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提高苗族建筑保护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以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大湾苗寨吊脚楼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采集苗寨吊脚楼三维点云数据,依据点云数据提取建筑尺寸、节点样式等信息,并绘制其二维施工图纸,为吊脚楼建立完整、规范的施工图集。同时以BIM技术为支撑,以施工图纸为参照,对吊脚楼进行参数化建模。通过可视化动态施工模拟对吊脚楼的施工工艺进行分解,直观地展示其施工过程。以三维点云信息保存、施工图纸逆向设计和动态施工模拟的方式对苗族吊脚楼进行数字化保护。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西江千户苗寨景区的访谈调查和实地观察,提出全民参与型旅游开发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AHP分析法建立了开发模式的层次结构,确定了评价要素层和评价因子层各指标对应的权重,计算出评价的数学表达式。为了验证开发模式的可行性,通过问卷进行了深入调查,结果发现:政府和企业联合旅游开发模式效果是明显的。但是,在旅游社区居民话语权、公民组织参与、游客辅助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还有待继续加强。对此,总结分析了现有开发模式的贡献,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从鼓励公民组织积极活动、打造决策沟通互动平台、做好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科学定位旅游实力、营造良好旅游社区环境五个方面,来推动西江千户苗寨景区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3.
以贵州西江苗寨群为研究样区,采用均值对比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对研究区进行旅游影响空间划分,围绕不同区域开展社会文化变迁空间分异研究。研究表明:1)西江苗寨群不同旅游影响程度区域社会文化变迁程度与变迁方向差异较大;2)在生计模式、人际关系等"外向型"社会文化层面核心区村寨变迁最显著,整体变迁强度由核心区到边缘区递减;3)在建筑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等"地方性"社会文化层面核心区村寨变迁强度小,过渡区村寨变迁最显著,整体变迁强度呈倒"U"型分异;4)在资源禀赋、政策、资本以及现代介入路径等要素影响下,西江苗寨群不同区域社会文化发展机制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西江苗寨是贵州乡村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迅速的村寨类旅游景点之一。旅游经济发展为村寨带来收益的同时,也成为西江苗寨经济文化变迁的一个重要诱因。研究结合现有文献基础上,选取西江8个主体自然村寨为田野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入户访谈和田野观察等方法对变迁指标进行搜集,并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探求西江苗寨生计、消费、文化传承3个方面的变迁状况;并应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探寻各自然寨基于区位条件差异而产生的分层现象。研究成果对指导民族地区村落文化保护、解决民族地区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关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旅游对民族社区居民民族认同形成机制并构建影响测量量表的基础上,以贵州省上郎德苗寨、西江苗寨、天龙屯堡和镇山布依寨为典型民族旅游社区,基于民族认同形成状态差异的视角,对旅游发展影响下的不同类型民族旅游社区居民民族认同程度进行测量分析与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受民族旅游发展影响的本民族社区居民族群感情及其民族心理的趋同化程度,将再次激发社区居民对自身民族知觉、身份、态度与行为的民族认同探求和民族认同承诺.旅游对复兴初期家庭主导型镇山布依寨、发展期社区主导型上郎德苗寨、停滞期企业主导型天龙屯堡和巩固期政府主导型西江苗寨居民民族认同影响类型依次划分为认同分散、认同排斥、认同延缓和认同获得.  相似文献   

6.
西江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地区,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人文价值。开展西江苗寨动态的空间预测和分析,对于黔东南地区民族村落的保护性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实地调研和大量资料搜集的基础上,对西江苗寨空间生态结构和现存问题做出了分析和总结。利用弹性系数理论对其建筑空间进行了预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空间生态结构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景观生态结构较为理想;(2)聚落空间形态研究显示该地区存在过度扩建和盲目规划等现存问题;(3)弹性系数分析显示当地未来的生态格局将处于良性发展的态势当中,但应该进一步降低建筑空间的增长。  相似文献   

