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群体也成为双创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思想认知不足、与专业教育脱节、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短缺等原因,制约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推进。德国、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早,积累了较为系统成熟的经验,值得借鉴。受国际经验启示,我国应从改进人才培养目标,理顺高校与政府、企业的关系,依托专业教育,建设复合型师资队伍,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多元化等角度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技术在给人类社会带来积极变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异化加速蔓延、个人数据权利边界消失、信息隐私被肆意侵害和数字鸿沟不断扩大等伦理问题。网络信息伦理缺失主要源于主体虚拟人格异变、大数据技术的负效应和社会规约机制匮乏。从伦理治理的角度来看,要重构大数据时代的网络信息伦理,应加快完善数据安全法律,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并不断创新安全防护技术,提高公众的信息素养和数据维权意识。  相似文献   

3.
由于受到创新主体和研究客体等因素的制约,神经技术,尤其是新兴神经技术的应用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创新视角下的预期治理是应对神经技术伦理风险的一种有效路径。该路径倡导多主体参与、多学科合作的技术发展理念,构建高度透明、持续互动、民主治理的管理机制,将神经技术的发展与社会深度融合,突显"责任与创新"的统一,保证神经技术在伦理的约束和规范下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以互联网为主体的网络空间成为人类生活新空间,国家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作为现实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空间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然要求加强网络空间治理,而网络空间伦理治理则是创新网络空间治理的新视域。网络空间伦理治理旨在建构网络空间的良性伦理秩序,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5.
以人工智能为主要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引发了诸多道德判断困境及其伦理思考。智能化时代的人类社会将走向何方?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为指导,重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革命性力量,警惕科学技术异化力量的负向作用,反对目的论和义务论的伦理错误倾向,在主体设计、制度管理、公众环境三个层面探讨伦理重塑策略,以期人类社会与人工智能和谐共处、"向善"发展。  相似文献   

6.
斯威斯卓预判性技术伦理是预判性技术伦理的一种典型进路。深刻揭示了斯威斯卓预判性技术伦理的形而上学基础和伦理旨趣,深入阐述了斯威斯卓预判性技术伦理建构的公众伦理辩论结构和详细分析了它开发的四种公众伦理辩论模式,即后果论的辩论、义务论的辩论、正义的辩论和"好的生活"伦理的辩论。斯威斯卓预判性技术伦理有效克服了科林格里奇困境,为分析和识别新技术和尚在研发中的技术蕴含的伦理问题提供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科技评估分事实和价值两个维度,当前我国科技评估重视事实意义上的效果评估,忽视价值层面的伦理评估。科研人员面对伦理困境时的选择行为是伦理评估的直接对象。科技伦理评估要回应公众的伦理诉求,调查公众伦理选择是必然路径。为了使公众的伦理选择更真实,应使公众置身于设定的科技伦理困境中进行选择。以真性伦理困境和假性伦理困境两个维度设计量表,探明公众伦理选择情况,结合理论分析,对我国科技伦理评估提出六项建议。  相似文献   

8.
工程实践中的知情同意,体现对个体自由和权利的尊重,也是维护公众权益和推进工程实践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工程伦理"共识范式"前提下,这种源自医学领域的伦理原则,能否成为工程伦理的基本原则存在争议;工程实践中知情同意原则的践行也面临形式主义等诸多困境。诠释和消解这些争论和困境,谋划走出困境之策:从理论上,以德性伦理弥补规范伦理缺陷;在实践中,推进公众理解工程,这不仅能够推进工程实践,而且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工程伦理研究。  相似文献   

9.
现代技术遮蔽了生活世界中其他维度的生存空间,塑造着伦理情景的格局。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生存的时空秩序;数字技术颠覆了信息传播模式。伦理情景的确定性消解,开放性和不确定性成为其新的重要特征。主体是确定的,与之相对的客体是匿名的、未知的。技术所造成的这种伦理情景是现代主体无法逃避的。随着伦理客体的隐匿未知,主体的义务、责任、权利甚至自由的基本内涵变得不确定。大数据为伦理世界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确定性的终结。  相似文献   

10.
论工程师的伦理困惑及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师的公司雇员身份及其在现行企业组织层次中的位置决定了"伦理困惑"问题是困扰绝大多数工程师心灵的重要问题.而这种普遍化的伦理困惑又直接影响着工程师在公众利益与雇主利益发生冲突时的选择.工程师能否很好地摆脱伦理困惑将决定工程活动能否确保公众和社会的利益.本文分析了工程师的伦理困惑的构成要素及表现形式,从工程师个人、社会及公司的角度分析了解决工程师伦理困惑的必要性,最后为解决工程师的伦理困惑指明了三种途经.  相似文献   

