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尹田先生指出财产是人格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对财产的保护就是对人的保护,是使穷汉真正具有人格的唯一出路。对此,笔者从财产的界定,人格权的宪法属性以及穷汉的"真正"出路等方面予以批判,并指出对于当今人格权立法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2.
信托财产是信托关系的基本要素,由于信托的特殊性,信托财产与传统民法的财产有很大区别,正确给信托财产定位,是信托业得以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信托财产的特性在于其人格性,而这种人格性的赋予是以交易成本最小化为动因,尽管信托财产人格性设计对受益人的利益有偏袒,但从社会成本而言,其目的在于促使交易成本最小化,当然,对信托财产的人格性不能绝对化,由于利益平衡的需求,往往在特定情况下对信托财产予以人格否认。  相似文献   

3.
人格减等是罗马法中的一个重要制度,它构成了罗马法人格制度的重要内容,为罗马法在现实社会中的适用提供了具体的方式和技术。现代民法罗马法上的"人格"演变为"权利能力"。本文通过对罗马法上的人格减等制度进行评析,进而对于现代民法权利能力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尤其是对民事权利能力进行限制的必要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孟德斯鸠认为,民法是调整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是一个与调整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关系的政治法相对应的法律部门;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民法,必须与其政治制度、自然条件、生活方式、人口、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相适应;民法的根本任务在于维护人们的财产和自由,确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理念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高飞 《科技信息》2010,(8):59-59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关系及非市场关系的扩张,由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对传统道德是非观念的冲击,人们的道德信仰受到了巨大冲击,相应的也导致了公民某种程度上的道德人格滑坡甚至危机,这种道德人格危机主要表现为道德人格的"三失",即传统道德人格的"失效"、现实道德人格的"失范"、理想道德人格的"失落"。  相似文献   

6.
人文精神秉持的人文关怀是民法的最高价值理念。人文精神的历史变迁使民法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人文精神对民法发展的阶段性影响,有利于深入把握民法的时代特征,从而使人在价值和制度层面上不断被考虑和关怀。  相似文献   

7.
见义勇为的行为是民法无因管理行为的种类之一,属事实行为。又有别于无因管理,具有见义勇为行为的发生引起了民事上的几种请求权,负有义务的各方当事人应履行各自的义务,由此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构成了见义勇为行为所引发人与人之间的人身和财产利益的法律机制。受益人向救助者给付酬谢金是民法债务关系的新创见,这有利于弘扬当今社会有难相助,大义大勇的高尚精神。  相似文献   

8.
"以人文本"的价值理念必然要体现在我国即将制订的民法典之中。人格权是民法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民法典中体现人格权的重要性是当前民法界的热点问题。通过探究《论语》一书,会发现,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已经开始关注人类自身的发展,孔子的"人文精神"在《论语》中得到彰显。民法中的人格理论通过"仁"得以表现,而孔子的"仁"又通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中庸之道"得到实践。  相似文献   

9.
王轶先生在《民法价值判断问题的实体性论证规则——以中国民法学的学术实践为背景》一文中提出了两项实体性论证规则:没有足够充分且正当理由的情况下,应当坚持强式意义上的平等对待;在没有足够充分且正当理由的情况下,不得主张限制民事主体的自由。笔者就这两项实体性论证规则进行了分析和评判,并顺用这两项规则对善意取得制度和物权行为制度进行了实体性论证分析,从另一方面得出了不同于王轶先生的民法价值判断:物权抽象性原则优于善意取得制度。  相似文献   

10.
在通常的理解中人们常常把"教化"理解为教育,将"真理"看作是关于世界的现成的知识,因而教化就是将真理作为一种现成的知识传授给他人。但是在西方人文主义的传统中,教化与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化并不是主体对一种客观知识的掌握和传授,它应该在柏拉图的意义上被理解为以某种"理念"为原型的"造形",教化本质上是人的存在状态的本质性的转变。海德格尔在关于柏拉图洞穴喻的生存论解读中,对教化与真理的关系作出了深刻的辨析。  相似文献   

