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关涉深刻又多元,科学技术的传播活动是连接二者的桥梁。回溯历史,科学技术的传播活动的理论发展与时代背景、社会需求密不可分,经历了科学普及、公众理解科学和科学传播三个阶段。当前,科学传播面临着全新的局面:警惕科学思想分离了知识进展与实践行动;城市化进程分离了人类与自然;个体差异造成价值观念的不一致并因此造成信任危机。当代语境下的科学传播应着力建构科学共同体和公众双方参与、互相理解的"参与科学模型",增加科学传播的历史维度,并推动建立科学传播的标准体系。探索科学传播的理论与实践,是推进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良性发展与互动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论科普的立场与科学传播的信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学技术普及除了国家立场和科学共同体立场外,还可以设想一种个体公民立场,这三种立场与三种科普模式有大致对应关系,其中传统科普对应于国家立场,公众理解科学对应于科学共同体立场,而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对应于个体公民立场.作为科普新形态的科学传播,也有自己的若干信条.  相似文献   

3.
公众对转基因作物的质疑和争论,实质上反映了人类社会对现代农业生物科技的认知正在走入困境,主要表现在:公众知识结构的缺损、政府权宜宣传的干扰、媒体与公众的非理性互动等。走出这种认知困境,有赖于科学家的积极参与以及对科技与社会互动规律的整体反思。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社会实践的发展,公众理解科学的理论发展中遭遇了自身的困境和问题。科学修辞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理论资源能够在公众理解科学领域发挥其功能,为讨论缺失模型、语境模型等理论问题,科学传播、技术的社会责任等实践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进路和视角。  相似文献   

5.
当今,如何通过政治调控使科学技术趋利避害,备受人们关注,科学政治学成为时代的呼唤。自贝尔纳始,科学政治学思想基本形成,后经萨洛蒙、迪克逊、古斯顿等人的语境巩固和扩张,凸显了科学为民的价值观、科学"三角结构体系"的核心理论、社会系统分析方法和"边界组织"工具使用的科学政治学范式结构。从范式出发形成了科学的社会历史性、宏观可调控性、公众参与民主调控等研究纲领。这一范式与纲领,产生了积极广泛的社会影响,我国实践亦不断为科学政治学语境巩固和扩张提供有益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公众理解科学的研究由于多学科视角及各种研究进路的介入而呈现广泛且复杂的讨论态势。但是,以米勒体系作为线索,仍可探寻其理论演进的踪迹:"科学观"方面,从传统的实在论走向多元科学观的并存;"公众观"方面,对公众的多样化、主动性及其具体情境的认知;"理解"方面,对其内涵的扩展与自身情境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基于STS①的视角在科学与社会互动的历史背景下追溯开放获取知识的理论渊源,厘清不同行动者在开放获取知识共享模式实施过程中的利益博弈和调适关系.围绕开放获取知识的理论缘起及其现实影响,通过考察科学知识从"公益性"走向"盈利性"的历史变迁,研究了知识的"公有主义"主张和学术资本主义观点对于科学信息产权归属和社会功能的不同解...  相似文献   

8.
试论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整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但是,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及社会功能的实现,却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完成的,而且科技的生产力和社会功能实现的程度如何,效果怎样,这不仅取决于科学技术自身的特性,同时它还与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整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认为科普具有意识形态作用,据此做政策文本分析,发现中国科普政策具有"意识形态建设的工具"与"为经济建设服务"双重功能。目前"意识形态建设"政策功能弱化,这阻碍公共政策共识形成。藉此提出优化科普传播模式,借助科普建立政府与公众在公共决策过程中的有效沟通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性展开的过程中,科学、技术与法以相互理解、相互关照和相互影响的互动方式走上了辩证发展的历程,其对话的基本路径是:(1)科学技术对法的渗透和影响,包括科学技术发展所引发的科学技术法的诞生、科学技术法的完善,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对法的挑战;(2)法对科学、技术活动的参与及调整,主要涉及法对科学、技术活动的保护与激励、约束和规范;(3)司法过程中科学、技术与法的现实互动。  相似文献   

