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谈库恩的 不可通约性 论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间的不可通约性(incommensurability of theories)论点,自从库恩和费耶阿本德于1962年提出以后,受到了科学哲学界的广泛关注,因为它涉及到科学进步的本质,涉及到理论选择问题,尤其涉及到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冲突和争论,所以,有必要作深入的探讨。我们知道,库恩强调科学的发展是常规科学与科学革命的交替出现。他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使他闻名遐迩。他的理论被称为科学革命的理论,他被称为“革命论者”(Revolutionism)。标志着这种革命变化的,则是新旧范式之间的不可通约性。库恩说:“从科学革命中实现出来的常规科学传统,与先前的传统不仅逻辑上互不相容,而且两者经常在实际  相似文献   

2.
析皮克林的新旧高能物理学不可通约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当代美国科学社会学家安德鲁.皮克林(Andrew Pickering)对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高能物理学史所作的社会学研究。指出皮克林以七十年代中期作为新旧物理学划分有较充分的依据;对新旧物理学作不可通约性的理解有一定的创新和意义。他将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变化作为不可通约的主要原因,寻求对托马斯.库恩的新旧范式不可通约论作新的更符合现代物理学发展史的解释,是后库恩解释学的一个重要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比较和分析的角度讨论了库恩和罗蒂在解放的合理性与认识论的合理性、可通约性与不可通的性以及对传统认识论关于“共同根基”构想的质疑方式等方面所存在的相同和差异之处。  相似文献   

4.
从语言的观点看相对主义--论"不可通约"的克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库思《科学革命的结构》的出版,为科学哲学带来了相对主义的问题。“不可通约”的概念更使得范式之间“沟通崩溃”,理性比较失去基础。戴维森、奇确等人对此概念提出了有力的批评,但也没能令人信服地克服这一问题。本文试图说明,首先不可通约并不意味着不可沟通,人类具有的“普遍语言能力”使得我们可以实现跨语言的完全沟通。其次,借助语言的创生能力,“不可通约”的问题也可能随着人类语言的丰富而不断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
解构主义者力挺发端于古代的怀疑论、近代的二元论和当代科学哲学中普遍流行的不可通约论;认为一切理论话语都是人为地使其具有某种结构、意义和本质,并不能完善地再现和把握现实,以至他们试图消解这样的本质结构;确信语言不是描述现实和经验的手段,只是从能指到能指的游戏。现实中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充分存在于概念中,以至我们既不能把自己所说写的东西呈现给别人,甚至也不能呈现给自己,因为我们反观内心时,仍需使用远离指谓对象的语言符号。为此德里达等人主张:一切文本都只具有意向性、互涉性和主观创造的意义。人们不仅对不同的理论很难进行通约,就是针对同一理论也很难进行比对。  相似文献   

6.
从范式的不可通约性到科学语言的不可翻译性,库恩的"语言学转向"为人们从博弈论角度考察库恩论题创造了可能。巴瑞特运用信号博弈考察了原始术语语言之间的不可翻译性,在类比的意义上揭示出不同理论之间的不可通约性如何可能。通过对不可通约性的信号博弈模型的重构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实践的复杂性使得这种模型的类比论证效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相似文献   

7.
词汇系统、真理和不可通约性--库恩的"结构之后的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可通约性是库恩科学哲学思想的一个核心论题,同时也招致相当多的误解和责难。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发表之后就一直致力于该论题的阐明和澄清。从视觉格式塔和语言使用过程中的意艾变化,到局部不可通约性。再到词汇系统或者分类学范畴,库恩联系知识进化与生物进化的共时性类比等问题,对于不可通约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并结合对真理符合论的批评,提出一种新的真理现。“结构之后的路”实际上就是库恩努力澄清不可通约性论题之路。  相似文献   

