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成功的“管理”者,其历史功绩世人皆知,曾国藩一生政治军事生涯中,其“人才”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本文从重人、量人、用人、举人、育人、知人(相人)等方面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曾国藩人才的思想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曾国藩外交思想的核心观点是“羁縻驭夷”,指出曾国藩外交思想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曾国藩是近代封建地主阶级的著名代表人物,他一生治军为政之所以取得成功,就在于他知人善任,重视人才。他认为,在人才的选拔标准上要注重德才兼备,二者缺一不可,并将“德”放在第一位;在人才的培养方法上,他主张不拘资地以选用人才,力争做到人尽其才、适其所用。此外,曾国藩还将人的才能分为三等,指出勤习不已乃是根本的成才之道。对于曾国落的人才思想,我们应运用马列主义的观点方法,剔除其糟粕,吸收其合理因素,以更好地为当前社会建设和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4.
曾国藩作为湘军的创始者和统帅,在长期的政治,军事实践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的人才思想,一秉至诚访求人才,崇尚诚朴“转移”人才,勤教严绳培养人才,慎择务实使用人才。  相似文献   

5.
曾国藩一贯重视人才,有着颇具传统道德色彩的人才观念。他认为举贤用能既是治世之道,也是“仁”德之举;主张在用人原则上要广收慎用,珍视国家“名器”;在用人标准上,强调要德才兼顾,重视品德优劣;他还认为,人才以陶冶而成,主张对人才应以身垂范,“勤教严绳”,尤其要注重诚、廉、俭、勤诸德之养成。  相似文献   

6.
曾国藩的智囊团 曾国藩出身农家,资质并非上佳,但几乎以一己之力平定太平天国,封侯拜相,位极人臣,成为“中兴第一名臣”,其后更是直接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等等领域都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人对其更是推崇备至,  相似文献   

7.
曾国藩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近代外交活动中既不同于“言势者”,又有别于“言理者”,而是走出了夷夏之辨的樊篱,提出了务实变通的外交构想。然而,他终究无法脱离当时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环境,故其外交思想中存在着欲作为而不能为,困惑与牾共存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论贺长龄的经世思想对近代湖南人才群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长龄是湘籍经世派的杰出代表,他的经世思想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对近代湖南经世人才群体中的唐鉴、陶澍、贺熙龄、魏源等人和湘军人才群体中的杰出首领曾国藩、左宗棠及重要人物罗泽南、刘蓉、郭嵩焘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办学思想和管理理念是否先进上。学校制定制度不是为了“治”人,不是为了把人管“死”,而是为了更好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学校管理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们需要一个和谐、民主、蓬勃向上的人际环境。为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为培养具有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在工作中我重点抓了三方面的内容:科研、质量、德育。  相似文献   

10.
继姚雪垠《李自成》这部中国当代长篇历史小说奠基作之后,进入新时期以来,历史小说成为创作的持续热点,成为当代文学大观园里最有实绩的品类之一,而唐浩明的《曾国藩》无疑是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品之一.历史学家、小说家唐浩明以“人”的观点再现曾国藩,用文化衣钵剖析曾国藩十分丰蕴、有着巨大可垦性的一生.以儒家思想为端点,将曾国藩置于“为酬君恩”、“为兴家族”、“徐图自强”的三维坐标中,通过东方传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的撞击,对曾国藩进行了一次全新的认识和评价.此外,本文还就唐浩明小说来撷众多的分切小镜头,在复杂矛盾冲突中突出文化与人的制约关系,以及细节刻画、个性渲染等艺术表现手法作了评析.  相似文献   

11.
曾国藩援引“经济”入“义理、考据、辞章”之中,使桐城派所恪守的道统有了现实的内容。曾国藩又不废“藻丽”之语,相反,他很重视文学语言的优美流丽。为医治语言的枯涩,他提倡从辞赋中汲取养料,骈散并用。  相似文献   

12.
本以《李自成》、《少年天子》、《曾国藩》为例,在“说谁”以及“如何说”的层面上分析当代历史小说表现对象呈现出的由“事-人-化”的发展趋势,以及从一体到多元、由封闭到开放的叙述走向。  相似文献   

13.
在曾国藩的家训思想中,家庭伦理教育思想居于重要的地位.孝悌乃家和之方,勤俭乃兴家之本,谦敬乃交接之要,知足乃自保之术这四个万面是曾国藩家训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它对于社会主义家庭伦理道德的教育有其独到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管理思想、管理体制制度、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阐述了现代管理理论,强调“资源人”的现代人格理论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实现“以人为目的”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在严酷的国际化竞争形势下,如何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久,是每一位国企领导者需要研究回答的问题。文章论述了企业管理中“人”和“制”这两个要素及其内涵的辨证关系,进而将其概括为“人制管理”的理念。文章指出,把国企做强,就要依靠人才,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国企的核心竞争力;把国企做久,成为长寿企业,就要依靠制度创新。“用能人”是把国企做强、做久的关键;“建新制” 则是把国企做强、做久的保证。文章阐述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贯彻“人制管理”理念的实践情况和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现代企业根据知识经济竞争化的要求,突出“人才激励管理”,对人的认识有了升华,把开发人才放到企业运营运作中至关重要的位置,提出人是最重要的资源和最宝贵的财富。全面理解人本管理的内涵和精髓,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既是时代的要求,又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本文对人本管理的内涵进行了描述,突出现阶段人本管理的重要性,对它的管理现状、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实施的思考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自成体系,颇具特色。从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的内容和渊源来剖析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对现代家庭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和谐”是孔子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以“仁”为内容,“礼”为形式。文章以介绍孔子的和谐思想为切入点,进而说明其对维护当今社会秩序的启示。孔子的和谐思想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两个方面,突出指出其中“义利观”、“尊尊”、“仁政”等观点对现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维护社会秩序的现实指导意义。但由于孔子所处时代的局限性,我们对待孔子的和谐思想应采用辩证的态度对其扬弃,从而使孔子的和谐思想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晚清洋务派由于兴办机器工业的需要,一般多重视科技人才.曾国想开风气之先,在这方面贡献良多,颇堪称道.但迄今史学界对此尚无专义研究,笔者特钩沉有关史料,简述论之.一曾国著在带领湘军,勾结外国侵略者联合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对洋人船、炮的历害深有体验,深刻地认识到这种新式武器对清王朝的重要性.他于是报着“求洋人擅长之技,而为中国自强之日”的意愿1,“开清季提倡洋务之先声。”2应兴办洋务之需,曾国藩的人才观也相应而变,开始注重“笃实践履之土”,“对于博学多才之上,尤加扎敬”3.1861年,曾国藩在创…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文献法、调查、访问等研究方法,对高职院校开设“体育信息服务与管理”专业可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院校设置“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相关体育信息服务与管理人才正是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必将有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