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凡是生活在沼泽、湿地、溪流、湖泊等地的蕨类植物,都可称为水生蕨类植物。为适应多水环境,水生蕨类植物演化出与旱生蕨类植物截然不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绝大多数水生蕨类植物都是异型孢子,但卤蕨与水蕨除外。  相似文献   

2.
《科学世界》2010,(1):22-23
在苏铁类植物出现前后,陆地面积还在一步步扩大,植物的生存空间也渐渐从河流湖泊边向内陆拓展开来,它们需要面对从土壤中汲取水分的难题。好在苏铁类植物出现之前,蕨类植物已经做了尝试,开发出运输水分和养分的维管束系统。  相似文献   

3.
张睿  史勇 《科技信息》2011,(30):365-366,368
本文通过对井田内ES25、ES11及ES05钻孔采样进行孢粉分析,组合由蕨类植物孢子和裸子植物花粉组成。其主要特点是蕨类植物孢子类群中绝大部分为刺粒面类的孢子如Osmundacidites、Baculatisporites、Acanthotriletes、Neoraistrickia等属,其它的属种不多,标本数量也很少。裸子植物花粉主要是松柏类的两气囊花粉,单沟类花粉如Cycadopites有一定含量。组合内所有属种都是在整个中生代时期常见的,不合典型的三叠纪或白垩纪的孢粉类群,这是侏罗纪孢粉植物群常见的面貌。结合前人研究资料,确定了目标地层的年代为早中侏罗世,推断古环境应为潮湿温暖的湖泊沼泽沉积环境,是煤炭形成的有利环境。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南海诸岛像颗颗明珠撒在浩瀚的海面上,它们几乎全部是由生活在热带浅海里的珊瑚和其他生物骸骨组成,这就是珊瑚礁。虽然珊瑚这种一直被误解为植物的海洋动物,到了17世纪才被人们“验明正身”,然而它对海洋的贡献却是从它存在的那天就已经开始了。  相似文献   

5.
在密歇根大学马修植物园的亚热带温室里,有一棵不起眼的小树.乍一看还以为是杉科植物,但仔细端详后却发现其外表和我们熟知的杉树迥然不同,这棵树就是瓦勒迈杉,英义名为WollemiPine,人们也叫它"恐龙树",其珍稀、古老的程度可见一斑.它是南洋杉科的成员.1994年以前人们只在化石里见过它的身影,以为这一物种早在200多万年前就从地球上消失了.1994年,当人们在澳大利亚的一条峡谷里惊奇地发现瓦勒迈杉这一"活化石"植物的种群时,这一消息随即登上了世界各大报纸的头条,并被科学界认为是20世纪最主要的植物学发现之一.而这过去静默于山谷的无名树种也一举成了澳大利亚的新国宝.  相似文献   

6.
贵州安顺蕨类植物丰富,截至目前为止,蕨类植物已达207种3变种6变型,分属34科76属,占贵州全部已知种类的三分之一。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法国传教士Michel和Cavalerie曾在安顺境内采集了近百种蕨类植物;我国著名植物地理学家侯学煜和贵州植物学界前辈邓世伟也都在安顺考察、采集过蕨类植物。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地区蕨类植物资源,深入研究其分类、生态及地理分布,我们自1964年以来在安顺境内共采集到蕨类植物190余种。现按秦仁昌《中国蕨类植物科属的系统排列和历史来源》的系统排列于下:  相似文献   

7.
含煤岩系为上三叠统(T_3l)及下侏罗统(J_1m),由中—细粒砂岩、粉砂岩、泥岩夹薄煤层组成。根据粒度分析结果,可知砂岩的粒度概率图主要属河流及浅湖型。煤系中见水平层理、沙纹层理、大型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及块状层理,它们常构成特定的垂向序列。煤系内产丰富的植物化石,属热带—亚热带植物群。 相分析表明:煤系属大陆河流及湖泊沉积,沉积类型有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河漫滩、湖泊、沼泽等。T_3l以湖泊沉积为主,而J_1m则以河流相为主。 作者根据该区古构造格局及古地理环境指出,煤层主要产于河漫滩沼泽及浅湖沼泽中,聚煤有利地区在无为县石罗山、昆山至枞阳县小含山一带。  相似文献   

8.
丁芳 《科技信息》2012,(25):421-421
陕西神木县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交错地带,全年降水量400多毫米左右,而且雨量集中分布在7-9月,在这个干燥少雨的地区,植物种类偏少,象如蕨类植物这些喜欢潮湿环境的植物分布更少,可是,蕨类植物是植物中的重要类群,它是集高等植物,孢子植物、维管植物、隐花植物为一体的植物类型,在进行植物学,生态学教学和植物资源调查研究中都是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9.
《大自然》1989,(1)
树蕨也称桫椤,是高大的蕨类植物.它的主干可高1-3米.叶顶生,叶柄和叶轴粗壮,深棕色,有密刺,叶片大、纸质,长达3米,三回羽裂.树蕨是珍稀植物,在已公布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被列为一级保护对象.在这个"名录"中注明它的产地是贵州、四川、广东、台湾,其实树蕨在云南省西双版纳的低山沟谷雨林中也有分布.  相似文献   

10.
一个阴影在地球上游荡,森林在告急,物种在告急,人类将面临一种难以预料的命运.在我们居住的这个行星上,曾出现过巨大的沼泽森林.它由各种蕨类植物组成,高大茂密,绚丽多姿,翅展约1米的古蜻蜒穿梭其间,幽静中带着几分神奇.这已是3亿年前的事了.后来气候变得又干又凉,蕨类植物不能适应新的环境,这种大森林终于在二叠纪末期消亡了.  相似文献   