11.
全球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创新范式的持续转型,创新范式经历了线性闭合式创新——开放式创新——开放式创新2.0的逻辑演进过程。开放式创新2.0范式是一种以整合协同、共同创造共享价值、创新生态系统等为典型特征的新一代开放式创新范式。政府-大学-产业-公众或公民社会"四重螺旋"创新生态系统是开放式创新2.0范式的典型实现模式。在开放式创新2.0时代,面向大众创新创业的开放式创新大学正在成为大学发展的新向度。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4月14—15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贵州师范大学承办的"新时代视野下大数据与双创的哲学思考"学术研讨会在贵阳召开,来自国防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黑龙江大学等单位七十余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主要围绕大数据时代双创服务模式变革与创新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索,取得了一系列可圈可点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人类基因增强作为一项试图改造人类自身的颠覆性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和塑造着人与社会。人类基因增强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其研究和应用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伦理的、法律的和社会的问题,亟需对其进行治理。伦理治理是对人类基因增强技术进行治理的一种重要方式。人类基因增强的伦理治理是指政府、专家、企业、公众等技术发展的相关利益主体,以伦理原则为指导,解决人类基因增强技术研究和应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促进技术为人类造福的各种方式的总和。人类基因增强的伦理治理需要回答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治理什么,也就是人类基因增强的伦理治理对象;二是谁来治理,即人类基因增强的伦理治理主体;三是如何治理,也就是人类基因增强的伦理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14.
自然伦理不是把自然物作为"伦理主体"所形成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而是把自然物作为"伦理对象"而实现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自然伦理最终要落实在人对自然物的审美活动之中.自然伦理的本质决定了自然伦理的辩证法:人与伦理法则的契合是这一辩证法的逻辑开端,它必然扬弃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审美伦理,从而实现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各自在对方中完成自身.  相似文献   

15.
发展伦理学中伦理主体的拓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伦理学与传统伦理学的根本差别在于:发展伦理学在历时性时间视野中把后代人拓展为伦理主体.一种把后代人拓展为伦理主体的发展伦理学原理应该视"历时性时间视野"为第一条件,而"人是有理性存在者"为其存在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地方发展与治理中,政府政策的干预属于他律,与此形成重要补充的是以内生伦理为治理途径的自律。伦理治理的价值理念、主体伦理、关系伦理和制度伦理源于内生伦理约束,并经历着深刻的转型和变迁。以伦理治理对特色小镇建设进行自律性审视,发现汲取型、管控型、动员型和功利型治理方式依然处于主导地位。促进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内生伦理自律与外来治理他律的良善结合。按照"元伦理"的伦理审视与伦理批判,基于乡镇基层政府、原住民和外来资本的社会契约,特色小镇的伦理治理应实现从"汲取"到"服务"、从"管控"到"共治"、从"动员"到"回应"、从"功利"到"公益"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7.
在规律的制约、条件的限制、人自身的局限、道德运气的影响和创新的实验性等因素的非线性交互作用下,创新主体的责任能力是有限的,其所能承担和履行的责任也是有限的。这也是造成道德超载的重要原因之一。负责任创新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给定条件,消除"发明"逻辑带来的空想性,并更新创新观,破除对创新的伦理性、技术性和经济性限定,进而更好地发挥其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负责任创新"与"负责任研究与创新"是近年来科技伦理和科技政策领域的热门词汇。既有的学术文献中,往往是二者并提、互通、混用,罕有对这两个词组的明确区分。本文试图分析,此一术语不统一且混用现象,反映的是该领域研究者相互之间理念的分歧。在辨析"研究"与"创新"的关系的基础上,本文对该领域内最有代表性的学者及其主要工作进行梳理,区分出技术设计、中游调节、预期治理、科技评估、公众参与、创新转型这六条脉络。理清不同脉络之间的异同,不仅有助于深入认识这一领域的丰富性和包容性意涵,还有助于国内学者更好地引介、应用甚至参与建构全球"负责任(研究与)创新"的理论话语。  相似文献   

19.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对"科技伦理原则""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加强科技伦理制度保障""强化科技伦理审查和监管"等方面给出了规范意见. 《意见》甫一出台,便引发科技界热烈讨论.此意见的出台会对科技创新带来怎样的影响?科技创新和传统伦理,这两者...  相似文献   

20.
"电车难题"是自动驾驶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目前主流方案为通过算法解决。统一的强制伦理算法中,当公众作为利益无关的"安全旁观者"时,"后果主义"战胜了"道义论",然而这对"利益相关者"无法成立。个人化伦理算法将普遍的道德设置转化为个体的伦理选择,以"预设选择"取代"预设答案":"道德旋钮"架构会导致实际驾驶场景的博弈中所有人都走向"完全利己"的悖论;罗尔斯"最大化最小"的算法则将导致"越遵守安全准则的个体越不安全"的后果。超越"强制"与"个人"二分的制动力学算法,通过技术化的框架规避了伦理性选择,是目前较为有前景的自动驾驶电车难题的伦理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