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对城市道路提出了新的建设要求,道路不仅要宽阔、通行顺畅,道路景观也要设计美观。这既是城市建设的要求,也是城市环境提升的需要。阐述了城市道路景观的概念,分析了景观与道路景观的区别及道路景观设计的必要性,并概括介绍了天津市道路景观规划现状。 相似文献
2.
随着迅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与道路建设,新时期的一个重要新课题就是进行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该文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就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原则和具体内容进行了论述。从而将一些具体的思路和参考提供给城市的有关道路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3.
曲梦彤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13,(9):218-218
本文针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发展情况、城市道路绿化景观作用和功能以及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类型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析,从而详细的分析了我国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4.
郭雅洁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9,40(2)
面临目前城市道路界面设计实践中出现的不和谐问题,为了更好地指导城市道路界面景观的设计工作,从城市道路的景观建构要素出发,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讨论了"硬性""软性"双重建构特点,提出"软硬兼施"的城市道路界面景观设计新思路,更有效地优化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将该新思路应用于苏州市人民路北延线景观规划设计中,详细论证了理论的实用性和正确性,得到了相关专家的认可.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城市道路景观控制要素的分析,提出了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引入艺术美法则,利用统一、协调、均衡、韵律、尺度、质感六大原则论述了艺术美法则在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实现城市道路景观建设朝着系统化、综合化与美学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中,除了考虑道路网,基干道路,次干路的整体规划、线型布置、横肉纵断面设计、交叉口处理这些基本因素外,道路的空间、景观效果也关系设计成败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它直接形成城市的面貌、道路空间的性格、市民的生存交往环境,成为居民提供审美观照和生活体验和长期日常性视觉形态审美客体,至成为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结合本职工作,参考相关研究文献资料,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基本特点,针对城市道路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作了分析,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步骤做了探讨和阐述。 相似文献
8.
反思目前我国城市景观的现状,提出一种“整合”的设计理念,试图根据人们在景观中体验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来对道路景观的局部各要素进行整合.“整合”的途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针对同一主体自身体验的复杂性与综合性而提出的“不同感觉体验的整合”;二是针对不同主体在城市道路景观中行驶速度的差异引发的体验差异而提出的“不同速度体验的整合”.通过“整合”建立起的秩序可以使得人们在城市道路中的一连串体验能够相互激发,进而使得每一种体验的效果都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9.
城市道路景现在近些年来越来越被重视,但是如何在实际施工中达到城市与道路景观的完美融合?这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该文结合以上观点,综合阐述了我国城市道路建设中有关景观设计的各方面内容与基本概念,基于城市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同时,结合我国目前在这方面的设计现状来讨论城市道路设计中关于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理论,探究它的具体状况,为城市的道路景观设计贡献出具体方法与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城市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出发,重点探讨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以人为本、城市道路的性质和功能相适应、生态和经济等原则.总结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几个关键点,包括道路交通设施的景观功能;植物配植与种植方式以及道路关键节点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1.
石家庄市绿地盲点区域评测与整体景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通过分析石家庄市绿地景观系统的构成要素,参照格林公园辐射范围法确定了具体辐射范围和实际城市绿地景观系统。依据绿地面积分布图,对绿地景观盲点区域进行评测,找出辐射范围外的盲点区域。在改善绿地空间布局、提高绿化覆盖率的基础目标上,引入和改进国内外现行建设模式和实践经验,结合石家庄市的实际特点,从居住区和公园、道路及环城三个要素上对市区整体绿地进行景观设计,建设城市宜居性,同时为其他平原城市进一步发展绿地要素的城市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中环线的景观设计和养护管理进言,同时给类似环线景观设计以启迪。并借鉴上海市已建成的环线交通景观的经验,从交通安全、视线景观、生态效应和环境影响等方而提出了中环线景观设计应考虑的因素。认为,一个良好的环线景观应充分利用其独特的绿色链接优势。以人为本,将环线景观和周边景观有机的结合。使环线使用者和周边居民都能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13.
