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换生成语法发展已近半个世纪,学科系统内部产生并修正了诸多理论,伴随产生了大量的学科专业术语。文章力图从转换生成语法的哲学背景、学科背景及其自身理论发展过程等方面,剖析其术语的缘起过程、学科来源和发展变迁,进而宏观理性地梳理该学科术语变化与学派理论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师生合作发表科技论文署名模式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北京医科大学为例,分年度、按学科统计了博士生和硕士生与导师合作发表论文的署名顺序。基于1989~1998年十年间14953对师生关系和师生合著的14125篇正式发表的科技论文,本文描述了师生合作发表科技论文署名中普遍存在的“生前师后”的现象,揭示了博士生与导师合著论文署名排序的“二八开”等规律,并初步推测了这种署名模式的成因。  相似文献   

3.
在大学教学中引入HPS教育的设想——基于素质教育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技全球化背景下,大学教育应把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理性批判精神、科学创新思雏、社会责任意识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HPS教育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文理交融的学科视界,富于针对性的教学方案,生动丰富的教学资源,应该为我国大学科学教育改革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东华大学科技与哲学研究中心于2004年12月29日正式揭牌。来自中科院、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山西大学等十数名哲学界知名学者到会祝贺。东华大学科技与哲学研究中心是该校哲学学科的研究平台。它以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大背景,综合东华大学有关学科的优势,调动该校人文学院的科研力量,广泛联系国内各兄弟高校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单位,  相似文献   

5.
本文开创性的以我国古代整个发展历史长河为背景,分析了我国古代科技对经济的作用模式,发现古代科技对经济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存在天花板效应,并进而分析了不同科技要素:科学发现数量、农学、其它学科、不同科学家类型和比重等对经济的影响模式。在以上分析基础上,提出破解现代科技对经济天花板效应的启示,以期为我国现代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定量考量。  相似文献   

6.
东华大学科技与哲学研究中心于 2 0 0 4年 12月 2 9日正式揭牌。来自中科院、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山西大学等十数名哲学界知名学者到会祝贺。东华大学科技与哲学研究中心是该校哲学学科的研究平台。它以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大背景 ,综合东华大学有关学科的优势 ,调动该校人文学院的科研力量 ,广泛联系国内各兄弟高校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单位 ,对科学技术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学、伦理学、中国传统哲学等开展多方面研究。重点研究方向为 :虚拟哲学与科学认识论、科学思想史与科学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近年来 ,华东大学…  相似文献   

7.
在建党百年的历史上,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启迪民智、引领创新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自然辩证法事业得以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与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指导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和创新。新时代我国自然辩证法事业要“顺天时、借地利、聚人和”,在哲学学科门类内,逐渐将科技哲学建设成为一级学科;在交叉学科门类内,逐渐将科技与社会、科技伦理等建设成为一级学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新的学科门类,逐渐将自然辩证法建设成为其中的一级学科;在“新文科”建设过程中,逐渐将“哲学+科技”建设成为其中一个新的文科专业。  相似文献   

8.
交叉性创新研究的典范:雷达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众多学科参与的雷达研制过程中,学科背景不同的研究人员通过有效的思想交流,成功运用交叉研究推进雷达技术创新发展。本文通过解析雷达研制过程,阐述由多学科研究到交叉研究的转换以及实现交叉研究的动态机制,揭示交叉研究在现代高科技创新发展中的重大作用,阐明交叉科研对我国科技及管理创新的丰富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 2007年2月6日,“教育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副部长、教育学名词委主任吴启迪和有关方面负责人、教育学领域专家等30多人参加了会议。全国科技名词委原副主任潘书祥宣读了教育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名单,并由吴启迪副部长和顾明远顾问向委员颁发了聘书。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刘青介绍了全国科技名词委和我国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总体情况,以及科技名词审定的重要意义。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室主任邬江作了题为“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的报告。顾明远顾问认为这项工作将对教育科学的发展起到推动、规范作用,同时也指出审定工作的难度很大,希望各位专家积极做好这项工作。吴启迪副部长发表讲话指出,由于教育学是一门非常大的综合性学科,因而教育学名词审定工作异常艰巨、繁重,离不开广大教育学界专家、学者的参与和支持。教育学名词审定工作必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科研的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等发挥重要的作用。 (才磊)  相似文献   

10.
美国技术史学科的诞生与工程学教育大有关联。高校基于工程师在不同时期的社会地位培育其职业意识,早期偏向精英化路径,20世纪中期转而依托以科技为主线的人文观,这一融合为技术史学科及其学会的创立提供了条件。工程学对美国技术史学科的人员构成、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认识论都影响至深。学科始终关注与社会广泛相关的工程系统,进而基于美国“适应、改良、应用”欧洲技术的历史路径,发展出以域境主义为特征的技术史叙事策略,并在当代出现细分化、全球化、社会史化等新趋势。  相似文献   

