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类保护动物蜂很(.狠)云南西双版纳和广西南部台海眼(.肢报)台湾长姆叶暇(白脸猴)喜马拉雅地区白头叶猴广西南部金丝猴四川、甘肃、湖北西部和陕西南部澳金丝狠(黑金丝狠)云南、四川西部和西藏东部叶金丝狠(灰金丝报)贵州梵净山燕长价攘广东海南岛、云南南部白.长,孩云南南部白攀长奋狱云南南部河皿新疆北部阿尔泰地区白里琢长江中下游大麟猫(花熊、白熊)四川和陕西、甘肃局部地区马来熊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相熊(狼班)黑龙江、新疆北部小爪水徽云南、广东、广西、福建金猫南方各省云的(龟纹的)华南和西南地区 豹(金钱豹)东南、西…  相似文献   

2.
刀鲇属是刀鲇科的一个类群,过去本属已记载3种,2种分布在云南的澜沧江水系,1种分布在泰国南部的眉南河水系,近年来又在怒江发现,经整理和用模糊聚类方法,对刀鲇属进行数值分类,结果发为4种与传统分类一致。  相似文献   

3.
珍禽犀鸟     
犀鸟是一类珍稀而漂亮的攀禽类大鸟的统称,在分类学上属佛法僧目犀鸟科,共有12个属,49种,主要分布于亚洲南部和非洲大陆。在我国有5种,即:双角犀鸟、花冠皱盔犀鸟、棕颈犀鸟、白喉犀鸟和冠斑犀鸟。见于云南南部、西部以及广西南部。  相似文献   

4.
利用云南省 125 个国家级自动气象站及 3 042 个区域站降水数据、FY-2E/G 云图数据以及探空观测数据,统计 2015—2019 年由切变线系统影响的云南短时强降水过程,对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中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 MCS)系统特征、MCS 系统发生发展的环境特征以及对流云系演变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云南切变线类短时强降水频次有 4 个大值中心,分别是云南南部边缘地区、曲靖南部至文山北部、华坪、德宏西部,傍晚至凌晨是强降水发生的主要时段;云南切变线类短时强降水对流云系分成新生对流云团、MαCS 和 MβCS 和带状 MCS 共 4 类,75% 的切变线类短时强降水是由 MαCS 和 MβCS 系统造成,MαCS 和 MβCS 系统中低于–32 ℃ 冷云区呈椭圆形,平均面积分别为 1.8 万 km~2、10.4 万 km~2,存在 1 个或 2 个中心,中心云顶亮温低于–52 ℃. M...  相似文献   

5.
利用19612008年云南125个观测站的逐日观测资料,采用百分位值法定义了云南极端气温、降水事件阈值,分析了极端条件下的高温、低温和强降水的分布特征、气候变化趋势及其与区域气候变暖的关系.结果表明,云南极端高温阈值大于36℃的中心分别在低海拔的金沙江河谷、红河河谷及昭通和西双版纳的部分河谷地区.全省大部分地区极端高温频数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极端低温阈值小于-10℃的低值中心则集中位于迪庆州北部.大部分地区极端低温频数呈明显减少趋势.极端强降水阈值超过40mm的大值中心有3个,分别位于玉溪南部红河南部、普洱南部和曲靖南部.年平均气温与极端高温频数为正相关关系,与极端低温频数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极端强降水频数的相关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栽培苦荞与野生苦荞的分布与遗传理论两个方面讨论了栽培苦荞的地理起源.中国是栽培苦荞的地理起源中心,云南西北部可能是栽培苦荞的初生起源中心,西藏东部和四川中部与南部、云南滇西和滇中可能是次生起源中心.  相似文献   