11.
李秀成的“保民为乐”与洪仁玕的“革故鼎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平天国运动留给后世两份珍贵的精神遗产,即李秀成的“保民为乐”思想和洪仁开的“革故鼎新”思想。“保民为乐”提倡尊重他人的人生价值和人格,是一种人道精神、人本精神;“革故鼎新”建立在对近代社会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上,是一种仿效“西法”,建设近代化国家的精神。李秀成和洪仁开是同时代的人物,但思想认识上有差距。李秀成的思想仍然停留在“改朝换代”的水平,远远落后于时代,它不可能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不可能将中国推向富强。洪仁开了解西方文化和历史,提出了《资政新篇》;从太平天国本身说,《资政新篇》没有得到实施,但是,从中国近代史发展的整体来观察,其所规划的各种改革,在洋务运动时期大多数得到实践。但《资政新篇》过分强调“法制”,丢掉了“伦理道德”。李秀戍的“保民为乐”思想弥补了洪仁开的“革故鼎新”思想。两者都值得弘扬。  相似文献   

12.
物权行为理论自产生之日起便备受质疑。物权行为的分离原则和抽象原则是这一理论的两大基石,对物权行为理论的质疑,也主要体现为对这两大原则的论争。法国、德国、日本、瑞士对物权行为采取了不同的立法例。中国实证法已认可了物权行为理论,如《物权法》以实体法形式确立了物债二分的体例,《民事案例案由规定》则从司法政策角度明确了物权行为的无因性。但中国立法中有关物权行为的规定存在模糊性和混乱性,对此,有待于在未来民法典的编纂过程中予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民法"平等主体"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等主体”作为我国民法特有的基本概念,其提出初衷是试图从调整对象上走出一条定义或阐释民法的新路,但它在逻辑上是错误的,从历史上看是生造出来的,对于现实而言,又是脱离实际的。我们应摒弃它。而将民法简明、正确地定义为调整平等财产关系和平等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相似文献   

14.
“青春损失费”协议的恰当判断与处理,需要借助民法自然债理论与制度。自然债受民法认可引发对相关行为的法律定位思考,传统民事法律行为理论在说明引发自然债的法律行为时存在不足,应进行适当修正。对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性”应作广义理解,行为并非只能作有强制力的“有效”或“无效”的判断,而可以考虑“中间法律行为”的提出。围绕该行为对民事法律行为理论完善作思考,是自然债带来的诸多反思之一。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人肉搜索"产生的原因及"人肉搜索"与法的价值冲突进行分析,可以明确"人肉搜索"对法之价值的选择原则和选择方法,即除了通过立法位阶来明确优先保护的价值之外,还要全面考虑社会相关的法的价值观念的影响,通过确立一定的限度来平衡保护自由和维护秩序两种互相冲突的价值以达到对"人肉搜索"的合理利用。同时,为了更好地规范网络"人肉搜索",还应该对现有的立法进行完善,主要体现在民事、行政领域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文艺等对象的本质是意识形态论"是国内学界权威、主流的提法,这个命题在逻辑上存在着迷误。首先,马克思没有作出过这样的判断;其次,意识形态是法律、政治、宗教、艺术和哲学的特有属性,但不全是它们的本质属性。这个命题的迷误可能源于苏联学者的迷误和国内学者不恰当的翻译。  相似文献   

17.
法律围绕着"人"展开,在过程中处处体现了对"人"的思考和关注,又最终服务于"人"并更好地规制整个社会,民法也是如此。作为一部私法,民法体现了对私权和自由的追求,不管是强调人的自私、理性,还是对弱者进行特殊照顾,都应回到人性解放的最终目的。而在民法的探索和反思过程中,意思自治原则仍然是民法的核心精神。  相似文献   

18.
《老子》中“有生于无”的命题,郭店竹简本作“天下万物生于有,生于无”,部分学者据此认为,老子只有有无平等的观念而不主张无先于有。对老子思想的整体把握,以及从哲学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角度来论证,无先于有的观念并不能轻易地从老子那里剔除。“无”与“道”在形上层面同一,因而较“有”优先,有无的对等关系只在形下的经验世界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9.
从民事诉讼裁判的视角对"法无明文规定"下的民事审判问题进行研究,说明"依法审判原则"的发展和法官在法律适用过程中修补法律漏洞的必要性。通过对修补漏洞的方法、意义和制约因素的阐述,找出我国民事审判中法官通过修补法律漏洞进行裁判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确立"法无明文规定时不得拒绝审判"的原则,全面提高法官的素质,充分支持法官修补法律漏洞从而进行判决的行为,尽力保证司法的独立性,着力提高司法的威信力。  相似文献   

20.
《黑炮事件》是中国"第五代"电影的一个"另类",影片主人公赵书信被刻画为具有二元对立的"赵书信性格":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时代使命意识和民族自尊心理,另一方面则遇事唯唯诺诺,不断地检讨自己,自轻自贱。这一典型体现了一类中国知识分子的形象:善良而笨拙、聪颖而固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