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中国壮族稻作文化与区域经济学术研讨会于8月19—24日在文山召开。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余未人、国务院研究室社会发展司处长林秋朔博士、清华大学文学院教授黄国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梁庭望、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祁庆富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稻作文化专业委员会理事兼执行主任刘芝凤、文化部艺术研究院主任苑利博士等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参会者百余人。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第七届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0月13日在中央民族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古文字研究专家学者近百人出席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3.
2014年3月29~30日,由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研究创新基地、《民族教育研究》编辑部在中央民族大学联合举办了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 教育人类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暨"教育与文化:教育人类学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4.
1999年 1 2月 8日至 1 0日 ,我校在翠园宾馆召开“土壤侵蚀与生态重建”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由我校环境科学系和德国阿登纳基金会联合主办 ,共有专家、学者 54人出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双聘教授刘昌明教授、安芷生教授及国家环保局科技标准司司长尹改教授出席大会。我校副校长惠泱河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祝贺 ,陕西省副省长陈宗兴教授也向大会发来了贺信。大会共收到论文 38篇。与会代表们围绕着“土壤侵蚀”和“生态重建”两个主题展开了讨论。刘昌明院士作了有关资源开发与保护方面的专题报告。1 2月 1 0日 ,代表们参观了杨凌国家…  相似文献   

5.
戴庆厦教授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语言学理论研究上卓有成就。他1935年6月21日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中央民族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名师,“985工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教育与边疆史地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基地主任、首席科学家。2004年获“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称号。戴教授在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言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上做了大量工作,进行了二十多种语言和方言的田野调查,掌握了大量前人没有掌握的语言资料。在松紧元音研究上他全面揭示了松紧元音的共时特点和历时来源,并对其发展趋势做了科学的预测。此外,对声调、清浊…  相似文献   

6.
在蒙古国召开“蒙古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生物多样性”首届国际学术研讨会时 ,我校有 6位教师被蒙古国自然科学院聘为“蒙古国自然科学院院士” ,他们是陈山研究员 (生物系 )、能乃扎布教授 (生物系 )、齐宝瑛教授 (生物系 )、哈斯巴根副教授 (生物系 )、包玉海副教授 (地理系 )和吴红英副教授 (农业节水办公室 ) .我校陈山研究员等6位教师被聘为蒙古国自然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7.
6月3日,著名语言学家、国际双语学会会长、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戴庆厦教授应邀到我院讲学,并受聘为我院客座教授。  相似文献   

8.
2008年9月2日,由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暨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和日本国立民族博物馆共同主办的“中国边境民族的迁徙、交流和文化动态”中日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云南大学伍马瑶人类学博物馆正式举行。来自日本京都等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广西民族大学、新疆石河子大学、云南大学、云南省社科院的专家、学者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的尹绍亭教授主持。日本国立民族博物馆先端人类科学研究部蟓田诚之教授首先在开幕式上致辞,  相似文献   

9.
学术动态     
辛周平受聘我校“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5月27日上午,我校“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聘任仪式在校留学生楼多功能厅举行,著名数学家辛周平受聘为我校“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基础数学学科讲座教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教育部和香港李嘉诚基金会共同筹资设立的,其主旨是延揽大批海内外中青年学界精英参与我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带动这些学科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在若干年内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术带头人,以大大提高我国高等学校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实力。“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自1998年8月启动以来,前5批…  相似文献   

10.
9月23日—26日,龙骨坡巫山古人类研究所成立庆典在四川省巫山县举行。与此同时,召开了首届青藏高原东部寻找古人类及其文化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全国11个省、区、市的近百名学者参加了讨论会。中国科学院刘东生院士到会祝贺,印尼、日本、韩国的院士和教授计7人也出席了此次研讨会。研讨会收到学术论文28篇,有十余人在会上作了报告。(顾玉珉)  相似文献   

11.
应台湾暨南国际大学邀请,我校教务处处长、副教授高耀明博士于1998年11月27日至12月9日赴台湾出席了在台湾师范大学召开的“两岸青年学者论坛──二十一世纪大学的管理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由台湾比较教育学会主办,主题是“二十一世纪大学的管理与发展”。以厦门大学教授刘海峰博士为团长,来自教育部、北师大、华师大、嘉兴教育学院等10位博士为团员的大陆青年学者代表团应邀出席研讨会。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中,两岸青年学者就“大学教育的理念、政策与实践”、‘大学的自主与责任”、‘大学的决策、管理与领导”、“大学教育经…  相似文献   

