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8 毫秒
1.
贵州喀斯特山地坡耕地立地影响因素及分区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从贵州喀斯特山地气候、母岩——地貌——土壤系统、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坡耕地土壤特性、现有森林植被等方面分析其对喀斯特山地坡耕地立地的影响,将贵州喀斯特山地坡耕地划分成3区10亚区16小区。  相似文献   

2.
针对喀斯特地区受山区复杂地形的影响岩溶山峰在太阳辐射下存在阴坡和阳坡,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中喀斯特森林植被的光谱特征较复杂,"同物异谱"和"异物同谱"现象严重,导致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提取森林植被精度不高的问题,根据实践经验将多源多特征融合构成提取喀斯特森林信息特征,改进标准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将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与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CNN-SVM)应用于遥感分类,并与CNN、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支持向量机等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CNN-SVM、CNN两种深度学习方法的提取喀斯特森林信息精度均明显高于RF和SVM等浅层模型方法。CNN-SVM综合了CNN提取遥感高阶特征的能力和SVM的分类性能,分类精度在90%以上,高于标准的CNN。深度学习CNN可有效地区分农作物,提高喀斯特森林植被信息的提取精度。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茂兰喀斯特森林、木论喀斯特森林、弄岗森林自然保护区等典型喀斯特森林研究的分析、调查,阐述了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的性质、群落动态、稳定性、生态旅游、生态恢复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未来应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带之一,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维护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平衡、喀斯特石漠化生态治理与重建以及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在深入分析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森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喀斯特森林生物量研究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荔波南部的喀斯特森林植被是我国亚热带保存较好的奇特植被之一,以其特有的岩溶地貌、植物种类和特殊生态环境而引起々家们的关注和兴趣。为了弄清这片喀斯特森林植被的类型、结构、分布和现状,在1980年以来历次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又于1984年4至5月,集中地进行了一次群落学考察,以促进喀斯特森林植被的研究,为喀斯特地区的开发利用和自然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考察结果论述于下: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比环江喀斯特和施秉喀斯特的发育环境、地貌特征和演化特征,探讨了施秉白云岩喀斯特是否值得提名"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的问题。研究表明,施秉喀斯特具有与环江喀斯特不同的喀斯特发育环境、不同的地貌特征、不同的演化过程,与环江喀斯特不存在重复性的问题。同时,施秉喀斯特因其独有的造貌地层结构——质纯薄层细粒白云岩、典型的树枝状峰丛峡谷喀斯特地貌景观、独特的白云岩开放型演化模式等特征在中国南方喀斯特形态谱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价值。因此,施秉喀斯特的提名,将会是"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在白云岩喀斯特方面极其重要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对比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提取液对相同植物物种凋落叶分解速率的影响。选取贵州茂兰国家级喀斯特自然保护区内典型先锋植物香叶树(Lindera communis)凋落叶,通过室内模拟控制温度、湿度的条件下对照分析几种分解的过程。室内模拟实验摸索性的研究表明:凋落叶分解初始阶段释放CO_2速率顺序为:非喀斯特森林样地喀斯特原生林样地喀斯特灌木林样地;分解速率上下波动大,先后出现分解速率较快和较慢两个阶段,最后分解阶段速率趋于一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分解过程中喀斯特原生林与非喀斯特森林提取液分解香叶树凋落叶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两者呼吸速率显著正相关(p0.05);非喀斯特森林提取液与分解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微生物不同时间段分解凋落叶产生CO_2速率不显著(p0.05)。结论:喀斯特森林一旦退化,其功能退化明显;非喀斯特森林以及喀斯特原生林土壤微生物分解枯落物速率较快,土壤养分归还速率更快,而退化的喀斯特喀灌木林次之;喀斯特森林环境复杂多样,其生态功能随时间变化线性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正>"喀斯特因其多重孔隙特征,在碳酸盐岩中储集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地下水。""喀斯特(karst)"一词源于100多年前南斯拉夫碳酸盐岩特定的地貌和水文现象的地理区。1966年在中国第二届"喀斯特"会议上,将"喀斯特"一词改为"岩溶","喀斯特作用"则改称为"岩溶作用"。不管是称之为"喀斯特"还是"岩溶",他们都有一个基本的共同构成,那就是"碳酸盐岩"。碳酸盐岩指的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碳酸盐矿物组成的岩石  相似文献   

9.
向悟生  李先琨  王斌 《广西科学》2017,24(3):219-224
【目的】中国南方存在很多地形复杂的喀斯特和非喀斯特区域,在这些地形陡峭的区域进行森林监测样地测量标定时,一般容易出现测量误差较大和一般测量方法适用性不佳的问题。为此,本研究提出一种适用于复杂地形的森林样地测量标定方法。【方法】以全站仪放样测量为基础,充分利用复杂地形中一般岩石出露较多的特点,改进定桩点标记方法,同时改进制点的选择方法并编制相应的计算器程序。【结果】利用该方法,成功地在地形复杂的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喀斯特森林标定了1个15hm~2的样地,并在地形同样复杂的十万大山地区标定了多个1hm~2的森林样地。【结论】本方法适用于地形陡峭复杂的喀斯特地区和非喀斯特地区,在测量大型森林监测样地时,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正乌江流域,喀斯特岩溶之上,有一座宏伟的工程,它实现了中国水电建设技术的突破,成功解决了喀斯特岩溶地区建设水电站水库防渗、大坝基础稳定等技术难题;它曾获"国家银质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并享有"全国优秀工程之一"美誉;它就是我国自行设计、施工建设的第一座大型高坝水电站——乌江渡发电厂。数十年来,时间雕刻着这里,赋予它不同的传奇——"西电东送"重要能源基地:1970年开工,1979年底投产发电,2005年成为  相似文献   