7.
在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影响下,重庆形成了与之适应的建筑形式——吊脚楼。这一传统建筑形式适应了生态环境,其所具有的因地制宜、底层架空、减轻自重等设计理念和建筑特色完全可以在现代建筑住宅中加以借鉴和应用。对吊脚楼的传承,不能仅仅局限于对传统吊脚楼街区进行区域保护,还应该在现代城市建设和楼盘开发中进一步发展,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景观和文化风貌。重庆吊脚楼民居作为一种运用陡坡地形的特殊民居形式,具有较高的文化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景区社区一体化是在保障社区原有权利和功能的基础上,结合景区的吸引物与服务功能,创造旅游收入来实现乡村振兴。以西江千户苗寨景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景区社区一体化模式的发展路径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该模式的发展基础是景区与社区空间位置的融合,关键是社区功能与景区功能的融合,核心是传统治理与现代管理的结合,景区同社区形成良好的"契约关系",以期为类似的景区社区一体化区域发展提供科学参考和政策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于乌蒙山苗族社会生态系统的民族生态学研究,包括半结构访谈、问卷调查和参与观察等方法,对于一个典型苗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认为,在可持续提高农业效率,增强恢复力,减少碳排放和保障粮食安全方面,该苗寨社会生态系统已经发展出适应当地气候特征的气候智能型农业.对于调查和研究我国气候智能型农业的系统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以期对我国在气候智能型农业实践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调查西江苗寨旅游需求导致的各类型商服单位的空间分布基础上,通过定量(SPSS聚类模型)与定性(调查分析)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西江苗寨微观经济区位进行功能区划分;最后运用社会交换理论模型、公共选择理论及级差地租理论等解释旅游活动对村寨微观经济区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由现代重庆吊脚楼建筑形式的发展,引发的一系列对于建筑地域文化、自然、生态的思考,主要目的就是更好地弘扬与发展山地建筑文化。本文通过分析重庆吊脚楼建筑特色,探讨吊脚楼这种特殊的建筑形式在山地建筑中的启示,结合洪崖洞案例系统阐述了吊脚楼建筑元素在实际山地建筑中运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对贵州黔东南吊脚楼村寨进行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提出西部地区民族聚居区吊脚楼建筑宜推广以砼代木的仿古形式建造,预制混凝土构件工厂化生产的方案。针对原木结构建筑在强度、刚度、耐久性能等方面的弱点,应用ANSYS有限元进行了分析计算,对设计和建安过程的一些关键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对仿木建筑结构体系的技术经济进行适度分析。  相似文献   

13.
选取贵州西江苗寨与肇兴侗寨两个处于不同旅游生命周期的民族旅游村寨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借助社会统计学分析方法,对两地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及态度进行差异性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两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影响感知和态度均以正面效应为主,但两地居民对旅游的影响感知与态度又表现出较为显著的差异性。肇兴侗寨处于旅游发展起步阶段,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正面感知度较强,负面感知度较弱;西江苗寨处于旅游快速发展阶段,居民对旅游负面感知度较强;从两地外部差异性来看,西江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正面和负面效应感知度均要强烈。此外,对旅游发展的态度感知上,两地居民的旅游态度均持赞同态度,差异性不明显。针对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土家族是一个典型的山地民族,吊脚楼是土家族山地文化的表征之一,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既折射了土家人的"祖先崇拜"与宗教思想,又暗含了土家人"天人一体"的宇宙观和伦理观,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建筑技术的进步,土家族吊脚楼的生存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土家族吊脚楼文化面临的危机日益凸显,我们应当采取具体可行的保护措施,才能及时抢救这一民族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钟运峰 《科技信息》2009,(24):I0234-I0234
本文重点介绍了苗族建筑“吊脚楼”的空间形式、平面布局以及装饰特点等概况,提出苗民同胞建房重视生态、天人合一、苗民工匠因地(材)施建等理念,分析出任何建筑与艺术都是整体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凝聚着本民族长期积累下来的社会生活美学情感和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6.
湘西的风土民居——吊脚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了湘西的自然环境和土家族建筑的传统,说明是这些因素促成了吊脚楼这种特殊的建筑形式.阐述了吊脚楼的主要特点、类型、结构及构造.  相似文献   

17.
谈木结构吊脚楼的保护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吊脚楼建筑的特征及其艺术价值入手,论证了保护吊脚楼的重要意义,介绍了保护吊脚楼的方法与措施,以及如何提高科学技术使之得以广泛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传统民居的生成和发展相对于千篇一律的现代民居建筑而言,是人们对当地气候及其它自然条件长期适应的结果。本文以土掌房、窑洞和吊脚楼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其存在特征和生态优势,探讨了其存在的价值,并指出它们存在的一些缺陷,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使现代民居建筑既能符合现代文明的要求,又能保持传统民居的合理因素。  相似文献   

19.
陈波  黄勇  余压芳 《贵州科学》2011,29(5):57-60,64
黔东南苗族传统吊脚楼的营造过程不是简单的建房过程,其中包含了当地独特的文化习俗、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技术及建筑理念,是地方民俗文化、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村的城市化选程的加快,砖木和砖混结构建筑及其现代化的建造方式对传统的苗族吊脚楼造成很大冲击,对其保护、发展与开发利用的研究是紧迫而必要的。通过对黔东南苗族传统吊...  相似文献   

20.
旅游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成功,对区域经济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在旅游影响下西江苗寨农户经济行为的主要特征,以及因农户能力差异造成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提出优化农户经济行为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