12.
<正> 国际著名学者,我校名誉教授,中国实验大学校长陈树柏教授等,于六月先后来我校访问讲学,并就“网络图论”,“集成电路设计”和“中国实验大学的教育改革”等专题举行了学术报告会,来自全国各地近三十个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同志参加了学术报告会。来我校访问的著名学者中,还有美国伊里诺大学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主任陈惠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修辞学会主办、昌吉师范专科学校承办的“修辞学与民族文化国际研讨会”1999年 8月 9日至 12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首府昌吉市召开。来自日本、香港和内地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出版部门的近 6 0名专家、教授和研究工作者出席了研讨会 ,其中教授、博士占了半数。会议开幕式在昌吉师专图书馆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中国修辞学会副秘书长、会议筹备组负责人吴土艮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国修辞学会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德春教授致开幕词 ,并就修辞学的发展前景、语言与文化、修辞与民族文化的深入研究等问题作了专门…  相似文献   

14.
由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主办,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孔令宏教授作为学术负责人的首届葛洪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11月8~10日在浙江宁波召开。共有121位国内知名学者(包括港、澳、台)以及14位国外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收到中文论文113篇、英文论文9篇,论文集于2004年11月由美国世界弘明出版社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15.
应新疆师范大学“昆仑名师讲坛”工作委员会邀请,2014年5月30日上午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贵友做客“昆仑名师讲坛”,在国际教育大厦三楼学术报告厅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生存还是死亡?——浅谈细胞命运之衰老和死亡》的学术讲座。我校副校长周作宇教授代表学校向教授张贵友颁发了我校客座教授聘书,宣传部部长孙秀玲教授代表“昆仑名师讲坛”工作委员会为张贵友教授颁发“昆仑名师讲坛”纪念牌。受“昆仑名师讲坛”工作委员会委托,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李进教授主持讲座。我校师生近200人参加了讲座。  相似文献   

16.
2006年6月24~25日,由浙江大学法学院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浙江大学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与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联合主办的“非政府部门的发展与地方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学术负责人为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郑永年教授和浙江大学法学院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陈剩勇教授和郎友兴教授。来自海内外的50名专家、学者及政府官员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其中外宾人数为12人,分别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和澳大利亚,中方人数为35人。收到中文论文数为28篇,外文论文数为14篇,编订成《非政府部门与中国地方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相似文献   

17.
2008年9月28日,北京化工大学50周年校庆学术论坛——“清洁能源、绿色化工与我们的未来”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化工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三楼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李静海院士,中国工程院曹湘洪院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杰出教授、北京化工大学名誉教授Benjamin Chu及巴斯夫(中国)科学技术合作部经理马莲应邀作大会报告。我校陈标华副校长主持了本次学术论坛。  相似文献   

18.
2013年1月12日,由中央民族大学壮侗学研究所、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壮侗语教研室主办的“壮侗语言文化研究发展趋势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民委系统相关单位、京内外高校及其他单位的五十多位专家学者与会。  相似文献   

19.
9月23日,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著名语言学家戴庆厦教授应邀到我校讲学,并与以卞成林院长为首席专家的我校“桂滇黔越结合地区语言资源特色研究团队”成员就学科建设、课题申报以及语言类型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之前,团队部分成员赴广西民族大学聆听了戴庆厦教授的报告。  相似文献   

20.
全国十四个省、自治区,22所师专的37名物理教师于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二十日至二十五日,在我校举行了首届微机教学研讨会。会议研究讨论了师专物理专业微机教学大纲和微机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参观了在厦门特区举办的“国际电脑新技术展览会”;会议期间还讨论成立有关的组织,拟申报有关部门批准。会议期间,华北电子计算机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修少驹、香港齐尔伯特工强师等作了学术报告。 我省物理学会理事长林应茂教授,上海市物理学会秘书长、《物理教学》杂志社副总编辑宓子宏副教授、香港学者伍齐才教授、我省人大常委会科教文委员会副主任陈本藜副教授应邀出席了大会並讲了话。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医学信息技术学会、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谢希德教授、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主任沈克琦教授等单位、专家,以及我区一些兄弟学会发来贺电、贺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