11.
巧救鹿王     
山雨 《科技潮》2008,(6):50
8月的一天,到大兴安岭旅游的几位游客,在一处湖泊、沼泽相连的沼泽地里发现一头驼鹿陷进泥潭,四条腿深深地陷在泥里,一点儿挪动不了。如果不把它救上来,它肯定会困死在这泥潭里。在一个人的提议下,他们试图用绳子拴住驼鹿,把它拉上来,可是无法  相似文献   

12.
水浮莲是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江河、湖泊和沼泽上的野生植物,我国中部、南部也生长。水浮莲生命力极强,有水的地方就能生长,而且繁殖迅速。它能复盖水面,窒息鱼类,堵塞河沟,妨碍航运,影响灌溉,滋生蚊虫。因此,一直被人们当作有害的植物加以清除。过去人们只懂得用水浮莲喂猪、作肥料。1978年,在联合国环境计划署的赞助下,英联邦科学委员会在孟加拉和印度对水浮莲的用途进行了研究和试验。不久前发表了一份报告说,水浮莲不仅可用作饲料和肥料,还可用来造纸、产生沼气和控制环境污染;既可生产出硬纸板,又可制造优质、有光、半透明的纸张和吸水纸。水浮莲是否可以作为一种取之  相似文献   

13.
郑永辉 《科技潮》2001,(7):42-43
时代的列车已经把全人类载入了高度文明、充满憧憬的21世纪。在这个崭新的世纪里,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医疗保健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养生观念的不断更新与增强,现代人的健康水平、生存寿命都将大幅提高和延长。然而,由于人口的激增,环境的恶化,空气的污染,加上疾病的滋生与蔓延等因素,人类也面临着健康与生存的挑战。那么,应当怎样才能使现代人的体质更健壮、寿命更延长、生活更美满、事业更发达呢?有关专家们认为:生活中讲究几个最佳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一)沼泽学无疑是研究沼泽的科学,但什么是沼泽却有不同理解。由于沼泽概念上的混乱,这门科学的正常发展与深化受到了阻碍,而且造成研究方法上的困难,任务也难于明确,甚至影响它成为一门独立科学。沼泽是一个复杂的地理综合体,许多科学都对它进行研究,并从不同科学角度赋予沼泽以不同的概念。如水文学家认为“沼泽是土壤水分过饱和的地表”(A.Д.杜巴赫),或“沼泽是指任何地区一年中大部分时间被水所饱和,土地上淹有薄层的水分”(美国H.李斯)。植物学家则把沼泽理解为一种隐域的植被型(B.B.阿略兴)。土壤改良学  相似文献   

15.
白俄罗斯     
面积 207,000平方公里人口 8,000,000人(1956年)首都明斯克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苏联西部,境内是一片包括森林、耕地、沼泽和湖泊的平原。居民大部分是白俄罗斯人。它的名称据说是由于当地古时服装都是用漂白了的亚麻布做的缘故。从人口数量和经济力量来说,白俄罗斯是苏联的一个重要的加盟共和国。远在1773年,白俄罗斯东部就成为沙皇俄国的领地,1795年白俄罗斯西部也并入了沙皇俄国。在沙皇统治下的白俄罗斯人民一直生活在贫穷、失业、疾病  相似文献   

16.
我国湿地现状及保护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国土资源,它不仅为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经济效益。所谓湿地,是指水位在大部分时间接近或超过土壤表面,水体流动或静止,适宜生物生存,具有较强生态调控功能的区域。主要包括天然或者人工的各种类型的湖泊、水库、沼泽、滩涂、塘、湿草甸等。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演 《大自然》2015,(2):26-31
洞穴植物又称为洞穴弱光带植物,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洞穴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都不多。直至近些年,独特而丰富的洞生蕨类植物及种子植物才广泛被人们关注。随着新种不断被发现,最让人挠头的难题却出现了:我们到底该怎么给它们命名?岩溶洞穴,是指可溶性岩石(主要是碳酸盐岩,包括石灰岩和白云岩)被水溶蚀,或因机械侵蚀和崩塌等系列过程形成的洞穴。岩溶洞穴分布最集中的是我国南部及西南部,即黔、滇、桂、川、渝、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历史的篇章,即将要把20世纪翻过去了。21世纪光辉的一页,将展示在人类面前。21世纪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这个新世纪里,西方文化还会继续占据优势左右人类文明呢?这个新世纪里,东方文化的堤岸会被西方化的潮水冲决呢?或者,在这个新世  相似文献   

19.
<正> 树有根、水有源、高等植物的演化是一漫长的过程,一直是人们探讨的课题,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查阅了一些资料,本文以植物界的“两栖类”——苔藓植物来对植物从水生到陆生的演化观点作一综述。在植物的进化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由水生到陆生,这一过程的实现,使得今天的生命世界如此形形色色、生机勃勃、丰富多彩、同时也使地球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为陆地生物的生存和进化提供了必要条件。单就高等植物从水生向陆生演化问题,归根结底是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20.
蒋积涛 《科技信息》2009,(21):329-329
地球总面积为5.1亿平方公里,3.6亿平方公里被水域覆盖,仅有2.7%为淡水资源.2/3被冰川和冰雪覆盖着,仅不足1%的淡水存在于河川、湖泊、地下蓄水层、沼泽、土壤、植物和大气中,故实际可用的淡水资源仅占总水量的0.7%。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都在逐年增加,使水污染加剧,地球上可用的淡水资源愈来愈少,水危机约束着人类的活动和生存,水危机已是全球性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