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采用机械诱导固相反应法制备了硫掺杂锡酸锶;通过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X射线光电子谱(XPS)等对所合成的样品进行表征并以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硫掺杂锡酸锶在模拟可见光照射下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合成产物的吸收边由紫外区域红移到了可见光区,有效地提高了其在可见光下降解罗丹明B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剂热法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合成了不同摩尔比例的SrCl_2和Bi(NO_3)_3(分别为5%,10%,30%,50%,80%)与对苯二甲酸形成的含Sr~(2+)和Bi~(3+)有机杂化体,并在紫外可见光照射下对其进行了罗丹明B降解活性的评价.结果表明:杂化体在紫外可见光下对RhB降解活性良好,其中SrCl_2摩尔比例10%掺杂的催化剂光降解活性最佳,这归结于其在紫外区域对光有很好的吸收及光生电子和空穴能有效地分离.双金属离子能协同调节有机杂化体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溶剂对Bi/BiOBr光催化活性的影响.以硝酸铋、溴化钾为原料,采用一步溶剂热法在不同溶剂条件下制备Bi/BiOBr光催化剂,通过降解模拟污染物罗丹明B评价样品的光催化活性,利用XRD,SEM,BET,DRS等表征手段对样品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反应溶剂为乙醇时,样品的光催化活性最佳,在7W LED灯照射140min后,对6mg/L罗丹明B溶液的降解率为87.8%.样品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较好的光催化循环稳定性;降解过程中,h~+和·O_2~-是主要的活性物种.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rGO-BiVO_4-BiOCl异质结,讨论了样品在可见光下对亚甲基蓝(MB)的光催化降解活性.结果表明,rGO-BiVO_4-BiOCl复合物的吸收波长可达到580 nm,提高了催化剂对可见光的吸收能力.采用300 W氙灯(λ 420 nm)模拟可见光,rGO-BiVO_4-BiOCl质量比为1∶400∶1 000的样品照射120 min对MB降解率达到96.3%,分别是BiVO_4和BiOCl的2.5倍和2.2倍.三元复合物提高了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效率,增强了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花球状MoS_2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光分度计(UV-vis)对花球状MoS_2在可见光下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溶液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球状MoS_2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和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以硝酸铋和碘化钾为原料,水和乙二醇单甲醚的混合液为溶剂,通过水-溶剂热反应制备BiOI可见光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DRS)和Brunauer-Emmett-Teller(BET)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测试和表征。以甲基橙作为模型污染物,测试了BiOI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活性,并探讨了其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机理。结果表明:乙二醇单甲醚在混合溶剂中的比例对于BiOI光催化剂的形貌和性能有显著影响,乙二醇单甲醚的体积分数为50%时降解效果最佳,降解率达到77.9%,约为纳米片状BiOI光催化剂的14倍。  相似文献   

7.
以四氯化钛为钛源,硝酸铋为铋源,采用简单易控低温水解的方法,合成了BiOI/TiO_2异质结,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等仪器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BiOI/TiO_2异质结在可见光下对罗丹明B与甲基橙的催化降解性能.研究结果表明:BiOI/TiO_2 p-n结的形成,提高了可见光催化活性.100℃反应10h样品氙灯(300W,λ420nm)照射1h对罗丹明B降解率达98.6%,照射2h对甲基橙的降解率达84.3%.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水热合成反应成功制备了钨酸铋、碱式硝酸铋和钨酸铋/碱式硝酸铋复合材料等三种光催化材料,并对其进行了XRD、SEM、BET比表面积测试.室温条件下还对三组样品降解亚甲基蓝溶液的可见光催化活性进行了测量.研究表明180℃水热反应12h制备的Bi2WO6纳米材料形成二维片状结构,并且其可见光催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以没食子酸和硝酸铋为原料,通过常压回流法制得了片状没食子酸铋前躯体,再于一定温度下煅烧后得到类片状α-Bi2O3纳米材料.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与分析.以制备的纳米α-Bi2O3作为催化剂,研究了其对罗丹明B的可见光催化降解作用.结果表明,在可见光照射下类片状纳米α-Bi2O3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6h内对罗丹明B的脱色率达到67.73%;而紫外光照射下所制备的纳米α-Bi2O3对罗丹明B具有更好的光催化活性,10min内对罗丹明的脱色率高达95.74%.  相似文献   

10.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镧掺杂铁酸铋纳米粒子(Bi_(1-x)La_xFeO_3,x=0~0.40),研究了掺杂浓度对产物的物相结构、形貌、光学吸收性质、吸附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Bi_(1-x)La_xFeO_3的晶体结构由六方晶系转变为正交晶系,催化剂的粒径逐渐减小,吸收带边缓慢红移;在可见光下,Bi_(1-x)La_xFeO_3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RhB)的性能优于纯BiFeO_3,Bi_(0.65)La_(0.35)FeO_3的光催化活性最佳,在重复使用5次时,RhB的降解率仍高于85%;抑菌圈实验显示,Bi_(0.65)La_(0.35)FeO_3在可见光下对大肠杆菌具有抑菌活性;借助捕获实验证实了光催化过程中的主要活性氧物种是·OH,·O_2~-和h~+.综上,Bi_(0.65)La_(0.35)FeO_3有望应用于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废水和光催化抑菌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