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辣椒总碱的镇痛作用。方法:观察辣椒总碱溶液对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的影响,对小鼠痛阈的影响(热板法),对大鼠痛阈的影响(甩尾法);辣椒总碱软膏对大鼠痛阈的影响(福尔马林炎症痛模型)。结果:辣椒总碱溶液(0.01%、0.03%、0.05%)能显著降低小鼠扭体次数,能显著提高小鼠和大鼠的痛阈值;辣椒总碱软膏(0.09%)能显著提高大鼠的痛阈值。结论:辣椒总碱对小鼠和大鼠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
《应用科技》1999,(11):38
专利号:95229144.4 该专利取得了5项重大突破:1.风机装室外,厨房无噪声;2.抽烟效果极佳,油烟100%彻底抽净,达到了连炒辣椒也闻不到一点辣椒味的奇迹般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引种辣椒Jalapeno Early Hot、Portugal Hot、Sweet Banana为材料,利用自动灌溉系统控制基质不同含水量,包括5%、10%、、15%、20%、25%(CK),研究3个辣椒品种果实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基质含水量的减少,三个品种果长、果径、单果重、单株结果数、Vc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趋势;也表明了辣椒可以通过果实特征的调整适应干旱胁迫,其中Sweet Banana适应能力最弱,Jalapeno Early Hot最强,Portugal Hot居中。  相似文献   

4.
不同间作模式对丘北辣椒病虫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不同间作模式对丘北辣椒主要病虫害的影响,于2007~2008年在云南省丘北县开展了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辣椒间作玉米、花生、大豆、向日葵,辣椒主要病害发病率分别比净作(CK)减少了14.6%,5.2%,10.1%,12.3%,主要虫害危害率比净作(CK)减少了6.8%,1.4%,4.4%,3.3%;间作作物主要病害发病率最高为大豆的61.1%,最低为玉米的15.0%,向日葵的45.5%和花生的20.8%介于其间.在各种间作模式中,辣椒主要病害发病率和主要虫害危害率最低为2行玉米间8行辣椒(M2C8)和2行玉米间10行辣椒(M2C10)2种模式,其中M2C8比CK减少了15.6%,6.0%,M2C10比CK减少16.6%,4.0%;间作作物主要病害发病率最低仍为M2C8和M2C10中的玉米,分别为13.4%,12.8%.说明M2C8和M2C102种间作模式,能有效减少辣椒主要病虫的危害,适宜在类似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HPLC法测定广西指天椒中三种辣椒碱类物质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HPLC法测定了广西指天椒中的辣椒碱、二氢辣椒碱和降二氢辣椒碱含量.指天椒中辣椒碱类物质用65%乙醇溶液提取经膜过滤,采用Graces C18柱,以甲醇-水-磷酸(65:35:0.1)为流动相,流速0.6 mL·min-1,检测波长281nm,柱温为30℃时直接测定.辣椒碱、二氢辣椒碱、降二氢辣椒碱线性范围分别为77.23~407.15ug·mL-1(r=0.9999)、14.03-75.80 ug·mL-1(r=0.9999)、1.62~10.00ug·mL-1(r=0.9999),回收率在98%~100.5%之间,RSD(n=4)为0.95~2.2%.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6.
利用溶剂法和硅胶柱层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分离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碱。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辣椒红色素提取的工艺条件为:浸提溶剂丙酮,浸提温度30℃,浸提时间72 h,在此条件下产率可达16.8%;辣椒碱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溶剂乙酸乙酯,浸提温度30℃,浸提时间72 h,在此条件下产率可达3.45%;该法用于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碱的提取分离,简单实用、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7.
ISSR标记在辣椒资源遗传多态性分析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筛选到的12个ISSR(InterSimpleSequenceRepeat)引物对我国11个辣椒农家品种进行扩增,结果共扩增出66条带,其中差异条带26条,多态条带比率(PPB)为39.39%;品种特异条带7条,占总条带数的10.61%.基于Jaccard遗传相似性系数的NeighborJoining聚类分析将11个品种分为两组,这两组辣椒品种内部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150和0.134,两组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194.以扩增条带表型为基础的主成分分析显示:有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68.88%,分别占到57.51%和11.37%;以这2个主成分对11个辣椒品种作图,可以将11个辣椒品种分为两组,每组所含辣椒品种与聚类分析的结果相同.  相似文献   

