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技术建制和建制化问题研究的一种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论文借用科学社会学的理论提出技术建制和建制化概念,以便对技术社会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理论上为大型经济组织和大型企业的改革提供依据。本论文的整个研究将把社会学、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组织学的分拆方法作为对技术建制与建制化研究的方法论基础,运用模式、研究纲领、技术革命、技术共同体、符号维度、技术创新、技术变迁、制度变迁等概念,来分拆和说明技术建制和建制化的内涵。把技术建制分为社会性技术建制和企业性技术建制进行研究,并将技术创新和技术建制、技术建制化联系起来研究,最终归纳出技术增长和发展的模式:技术建制——技术创新——技术建制化——新的技术建制。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怎样来分析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呢?对此,西方著名科学社会学家P.魏因加特(Peter Weingart)认为,科学与社会之间是否显示出一种全新的关系这个问题,可借助于对两个过程的分析来加以探讨。这两个过程就是社会(社会价值与社会建制)的科学化和科学的政策化,也即科学的非建制  相似文献   

3.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9):121-127
科学教育是科学发展的基石,科学大概念的引入源于对当前科学教育陷入学科间割裂化与学科内碎片化状态,并同时降低对科学原则与科学精神教育要求的困境反思。科学大概念是基于科学事实基础的,但同时又超越科学事实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以及科学观念抽象概括并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观念性认识。研究通过HPS与学习进阶视角对科学大概念进行结构考察,认为科学大概念应包含知识体系、哲学观念与方法原则三个部分,并指出科学大概念可以作为科学教材编写的逻辑基础以及科学教师教学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4.
地图之喻与科学之真--析约翰·齐曼的科学社会性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约翰·齐曼的《真科学》为解读蓝本 ,通过对书中关于科学的比喻———“地图”这一关键概念的分析 ,梳理了齐曼所阐述的科学社会性的基本观点。在这本著作中 ,齐曼认为科学是一种独特的社会建制 ,它既非科学主义的完美神话 ,亦非建构主义的世俗行为。科学知识如同地图 ,虽然作为一种社会产物不能等同于世界本身 ,但为了顺利、有效地展开交流 ,我们依然在认同并坚守着科学共同体的社会性规范———这就是真实的科学 ,即“真科学”。  相似文献   

5.
西芒托学院——欧洲近代科学建制的开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芒托学院在美第奇家族的支助下,院士们开始了有组织的活动,这标志着新的科学从业方式的诞生。院士们把重复已经实现了的实验和探索新知的实验置于学院实践活动的重要位置,并利用制造的新仪器对自然现象进行重新再现,从而促使机械论新自然观的形成。院士们的实践活动不但对认知目标负责同时也对社会目标负责,这又标志着科学研究开始走上了伦理化的轨道。西芒托学院的制度化模式后来成为伦敦皇家学会和巴黎皇家科学院科学建制的范本。  相似文献   

6.
法兰西科学院:欧洲近代科学建制的典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兰西科学院依靠皇家研究基金的支持,使院士们在有组织的科学工作中相互合作,组织和合作从开始就成为一种制度.同时,科学院始终重视确定和实证的事实,把思辨精神拒之门外;院士们习惯于把纯粹科学研究建立在演绎数学方法的基础上,从而形成了现代分析精神;由于法兰西科学院制度成功运作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使它成为欧洲近代科学建制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正视科学现实,完善科学体制是重建学术规范之本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伴随几百年来科学对社会进步、人类幸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科学也由此确立了它在人们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和作用,科学成为理性、进步、客观和真理的化身,科学家由此获得世人更多的敬重。特别是当科学成为独立的社会建制之后,学者们趋于突现科学自我约束的机制与功能,学术研究中的弄虚作假似乎既是个别的、偶然的和微不足道的,也是完全可以被科学系统自身所纠正、消解和防止的,科学内部同行评议制、论文审查制和可重复性检验制足以保证科学的纯洁性和学术研究的真实性。然而,学术研究中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作弊现象使我们不得不重新…  相似文献   

8.
陈瑞麟在《认知与评价》中提出:认知与价值具有核心、主导、内在的地位,透过认知与价值的中介,社会因素才能对事实的形成与科学的发展产生因果影响。他接受SSK强纲领中的因果性、无偏性、反身性这三项原则,但是坚决反对"对称性"原则与ANT的利益说明。笔者认为:陈瑞麟的分析仅限于自然科学;认知价值与社会价值并非截然二分,即使是"内在认知价值"也可能有其社会根源;虽然认知与价值在大多数科学案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不能必然保证如此;建构主义的正面意义在于,我们如何通过科学体制的公正性来捍卫科学的客观性。因此,本文倡导从"后科史哲"走向科学技术的"新史哲社"。  相似文献   

9.
在批判"元科学"中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基础上,布尔迪厄提出了"历史主义的理性科学观",后者关注的核心内容是科学实践中社会向度与科学自律性的关系问题:一方面社会力量导致了科学自律性的相对化,另一方面社会建制为科学提供了维持较高自律性的建设性资源。鉴于此,布尔迪厄主张调度科学反思性这一思想武器将科学实践历史化但不相对化,既承认科学实践是社会历史条件建构的产物,但又试图从社会历史条件中夺取科学的实践理性:科学场域内部的同行竞争机制所形成的客观结构是提高科学自律性的阿基米德支点;而场域的入场费征收机制则通过科学惯习的型塑从主观维度维护了科学的相对自律性。  相似文献   

