的变革;格局上,近代视野对封建观点的突破。而这些亦是中国近代传记文学转型特征的具象化呈现。  相似文献   

9.
梁启超中西文化观的嬗变及其原因朱苏南梁启超作为著名的改良主义启蒙思想家,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颇巨。胡适在《四十自述》中坦言,自己在学生时代曾深受梁启超的影响。郭沫若则在《少年时代》里写道:“平心而论.他(指梁启超)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有力代言者.他的功...  相似文献   

10.
荐书     
<正>《杨度》唐浩明作家出版社"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100多年前,曾有位湖南青年振臂一呼,回应了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并就此将湖南人的血性彰显至极。然而,作为一个被深埋于历史教科书之外的奇人,即便今天,知道他名字的人还是不多。他和毛泽东同出湘潭,理想相似,主义不同,彼此神交,  相似文献   

11.
书评     
《华东科技》2014,(1):79-79
大家都在看些什么?在Google和Facebook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天生拥抱着"信息快速流动"的数字生活态度。而如果信息过载已经给人们制造了足够多麻烦的话,我们又该如何做决策?《为什么中国没出Facebook》这是一本深入的书,对互联网的游戏规则、市场、格局、模式及发展趋势等多方面进行了阐述,既勾画出了理想中的互联网生态及其本质,又联系中国实际,探讨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未来发展。作为中国互联网开路人之一,谢文身上有着中国互联网领域的数朝元老、中国互联网第一预言家等光环。20世纪90年代中期回国后,他先后在中公网及其所属联众游戏网站、互联网实验室等知名企业担任CEO、董事等职务。在他的这本《为什么中国没出Facebook》中,提出了在互联网成事应该符合的8条原则,比较了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绘画艺术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受到普遍关注,与中国传统思维中"天人合一"的理念相吻合.艺术家在中国古代的基本身份是"文人",他们"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生活目标决定了他们的生活方式.艺术家走向成功的最后关键靠的是他的修养.荆浩久居山林,身心自由,保证其艺术人格是一种自觉而又自由的独立存在.《匡庐图》既有"天行健""生生不息"的宇宙观,又有道法自然的人生理念,可谓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相似文献   

13.
风云变幻的近代中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救亡图存的迫切使命,新陈代谢的急遽步伐,给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打下了复杂多变的印记;同时也造就了像梁启超这样的"英雄"和"思想勇士"。个人是时代的产物,而思想是现实的反映。只有将梁启超这个"主要人物"的思想,放在近代中国的民族斗争、阶级斗争和历史潮流中加以考察,我们才能确切地把握他的本质,认识他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地位、真实意义和价值。尚武思想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追求冒险、竞争、进取的精神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不小的冲击。尚武思想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受尚武思想的鼓荡,军国民体育思潮乘势而起,社会上刮起了一股"尚武"之风。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历史分析等方法,对近二十年学术界关于梁启超"尚武"思想研究的成果进行剖析和归纳,主要从梁启超"尚武"思想的成果、专论梁启超"尚武"思想的代表性观点以及对这些观点的评述,指出不足,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以期对读者或学人的体育实践或研究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4.
通过最近参加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笔者对党员先进性的标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适逢一日与朋友谈论《论语》,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共产党员是现代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而儒家所提倡的"君子"则是古代中国社会的行动楷模,可以说也是古代中国人民的"先锋队"。那么他们之间是否有一定共通之处呢?  相似文献   

15.
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梁启超不仅积极地参与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而且也是子女教育的典范。《梁启超家书》作为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具体而深刻地反映了梁启超的以身示范以及书本学习和生活学习相结合的教育子女的思想和方法。在21世纪的我们还在为这一问题上的传统和现代、中国和西方、精英和平民的路径争论不休的时候,梁启超早就以其超越时代的做法解决了这一问题,并由此为我们树立了难以企及的典范。  相似文献   

16.
一个瑶族少年,生活在那不为人知的崇山峻岭的深处,那段动荡的历史会在他身上留下怎样的痕迹呢?那段历史,曾经被传统革命历史小说歌颂过,被伤痕文学控诉过,被反思小说鞭挞过,还被新历史小说嘲讽过,但在一部儿童视角的小说中,它会是怎样的呢?任冰先生的长篇小说《少年梦》讲述了一个孩子眼中独特的历史图景,以及这位边地少年在特殊历史时期中艰难地进行人性探索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制造的影响力,甚至充分体现在了美国灾难大片《2012》中:片中那些在劫难之际拯救人类的巨大"方舟"。而"只有中国人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这句台词,在中国观众中引发的情感却是复杂而微妙的。而让中国制造再次成为关注焦点的,是2009年岁末一则  相似文献   

18.
强国无弱语     
《世界博览》2010,(12):67
如果说,"语言是一扇文化的大门",那么语言是否强势则取决于"门后"的东西。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在《论译书》一文中高喊:"处今日之天下,则必以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不仅贬斥方苞的文学家、理学家身份,还极为鄙视其人品。梁启超的指斥虽有一定依据,但更多的则是自己的主观之见和政治斗争的需要,并不完全符合事实。因此要批判地对待梁启超的评价,还方苞应有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钱穆潜心研究清代学术史的力作,也是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之一。钱穆与梁启超在有关清代学术等问题评论上有明显的不同,因此针对梁启超论述清代学术的观点而发难是钱穆写作此书的主要缘由。此外,钱穆写作时正是卢沟桥事变的前夕,受国难忧患的激励,钱穆在书中以天下为己任,提倡民族精神,表现了钱穆在民族危机时刻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