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德国学者M.Schonberger于1973年首次阐明64遗传密码子与周易64卦之间的对应关系。有关遗传密码与64卦关系的研究,虽然许多人付出过心力,但是,都未能对应当依据什么标准来把64密码子与64卦一一对应作出科学阐述。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一批中国学者构建了“立体易模型“,这项研究将中国易学从平面引向立体。应用“立体易模型“探讨64密码子与64卦之对应关系。不仅找到64密码子与64卦一一对应的依据标准,并能解释通用密码子的简并性、变偶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2.
德国学者M.Schonberger于1973年首次阐明64遗传密码子与周易64卦之间的对应关系。有关遗传密码与64卦关系的研究,虽然许多人付出过心力,但是,都未能对应当依据什么标准来把64密码子与64卦一一对应作出科学阐述。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一批中国学者构建了“立体易模型”,这项研究将中国易学从平面引向立体。应用“立体易模型”探讨64密码子与64卦之对应关系。不仅找到64密码子与64卦一一对应的依据标准,并能解释通用密码子的简并性,变偶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3.
遗传密码的对称性和氨基酸的疏水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四种核苷酸的对偶性(阴阳)假设,给出类似于64卦的遗传密码图示,利用这种表示导出了氨基酸的亲水-疏水分类、亲水-疏水畴和反义密码子的相反疏水性.  相似文献   

4.
王根喜 《甘肃科技》2005,21(5):119-121
遗传密码是三个碱基组成不重叠的三联密码子,并且一个三联密码子决定一种氨基酸。现已知道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20种,而由四种碱基组成的三联密码子有64种之多。本文用起始密码子AUG的三联数字来推导20种氨基酸一一对应的遗传密码。  相似文献   

5.
王根喜 《甘肃科技》2006,22(2):118-120
本文通过三联数字论证得出GCU是遗传密码进化的第一个密码子,并阐明了64种遗传密码为什么只编码20种氨基酸.还论述了64种遗传密码的进化规律,最后创建了DNA、蛋白质的数字模型.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遗传学领域中,遗传理论体系的模型构建与中国古代周易理论中的模型构建,有着惊人的吻合度。本文通过对现代遗传学与周易的对比研究,重点论述了遗传学中的太极演进模式、核苷酸的三联体密码与周易64卦的对应关系、周易六爻模型与DNA区段模型的对应关系、遗传变异与六爻模型的对应关系,并指出了周易思维模型对现代科学技术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遗传密码的信息内涵及其与氨基酸的对应联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遗传密码的起源,本文系统考察了四种核苷酸和各类密码子的编码信息、密码子与氨基酸的对应分类关系,发现:①四种核苷酸的编码能力依交为A>U>G>C;②嘌呤型(PP)、啶型(MM)与嘌嘧混合型(PM)密码子的编码能力表现为PP>MM>PM;③氨基酸与碱基型密码子的对应分类关系较为确定,其中PP有酸性、碱性及酰氨型氨基酸,M骨芳香族、杂环族氨基酸;PM有脂肪族氨基酸编码的偏爱性,认为遗传密码与氨基酸对应联系的起源不是随机发生的。  相似文献   

8.
遗传密码的起源与进化是理论生物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以线粒体密码为例,讨论密码进化关系构建的不同规则,分析密码进化中重要影响因素——无义密码子的再定义及其逆过程.终止信号与氨基酸间的距离是密码进化关系构建中的关键,在密码进化中无义密码子突变可以频繁进行,存在干涉现象,且进化倾向于无义密码子减少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利用概念分析法,从内史角度厘清了弗朗西斯·克里克在遗传密码破解以后对密码起源问题的逻辑性思考——密码的性质、密码的统一性、古密码子及立体化学作用理论和冻结偶然性理论的比较,揭示了克里克研究密码起源理论的核心是冻结偶然性,他提出的古密码子理论比较合理地推测了密码的起源与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10.
遗传密码表与《易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幅大型人类基因图谱的发表绘出了1.6万个基因染色体所在的位置,它说明人的一生的确定性和它们的遗传性程序,是由4个碱基中任取3个,构成64个密码子的基因所控制。《易经》(周易),它也有一个由64个符号组成的系统,每个符号也是由4个可能的“字母”中的3个组成,它依赖于阴阳极性的基本规律,揭示人的生命和发展受控于一个包含64种可能的状态,每一种状态又有6种可能的变化,使之成为另一个状态的系统所确定的程序。本文介绍如何由二进制表示“卦”的顺序,并以太阴、少阴、少阳、太阳分别表示尿嘧啶(U)、胞嘧啶(C)、鸟嘌呤(G)、腺嘌呤(A)4个碱基的遗传密码表,发现竟似同一个密码系统。提出是否存在一种规律,它的特征(信息)一方面通过遗传密码表的64种三联体密码显示,另一方面又通过64种可能的状态及发展显示。  相似文献   

