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顾雪萍  蔡延 《江西科学》2008,26(2):334-336
珊溪库区森林植被类型主要有: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亚热带落叶阉叶林、中亚热带针叶林、中亚热带针阔混交林、竹林、灌丛和灌草丛。其中,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地带性森林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2.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米槠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为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GEF项目成果之一,调查了保护区内武夷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定位站定位研究的具有代表性的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米槠群落是保护区内常绿阔叶林的代表性类型之一.应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Simpson指数和PIE对武夷山米槠群落维管束植物进行了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前三者是较好的多样性指标,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值为39.058,Shannon-Wiener指数值H′为4.665,Pielou均匀度为81.56%,Simpson指数为59.022,种间相遇机率PIE为0.983.群落乔木层与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较高,前者各项指数值分别为11.949,3.740,82.32%,26.792,0.963;后者各项指数值分别为19.658,4.110,81.59%,36.897,0.973.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荣县金花乡桫椤自然保护区植被区系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导了四川省荣县金花乡桫椤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组成成分的特点,区系分区为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中植物亚区,属分布区类型,热带成分58.33%,温成分40.28%,地中海成分0.69%,中国特有成分0.69%,全世界分布的属有12属,植被类型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常绿阔叶乔木占优势,革质叶最多,中型叶占较大比例,这与本区的低海拔湿热环境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4.
海南岛五指山与台湾岛南仁山森林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研究了海南岛五指山自然保护区与台湾岛南仁山垦丁森林公园的植物区系成分、森林结构、森林类型和群落特征.结果表明,海南岛五指山森林是中国热带雨林植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台湾岛南仁山森林则是中国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代表类型之一  相似文献   

5.
江捷  胡波  唐均成  林鲸  罗洪  刘良源 《江西科学》2010,28(6):788-789,819
赣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涵盖江西的石城、瑞金二县市。流域面积161.008 5 km2。赣江是江西省的母亲河,流域面积83 500 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8%,保护赣江源区的森林环境资源,对江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自然》2016,(4)
正佛顶山北倚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处于梵净山与其西南面苗岭山脉的雷公山之间,是黔东部与黔东南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内十分重要的"生态廊道"保护区。科学家利用红外触发相机对这里的野生兽类资源开展了多年监测,"神秘之眼"看到了什么?贵州佛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佛顶山保护区)位于黔东北部的石阡县境内,总面积达12 634.54公顷,森林覆盖率为87%,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及珍稀  相似文献   

7.
万木林主要森林群落特征及演替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闽北较有代表性的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封禁保护达600多年的中亚热带森林,包括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及与万木林相连的七道村罗浮栲次生林作为研究对象,据群落中各组成成分的重要值对群落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演替分析。  相似文献   

8.
用样方法对广东英德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滑水山片的植被类型进行初步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具7种植被型和11种植被亚型,地带性植被是以壳斗科、山茶科、樟科、金缕梅科等组成的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山体植被垂直分布明显,群落结构较简单。滑水山具有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的中间阶段和顶极群落,体现出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赣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涵盖江西的石城、瑞金二县市.流域面积161.008 5 km<'2>.赣江是江西省的母亲河,流域面积83 500 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8%,保护赣江源区的森林环境资源,对江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海南岛三指山与台湾岛南仁山森林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比较研究了海南岛五指山自然保护区与台湾岛南仁山垦丁森林公园的植物区系成分,森林结构,森林类型和群落特征。结果表明,海南岛五指山森林是中国热带雨林植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台湾岛南仁山森林则是中国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代表类型之一。  相似文献   

11.
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植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万木林是我国中亚热带一处以常绿阔叶林为保护主体的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丰富,计有维管束植物160科580属1199种.区系成分中以泛热带分布、北温带分布、热带亚洲分布和东亚分布为主,分别占424个野生种子植物属的29.0%,15.1%,13.0%和11.3%.植被类型多样,包括了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暖性针叶林和暖性灌草丛等4种类型.万木林另有10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亟需加以妥善保护.  相似文献   

12.
华东地区六省一市从北向南大致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通过对华东地区自然地理成因、气候和土壤状况的介绍,从不同生境角度分析了华东地区原生植被类型、次生植被类型和人工栽培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13.
辰曦 《科技潮》2002,(2):43
松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北京市延庆县西部,东有龙庆峡,南邻康西草原,总面积4660平方公顷,属于森林生态保护类型。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有脊椎动物180多种,高等植物700余种。松山自然保护区的最大特点是区内的50余公顷天然油松林,树龄有的已达千年以上,真的是“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苍翠挺拔,实是骄人,构成了北京西北部山区独特的天然油松林生态景观。不仅改善了北京西北局部山区的小气候环境,更重要  相似文献   

14.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面临北部湾,自北至南跨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北热带,优越的地理和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条件,孕育着繁多的生物资源.保护生物物种资源及其栖息环境的重要措施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到2001年为止,广西已建立了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的64处,总面积1.6万km2,占广西国土面积的6.7%.本文简述了广西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常绿阔叶林是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之一.9 600 m2样地的调查与分析表明:群落内共有维管束植物258种,其中种子植物228种,隶属于87科156属,植物的科属组成丰富.群落内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热带与泛热带植物区系成分比例明显大于温带与泛温带区系成分,具热带亚热带性质.群落中,中小型革质、全缘、单叶、常绿、木本、高位芽植物是决定其外貌主要因素.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2个乔木亚层、1~2个灌木亚层和草本层,层间植物较为丰富.通过不同区域常绿阔叶林的比较,无论区系组成与成分还是群落外貌和结构均体现了中亚热带南缘常绿阔叶林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米槠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为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GEF项目成果之一.调查了保护区内武夷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定位站定位研究的具有代表性的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米槠群落是保护区内常绿阔叶林的代表性类型之一.应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Simpson指数和PIE对武夷山米槠群落维管束植物进行了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前三者是较好的多样性指标.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值为39.058,Shannon—Wiener指数值H′为4.665,Pielou均匀度为81.56%.Simpson指数为59.022.种间相遇机率PIE为0.983,群落乔木层与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较高,前者各项指数值分别为11.949。3.740,82.32%,26.792,0.963;后者各项指数值分别为19.658,4.110,81.59%,36.897,0.973.  相似文献   

17.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面临北部湾,自北至南跨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北热带,优越的地理和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条件,孕育着繁多的生物资源。保护生物物种资源及其栖息环境的重要措施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到2001年为止,广西已建立了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的64处,总面积1 6万km2,占广西国土面积的6 7%。本文简述了广西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谭伟福  王周恒 《贵州科学》2003,21(1):181-184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面临北部湾,自北至南跨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北热带,优越的地理和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条件,孕育着繁多的生物资源。保护生物物种资源及其栖息环境的重要措施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到2001年为止,广西已建立了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的64处,总面积1.6万km^2,占广西国土面积的6.7%。本文简述了广西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蔡炳城 《大自然》2012,(3):26-28
绥阳县位于贵州省黔北腹地大娄山脉中段,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这里森林植被良好,物种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约43%,境内的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全球同一纬度仅存的原生性亮叶水青冈森林、珍稀动物黑叶猴以及种类繁多的鸟类等为主要保护对象。  相似文献   

20.
湖北植被区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联系生态环境,分析了湖北植被的地理分布特点,并根据不同植被类型的组合,植物区系成分以及植被改造、利用方向的一致性,将本省植被划分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2个植被地带,6个植被区,19个植被小区。并探讨它们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