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穆勒的算术哲学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先天论几何观和唯名论算术现的批判;另一方面是对数的性质和数的形成方式的阐明.尽管这种算术哲学通常被认为具有一种极端的或狭隘的经验主义特征而受到弗雷格和胡塞尔等人的严厉批判,但这些批判本身也都面临着各自的困难,而这使得穆勒的算术哲学至今都不能被彻底抛弃.  相似文献   

2.
穆勒对涵谓名称与非涵谓名称的区分是其名称理论的核心内容,本文对穆勒的这种区分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并讨论了针对其观点所出现的几种意见,以此表明穆勒的这种观点对其后名称理论发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量化问题上,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的对当方阵大相径庭,且各有局限。哲学实验结果显示:(1)自然语言中A、I命题都允许主项为实体性存在、观念性存在,不接受自相矛盾的主项;(2)各语境下自然语言的A、I命题在主项存在方面高度相似,表明A命题预设了主项存在;(3)不同语境下对A、I命题的否定接受了不同的预设,表明了否定包含预设、且预设具有层次性。基于实验结果的"分层量化"方案,把A命题的主项存在预设形式化为公式的一部分;把不同语境下否定的预设形式化为独立的前提,据此分层建立了否定时预设个体存在(■x)、预设主项存在(■xSx)、预设主项为全域(■xSx)的对当方阵,三者具有内在一致性。新方案似可较为系统地消解量化问题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语用否定使人们对否定的认识进一步拓宽,本文运用现代逻辑方法对否定预设和否定话涵这两种重要的语用否定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认为否定预设可运用三值逻辑和"否定的几何图"来描述,而否定话涵则要针对四种不同的情况给予具体的分析.语用否定更新了人们关于否定的传统观念,使我们看到否定角度和否定方式的多维性.  相似文献   

5.
戴劲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29(4):14-19,49
本文围绕对"是(存在)"的探究追溯了康德以来的谓词理论,并分析了由康德式谓词观中一个理论缺口所引发的问题。最后,笔者通过对谓词重新分类并对sein的译名、意思、作用三个层次予以总结来解决此问题,从而使其缺口得以修复。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的学科观问题是近年来理论心理学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它直接与另外一个理论心理学问题--"心理学危机”紧密相关.主流心理学长期以来受自然主义哲学思想影响,其心理学学科观以"解释、实验、客观”为主要特征,在心理学研究中表现出还原主义和机械主义倾向.而受存在主义和现象学影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对主流心理学的批判和补充,坚持以"理解、人文、主观”为特征的心理学学科观,在心理学研究中表现出整体主义和以人为本的倾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通过对陈独秀关于科学认识的论述,表明在中国近代科学认识观演变过程中存在着一种符合论思想,这实质上是一种主观符合客观之真理论的方法论变种。它虽然在近代中国给科学认识带来了一种社会性效应,但同时使科学本身丧失了其应有的实验观察及其形而上之思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亚里士多德关于—前提为必然—前提为实然的模态三段论原文出发,对其思想进行分析和整理,指出了亚里士多德主张的十三个模态有效式,并提炼出其公理化思想。在此基础上,对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加以补充,提出了第十四个模态有效式并给予证明。  相似文献   

9.
所谓意义、理性与模态的"金三角",指的是现代西方语言哲学与逻辑哲学的一种传统观点:一个语句是分析真的,当且仅当它是先验真的,当且仅当它是必然真的。查莫斯认为,20世纪70年代克里普克提出的形而上模态与认知模态的区分造成了传统"金三角"的断裂,而他试图利用"认知二维语义学"重建"金三角",同时使之与克里普克的理论相协调。然而,关于"认知二维语义学"是否真正地继承了形而上模态与认知模态的克里普克式区分这一点是有待讨论的。  相似文献   

