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3):108-112
怀特海的自然观赋予各个现实存在相较于其他现实存在之存在价值,其将有机体、系统作为价值主体,拓宽了价值主体的界限,把彼此联系的所有事物都纳入其广义的价值论体系之中。怀特海的思辨方法正是将价值经验给予更加宽广的自然界,籍此考究人和自然的关系,因而契合了自然价值、生态环境价值等的现实需要。在怀特海哲学理论的基础上,建设性的后现代学者由此拓展出了一条"复魅"之路。他们提出了所谓的"泛经验主义"。然而,"泛经验主义"的"复魅"道路是行不通的。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种整体的价值关系是由于人的普遍性而建立起来的。在当今世界居主导地位的仍然是无神论与唯物主义,意图通过先前的逻辑来还原自然之神性势必难以实现。我们应该另觅佳径,此乃实践哲学之进路。  相似文献   

2.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4):118-122
法因的"自然本体论态度"采取一种哲学上的"最小主义策略",是沿着自然主义方向对传统的科学哲学重新定向的努力,但法因本人的理论也陷入自我循环,没有解决长期困扰自然主义者的自然与规范的二元悖论的问题。劳斯的科学实践哲学最终并没有清晰地阐明规范性与因果性的关系问题,没有找到一条走出当代科学哲学所面临的自然与规范的两难困境的出路。"实践的规范自然主义"的合理性模式或许是一条走出当前理论困境的出路,但其内容和细节尚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今日的物理学哲学,大多讨论和研究量子力学哲学问题,然而组成物理学哲学的还有许多其他议题与论旨。本文将以科学实践哲学作为视角,结合科学实验哲学的材料和观点,将讨论物理学实验与一般实验室研究中各类角色的作用,特别涉及如下问题:物理学实验研究中有何角色发挥作用,物理学实验对象的本体论问题,特别是物理学实验中的"自然物/人工物"的关系,物理学实验的认识论问题,实验和实验室可以产生"事物知识"。本文认为在科学实践哲学视野下,一切科学实验中的对象,都不是纯粹的自然物,而是具有创造特性的半人工物。本文也将指出,物理学在把天然世界改变为人工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和影响,这种作用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物理学绝不是脱离社会的、纯粹研究自然的科学。  相似文献   

4.
20世纪的化学在高度分化和专业化的同时,完成了两次重要的跨学科综合。在上半个世纪,化学吸收物理学革命的成果,衍生出量子化学和现代结构化学,在电子层面回答了基本物质以何种方式结合的学科基本问题;下半个世纪,化学应用于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发展起来,生命现象得以在分子层面得到说明。而莱纳斯·鲍林这位20世纪最杰出的化学家以一己之力直接参与并实际引领了这两次理论变革。本文考察了鲍林在化学键理论、早期分子生物学以及分子医学方面的工作,以此追溯和分析了暗含于两次基础学科综合的基本概念转折和方法论特征。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理论出发,应用案例数据、理论阐述和研究模型相互印证的探索式案例研究方法,通过5家企业的资料编码和分析归纳,讨论了企业外部制度环境、企业社会战略反应和企业社会绩效之间的内在驱动机制。研究发现,制度环境中的规制、规范和认知压力对企业社会战略反应和企业社会绩效存在正向影响;企业整合社会计划、激励员工参与和评估社会责任的战略反应亦对社会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本文弥补了"经济理性"视角在企业社会责任驱动机制研究中解释力不足的缺陷,也为政府和企业制定社会责任推动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当前科技哲学学科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揭示其相关问题对本学科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基于科技哲学领域较早设立的26个博士点博导样本,通过对其年龄结构、教育背景、科研产出、研究方向等的计量分析,勾勒出学科发展现状,并就学科萎缩、跨学科导师比例减少等给出了建议:导师结构年轻化、背景教育多元化、创新思想学派化以及学科内核规范化。  相似文献   

7.
关于虚拟世界的哲学论争,无论其逻辑起点如何,都步入了一个技术思辨误区。实际上,虚拟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工具,更重要的是它嵌入到人类生活的社会文化系统之中,带来了社会关系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为此,虚拟世界研究的方法论应该从技术思辨转向社会哲学,即在实证基础上对虚拟世界进行形而上的建构。从社会哲学的视野来审视虚拟世界中的一些哲学问题,是有待拓展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8.
"哲学资本"——布迪厄社会理论的"工具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迪厄是法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更是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但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学界并没有把他作为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来对待,因此,我国学者对布迪厄的哲学思想了解的不多。布迪厄依靠自己拥有的哲学资本①(哲学博士和哲学教师资格文凭),创造性地运用系统论、普遍联系和认识论等哲学思想,使其社会理论凸现出建构的结构主义或结构的建构主义、关系主义和反思性的哲学特征,布迪厄在创立社会理论的过程中,哲学资本起到了工具箱②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美国技术哲学协会的电子刊物上的文章为基础,综述了当代技术哲学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困境,以及学界学人为了摆脱这种困境、解决问题而做出努力的几种主要进路,最后介绍了理解当代技术哲学新进展的概念框架.  相似文献   