基于连通可靠性的城市道路交通离散网络设计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基于网络结构的城市道路可靠性对于保障大型灾害或事故后道路的连通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合理设计网络结构可以有效降低这种灾害或事故对道路网络造成的严重影响。连通可靠性是研究网络结构的有效指标,这里将其作为系统的优化目标建立了基于连通可靠性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设计模型,并运用分支定界法对其求解。通过大型算例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合理性和求解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文昌街西段打通工程概况,在工程环境影响分析中以环境敏感点东北林业大学为例,阐述工程与环境敏感点东北林业大学的关系,及工程建设对环境敏感点东北林业大学的影响.工程穿过东北林业大学校区,使校园景观破碎化,并对校园正常的物流、能流、信息流产生屏蔽、过滤和阻隔的作用.导致校园布局完整性受损,景观协调性、综合性、科学性和美感降低,使得自然度(I)、鲜明度(V)、协调性(U)景观要素和整体景观质量明显下降.其次分别从大气环境、声环境、振动、校园布局完整性、景观协调性、林业示范基地、环境风险评价和公众参与等八个方面分析了工程对环境敏感点东北林业大学的影响,分别从施工期和运营期两个时期进行详细阐述,最后提出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付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4(2):46-49
以北京昆玉河沿岸景观为例,探讨了城市景观建设中,应当秉承文化的延续性.昆玉河沿岸历史遗迹不多,景观格局较为凌乱.在旅游开发过程中,需要文化脉络的支持,文化的间断性影响到脉络的延续.为了实现昆玉河文化的连续性,应严格限制现有建筑的拆迁,恢复昆玉河皇家文化的氛围,保持昆玉河水体的质量等. 相似文献
16.
17.
为研究道路景观的最佳设置间距,采用试验方法,设计双车道二级路模拟真实路况环境,按照1~40km设置不同的绿化间隔,随机选择被试驾驶人进行试验,提取景观设置间隔和驾驶人心率作为外界环境的灵敏度衡量指标,量化不同道路景观设置间距下驾驶人的生理、心理反应,发现驾驶人心率和设置间距之间存在指数关系。在对绿化设置间距取对数后,进一步分析,发现驾驶人心率变化率与绿化设置间隔呈U形关系,并使用二次曲线进行拟合并求导。研究结果表明:7km是绿化景观设置的最佳变化间隔,此时驾驶人心率下降最小;该研究揭示了道路环境绿化对驾驶人生理、心理的影响程度,当绿化间距大于或小于7km的时候,驾驶人心率变化率均会增大;计算得出的景观最佳设置间距,可为改善景观环境和提升交通安全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快速路与主干路交汇处交通繁忙,往往是道路设计的重点,在用地紧张、交通流量大地段,还需以立交形式通过。文章以南宁市白沙-壮锦快速路与主干路的设计为例,根据路口现状和交通情况,提出了四种能解决交通难题的立交方案,综合工程量、造价、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及城市美观等因素,合理选择了其中一种方案作为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周小甜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5,(4)
民俗文化作为城市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形成特色鲜明的街区景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当前在街区景观文化的建构中人们对民俗文化的重视不够,导致街区景观中特色文化的缺失。今从解读街区景观与民俗文化的内涵入手,深入细致地剖析了在现代城市街区景观建构中民俗文化的价值体现及如何对民俗文化中的精髓进行合理的借鉴、转换与发展,探索民俗文化的现代演绎和艺术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20.
视觉系统是驾驶员获取行车信息的主要方式,而城市道路景观分布是引起驾驶员视觉刺激性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需研究城市道路景观分布对驾驶员视觉刺激性的影响。实验路段选择某地省道,对选择路段的景观异质性进行评价。在研究实验样本的基础上,选择6位高校老师作为驾驶员参与实验。将眨眼时间、注视时间、瞳孔直径、扫视幅度作为衡量指标,研究路段1和路段2景观对驾驶员视觉刺激的影响。结果表明,驾驶员在景观相对复杂路段的瞳孔直径和扫视幅度较大,眨眼持续时间与注视持续时间较小;不同城市道路景观对驾驶员的眨眼持续时间、注视持续时间、扫视幅度影响不显著,对驾驶员的瞳孔直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