10.
关于“我们如何获得关于可能性的知识?”这个问题,模态知识论领域一向有理性论和经验论的二分。模态理性论者认为可能性知识来自于先天设想;模态经验论者认为可能性知识来自于后天经验。理性论长期占据主流地位,并被广泛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学界发现理性论面临两难困境:要么遭遇反例;要么解释范围过窄。理性论的两难引发了模态知识论领域的经验论转向。经验论路径下最受瞩目的理论是罗卡洛斯的相似性理论。然而,以相似性理论为例,本文将指出,经验论面临和理性论类似的两难困境。进一步,本文将论证,经验论的困境更糟糕:它比理性论的解释范围更窄。最后,本文将阐述经验论和理性论解释范围有如此差别的根源,并展望一种融合理性论和经验论的新模态认知理论。  相似文献   

11.
量子叠加态是主体对微观现象多种可能状态的描述;"薛定谔猫"的尴尬是主体描述结果不适当客观化带来的尴尬.在微观观测中,现察者只是对作为描述结果的量子态的确定.量子态是对象存在的各种可能状态的几率描述,而非定域性则是在这种几率描述中所涉及的多种可能存在状态在观察确定时刻的描述性关联.量子态的叠加是各种不确定性状态或多种可能状态在描述中的共存.波函数坍缩则是由于观察使本来不确定的概率小于1的多种可能状态的描述变成确定的概率为1的描述.  相似文献   

12.
贝耶斯主义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对诸多学科如统计学、经济学、政治科学、决策论、心理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等产生过广泛影响的学术思想.近二十多年来,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一般性的科学推理理论,是目前科学方法论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纲领.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这一纲领进行概略性的介绍:贝耶斯主义的基本概念及其归纳理论框架;贝耶斯主义解决各种科学方法论问题的尝试和成果;贝耶斯主义纲领留下的有待争论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读了方兴东同志讨论Internet应如何翻译的文章“名字与精神之间”*之后,有几点想法愿提出供译名研究者们参考。作者一开头引述了“百年孤独”中的话——许多事物尚未命名……还须用手指指点点。不过后面举出的实例,都是已有名字的,只有一个IT是没有给出中文名字的,虽然它也有中文名字(信息技术)。可见方兴东同志要讨论的,是译名问题,而不是第一次起名的问题。译名和起名虽有相似之处,也有根本的不同。起名或第一次命名一般由命名者决定,这是“名从主人”的原则。译名则受到原来的外国语和翻译规则两方面的制约,限制自然多一些。说起翻译规则,自然不像自然规律那样能够独立于人类的主观认识和意愿之外,而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约定俗成,随社会、语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的东西。以Internet一词的译名为例,1997年7月18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发表了推荐名。其中第一条是小写的internet的译名是“互联网”,注释中加了一句“又称互连网”。第二条是大写开头的Interent,推荐名为“因特网”(见计算机世界报1997年8月4日131版)。推荐名在注释中明白解释了“互联网”和“因特网”的区别,后者特指由美国“阿帕网(ARPAnet)”发展而成的互联网,一种特殊的互联网。它主要采用TCP和IP,而这里IP是Internet Protocol的简称,是特殊的因特网的协议。由于它被普遍接受,使用它的成本日益降低,必将日益普及。也正因如此,它在安全保密方面暴露出越来越大的缺点,不能满足许多特殊的需要,因而不可能成为全球唯一的互联网,而只能是一种互联网。The Internet is an internet,not the internet。现在发展很快的IP电话,就是使用因特网协议的电话,如果使用随便什么互联网协议,那通用性就差了,使用费用就会提高,也就不易发展了。方兴东同志在文中谈到统一命名。抽象地说,这是指同一个事物,同一个外语词应该有同一个译名。这似乎是无庸置疑的,但也要具体分析。从下文的内容看,作者主要指的是英语Internet和internet该有同一个译名。这是把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混淆起来了。英语中有许多普通名词改成大写开头变成专有名词,如black,white,tailor,smith,carpenter等普通名词,也可以是人名,那时按照汉语翻译的公认规则,要用音译,译成布莱克,怀特,泰勒等。文中说“专家们出手了……要一呼天下应……忽略了这场革命的特殊性,无法理喻互联网这股新兴力量的真谛。”把专家们(现在谈论的是国家进行规范化工作的一些组织,作者接着还谈了国际标准化组织)说成是主观愚蠢而又专制的一批人。这合适吗?符合实际情况吗?文中说“‘因特网’明显是一个摆着知识分子姿态搭成的……毫无意趣、毫无生机的名字……如果你跟一个普通工人、一位农民、讲文绉绉的‘因特网’,能让他们摸得到头脑吗?”。技术名词都要有意趣和生机吗?把科学家、技术专家和工人农民对立起来,好像只要把因特网改称互联网,广大工农群众的知识水平就会一下子提高起来。专家们太认真,区别了本来不同的东西,反倒妨害了我们国家进入信息社会、知识经济了。文章最后说到这两个名词之争代表着两种力量和两种思想的正面冲突……与意识形态无关,只是因为我们缺乏最基本的平民意识。如果缺乏最基本的平民意识,那还与意识形态无关吗?把技术问题上纲上线,使我们想起了前苏联的李森科和六七十年代那场“革命”。有一点作者是绝对正确的,那就是他所说的,因特网这个译名享受不到胜利的欢呼和花环。专家委员会提出了两个名词,代表着不同的事物,并且是作为推荐名提出的。有不同意见完全可以使用其他名词,如果反对的道理成立,委员会将来还可以修改。当然不会有人给哪个名词欢呼和花环。 *原文附载于本文后。  相似文献   

