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评《科学革命的结构》新译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托马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TheStructureofScientificRevolutions) [1](以下简称《结构》)算得上是 2 0世纪学术史上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其影响不仅仅限于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相关领域 ,而且延伸到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文学史、艺术史、政治史、宗教史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对于从事科学史研究的人来说 ,《结构》当然是一本必读之书。近来因准备开设“科学史导论研讨班”课程 ,自然要把《结构》列入该课程的必读参考书目。但大陆的老译本现已不易找到 ,正巧我在书店中看见北京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的《结构》新译 …  相似文献   

2.
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在哲学上的遗产有三个:一是与逻辑经验主义对科学的形式和静态方面的强调针锋相对,库恩强调科学的具体的和动态的方面,这在他关于常规科学的论述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二是由于库恩的范式概念的多义以及库恩本人对自己论述的哲学后果的意识不够明确,导致库恩的思想容易被引向概念相对主义;三是库恩试图想做但又没有充分展开并且经常被他的读者忽视的一种关于科学发展的进化论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2012年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出版五十周年。此书的出版,是国际科学哲学界的重要事件,标志着科学哲学中历史主义转向的开端。五十年来,此书深刻地影响了科学哲学及相关学科的历史发展,也引发了一系列热烈的讨论和争论。在五十年后的今天,如何正确评价库恩所引发的这场变革,如何正确理解库恩的思想及其发展,仍然是学界所瞩目的话题。芝加哥大学出版社为纪念《科学革命的结构》出版五十周年专门出版了其第四版,并邀请加拿大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通讯》是抗战时期在大后方创刊的综合性英文科学刊物,面向英、美科学界发行,报道大后方科学之进展,由中华自然科学社于1942年开始编辑,先是由该社自行对外发行,后于1943年交李约瑟领导的中英科学合作馆发行,直至抗战结束共刊行10期,在当时的中外科学交流中发挥了与Nature相似的作用。依据新发现的刊物文本及相关史料,文章发掘了该刊的创办史实、编辑与发行情形、学科布局等情况,首先指出该刊是在战时中外科学交流日渐停滞的背景下创刊的;进而揭示创刊经过与发行渠道的建立过程;然后通过阐释征稿情形与统计学科布局,说明该刊主要反映了基础科学方面的进展。文章最后基于具体案例呈现该刊所发挥的对外科学交流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科学史上,“革命”一词最早出现于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天体运行论》的拉丁文原名是De Revolutionibus,其中的revolutionibus一词原意指“运行”、“转动”。由于哥白尼学说一反以往的科学传统,掀起了科学史上的一场大革命,所以revolutionibus一词逐渐又具有了“革命”的新义。自那以来,“科学革命”便为科学史研究的一个课题。什么样的变化才构成一场科学革命?科学革命的本质和引起的后果是什么?很久以前,西方科学史家们主要持一种内史论观点,即认为科学革命是科学理论自身发展的逻辑结果,或至  相似文献   

6.
苏联知名哲学家、科学史家鲍·米·凯德洛夫的近著《列宁与科学革命·自然科学·物理学》的中文版(李醒民、何水泽,柳树滋校)已经付印,即将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全书共470页。该书分为上、下两篇:自然科学革命的概念及其类型,物理学的物质观的革命。上篇共有两章:第一章,自然科学发展的革命道路;第二章,不同类型的自然科学革命。下篇共有三章:第三  相似文献   

7.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及其后的科学启蒙中,至少与《新青年》一样重要的《科学》杂志,从1915年创刊到1950年第一次停刊的35年中出版了32卷,369期,347册,千多名作者的近万篇文章,约3千多万文字。这3千多万文字包括了科学的理论、科学的应用、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的社会建制等4个方面的内容,从而在整体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形象。因此,它所做的工作就是从科学的社会应用层面或器物层面(船坚炮利等技术产品)、科学的理论知识层面或解释层面(科学事实、定律、理论等)、科学的价值层面或精神层面(科学观念、精神、原则、方法等)以及科学的体制层面或社会建制层面(科学研究机构、科学传播机构、科学学会等学术组织及其存在和运作的社会支持系统)等四个层面去帮助中国人理解科学是什么的启蒙工作、普及工作。这是一种超越洋务运动在器物层面启蒙、维新运动在知识层面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代表的激进派在价值层面启蒙的全方位的科学启蒙。  相似文献   

8.
《科学》的科学--对《科学》的科学启蒙含义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及其后的科学启蒙中,至少与<新青年>一样重要的<科学>杂志,从1915年创刊到1950年第一次停刊的35年中出版了32卷,369期,347册,千多名作者的近万篇文章,约3千多万文字.这3千多万文字包括了科学的理论、科学的应用、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的社会建制等4个方面的内容,从而在整体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形象.因此,它所做的工作就是从科学的社会应用层面或器物层面(船坚炮利等技术产品)、科学的理论知识层面或解释层面(科学事实、定律、理论等)、科学的价值层面或精神层面(科学观念、精神、原则、方法等)以及科学的体制层面或社会建制层面(科学研究机构、科学传播机构、科学学会等学术组织及其存在和运作的社会支持系统)等四个层面去帮助中国人理解科学是什么的启蒙工作、普及工作.这是一种超越洋务运动在器物层面启蒙、维新运动在知识层面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代表的激进派在价值层面启蒙的全方位的科学启蒙.  相似文献   