11.
科技哲学博士生是自然辩证法学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力量。考察科技哲学博士生高产作者人口学及科研能力等特征,分析非在职高产作者的就业和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启发我国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科技哲学博士生是科技哲学学科的重要后备人才。选取六所代表性高校2011-2015届科技哲学博士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分析其读博期间科研产出的数量和质量了解科技哲学博士生科研能力现状,就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规模小、产出慢、研究方向分散、高产和高被引作者在职率高的问题,提出了增强学科吸引力、同步提高科研能力与专业知识和更新人才培养方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作为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与社会(STS)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并成为自然辩证法领域内最具活力的学科之一。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STS的学术繁荣与学科发展,首先梳理了我国STS学科发展的历史进程,概括了我国STS学科的理论体系,分析了我国STS学科的现存问题,指出了我国STS学科的建构原则,以期为打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科技与社会(STS)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提供理论支撑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一生物科学各学科名词审定工作概况 生物科学是当今发展最快、最活跃的学科之一。生物科学领域所取得的一系列突破,将在农、林、医学及信息、材料、能源、环境与生态等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其新学科、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不断涌现,相应地出现了大批新的科技名词。因此生物科学名词的审定、统一和规范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科技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发展离不开科技。科技的每一次创新革命都会带来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背景下,现代科技发展在文化生产、文化传播、文化消费、文化保存、文化监管等多方面推进了文化繁荣。文化建设要坚持以现代科技为手段,加大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力度,这是促进文化发展繁荣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最显著的趋势之一,在城市化背景下,人与自然的隔绝日趋严重,并带来了自然缺失症、科技创新活力不足等问题,而人与自然的密切关联又是激发科技创新的原初动力之一,通过新的教育理念——博物教育来引领公众在城市中复归自然成为公众的新关切。随着城市化进程而萌生的博物教育理念,既受到中外传播博物文化的影响,又受到二代认知理念、终身教育理念等现代思潮的支撑。博物馆因其多元、具身、实践的特性而与博物教育理念相契合,并从研学旅行、馆校合作等途径开展博物教育实践。未来面向博物教育,应从自然多样性与人本主义相结合、加强理论建设、注重人才撇杨、加强属地合作、增强馆家共建等方面加强博物馆建设。  相似文献   

17.
关于科技创新理论体系化建构的设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和建构科技创新理论体系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提供创新理论支撑。在建构这一理论体系的初级阶段,我们可以把对科技创新理论体系的研究暂时命名为——《科技创新理论概述》。它作为一门新设定的学科或研究方向,有其自身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学科内容;它涉及到科技创新的特点和类型、程序和模式、方向和途径;它还包括科技创新的要素构成、内在机制和外部环境以及科技创新成果怎样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等内容;同时,研究科技创新的信息化问题以及科技创新与国家创新系统的关系也是不客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审定和统一科技名词,实现科技名词的规范化,对于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是一项配套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和长期性任务,是实现科技现代化的一项支撑性的系统工程。科技名词的混乱现象起因于学科间、行业间、专家个人间各自定名而未经协调统一。国务院批准成立全国科技名词委,组织一流的专家学者,打破学科、行业、个人的界限,按照统一的审定原则与方法来开展名词规范和统一工作,其意义可比“书同文,车同轨”。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科技名词统一工作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面对新世纪科技飞速发展的形势和当今世界走向信息化、全球化的总趋势,科技名词统一和规范化工作面临着从未有过的需求与挑战。科技现代化亟需科技名词规范化。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许多科学领域已经或即将产生重大突破。新理论、新概念、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产生,与之同步产生的科技名词层出不穷,其产生和传播速度之快、渠道之多、数量之大前所未有。科技领域中发展最快、影响广泛而深远的重要学科当属信息科技和生命科学。因而,科技名词工作的热点和重点也是在这两个学科领域。信息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因特网、多媒体、超媒体、电子邮件、万维网、黑客、虚拟现实等大批名词的出现令人目不暇接。以计算机与宽带数字通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将在容量、速率、智能化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继续以空前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改变着人类经济、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改变着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轨迹。信息科技与数学科学、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天文及地球科学、技术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将衍生出充满活力的前沿科学与技术,产生重大的科技创新和巨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生命科学的发展也极为迅速,而且正酝酿着新的突破。预计未来二三十年内,人类认识自身和生命起源与演化的知识将产生革命性的进步。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和整合生物学的发展将使人类从分子水平认识遗传、发育与进化、生长与衰老、代谢与免疫等重大生命现象的机制,以及生物多样性的演替规律,从而将宏观生物学与微观生物学连接和统一起来。脑与认知科学的进展将进一步揭示人类思维的本质,并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巨大作用。生命信息的解读、生命奥秘的揭示有赖于数学理论、信息科学和技术科学等的进展,方法与技术的革命对此也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生物技术的进展将给农业、医疗与健康等带来深刻的变化,并在信息、材料、能源、环境与生态等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科技发展如此迅猛,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如果滞后,必然会造成社会上使用名词混乱,使得新闻媒介无所适从。科技本身的交流与发展也会受到严重阻碍。这种形势给科技名词规范化和统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抓住重点,加快工作进度,跟上科技发展步伐。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开创了自然辩证法学科,并以丰富的内涵铺垫了该学科的核心架构;自然辩证法学科建制化发端于新中国成立后,大体历经归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辩证法、归属哲学的科技哲学以及谋求自立的科学技术学等学科范式;展望未来,自然辩证法学科仍可坚守自身的独特禀赋,直面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境遇而大有作为。大力繁荣自然辩证法学科,掀起自然辩证法事业发展新高潮,是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对恩格斯诞辰200周年最好的纪念。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10月20—21日,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主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承办的第七届"中国术语学建设暨术语规范化"研讨会在广州举行。会议的主题是:新时代,新科技,新术语。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机构的8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在会议上,具有不同学科背景、不同研究经历的专家学者们,探讨了术语学这一共同的研究领域。《中国科技术语》刘青副主编、全国科技名词委才磊编审等人与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