8.
<正>辣椒在我们日常饮食中很常见,有些人每顿饭几乎是无辣不欢。辣椒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等,食用辣椒,能增加饭量,增强体力,改善怕冷、冻伤等症状。此外,辣椒还含有较多抗氧化物质,可预防癌症及其他慢性疾病,也就是说,辣椒是癌症的天敌,多吃辣椒可以防治癌症。但也有报道称,研究发现辣椒可能导致胃癌,最好拒绝这辛辣的味道。那么,辣椒到底是致癌还是治癌?正方:辣椒能治癌江苏省营养学会理事李庆天教授指出:辣椒、胡萝卜等蔬菜中的类  相似文献   

9.
采用L4(23)正交试验设计,在青海省循化县露地线辣椒生产基地,研究两种辣椒疫病生防菌和有机肥组合对辣椒疫病防治效果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辣椒疫病相对防效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生防放线菌A5生防细菌B2有机肥;对辣椒产量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有机肥生防放线菌A5生防细菌B2。综合辣椒疫病的防效和产量效益,制定出可在当地辣椒生产中推广的生防菌和有机肥配施的综合应用技术指标为:A5放线菌45 kg/hm2、B2细菌30 kg/hm2、有机肥900 kg/hm2,此时辣椒疫病的田间防效可达到87.19%,产量达到16 977 kg/hm2,新增产值14 450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6。生防菌和有机肥配施对线辣椒生产具有明显的防病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0.
辣椒叶片中类胡萝卜素组分分离及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辣椒叶片中类胡萝卜素组分及其含量的分离测定方法.通过对提取溶剂、皂化温度、皂化时间、KOH-乙醇皂化液质量浓度、KOH-乙醇皂化液体积、料液比的选择,以及对流动相、柱温、柱流速等色谱条件的考察,研究提取辣椒叶片类胡萝卜素工艺流程.建立了提取辣椒叶片中类胡萝卜素的适宜工艺和分离测定辣椒叶片中类胡萝卜素组分及其含量的RP-HPLC工艺.技术关键是: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皂化温度为80℃、皂化时间为40min、皂化液质量浓度为20%、皂化液体积为10mL、料液比为1∶5;采用YMC-C30色谱柱(250mm×4.6mm i.d,5μm);检测波长450nm;柱流速1.0mL·min-1;柱温25℃;流动相A为乙腈:甲醇(V∶V=60∶40),流动相B为甲基叔丁基醚(100%),梯度洗脱.结果表明以外标法定量,叶黄素、玉米黄素和β-胡萝卜素各组分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性系数在0.996 1~0.999 9之间;平均回收率在85.2%~95.1%之间.该方法为辣椒叶片中叶黄素、玉米黄素和β-胡萝卜素的分离与定量测定提供了方法保证.  相似文献   

11.
阐明臭氧气体处理对辣椒种子萌发及种子活力的影响,为该方法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提高辣椒种子萌发率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50、80、120 mg/m~3的臭氧气体处理辣椒种子(浸泡过夜16 h) 30 min,研究不同臭氧处理对种子表面微生物的菌落数、发芽势、发芽率和种子活力(amylase,AMS; superoxide dismutase,SOD; peroxidase,POD; malondialdehyde,MDA)的影响,并对各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120 mg/m~3的臭氧气体处理30 min后,辣椒种子表面微生物的抑制率达到最大值,为98. 0%。采用50 mg/m~3的臭氧气体处理辣椒种子不仅可以提高其发芽势和发芽率,而且还可以提高种子AMS、SOD和POD活性,降低MDA含量。此外,经不同浓度的臭氧气体处理后,辣椒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与AMS、SOD和POD正相关,与MDA负相关。可见臭氧对辣椒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微波辅助提取辣椒中辣椒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正交实验,用微波辅助提取辣椒中辣椒素,用HPLC法进行辣椒中辣椒素的含量测定,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75:25:0.2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柱温为32℃.结果表明,在酒精度50%,提取时间为4 min,料液比1:40加的提取条件下可很好地提取辣椒中的辣椒素,辣椒素的提取率为92.15%.  相似文献   