14.
在《民主为何需要科学》中,科林斯和埃文斯阐述了他们多年科学研究的集成之思。本文将其概括为"从道德—价值的观点看科学",并从四个方面诠解。这四个方面是:从道德-价值的观点对科学进行理解与辩护;从应然的视角对科学规范进行新阐解;基于事实与价值的二分创生技术决策的新制度—"猫头鹰";从科学作为好的价值观源泉回答民主为何需要科学的问题。尽管有必要"从道德—价值的观点看科学",但阐论还需细致化,需保持开放的姿态,在理解与批判中反思科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相似文献   

15.
100年前,孟德尔定律被重新发现,100年以来,孟德尔定律被忽视的原因问题(“孟德尔之谜”)一直为科学史家所热烈探讨,本文将这些探讨的原因区分为社会学、方法论与思想史三个方面,并点评了它们的短长,最后,我们从科普的角度提出了我们的观点;孟德尔之所以被忽视的关键原因在于它没有写出一本象《物种起源》一样的具有普久色彩的著作。  相似文献   

16.
工程哲学视野中的企业定义和企业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活动的主体不是个人而是共同体.企业是现代社会中"工程活动共同体"最典型的存在形式.西方主流经济学从方法论个人主义立场出发,把企业看成一个"黑箱",而工程哲学则立足于方法论整体主义立场提出了新的企业观和企业定义,把企业定义为由异质的个人所组成的、持续合作从事工程活动的、制度化的"共同体",认为企业的直接目的是创造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关注休闲:经济学视角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体闲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体闲与经济有着内在的联系,体闲产生的经济条件是:一要有钱,二要有闲。体闲对经济增长有拉动作用。体闲业是为满足人们的体闲需要而形成的体验型经济产业,体闲产业要打造体验经济。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世界的划分,有本体论层面,也有逻辑学层面,还有这两个层面的纠缠。纠缠形成悖论,无论是波普尔的世界3理论,还是此前的一元论、二元论,以及后来诸多形态的世界4理论,都为这种悖论所纠缠。世界的划分者主要留意的是对于世界的本体论划分,然而划分却有很深的逻辑学内涵。从世界4的话题出发,关注划分的逻辑学层面,以及本体论和逻辑学层面的微妙关系,正视、接纳和解放悖论,是本文的主旨。  相似文献   

19.
葛梯尔反例表明,传统的知识定义未能真正把握知识与真信念的关系。现有的葛梯尔反例的解决方案虽然各具特色,但也不能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对信念理由和真理理由做出了必要的区分,认为葛梯尔反例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信念理由和真理理由的分离。我们提出了知识的实践定义,在实践基础上把信念理由和真理理由统一起来,从而解决了知识与真信念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