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栓栓塞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溶栓疗法效果显著。在新型溶栓制剂的研究中,微生物来源的纤溶酶研究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构建重组纤溶酶,实现酶的高效表达已经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微生物来源的纤溶酶基因克隆与表达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以北星二号蚯蚓为材料,分离纯化蚯蚓纤溶酶。并对其理化性质、溶纤机理等与“龙心”进行了比较。蚯蚓纤溶酶和“龙心”主要组份的分子量分别为37200和43500。蚯蚓纤溶酶和“龙心”的溶纤比活力(mm~2/mg蛋白)分别为83700和24430蚯蚓纤溶酶既能直接水解血纤维蛋白,又能激活血纤溶酶原。在0—4℃时也能水解血纤维蛋白。蚯蚓纤溶酶经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柱层析,可分离为9个纤溶活力不同的组分。  相似文献   

3.
脉孢菌纤溶酶的纯化和性质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超滤、盐析、凝胶过滤和疏水相互作用层析对脉孢菌产纤溶酶初步纯化后,活性电泳证实获得单一的纤溶活性组分。对该纤溶组分的基本酶学性质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纤溶酶的最适作用温度和最适pH分别是46℃和7.8,在40℃以下和pH6.2~7.8时稳定,该纤溶酶具有直接和间接的纤溶活性。  相似文献   

4.
尿激酶原催化纤溶酶原的激活包括3个反应:(1)尿激酶原内在酶活性催化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2)纤溶酶激活尿激酶原变成尿激酶;(3)尿激酶激活纤溶酶原,所以一直以来人们对尿激酶原激活纤溶酶原的过程知之甚少.研究发现EACA可以抑制尿激酶原催化的纤溶酶原激活。通过EACA对上述3个反应的影响进行逐个分析,观察到在EACA浓度为2.0mmol/L时,尿激酶原内在酶活性催化纤溶酶原激活的反应速度提高了4.5倍,尿激酶激活纤溶酶原的反应速度提高了6倍.相反地,纤溶酶激活尿激酶原变成尿激酶的反直被抑制了50%,此反应决定了EACA对尿激酶原催化纤溶酶原激活反应的抑制作用.该结果提示尿激酶原催化纤溶酶原激活反应的限速步骤是纤溶酶激活尿激酶原变成尿激酶,缘于纤溶酶和尿激酶原的赖氨酸结合位点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赤子爱胜蚓纤溶酶活性的提高条件及酶的最适作用条件。以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赤子爱胜蚓纤溶酶活性。结果表明,纤溶酶在温度(57~59)℃,pH在8.0时,酶活性较稳定。赤子爱胜蚓纤溶酶干燥粉末浸泡在氯化钠等溶液中,可提高纤溶酶活性4-5倍。  相似文献   

6.
对蛹虫草纤溶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纤溶活性随温度(≤45℃)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当温度超过50℃时,则随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急剧下降;蛹虫草纤溶酶的最适pH为7.0,在碱性条件下纤溶活性相对稳定;金属离子Ca2+和Fe2+对蛹虫草纤溶酶的活性有显著激活作用;抑制剂中PMSF对蛹虫草纤溶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较小,而Aprotinin、EDAT和EGTA对其纤溶活性均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说明蛹虫草纤溶酶可能不同于之前报道的纳豆激酶(丝氨酸蛋白酶),而是一种全新的蛋白酶,但对这一点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7.
溶栓剂的研发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血栓引起的血栓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溶栓剂是预防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抗血栓药物。本文总结性地概述了目前国内外各种新型溶栓剂的溶栓机理、临床应用效果及其副作用等。其中,第三代溶栓剂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变异体、导向溶栓剂、嵌合体溶栓剂,以及部分天然溶栓剂包括蝙蝠唾液纤溶酶原激活剂、蛇毒纤溶酶原激活剂、水蛭素及其变异体等均通过将纤溶酶原激活为纤溶酶溶解血栓。临床实验结果表明它们在延长体内半寿期、增强对血纤维蛋白选择性和溶栓效率等方面有较大的改进,但溶栓治疗后的冠状动脉再栓塞,颅内出血等问题仍是目前未解决的难题;而纳豆激酶及豆豉纤溶酶由于溶栓原理的不同,引起内出血的几率较低。溶栓剂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如何综合不同药物的优点,使其更加安全与廉价。  相似文献   

8.
蚯蚓纤溶酶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蚯蚓纤溶酶作为新一代口服溶栓药物已试用于临床。对蚯蚓纤溶酶的生化及药理性质的研究日益深入。概述了蚯蚓纤溶酶的生化特性、药理性质和临床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以人工饲养的北星二号蚯蚓(Esenia foelida)为材料,分离纯化蚯蚓类纤溶酶,并与“龙心”进行了比较,该酶可分离为9个纤溶活力、水解BAEE活力等各不相同的组分,其纤溶性质与“龙心”相似,既能直接水解血纤维蛋白,又能激活血纤溶酶原。  相似文献   

10.
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纤溶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察20例冠心病患者体外反搏前后的纤溶状态,显示冠心病患者的血浆组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与血管壁释放t-PA能力均降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则活性升高。说明体外反搏能使冠心病患者纤溶状态得到改善,t-PA释放能力反搏后得到提高(P<0.05)。  相似文献   