13.
将E型莰烯醛与盐酸羟胺在碳酸钠作用下反应合成了E型莰烯醛肟,将E型莰烯醛肟用乙酸酐脱水得到E型莰烯腈,产品得率和纯化均在90%以上.产物结构均经MS和NMR分析方法进行了表征.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将E型莰烯醛肟和莰烯腈对1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进行了抑制活性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在药液质量浓度为500 mg?L-1时,E型莰烯醛肟对油茶炭疽病菌(GlomerellaCingulata,A)、玉米赤霉病菌(Gibberellazeae,B)、梨链格孢菌(Alternariakikuchiana,C)、辣椒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D)、水稻纹枯病菌(Thanatephoruscucumeris,E)、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capsici,F)、毛竹枯梢病菌(Ceratosphaeriaphyllostachydis,G)、猕猴桃果实拟茎点霉(Botryisphariadothide,H)、葡萄炭疽病菌(Colletorichumgloeosporioides,K)的抑制率均达100%; E型莰烯腈对所试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均高于98.5%,多数为100%.当药液质量浓度为250 mg?L-1时,E型莰烯醛肟对A、B、E、F、G、H、K等7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率仍达95%以上.抑制效果超过甚至远超过百菌清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大田条件下,以常规复合肥处理为对照,探究质量分数2%、4%、6%、8%腐植酸的复合肥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在连作条件下探究腐植酸复合肥的使用效果,设置常规施肥与6%腐植酸复合肥进行连续4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腐植酸可显著提升辣椒的产量和品质,且综合提升效果与腐植酸质量分数成正比;综合效益、产量及各项品质指标,6%腐植酸复合肥为最佳处理,当年即较对照组增产14.07%;腐植酸复合肥可有效减少连作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综合产量、品质降低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第4年,6%腐植酸复合肥处理较常规施肥增产达33.6%。  相似文献   

15.
辣椒碱软膏基质及其配方的优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制备了油溶性基质、水溶性基质和乳剂型基质三种辣椒碱软膏,比较了辣椒碱在这三种软膏中的释药速度,确定了乳剂型基质为辣椒碱软膏的最佳基质;采用正交设计实验优选了乳剂型基质中主要原料的配比,获得辣椒碱软膏基质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准确研究辣椒采摘机器人受不同作业场景影响的规律,利用获取的采摘目标信息构建基于改进YOLOv5s的辣椒采摘识别定位模型.基于光照强度、光照角度、枝叶遮挡和果实重叠等场景建立图像数据库,引入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改进YOLOv5s的特征融合网络进行深层次特征提取,以增强网络的信息表达能力,提高检测精度.探讨不同场景对该模型检测精度P、检出率R和平均精度均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 MAP)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改进后YOLOv5s模型对辣椒的检测精度高达95.6%,较YOLOv4、YOLOv3、YOLOv2及Faster R-CNN模型分别提高了6.1%,9.3%,44.4%,8.2%;光照角度处于正面90°时的检测效果最佳,MAP达97.3%;模型在白天强光和傍晚弱光场景下的鲁棒性好,MAP值高于90%;模型在枝叶遮挡场景下比果实重叠时的检测精度高;辣椒距离相机坐标系的空间坐标测量值取0.2 m时的误差仅为1 mm,满足辣椒采摘定位精度需求.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辣椒碱中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对辣椒碱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市售辣椒粉为原料,分析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以及料液比3个参数对辣椒碱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对参数进行优化得到最佳的提取工艺,即提取温度为45℃,提取时间为1 h,料液比为1:6,此时提取的辣椒碱质量分数为14.78%.该方法证明使用有机溶剂提取辣椒碱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镉处理浓度为0~2.0mg/L,辣椒的生长反应和富集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镉浓度的增加,辣椒生物量呈下降趋势;株高上,第Ⅱ号处理略有上升,其它呈下降趋势,说明高浓度镉抑制辣椒生长,低浓度对辣椒株高有促进作用。辣椒各部分镉含量关系,根>茎>叶,随着镉浓度的增加,镉在根、茎、叶中的富集系数和在茎、叶中的转移系数总体上逐渐减小;根、茎、叶和水培液中镉含量关系均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利用索氏提取法,用不同溶剂从几种辣椒中提取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素,确定了较佳提取工艺条件;利用树脂吸附法和溶剂萃取法分离色素和辣椒素,确定了较佳洗脱剂和萃取分离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小米椒辣椒红色素含量最高,用氯仿提取效果较好,较佳提取时间为50 min;XAD16树脂可吸附无水乙醇溶解的红色素,其饱和吸附为每g树脂可吸附0.017 g辣椒提取物中的色素,氯仿为较佳洗脱剂;溶剂萃取分离辣椒红色素的较佳条件为:80%乙醇,萃取3次,萃取时间60min.另外,弱碱性金属氧化物有很好的除辣效果.  相似文献   

20.
用重均分子量Mw分别为3.8×105 、4.8×104、5.4×103 和2.3×103壳聚糖的溶液对辣椒幼苗进行浸根处理后移栽.研究结果表明:低分子量壳聚糖(Mw 2.3×103 和 5.4×103) 浸根移栽辣椒幼苗能明显改善其根系的发育,促进植株生长,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 且适宜浓度为0.5%和1%;而低分子量壳聚糖2%~4%浓度处理及高分子量(Mw 4.8×104和3.8×105)壳聚糖1%浓度处理对移栽植株生长坐果的促进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