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文学主要是成人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其目的在于通过文本让儿童获得自我认同,帮助儿童顺利实现社会化过程。但文学中的童年世界一直被成人代言,叙事中的"儿童声音"也是成人代言下的产物。童年世界作为独立的"他者"被纳入成人的权力话语体系,成为被想象、被叙述的对象。因此,成人作者如何在文本创作的权力话语下展现儿童的声音和意识,直接决定了儿童文学的叙事方式。而国内学术界对这一重要主题并没有给予关注。本文从后经典叙事学理论和文化研究的角度,结合实例深入分析了儿童文学叙事中儿童声音表达的三种方式,弥补了该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现有的翻译思想史研究流于史料汇编,大多从译者和论者的角度阐述个人思想,总结理论,没有与翻译理论史区分开来。王宏志的新著《翻译与文学之间》以晚清、民国为时代背景,以"翻译与政治的关系"为主线,以发生在文学领域的翻译事件为主要对象,不仅重视名人言说和翻译观念,在研究方法上也注重对翻译现象与宏观文化语境之间的互动式阐释,揭示了具体翻译行为和事件背后更深层的社会价值观和群体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是指“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政治思想史。它是研究现代中国社会各个阶级的政治态度,政治主张,通过一种什么制度来实现他们的政治主张。既包括了进步阶级的先进主张,也包括落后阶级的政治主张。具体地说,现代政治思想史,包括工人阶级的政治思想,小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买办、封建阶级的政治思想。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特别要研究工人阶级的政治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怎样战胜各种反动思潮、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的各种政治  相似文献   

4.
孔子的传统主义是一种理解和解释传统经典的方法。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视域中孔子的传统主义解析之所以可能,是由于:二者都主张经过创造性理解和解释经典,从传统内部寻找思想史演进和现代性形成的文化基础。这种解析可在"理解"和"解释"两个理论层面加以完成。其意义在于:梳理传统的现代性转换的内在逻辑,即澄清孔子仁学普遍理性化的现代方式。  相似文献   

5.
"中庸"作为儒家的核心思想,对"奉儒守官"、"一生却只在儒家界内"的杜甫有着深刻的影响。文章以杜甫对六朝诗歌的评价为中心,通过与陈子昂、李白以及元结文学主张的比较,侧重分析杜甫诗歌理论中所体现的"中和"思想。杜甫主张"历代各清规","不薄今人爱古人","转益多师是汝师",以他所坚守的儒家标准,使其文学主张取得了"好古而不遗今,务华而不去实"的"中和"效果,这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杜甫的"中和"思想。  相似文献   

6.
《明夷待访录》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宗羲的代表作之一,它集中地反映了黄宗羲的政治思想:强烈的政治关怀与积极入仕的向往,对君主专制的激烈批判与对政治改良的构想,等等.尤其是在构建理想社会体制模式中,他从革除明代弊政角度出发所提出的诸多观点,都具有某种近代启蒙思想萌芽的倾向.但这种思想显然不能与近代民主思想相提并论.正确估价其思想意识发展程度,仅从其作品本身进行文本的解读是很不够的,而应当多方面地联系其所处的特定社会环境及其思想认识的基本倾向.这种整体性、联系性的认识方法在思想史研究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辛燕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9):113-115
杜威的教育思想是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他的基本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等,其基本特点是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实践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等,对如何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政治思想史之研读历来是政治学研究的基础,由于西方政治思想在当今世界的主导地位,因此,对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读和批判理所当然地成为政治学研究的核心基础,其重要性是无论怎么说都不为过的(比如其重要性就远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之上)。  相似文献   

9.
《格萨尔》在其千年传唱中产生了大量的异文本,对异文现象及异文本进行学科阐释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借鉴"本事"及"本事迁移"理论对《格萨尔》的版本延承关系进行划分和梳理,为研究《格萨尔》生成机制和传承模式提供了一个不可或缺的理论视域。  相似文献   