7.
忽必烈既是元朝的建立者,也是影响元朝一代统治的杰出帝王。他亲自率军平定大理国,并结下深厚的云南情结。为了构筑用兵中南半岛的基地,并大量汲取云南的各类资源,忽必烈先后派第五子忽哥赤和重臣赛典赤经营云南。在忽必烈的精心指导和积极支持下,赛典赤对云南的治理取得成功,云南再次统一于中央王朝的版图,并出现安定繁荣的局面。忽必烈治理云南的贡献,还表现在成功地实现管理制度方面的重大变革,如云南正式成为中央直辖下的一省,并与中央政府建立直接的密切联系;自中庆入湖广达大都驿道的开通,为明代建立贵州省准备了条件;创立成效显著的土官制度,由此开创边疆治策多样化的时期,同时启动了对南部边疆的深入经营与全面开发。  相似文献   

8.
杨岚 《大自然》2013,(3):27-29
犀鸟是非洲、亚洲南部及东南亚热带地区特有的鸟类,由于特殊的形态及生活习性,很受人们的重视。目前,全球共有犀鸟科鸟类9属57种,其中32种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热带地区;在我国分布记录有5种,均见于云南南部、西南部,西藏东南部和广西西南部的热带雨林和南亚热带季节性雨林中。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境内,共有4种犀鸟的记录,都是中国科学院云南热带生物资源综合考察队1958~1960年在西双版纳调查期间采集、记录并报道的。上世纪60年代的一个清晨,周围树林里纷繁交  相似文献   

9.
潘妍娜 《科技信息》2008,(16):188-188
在云南南部,红河北岸,居住着彝族众多支系中的一支——尼苏支系。石屏地区的“三道红”就属于这个支系。三道红的传统音乐“海菜腔”随着彝族姐弟李怀秀李怀福在青歌赛上的获奖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根据自己实地考察和资料分析发现“海菜腔”是一种有着庞大结构的歌曲形式,一首“海菜腔”由“拘腔”、“四六句”、“正曲子”、“白话”几个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0.
生物燃料植物麻疯树适生区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Worldclim气候数据,利用Divagis软件中整合的Bioclim模型和Domain模型确定了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在中国境内的适生区,结果显示麻疯树适生区为经纬度18~30N,97~120E的地区,包括四川南部、云南大部分地区、贵州西南至滇黔桂交界、广西中部和南部、广东中部和南部、海南大部分地区、福建东南沿海和台湾西部沿海,其中最适生区主要为川滇交界地区、云南中部及滇黔桂边界经纬度为21~27N,98~107E的条带状地区.  相似文献   

11.
试论明清时期云南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重心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时期云南的经济重心曾长期位于滇西的大理地区,随着元代将云南的政治中心置于昆明,使云南东部的区域经济获得了迅猛的发展,随之云南的经济重心也实现了东移,而且东移在明代已成为定局。相比较而言,清代随着南部和西部开发的加强,东部的经济优势有所削弱,而不是像一些学者所认为的东部的优势越来越大,当然,这并未动摇到东部的经济重心地位。可以说,云南经济重心的东移是整个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东移南迁大势下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2.
云南澜沧江漫湾水电站库区河谷气候基本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位于横断山区南部澜沧江中游河谷1500m以下的漫湾库区是云南西部型热区气候的典型地区之一,具有河谷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特征。利用库区中长期气象观测资料,讨论了该地区气温和降水的基本特征、四季分配及干湿状况等,为合理开发利用河谷气候资源,开展流域生态规划上下游其它水电站的建设提供了气候依据。  相似文献   

13.
魏涛  傅强 《大自然》2009,(3):58-59
小叶海金沙(Lygodium scmdens)是海金沙科海金沙属的一种蔓生攀缘蕨类植物。小叶海金沙的攀缘茎细而弱,叶薄革质,不育叶(即营养叶,仅有光合作用功能,不能产生孢子)长圆形,奇数羽状,羽片小,边缘有锯齿,可育叶小羽片卯状三角形。小叶海金沙原产于亚洲、非洲和澳大利亚,在我国十分常见,广泛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湖南、广西、云南南部等广大地区。它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止血通淋、舒筋活络的功效,主治泌尿系统感染、肝炎、肾炎、感冒、气管炎、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痢疾、骨折、外伤出血等病症。  相似文献   