8.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的"哲学中的推理规则",不仅浓缩了牛顿时代有关科学方法论的许多内容,而且还蕴涵着在此之后有关"科学发现的逻辑"问题的历史变化的思想根源,甚至这一规则也可以作为今天"复活发现逻辑"的一个典型的科学史范例.  相似文献   

9.
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是量子力学的两种早期形态.前者由海森堡、约当、玻恩提出,后者由薛定谔提出.1926年,薛定谔给出二者之间等价性的证明.随后,泡利、狄拉克、约当、冯·诺伊曼等人或是为等价性证明给出新的版本,或是给出了间接的论证.这两种力学现在已被表述为海森堡绘景和薛定谔绘景,而数学家近来又从量子化问题出发对其等价性做出...  相似文献   

10.
范岱年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3,35(1):34-37,49,126,127
本文简要地综述了库恩的科学哲学在中国科学哲学界传播、研究、探讨的历史.最后,作者指出了库恩的科学哲学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学习库恩、超越库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戴维森的真理论经历了一个从"塔尔斯基式符合论"最终到"不可定义论"的心路历程.早期他反对传统的事实符合论,赞同塔尔斯基的满足符合论,后来转向一种融贯式符合论;受罗蒂的批评,戴维森呈现出一种"客观性实用论"的真理观;最后戴维森以对霍维奇的冗余论的批判为例,认为任何人都没有也不可能提出一个一般性的真之定义,主张"真之不可定义"的思想.通过这一历程,戴维森表明了真之概念的有用性、客观性、实践性和基始性特点,从而为其真之语义论立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论证.  相似文献   

12.
努力建设成为科学中心成为了我国当前备受瞩目的 话题,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既需要诉诸科学技术的创新,同时也需要哲学人文科学的滋养.而在传统研究中,更多的是考察技术因素,而忽视了其背后的人文支撑.纵观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轨迹,每一个科学中心的确立,都离不开孕育其产生的人文环境.考察并分析世界科学中心与人文精神的内在关联,可为...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主义与历史主义首先应当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而上学蓝图、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然后才能够在某种条件下演变成为学术思潮与社会思潮;科学现与历史现作为科学史联系它的形而上学蓝图及其研究纲领方法论的概念框架,同科学主义与历史主义相互交织、错综复杂;科学主义与历史主义之间的矛盾和对立是科学史学理论和方法发展的内在源泉和动力,它们之间的张力和冲突越大,科学史编史纲领的理论思维空间也越大.  相似文献   

14.
巴特菲尔德的《近代科学的起源》一书描述了近代科学起源与发展中一系列重要的革命事件及其重要意义,但它并未对近代科学起源事件本身做出具体的、历史的分析。笔者引入现代进化生物学的边缘物种形成理论对此进行研究,以为近代欧洲相对边缘的地理位置、文化交流与中断的特殊时机是这一起源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正>许多人确信,19世纪是科学的时代,20世纪是技术的时代,21世纪则是步入工程的时代。如改变我们生活的电气化工程、城市给排水工程、农业机械化工程、冶金工程、航空航天工程、道路交通工程、互联网工程等等。正是有赖于在这些伟大的工程,才会有我们今天与过去不同的生活。也是在这一基础上,人们开始自觉反思由人类创造的"人工自然",由此,工程哲学在国内外成o显学。然而,对工程哲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是否成立的质疑  相似文献   

16.
托勒密的《地理学》脱胎于他的天文学研究,并继承了自埃拉托色尼以来的古希腊地理学传统,是古代西方地学的集大成者。该书对中世纪的伊斯兰世界、文艺复兴的欧洲、近代早期制图学的兴起等影响极大。然而当代学人对该书的理解长期存在模糊与偏差。自19世纪以来,《地理学》研究经历了历史地理、实证科学史和思想史视角的数次转向,并从科学史叙事的边缘逐步走向舞台中心。尤其在语境主义已成共识的当下,立足于思想史视角、从不同学科领域重述该作品的诞生和接受史,愈来愈成为一股新的学术动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