10.
苏格兰启蒙运动深受科学的影响,在社会文化中孕育出理性、宽容、实用和进步等重要的现代观念。而苏格兰启蒙运动反过来又为科学摆脱神学教条,推进科学理论的增殖和科学社会建制的成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苏格兰启蒙运动与科学的积极互动,为科学与社会文化的交融和对话提供了一个颇具启发的范例。  相似文献   

11.
从功能主义到交换理论:科学奖励系统研究的范式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社会学的默顿范式认为科学奖励系统的实质是承认,这根源于它的功能主义范式以及"科学中的社会"的研究取向.随着小科学向大科学的转变,默顿范式的缺陷与不足日益暴露出来.哈格斯特洛姆、李克特、拉图尔和伍尔加等人以"社会中的科学"为研究取向,运用交换理论的范式对科学奖励进行分析,认为其实质是交换.  相似文献   

12.
论科学与技术的划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技术一词被频繁地与科学并列在一起使用,科学与技术的界限成为科学与非科学划界的新问题。从知识形态、探索活动和社会建制三个方面考察的结果表明:科学和技术是从属关系;不存在科学与技术平行、对等的划界标准。科学和技术并列论或技术独立论误导教育和科研,危害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技术哲学迫切的任务之一是对由此产生的谬误进行彻底的清除。  相似文献   

13.
多管齐下研究科学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大科学时代欲全面了解科学技术的本性,需要从多种角度并采取多种方法来研究科技,最重要的视角包括科学哲学、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其次还有传播学、经济学及政治学的角度等。中国高校需要成立专门以科技为研究对象的系级建制,称“科技学”系是一种考虑。  相似文献   

14.
只有理解科学,才能更好地应用科学。科学社会学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科学的新视角。本文主要介绍、分析和研究现代西方著名科学社会学家P.魏因加特(Peter.Weingart)科学社会学理论的核心内容;科学自我控制理论和外部控制理论。他通过把科学作为一种建制,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原因,阐述科学发展变化的前提条件和科学的自治与自我控制,从而论述了他的科学自我控制理论。他又通过对政治系统作用于科学系统的机制的分析,阐述了他的科学外部控制理论(主要是阐述科学外部控制的条件)。最后,在“科学自我控制与外部控制的关系”这个标题下,他的科学社会学理论的两大核心内容被贯通起来。  相似文献   

15.
基于"定性与定量综合集成法"对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科学地域建构表明:文艺、哲学、教育三因素是基础性因素具有"启蒙"作用;经济、技术和科学三者结合性强,经济对于科学的发展可能是刚性的;政治因素对科学发展具有"刺激"或"保障"作用。科学活动的地域建构,最好将这些因素作为一个整体效应来理解。  相似文献   

16.
科学的历史经验与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对科学的历史经验作了简要回顾,从科学的源泉,动力,条件,科学的继承,发展,创新,以及科学对生产力和社会进步的推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展望了科学的未来,阐述了未来科学的结构,科学教育,科学社会功能,科学建制与文化。  相似文献   

17.
科学和技术异同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和技术虽然有密切的关联和某些相同之处,但是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本文主要从追求目的、研究对象、活动取向、探索过程、关注问题、采用方法、思维方式、构成要素、表达语言、最终结果、评价标准、价值蕴涵、遵循规范、职业建制、社会影响、历史沿革、发展进步诸方面论述了二者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随附性是个意蕴丰富的哲学概念,金在权依据不同的模态强度区分了强随附性和弱随附性。但是,金在权对随附性的双条件句描述犯有错误,而且他的必然性没有一致地给出弱随附性和强随附性的跨世界解释。区分强、弱随附性的关键是认识随附性的依赖与决定关系的不对称性,从这一角度可以对强、弱随附性中出现的"必然"给出合理说明,也能够以此修正强、弱随附性的划分。  相似文献   

19.
在整合科学与社会的哲学努力中,基切尔的“良序科学”构想是一项里程碑式的成就。他主张,“科学的”和“好的”不能划等号,好科学要由好社会来提供担保,而好社会的关键在于奉行民主协商原则。基切尔选取的规范性立场,实际上要求用社会的整体利益来支配科学的进展。这里也有风险,整体利益可能落不到实处,结果和强纲领的情况一样,科学对社会成见的矫正力量倒是先失去了依据。本文主张,通过阐明科学自主的社会根源,兼顾科学对社会的推动和社会对科学的约束两个方面,实现科学与社会的更好整合。  相似文献   

20.
《科学》的科学--对《科学》的科学启蒙含义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及其后的科学启蒙中,至少与<新青年>一样重要的<科学>杂志,从1915年创刊到1950年第一次停刊的35年中出版了32卷,369期,347册,千多名作者的近万篇文章,约3千多万文字.这3千多万文字包括了科学的理论、科学的应用、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的社会建制等4个方面的内容,从而在整体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形象.因此,它所做的工作就是从科学的社会应用层面或器物层面(船坚炮利等技术产品)、科学的理论知识层面或解释层面(科学事实、定律、理论等)、科学的价值层面或精神层面(科学观念、精神、原则、方法等)以及科学的体制层面或社会建制层面(科学研究机构、科学传播机构、科学学会等学术组织及其存在和运作的社会支持系统)等四个层面去帮助中国人理解科学是什么的启蒙工作、普及工作.这是一种超越洋务运动在器物层面启蒙、维新运动在知识层面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代表的激进派在价值层面启蒙的全方位的科学启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