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方性知识是科学实践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原生于阐释人类学,但又表达出与之不同的内涵。本文从科学实践哲学家劳斯与阐释人类学家格尔茨讨论地方性知识的具体语境出发,展现出地方性知识的两套不同逻辑。然后,结合劳斯本人给本文作者的回应,深入挖掘了这两套逻辑背后隐藏的元逻辑。本文认为,科学实践哲学与阐释人类学使用地方性知识的不同方式描画了人与世界之间不同的沟通模式,表征了一元论与二元论两个不同的哲学立场。  相似文献   

2.
地方性知识是科学吗?从传统科学哲学和科学实践哲学的视角审视这个问题,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本文在重点解读科学实践哲学的科学观,为地方性知识的"科学性"寻找充分的理论依据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少数民族地方性知识能否"标准化"的问题。将地方性知识问题融入到民族高校《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中,可以充分体现民族高校问题导向教学的特色,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3.
科学实践哲学认为科学知识本性是地方性的,根本就不存在普遍性的科学知识.所谓普遍性知识是知识标准化的结果.那么科学知识是如何被标准化成今天大众所理解的科学知识呢?美籍科学哲学家琼·藤村通过深入癌症科学研究实验室的实证研究工作,描述了科学地方性知识的标准化过程,有力地支持了科学实践哲学关于科学知识从始至终就是地方性知识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两种"地方性知识"——兼评吉尔兹和劳斯的观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比较了以人类学和阐释学为主的地方性知识概念与科学实践哲学中的地方性知识概念的不同与联系,指出两者的关系和各自负载的深度,论证了地方性知识概念对于科学实践哲学的作用和意义,指出了科学实践哲学中的“地方性”知识是包括西方知识在内的所有知识的基本特性。研究了地方性知识与普遍性知识的关系,指出普遍性知识的理想特性。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实践哲学逐渐成为人们理解科学的重要参照。本文以科学实践哲学为背景,尝试对知识观念的转换及其意义展开讨论。第一节粗略概述科学实践哲学的缘起及基本特征,第二节对科学实践概念进行辨析并指出科学实践哲学之为哲学的独特性,第三节批判性地反思"地方性知识"并指出其不足,第四节以詹姆斯与拉图尔为背景分别探讨知识的"跳跃模型"与"漫步模型",最后简要说明重构知识观念的可能后果及其存在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编者按: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一组三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科学实践哲学及其相关的重要哲学问题作出了阐释与论述。吴彤的文章"论科学研究的哲学",从科学实践哲学视野出发,借助拉图尔关于缺乏研究哲学之语与讨论,区分了研究与科学概念,讨论了科学实践与科学研究的关系,以及科学研究的哲学与SSK、科技政策研究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建立一种关于科学研究的哲学的可能性和可用的资源。黄翔与马丁内斯的文章"历史性知识论与科学实践哲学",提出科学实践哲学需要为地方性  相似文献   

7.
传统科学哲学脱离科学实践,而后现代科学哲学又陷入相对主义时,近年来兴起的科学仪器哲学则凸显了科学仪器在理解科学并解决科学哲学问题中的价值。本文课题组在收集大量文献后,基本摸清了科学仪器哲学的缘起、思想性质和理论价值。科学仪器哲学在本质上就是从仪器角度来理解科学思想:科学仪器不仅仅是外在的工具,还是科学思想的器物形态;科学思想不仅仅是科学理论及其实践活动,还是科学命题、科学仪器和科学活动的三位一体;科学哲学不仅仅是科学语言的"逻辑句法",还是科学语言与科学器物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发生在英国的"坎布里亚羊事件"是科学传播领域的一个经典案例。从科学实践哲学中地方性知识的视域重新审视这一事件的始末与影响,可以看到,科学家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与农场主世代相传的经验都属于地方性知识,这一事件中科学家对农场主所拥有的地方性知识的忽略,科学判断上的错误,政策制定上的不合理,究其根本,是这两种地方性知识的冲突以及地方性知识观在科学实践中的缺失所致。地方性知识观所强调的知识的地方性,实践性与多元性对于避免这种冲突与错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与唯物史观、福柯、利奥塔、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的比较中,分析了约瑟夫.劳斯科学实践哲学的主要理论创新,并在科学哲学史广阔背景中对其进行了理论定位。在科学实践观、实验室研究以及科学叙事论方面,劳斯均有一定的理论创新,但总体上创新性不够。劳斯的科学哲学属于当代美国的另类科学哲学,属于从分析哲学中杀出的"叛逆"。  相似文献   