10.
B·F·斯金纳强化理论探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B·F·斯金纳是美国现代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强化理论是他学习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和基础。本文在全面分析了斯金纳对强化类型、强化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其强化理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得失 ,认为 ,其理论一方面创造性地发展了学习理论 ,对教育教学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并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 ,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机械论色彩、忽视儿童心理发展内部矛盾、人和动物的心理不分等不足。  相似文献   

11.
受到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和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的影响,新历史主义文论凸显了文学文本与物质实践、文化政治之间的互动关系,创造出独特的"文本政治学"的文论形态。对文学文本特殊性的取消并将之政治化,使得新历史主义文论对文学创作和文学功能的看法带上了极其功利的色彩。  相似文献   

12.
詹姆逊是美国新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主要理论代表。詹姆逊吸收了精神分析学的某些观点,认为“辨证的批评”应当显示文艺作品的内容,揭示被压抑的无意识和原始经验。同时,对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比较重要的修正。他把弗洛伊德的生物性“个体无意识”和拉康的“语言无意识”修正为“政治无意识”,并把政治分析和文学分析结合在一起,他还将精神分析“历史化”,使政治无意识成为一切文本和文本阐释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3.
互文性理论强调文本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提倡译者根据不同的体系对文本进行翻译,从而为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研究开拓了新的研究方向。文章从英语电影汉译名的"变异"现象出发,阐释互文性与目的语变异的关系,并据理论证片名翻译变异的互文性原则。  相似文献   

14.
米尔斯海默是继肯尼斯·华尔兹之后的又一个对现实主义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里程碑式的人物。其代表作《大国政治的悲剧》详细而全面地阐述了他的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这本书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国际政治理论各界的关注,学术界对这本书褒贬不一。本文就从这本书入手,对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的理论框架及米尔斯海默个人的研究做一些评价。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政治主张》是以蔡元培、胡适等一批著名知识分子针对20世纪2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状况所提出的政治解决方案。该方案集中体现了他们对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理解与把握,把实现有序的社会政治寄托在"好人政府"身上,属于资产阶级改良思潮的范畴。同列签名序列之中的李大钊,则是中国早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主张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社会革命,他与前者之间似乎不应发生关联。李之签名,应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其联盟思想应是导致他签名的主要原因,共产国际联合吴佩孚的设想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欧洲法律思想史上,洛克第一次从理论上论证了"天赋人权"原则,这是其社会契约论自然法思想的核心内容。由此出发,他提出了"主权在民的法律观"以及系统的自由学说,阐明了法律与自由的关系。本文从:"自然法理论""社会契约论""分权学说"和"自由思想"四个方面来具体阐述洛克的法律思想。  相似文献   

17.
黄遵宪是近代杰出诗人,他自幼受民歌熏陶,喜爱、搜集、研究民歌,这些均渗透到在他后来的诗集《人境庐诗草》的创作中。其强调诗歌创作要注意对民歌中"情真"说的吸取,主张诗歌创作要情真、意真,这些都在他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和晚年所提出的"杂歌谣"中得到了具体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认为,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其小说中运用了大量自由间接话语的叙事技巧,很好地体现了其文本的性别政治主张.一方面,这一叙事策略得以解构男权社会宏大叙事主题,重申女性主体意识;另一方面,这一技巧使读者能够参与文本解读并得出自己对人物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当前,社会信息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信息生成、流动、传播的方式、特征都发生着深刻巨变,传播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具有积极借鉴价值。传播学介入思想政治教育学可能在于这两种不同知识体系之间的兼容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视为一项以政治价值观为内容的传播活动。从研究主题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学与传播学以各自视角指向对人的关注。从研究对象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传播活动具有结构同构性。从传播主体上看,传播学传播类型与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类型存在契合。传播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具有如下理论价值:注重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信息环境研究、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特殊性研究、注重政治价值观传播过程研究、以及政治价值观的大众传播研究。传播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价值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上从"独白"走向"复调",在方法上从"灌输模式"走向"对话交流模式",在话语上从"主导性"走向"公共性"。  相似文献   

20.
从文献述评的角度入手,介绍并评论当今学术界对斯金纳共和思想的研究现状及其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