11.
蚯蚓纤溶酶同工酶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析了赤子爱胜蚓和秉氏环毛蚓的两个不同部位的纤溶酶同工酶酶谱。表明纤溶酶主要存在于蚯蚓的内容物中,秉氏环毛蚓内容物中的纤溶酶种类多于赤子爱胜蚓。提示用秉氏环毛蚓内容物提取蚯蚓纤溶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笔者所在项目组的前期研究发现,蛹虫草深层培养可以产生至少两种纤溶酶.基于此,文中对蛹虫草深层培养产生的纤溶酶的分离纯化展开了研究.采用硫酸铵盐析、Sephadex G-25凝胶色谱、Phenyl-Sepharose HP疏水相互作用色谱、CM-Sepharose FF弱阳离子交换色谱和Superdex 75凝胶色谱对纤溶酶进行分离.最终纯化后的纤溶酶Ⅰ比活力达1467.44U/mg,纯化倍数为36.07,回收率为5.79%.纤溶酶Ⅱ比活力达1681.58U/mg,纯化倍数为41.33,回收率为4.00%.两种纤溶酶经电泳鉴定均达到电泳纯,相对分子质量分别约为28000和32000.  相似文献   

13.
磁性蚯蚓纤溶酶脂质体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超声法将磁流体和蚯蚓纤溶酶同时包入脂质体中,形成一种具有磁导向性能的溶栓药物──磁性蚯蚓纤溶酶脂质体。纤溶酶包封率达80%以上。在磁场作用下该脂质体定向聚集在血栓周围,脂质体破坏后释放出来的纤溶酶可以将血栓完全溶解。还介绍了一种简便、快速制备磁流体的方法。本系统对于制备水溶性药物的磁性脂质体可能有一定通用性。  相似文献   

14.
作者分离出一株能产纤溶酶的芽孢杆菌菌株,用液体发酵法将其发酵,对纤溶酶的纯化方法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产生的纤溶酶采用硫酸铵盐析法进行粗提纯,使用超滤脱盐的方法纯化。结果如下:硫酸铵盐在70%饱和度时提纯效果较好,工作压力为0.11MPa超滤脱盐后,粗纤溶酶纯化倍数达到12.41,活性回收率为74.35%。  相似文献   

15.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ⅩⅢ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产生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其血浆浓度增高反映凝血酶生成增多和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它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亢进的标志之一,也是判断溶栓疗效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6.
抑肽酶属Kunitz抑制剂家族成员,能够抑制激肽释放酶、纤溶酶及胰蛋白酶的蛋白水解活性.研究表明,抑肽酶能够抑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刹(u—PA)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对纤溶酶原的激活,但不影响u—PA和t—PA对小分子底物的酰胺水解活性.用u—PA研究了上述作用的机制,发现抑肽酶与u—PA的丝氨酸蛋白酶功能区特异性结合,而与纤溶酶原没有相互作用.抑肽酶与uPA的结合并不阻断u—PA的活性位点,因为u—PA对小分子底物的水解活性仍然保持.上述发现提示抑肽酶可能存在另一种抑制作用模式,该模式不同于以前报道的关于Kunitz抑制剂或纤溶酶原激活酶抑制剂的作用.由于人体内的Kunitz抑制剂与抑肽酶在结构上非常相似,根据研究结果,推测体内纤溶酶原的激活作用并非仅受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科技潮》1996,(8)
带给您永远畅通的血脉蚓激酶胶囊由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制,获卫生部新药证书,具有纤维酶直接溶解纤维蛋白和激活纤溶酶原使之成为纤溶酶,进而溶解纤维蛋白的直接、间接溶  相似文献   

18.
作者采用生长曲线法衡量不同浓度红花对产纤溶酶菌株C2-13的生长影响;纤维蛋白平板法测量纤溶酶活性;邻二氮菲-Fe^2 氧化法测量羟自由基清除率;乙酸酐直接测定法测量总胆固醇;HPLC法分析发酵产物.结果表明:产纤溶酶菌株C2-13能显著提高红花降血清总胆固醇的功效以及抗羟自由基氧化的能力;一定浓度红花的加入对C2-13的生长和纤溶酶活性有明显促进作用.HPLC分析还观察到红花经发酵炮制后,其成分发生了改变.说明中药红花与产纤溶酶菌株C2-13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19.
以豆渣和麸皮为固体发酵主要原料培养好食脉孢霉,用生理盐水浸提取发酵后培养基、硫酸铵40%,80%两次盐析后,用Octyl-Sepharose FF疏水色谱分离出两个组分,均为纤溶酶。再顺次采用Sephadex G-25凝胶色谱、SP-Sepharose HP强阳离子色谱和Superdex 75凝胶色谱对好食脉孢霉发酵产生的纤溶酶组分Ⅰ进一步分离纯化,获得纯度较高的纤溶酶,其比活力为97.52 U/mg,其相对于发酵液的活力回收率为0.74%,总纯化倍数为87.07。经SDS-PAGE、酶谱法活性电泳和等电聚焦电泳,切割活性条带进行Q-TOF质谱测序,获得纤溶酶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分别为:N-P-S-G-S-L-S-N-G-A-G-L-E-P-K;P-V-Q-P-G-S-G-Q-S-D-G-T-A-D-V-E-K;S-S-V-M-D-S-E-A-N-M-A-W-N-D-E-R。通过NCBI-BLAST数据库与已报道的纤溶酶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此脉孢霉纤溶酶为新型蛋白质。  相似文献   

20.
以嗜酸放线菌701为菌株,在摇瓶培养条件下,研究嗜酸放线菌701产纤溶酶发酵过程中菌丝体生物量、纤溶酶生成量及残糖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采用Logistic和Luedekin_Piret方程,得到嗜酸放线菌701产纤溶酶的分批发酵动力学模型及模型参数,将实验数据与所得动力学模型进行验证比较,结果表明模型值与实验数据拟合性良好,模型基本可以反映嗜酸放线菌701分批发酵产纤溶酶的发酵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