11.
我国西南地区的喀斯特森林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但对于其被子植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特点,还缺乏深入了解.据此,研究分析位于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1 ha喀斯特森林样地内各个垂直层次的被子植物在5m、10m、20m空间粒度上的物种和谱系多样性.发现乔木层的种和属数量,包括独有种和属数量,均高于灌木层和草本层.此外,在各个...  相似文献   

12.
西南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退化严重,贫困人口集中.在阐述了西南喀斯特山地森林植被现状的基础上,依据当地不同的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合理利用喀斯特山地林下(隙)资源,重点发展林-草、药、果等立体种植养殖综合模式及喀斯特生态旅游,保护和恢复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提高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水平,实现西南喀斯特山地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退化喀斯特森林中不同植物遭遇季节性干旱的光合能力变异特征,以中国科学院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沙湾监测研究区内的退化喀斯特森林为例,在季节性连续干旱背景下,分别对其中8种常见植物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等光合参数及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因子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研...  相似文献   

14.
科普视窗     
正贵州省一项目成为科技创新成就展全国生态治理类唯一参展项目6月17日,"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举行。贵州关岭-贞丰花江石漠化治理项目入选国家"十二五"科技成就展环境保护领域展区,这也是本次科技创新成就展全国生态治理类唯一的参展项目。这一项目由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熊康宁教授领衔团队完成。该项目自国家"九五"计划以来,通过近20年的理论研究、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积累,提出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和贵州省情、适宜喀斯特环境特征的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花江模式",该模式在关岭、贞丰、镇宁、平塘等37个县(市)进行了工程化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贵州柏菁喀斯特台原区常绿落叶阔叶林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喻理飞 《贵州科学》2002,20(2):37-41
本文采用群落学研究方法,对贵州柏菁喀斯特台原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物种多样性与贵州其它自然保护区森林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柏箐喀斯特台原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多样性特征与贵州典型的喀斯特森林差异较大,而与贵州喀斯特台原和常态地貌上发育的常绿落叶阔叶林相似;该区主要森林群落厚皮栲、樱群落(CC),厚皮栲、野茉莉群落(CS),厚皮栲、稠李群落(CP),花楸、石栎群落(SL)多样性较高,而分布生境严酷的杜鹃、巴东栎群落(RQ)、巴东栎群落(Q)和人为干扰强烈的珙桐群落(D)、大叶杨群落(P)物种多样性指数低;因对林下金佛山方竹长期经营,群落多样性垂直分布从乔木第一亚层到第二亚层多样性指数增大,而灌木层降低。  相似文献   

16.
正广西喀斯特植物保育与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建于2013年,2014年8月被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认定为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第四批)。实验室现拥有广西植物标本馆(IBK)、中国苦苣苔科植物保育中心(GCCC)、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CForBio)广西弄岗喀斯特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样区、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CFERN)广西友谊  相似文献   

17.
黔中喀斯特山区的生态环境特点及植被恢复技术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长期以来,由于樵采、放牧、生产用火等人为干扰强度大,喀斯特山地的植被多次遭到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不断加剧,土地石漠化,立地生境恶化,造林困难地段的面积逐渐增加;表现出岩石裸露率高,土被不连续,土层浅薄,水土流失潜在危险性大,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溶量小,抗外界干扰保持系统稳定的阈值较低,受破坏后自我修复能力差,植被自然恢复极端困难等特点。喀斯特山地农业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有赖于岩溶地区森林植被的恢复与重建。以黔中地区典型的喀斯特山地为对象,在研究和分析喀斯特地区森林植被退化的成因和生态环境特点的基础上,筛选适于喀斯特山地的造林树种,提出了森林植被恢复、保护的技术措施,以期为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结合贵州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分析了喀斯特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并提出了环境整治、植被恢复、珍稀植物保护、森林生态旅游及生态经济林业开发等喀斯特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施秉喀斯特森林具有独特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其与地貌、气候、水文等的完美结合展示了亚热带白云岩峰丛峡谷喀斯特森林生态的美学画卷,是得天独厚的美学资源。具有植被宏观分布美、植被外貌美、生物外部形态美、群落垂直结构美、植物适应景观美和森林动态美等美学特征。该区森林生态美学资源在满足人们生态美感受,激发艺术灵感与创作,提供生态资源开发,进行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与管理,加快建设和谐社会行动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它虽只占地球陆地面积的31%,但却有超过80%的陆地生物生存在里面,它就是被誉为"地球之肺"的森林。从太空俯瞰地球,森林的绿色与海洋的蓝色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而在这个画卷的陆地之上,虽只有近31%的面积属于森林,但却有超过80%的生物生存在森林里。也正因如此,森林才有了"地球之肺"及"陆地生命摇篮"的美誉。森林——生命的摇篮覆盖在大地上郁郁葱葱的森林以其兼具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属性和拥有巨大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