10.
自由思想和研究的热情——卡尔·皮尔逊社会哲学一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尔·皮尔逊(Karl Pearson,1857—1936)是英国著名的哲人科学家,是19和20世纪之交罕见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也是一位身体力行的社会改革家。他就各种社会问题发表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提出了一整套诱人的解决方案。他关于“自由思想”的论述,至今仍值得每一个知识人深思;他关于“市场的热情和研究的热情”的论述,值得混迹于学术界的“市场人”猛省,值得“研究人”警惕。这些论述的思想意义是永存的,其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1.
俄(苏)学者对科学革命问题的研究在逻辑—方法论和辩证逻辑两个层面上展开,我国以往的介绍和研究主要集中在辩证逻辑层面。在逻辑—方法论层面,俄(苏)学者的贡献同样不容忽视。他们并没有沿着西方学者开辟的道路和方向做重复性工作,他们甚至比西方更早地意识到科学革命中新旧理论的关系问题,并以互补性原则为基础展开研究。他们对新旧理论的极限转换关系,革命前后新旧理论关系的过渡状态和平行状态,以及新旧理论在概念上的发生学和结构学关系的研究,提供了范式更迭的可通约性根据,形成了研究科学革命问题的独特进路,显现了俄(苏)学者在这一问题研究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2.
绿色发展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价值观,其目标体现为社会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复杂系统的目的性行为以及多目标多层次控制范式,为理解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与道德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科学视野和系统哲学思维。因此,作为道德主体的人类应着力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社会、经济、自然三个子系统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对绿色价值观以及社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与自组织进化、序参量与价值突现进行复杂性科学哲学的分析,将为我国绿色发展实践,特别是为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3.
生态环境问题关系到人类及整个生物圈的共同命运。环境哲学建立在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哲学反思之上,可视为哲学思考革命式的转变。"非人类中心主义"试图以否定"人类中心"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理论支撑。然而,"人类中心立场"具有稳固的哲学思想基础和存在的必要性。不管是在认识论还是价值论上,"人类中心立场"与环境哲学的根本理念并不矛盾,而恰恰是建构环境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可以通过强调代际伦理、全面理解"人的本质"建构"以人为本"的环境哲学。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科学哲学研究的历史与社会研讨会"于2014年12月1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自然辩证法史专业委员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专业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科技哲学研究室共同承办。本领域专家、学者共40余人出席会议,其中既有已退休的资深研究员,也有活跃在中国科学哲学研究领域的中青年专家。大家共聚一堂,回顾中国科学哲学研究的历史和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会复杂性与系统科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所长吴彤教授所著《复归科学实践——一种科学哲学的新反思》一书最近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一部以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科学实践哲学的研究为主题的科学哲学反思性著作,是清华大学科学哲学团队多年来悉心研究的成果,体现了一种与传统科学哲学非常不同的路向。  相似文献   

16.
本会复杂性与系统科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所长吴彤教授所著《复归科学实践--一种科学哲学的新反思》一书最近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一部以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科学实践哲学的研究为主题的科学哲学反思性著作,是清华大学科学哲学团队多年来悉心研究的成果,体现了一种与传统科学哲学非常不同的路向。  相似文献   

17.
本会复杂性与系统科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所长吴彤教授所著《复归科学实践--一种科学哲学的新反思》一书最近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一部以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科学实践哲学的研究为主题的科学哲学反思性著作,是清华大学科学哲学团队多年来悉心研究的成果,体现了一种与传统科学哲学非常不同的路向。  相似文献   

18.
正值岁末隆冬时节,绿城南宁依然郁郁葱葱。2007年12月21—23日,由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与人文研究中心、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科学技术研究所联合主办,广西大学科技哲学研究所承办的第三届“全国科学技术中的哲学问题”学术研讨会在南宁市广西大学隆重召开。会议共收到论文56篇,其中摘要4篇,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哲学史上关于事实的定义的争论出发,推测塞尔的社会本体论从区分制度事实和原始事实开始的原因.塞尔对二者的区分,对于解决话语分析家的困惑有什么帮助呢?对科学事实的建构论有什么影响呢?本文将一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狄德罗和康德都提出了著名的“哲学的耻辱”说,即哲学或人类的理性不能从认识论上证明外部世界的存在。贝克莱明确反对物质的存在,认为“物质是虚无”。贝克莱反对物质的存在是因为他认为“空间”是主观的、相对的观念,没有物质的存在之所。康德则对贝克莱的观点进行了批判,主张有“主观的”但是“绝对”的空间,从而为现象和本体(“物质”)留下了存在之所,证明了外部世界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