10.
哈金和劳斯在理论与实验关系问题上都有各自独到的见解,由于二者在"科学实践"以及"科学实在"概念上理解的不同,造成两人对理论是否是一项科学实践活动,理论与实验是否彼此独立而存在上出现分歧。在通过对比二人的主要观点后,得出如果要真正了解实验与理论之间的关系,应该把实验与理论置于科学实践的概念下去理解。应该从传统科学的静态的科学实验观转变成动态的科学实验观,从一维科学实验观转变成多维的科学实验观。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7月24日至26日,由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和国家社科"科学实践哲学与地方性知识研究"重大课题组主办的全国首届地方性知识研究学术会议在内蒙古锡林浩特(锡林郭勒盟职业学院)举行。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社科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吉首大学等12所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围绕本土知识在哲学、人类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如下问题:1、科学实践哲学如何看待诠释与诠释学;2、实践对于诠释的意义:科学实践哲学中诠释研究;3、关于科学定律的诠释;最后,本文认为,尽管实践的诠释学应该遵循科学实践哲学的基本原则:地方性或局域化的语境,不应该提出或也没有普遍化的遵循原则,但的确有一些基本的认知和方法论原则:它们至少应该是:第一、切近实践对于诠释的优先性;第二、诠释者所处的环境的语境优先性;第三、对切近之事物的关注优先性。  相似文献   

13.
经典人工智能中的一个主要难题是"框架问题",即智能体如何在行动中有效和恰当地表征一个变化的、复杂的世界.本研究以科学实践哲学的理论与框架为视角,认为智能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表征生成于情境化的实践过程,人工智能应对复杂情境的举一反三、随机应变是情境化选择的结果,是一种动态维度的地方性产物,人工智能框架问题表征的规范性,正是...  相似文献   

14.
从范式的不可通约性到科学语言的不可翻译性,库恩的"语言学转向"为人们从博弈论角度考察库恩论题创造了可能。巴瑞特运用信号博弈考察了原始术语语言之间的不可翻译性,在类比的意义上揭示出不同理论之间的不可通约性如何可能。通过对不可通约性的信号博弈模型的重构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实践的复杂性使得这种模型的类比论证效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相似文献   

15.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5):115-119
实践的缺失导致了生物个体性问题的解释困境,而已有的依存性与敏感性理论仍然不能解决这一难题。本文以科学实践哲学作为理论背景,从实践维度中的理论解释过度到实践解释,认为生物个体性生成于情境化的实践过程中,具有地方性的特征。在科学实践哲学的视域中,生物个体性问题补充了其以往的实践缺失,满足生物作为一个个体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情境化选择的结果,生物个体性是具有动态维度的情境化产物。  相似文献   

16.
今日的物理学哲学,大多讨论和研究量子力学哲学问题,然而组成物理学哲学的还有许多其他议题与论旨。本文将以科学实践哲学作为视角,结合科学实验哲学的材料和观点,将讨论物理学实验与一般实验室研究中各类角色的作用,特别涉及如下问题:物理学实验研究中有何角色发挥作用,物理学实验对象的本体论问题,特别是物理学实验中的"自然物/人工物"的关系,物理学实验的认识论问题,实验和实验室可以产生"事物知识"。本文认为在科学实践哲学视野下,一切科学实验中的对象,都不是纯粹的自然物,而是具有创造特性的半人工物。本文也将指出,物理学在把天然世界改变为人工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和影响,这种作用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物理学绝不是脱离社会的、纯粹研究自然的科学。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     
正近年来,科学实践哲学逐渐成为科学哲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为整合国内科学实践哲学的研究力量,2018年11月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举办了首届全国科学实践哲学学术会议。本专栏从中选取了三篇有代表性的论文。吴彤教授的"实践与诠释"试图从科学实践哲学角度重构实践与诠释的关系。依托于劳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实验室发展的历史,从最初的一元结构阶段一直到现在的多元结构阶段;也分析了实验室演化的三个特点,分别是以科学仪器和实验设备建设为根本、有明确的功能目标定位以及朝多元化发展等;提出了对我国组建国家实验室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科学仪器的重要性日益明显,但是主流科学哲学界没有充分重视科学仪器的研究.文章将科学仪器研究放入科学哲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进行了考察,分析了理论优位科学哲学下的仪器研究、关注实验研究背景下的仪器研究以及科学仪器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从学院科学、后学院科学到科学实践民主化,科学的规范结构处于多元化的不断增殖中。多元规范论是对科学规范演变新阶段的一种描述,同时也是规范性的。科学实践的介入性标准所引发的不确定性与不可逆性,这要求演变结构中的"内核"、"纽带"、"新介入者"之间能够保持必要的张力,而不是厚此薄彼。因此,多元规范论又是一个适度的分离主义框架,从差异性出发重塑科学的内核,以及优化多元主体之间的协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