11.
副词“真”、“很”、“太”在语义上都有表示程度高的意思,但是三者在语义特征及语法功能上还是存在许多差异。文章从语义内涵、组合能力和语用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直觉模糊集定义及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基础上 ,利用 F -格的序关系 ,研究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给出了直觉模糊逻辑 t-范及 t-余范的定义 ,同时给出了两种新型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探讨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 t-范及 t-余范所具有的性质 .拓广了模糊逻辑中关于生成子的概念 ,给出了阿基米德直觉t-范及 t-余范的表现定理 ,并对不同算子分别进行了研究 .  相似文献   

13.
"巂""雋"二字字形相近,但两个字形又是记录汉语中不同音义结合的词语;在古代文献中,"巂""雋"两形体产生混用问题。利用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知识,对这两个字的形、音、义进行考辨,得出"巂""雋"二字因为在楷书阶段形体相近,造成音义的转移。传世文献中存在的错误应当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为此,高校应着力在强化心理健康知识,丰富健康活动;造就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构建多向互动、效果持续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以及注重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等方面加大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15.
司艾华  刘伟 《枣庄师专学报》2002,19(6):45-47,56
我们平时所说的战国时期的滕文公 ,实际上是滕元公 ,至于他为什么后世称他为“文”,则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 :其一 ,作为谥号的“元”和“文”差别并不是很大 ;其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谥法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其三 ,我们还要注意到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文化影响的渐进性。  相似文献   

16.
由《老子》中的“水”看其“不争”的人生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老子》人生哲学的论述很多,而我们则从《老子》中的"水"所反映的"不争"思想的角度去审视其人生哲学。要理解这种哲学需要用"不争"的心灵和态度,把"不争"作为处世为人的准则,并将之升华到对人生存状态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能”和“可以”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探讨中得出在语义上“能”主要表示有能力,“可以”主要表示可能性。针对于一些学者认为的“能”和“可以”的义项与人称主语和疑问语气有密切关系的论断持不同的态度,经过分析得出两者义项的选择与语境的关系最为密切;本文还把“能”和“可以”的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现象用表格的形式,清楚地列了出来;对“不可以”的扩大使用的现象通过语料库得出它使用的范围比较窄;最后,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方面对“能”和“可以”进行了辨析,希望对对外汉语教学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不”和“没”是言语表达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两个词,二者表意基本相同,使用环境也非常相似,然而在语言的比较教学过程中,更多凸现出来的却是二者混用带来的表意不清。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角度看,Z-者在语义指向上所呈现出的主客观的差异与所在语句的时范畴、否定对象的不同有直接关系,而在语用上显现的差异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9.
《群经音辨》为宋代贾昌朝所著的中国第一部多音多义词典。此书收录的字均见于《广韵》,一般认为,此书与《广韵》属于一个语音系统。但是,将此书的注音与《广韵》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虽属同一语音系统,《音辨》却对《广韵》的反切仍有所改变,主要表现在:一、将类隔切改为音和切;二、按照当时的实际语音进行改变,表现出实际语音的音系情况。因此,《群经音辨》不仅反映了实际语音风貌,同时为《广韵》反切的研究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20.
“天道”与“人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古代化的研究,应注重古人对“天道”与“人”关系的认识,本举物质、制度、学等三事以证中国古代人本于天道的民族传统及其影响,并从多方面相互印证说明中国古代“拟天道以成人”是一个悠久的无所不在的传统,从而全面把握华夏化的根本及其成因;由此出发,才可能总结出中国特色的人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