11.
科技传播普及与科学精神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精神是科学的重要内容,是科学知识的灵魂。它是科学发展历史本身的产物。科学精神中最重要的是客观精神、理性精神、实证精神和进取精神。在传播与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内在地包含着科学精神的培育。培育科学精神是科技传播与普及的重要功能和使命。只有使公众逐渐领会和具备科学精神,才能更快地卓有成效地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才算达到了科技传播与普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工程科普作为公众理解工程、参与工程,以及工程社会治理的重要环节,已初步得到学界关注。工程科普不仅对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树立企业文化和提升企业社会影响力有重大促进作用,更能够增进公众对工程内部运行状态的有效了解,从而增进公众对工程的信任,有效降低舆情风险,缓解邻避危机,提升参与效率,对稳定工程与秩序也有重要作用。工程科普是一个需要多方参与的系统工程。在这个方面,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是一个典型案例,为工程科普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模式。其品牌活动“公众开放日”已连续举办8年,通过对这一系列品牌活动的调研,总结探索出我国工程科普的一般模式,为工程企业及工程共同体其他利益相关方开展相关科普活动提供一定的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3.
李永胜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27(2):109-109,112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复杂性与系统科学哲学研究会、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等10个单位联合主办的全国复杂性与系统科学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学术研讨会去年10月在古城西安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十多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着复杂性与系统科学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取得了许多建设性成果,深化了复杂性研究。现就这次学术研讨会的学术要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快了自然和社会变化的进程,当科技与社会形成了紧张的张力,一些争议性科技议题往往随着负面事件的爆发引发社会冲突,并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当科学上的分歧进入社会领域中,裹挟了利益、资源和价值取向的社会因素使得争议变得更加复杂化。社交媒体的发展和应用为争议性科技议题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同时也给公众参与科学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随着公众话语的兴起和国际范围内公众参与科学理论和实践的增加,需要尽快探索和发展适合于我国的公众参与科学模型。其中,重塑公众的信任、发挥媒体的作用以及完善对科技公民身份的建构将有助于争议性议题的科学传播。  相似文献   

15.
科学的社会研究的第二波论证了公众参与科学的合理性,但在公众如何参与科学方面学者们却意见不一,柯林斯的互动专长论在这方面颇具前景,它不仅可作为突破公众参与科学的知识障碍的理论工具,而且在从具体层面推动公众参与科学、增强不同范式的专业共同体间的有效交流及为科学实践治理的效率—公平均衡提供框架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与此同时,互动专长论也遭受着对互动专家成就、对转译默会知识的能力和必要及对对技术阶段—政治阶段划分的质疑,这是它面临的主要困难。对此,一个可行的策略是继续循着科学的社会研究的第三波的旨趣,反思来自其他阵营对这种旨趣的批评,结合更多公众参与科学案例的分析,探究和完善互动专长论及其在公众参与科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引入科技公民身份理论,透过分析持续十数年的全民食盐加碘政策争议,从更广阔的时代背景下,理解当代中国社会所不断涌现的由科学技术(研究和运用)所引发的社会争议。科技公民身份理论认为公众拥有知识权利,在科技的治理过程中拥有正当合理作用。面对日益增多的科技争议,政府部门需要转变对公众的认识,正视、尊重和适应这样一个理性、有知、能够挑战官方叙述的有知公民群体的出现;推动科学公民身份教育走入课堂,提高社会成员对科学技术知识作用的批判认知。  相似文献   

17.
在一场全球大规模热核战争中,全世界总人口的一部分将会很快死于核战争的直接杀伤效应。然而,核冬天理论指出,其余的幸存者都将处于核战争对全球气候的破坏所致的核冬天效应的严重威胁之中。这一惊人的预言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关注。核冬天理论充分、科学、认真的估价中所包含的意蕴,促使世界性的政治和军事战略思想出现了新的变化,影响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日益产生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力。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和公益慈善是人类历史中明灯闪耀的"双子塔",公益慈善支持和促进科学技术进步,而科学技术丰富公益慈善的物质基础和实践方法。科学技术和公益慈善经历了供养聚集、专业互涉和跨界交融的历史互动。科技慈善是二者重要的结合,主要表现在科学家人才项目的资助、科学组织机构的支持帮助、科技奖励和科技悬赏。科学技术解决人类问题的可靠性,公益慈善的科学性和技术化,以及发挥科技慈善家群体作用都将影响决定着科学技术和公益慈善构筑人类未来的福祉。  相似文献   

19.
公众对科学的信任对于公众自身、科学及整个社会都有着重要的社会功能,而这种信任应当保持在一定的合理的范围之内,信任缺失或盲目信任都会给社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公众对科学的信任应该是一种理性的信任。  相似文献   

20.
面对科学技术的强权,科学技术批判理论执着于机会与威胁的不同批判立场,在科学的道德评价上陷入二难抉择的困境;海德格尔拒绝道德理性,企图通过技术的形而上学批判而消解科学的强权,此做法也行不通。现代科技并不能回避道德的审视,但是,现代科技问题的悬而未决性质,决定了科学伦理学必须做出方法论上的转向。赫费认为,恢复判断力的德性地位,实现对科学问题的准确诊断,能够克服现代科技强权的二难困境,这在方法论上构成了对科学技术批判理论的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