9.
伽利·葛丁(Gary Gutting)编辑的《范式与革命:托马斯·库恩科学哲学的应用与评价》(Para-digms and Revolutions: Applications and Apprai-sals of Thomas Kuhn's Philosophy of Science)一书,1980年由美国圣玛利亚大学出版,全书339页。葛丁的书是一部评价和运用库恩思想的论文集,其中包括哲学家、社会科学家、人文学家以及  相似文献   

10.
11.
意大利热那亚大学物理学系科学史教授,研究开耳芬的主要权威贝龙(Enrico Bellon),曾写过一本《纸上的世界:关于第二次科学革命的研究》。该书的英译本(A World on Paper,Studieson the Second Scientific Revolution)于1980年在美国由MIT出版。哈佛大学物理学和科学史教授杰拉尔德·霍耳顿认为:“这是一本发人深省的、富有教益的著作。”  相似文献   

12.
现代地学革命与科学革命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地学革命与科学革命理论诸大建自从库恩发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以来,科学革命成为科学哲学的热点问题。笔者认为现代地学革命是一个非常适合用来解析何谓科学革命以及革命如何发生的工作案例。这固然因为它是现有科学革命模式较少涉及的物理学之外能在理论上激起...  相似文献   

13.
论失败的科学革命--兼评科恩的科学革命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科学史上,我们习惯上把"革命"指称那些已经成功的科学活动.从哲学角度讲"成功"可以理解为:科学发明者或发现者的主观预想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相统一.反之,失败就是主观与客观相分离、相背离.失败的科学革命固然令人扼腕叹息,然而,失败是认识发展总链条上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环节,对失败的科学革命进行哲理上的类型化分析、原因之探究,进而从失败中发现成功的机制,无疑有着重要的认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4.
科学革命的语言根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几年前,我曾在一篇论述科学革命的文章中指出:科学革命是科学观念(科学理论的基础或框架,即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的急剧而根本的改造。我还通过历史上的几次科学革命的案例研究,概括出科学观念改造的几种方式:彻底取代,旧名新意,合理推广,辩证综合,包容蕴含,标新立异。近读语言哲学的有关文献和托马斯·库恩教授的近作,尤其是他三篇一组的Shearman纪念讲演,使我获益匪浅,启迪颇深。我觉得,从语言哲学这一新视角来观察,可以洞见科学革命的深层结构和科学发展的内隐真相。进而言之,整个科学,乃至整个人类文化起源的秘密也许就埋藏在语言之中。  相似文献   

15.
我们已经日益了解到,古典科学时期的物质结构观是构成主义结构观。古典科学的方法是构成主义的方法。这种方法也就是还原主义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本质是对事物作分割的,集中于各孤立因素的分析考察。复杂现象和实体被击破成为它们的构成组分,再对这些组分的性质进行研究。这种观念和方法已经日益显露了它的局限性。社会、经济、科学等的发展充分表明,世界是一个有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和我国科技界的往来日趋频繁。教科文组织以其内容丰富的出版物,尤其是定期出版物为我们扩大了视野。我们已见到的杂志有:《科学对社会的影响》、《信使》、《自然和资源》、《世界科技情报系统公报》等二十多种。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与民主,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启蒙与革命,是回响在中国近代史上民族振兴救亡图存运动中的双重变奏。在中国现代化这一主题和历史进程中,科学传播与社会变革这两大思潮和运动从原初的并行、交织到最终的汇流,凸显出科学与社会的互动,而尤以那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为节点。辛亥百年,科学伴行。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辛亥革命颠覆了绵延两千年的皇权专制王朝,建立了中华文明史上第一个共和国,无疑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重要的转折点,深刻地影响到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以科学与辛亥革命为题,探讨辛亥革命前后不同时期科学与革命之间的互动,尤其是这种互动所导致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无疑既是科学社会史的重要话题,也开拓出新的研究方向和空间;既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也可以温故知新,前瞻未来,更加明确学术界自身在新文明建设中的责任担当。2010年1月本刊新一届编委会的第一次会议,就提出要把召开小型专题研讨会、开设研究专题专栏,作为本刊提升办刊质量、推进学术研究的重点举措。此次专栏开设,正是从本刊与武汉理工大学于六月中旬在百年前武昌首义之地联合举办的科学与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学术研讨会的论文基础上选辑而成,并且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日呈现在...  相似文献   

18.
科学革命的重要特征是信仰上的改变。信仰改变跟“经验“与“体验”的比较密切相关。关注信仰改变,对科学革命、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坚定性与转换性相结合、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结合,是具有科学价值的信仰改变的重要朝向。  相似文献   

19.
“科学革命”与科学实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物理科学自17世纪以来所获得的成功,已经给予人类以空前的能力来为自己的目的而操纵自然。这种技术上的成功当然是下述事实的一个反映,即我们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中所接受的科学理论在经验的层次上具有相当广泛的正确推论,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进行如此这般的操作,那么如此这般的可观察效应就一定会出现。但是,这些领域中已被接受的科学  相似文献   

20.
美国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家托马斯·S·库恩1977年出版的《必要的张力》是他继1962年《科学革命的结构》之后另一本系统阐述他的科学观的著作。本书包括作者从1958到1976年发表的论述其科学观的重要文章、讲演,共十四篇。这些文章,如《序言》所说,记录了作者二十多年来思想探索的脚印,以及《结构》出版后的新的探索。这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他是怎样达到他的结论的,从而进一步了解这些结论本身。这就是《张力》一书的某种独立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