14.
景谷是我国傣族傣哪支系的一个聚居区,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在南诏大理国时期这一区域曾经兴盛一时,成为云南通往中南半岛的南部重镇,其民族和历史也呈现出丰富多姿的面貌。通过对汉文史料和当地傣文古籍的对比,辅以相关的田野调查,对景谷傣族的源流和傣族土司世系进行分析,并理清景谷傣族源流和土司世系,对于丰富少数民族历史研究和进一步探索历史上云南与中南半岛的关系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元村 《科技潮》2007,(9):56-57
羚牛为我国的珍稀动物,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甘肃和陕西南部均有分布。它们生活在海拔l500米~4000米的高山上。这些地方山高谷深、地形崎岖,气候、环境严酷。对于许多动物来说,在这里是不能生活的,而对于羚牛来说,这里却是它的“宜居”之地。它们把悬崖陡坡当成“健身房”和运动场,把竹林、灌木丛作为隐身休息的“卧室”,繁衍栖息。  相似文献   

16.
犀鸟是一种典型的热带鸟类,也是珍稀的观赏动物,属佛法僧目、犀鸟科.据文献记载,我国有双角犀鸟、棕颈犀鸟、冠斑犀鸟和白喉犀鸟四种,仅分布于云南及广西的南部,被列为我国的第二类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17.
云南是我国第二热带作物垦殖基地.对云南热带~南亚热带区域的认识,在五十年代末期和六十年代初期曾经有过广泛的讨论,发表了各种不同的见解,其中有的已在生产中起了作用.经过二十年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也遭受过挫折.今天,为了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少走弯路,有必要对该区域作进一步的讨论.本文是根据笔者1978年4月下旬~6月上旬在云南南部作实地考察和调查访问的基础上整理出来的.  相似文献   

18.
对云南2011年冬季降水的延伸期天气预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期对MJO研究基础上于2011年11月8日根据MJO的活动情况及发展趋势,作出"云南延伸期天气预测第3次试验(11月12日—12月15日)".通过对天气形势及云南省天气实况的具体对比分析,就该实验进行了认真检验:在干窗口期云南日降水距平百分率几乎维持在-100%,基本无有效降水,与试验结论1基本一致;在湿窗口期有2次合适的环流形势引导赤道地区的水汽进入云南,分别造成云南南部及云南东部的降水和雨雪天气过程,与试验结论2和3一致;在干窗口后期滇中以南、以东地区出现一次小雨降水过程,预报试验对MJO的传播速度估计偏慢;本次在西南地区极端干旱背景下的延伸期预测实验是成功的,为云南省气象台提高冬季延伸期干湿预报和雨雪天气预报的水平提供了实用的理论依据,对提前准备人工降雨等工作以缓解西南地区的旱情有很好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叭真是滇、缅、泰、老、越连结地区(即通常所称的小泰区域)傣-泰民族编年史和传说中的英雄,于十二世纪时率傣-泰民族各部征服了上述地区。有关叭真在世时间和征服小泰区域的具体过程,相关编年史和传说各有不同;而关于叭真在小泰区域傣一泰民族走向强盛过程中的历史地位,史学界也没有明确看法。文章在前辈学者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十二世纪云南和中印半岛政治局势,确认清迈编年史《庸那迦纪年》关于叭真在世时间和攻略扩张过程最为可信,并重构了叭真一生的主要事迹;结合傣-泰民族历史的发展演变,指出了叭真在小泰区域傣-泰民族走向强盛并成为云南南部和中印半岛广大地区统治民族过程中的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金丝猴资源现状及其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丝猴(Rhinopithecus)是系我国极其珍贵的野生动物,其分布区仅在我国和越南,在越南数量已经很少,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四川南部、甘肃南部、湖北的神农架、陕西的秦岭、江西、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以及贵州省,数量在2.5万只。同时结合近年已发表的资料,得出金丝猴现在分布在我国的42个保护区,并结合金丝猴目前面临的生存压力,提出了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生态移民、控制当地人口和解决人生存问题等是保护金丝猴的一些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