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观点认为,雄性动物相互竞争主要是为了获得与雌性动物交配的权力,而在这一过程中雌性是无能为力的被动的一方。现在这种观点面临挑战。越来越多的生物学家认为, 生物并非我们原先想象的那么简单,比如雌性动物实际上利用更多的技巧和圈套来主动选择自己的配偶。  相似文献   

2.
有的教科书,把"会不会使用工具"作为原始人与动物区别的一条重要标志。其实,这种观点有欠妥当,因为在动物世界里,有些动物确确实实是能够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的。在赤道奇岛加拉帕戈斯的树林里,栖息着一种名叫啄木燕的  相似文献   

3.
据英国《科学家》杂志报道,英国科学家最近对灵长类动物能很快进化成为智能动物的原因,向传统的看法提出了挑战。为什么我们灵长类的祖先能够如此快地变得这么聪明,而其他动物却不能?迄今为止,最普遍的看法是,关键在于社会生活塑造我们的大脑。这一观点最近受到了一项研究的挑战。该研究认为,对灵长类动物变得如此聪明产生了巨大影响的原因,乃是由于灵长类动物自身解决日复一日的寻找食物的需要所致。  相似文献   

4.
从基因中心论观点来看待动物社会已经使我们对行为是如何进化的认识发生了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5.
尽管动物也有爱的观点被许多科学家所否定,但是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例证说明,在动物王国的许多动物之间确实存在着与我们人类相似的感情。  相似文献   

6.
动物界中的恋爱和婚姻方式千奇百怪。动物学家研究表明,在终生成双成对生活的鸟类和哺乳动物中,只有大约10%能够对性伙伴忠贞不二。雌性外出寻求外遇是为了使后代获得尽可能优秀的基因,而雄性动物偷情则是为了尽可能多地繁衍儿女。利用基因检测技术研究表明,即使看起来是爱情最为专一的动物夫妻,也常常会乱搞两性关系,而去附近的巢穴或群落找陌生  相似文献   

7.
<正>当猎食者在附近徘徊时,猎物会采取某些保护措施将猎食者吓退;一些雄性动物为了向雌性展示自己的强壮和美丽,也会通过某些特殊手段搏得雌性的芳心。在神秘的自然界中,一些动物具备特异功能,能够在特殊场合下将自己的身体膨胀。  相似文献   

8.
地球上今天的生物是几十亿年来演化的结果,是地球上特定的物理环境的产物,动物的感觉器官也是如此,特别是高等动物的感觉器官,更是充分地利用了这一物理环境的。动物为了生活、生存和繁殖,就必须有寻找食物,逃避危险和追求异性等活动,这就要求它们具有高度灵敏的感觉器官,能够敏锐地、迅速地和准确地认清周围的环境和对象。试想,一种没有眼睛或眼睛很不  相似文献   

9.
当猎食者在附近徘徊时,猎物会采取某些保护措施将猎食者吓退;一些雄性动物为了向雌性展示自己的强壮和美丽,也会通过某些特殊手段搏得雌性的芳心.在神秘的自然界中,一些动物具备特异功能,能够在特殊场合下将自己的身体膨胀.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探索》2003,(10):76-76
蜘蛛是一种令人生畏的动物,而有些雌蜘蛛在交配后吃掉“丈夫”,使得雌蜘蛛更显神秘和恐怖。 科学家发现,雄蜘蛛的以死相随似乎是有目的的。雄蜘蛛的死可能是一种策略,是为了让它们的尸骸能够进入雌蜘蛛的生殖器,并且阻断其他雄性竞争者与“她”交配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美国研究人员最近指出,他们已经证实长期以来深信不疑的观点——即动物通过身体气味选择配偶和辨别后代。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腋窝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动物(包括人类)能够检测出信息素,对于感觉神经来说,信息素尽管没有芳香的味道,但是能够被嗅到。人类的这种气味产生于腋下。纽约康奈尔大学的马蒂厄和约翰斯顿对大鼠进行了试验,观察它们是否仅通过嗅觉就能识别出自己的“家庭”成员。他们把刚出生的大鼠在它们的气味感觉能力形成前把它们放在不相关的窝棚里饲养。这些大鼠所嗅过的气味只是与它们没有直接关系的“养母”和它的“…  相似文献   

12.
动物中有一种奇特的现象:雄性动物常常为雌性配偶自杀。它们或者为了圆满完成性行为而在交配后立即死去;或者在交配后心甘情愿,也可能是无可奈何地让雌性配偶吃掉,充当雌性配偶养儿育女的营养食品;或者为了保护雌性顺利逃亡或保证家族繁衍而在“监狱”中自毁。这一场场悲壮而残忍的爱情故事,使我们情不自禁地要将一句古谚改为:“一生中只要爱过一次,即便死去,也比一辈子没有爱过好”。动物行为学家饶有兴趣地研究了这~类可怜而又可敬的雄性动物,企图揭开雄性动物自杀性性行为的谜底。一澳大利亚有一种绰号叫“黑寡妇”的雌性蜘蛛…  相似文献   

13.
奇云 《世界科学》2004,(12):18-20
长期以来科学界一直相信 ,16万年前从直立人进化而来的现代人或智人是人科灵长目动物唯一现存的种类。但科学家在印度尼西亚一个与世隔绝的热带岛屿上的发现是否推翻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为了解决动物生理、医学科研中的实验动物问题,在千岛湖中开辟了一座猴岛,现在已建成一定的规模。《猕猴入群“策略”与野外组群过程》一文,是研究人员在建岛过程中对猕猴入群和组群行为的综述分析,可以帮助读者从一个侧面认识动物世界中动物是怎样表现其生存技巧的。  相似文献   

15.
动物的节拍     
正乐感是人类独有的吗?来看看科学家们的新发现。音乐,人类耳朵独享的"奶酪蛋糕"?当你看到公园里或者街头上人们随着音乐的节拍舞动的时候,你可能不会感到奇怪,人类对于音乐的感知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但其实,人类并不是唯一的能够跟着音乐节拍舞动的动物,自然界有一些动物也具有这样的"节奏感"。动物对于音乐的这种认知行为到底是由于大脑的特化作用,还是建立在为了行使其他功能而形成的神经回路上的呢?  相似文献   

16.
人类的感情有父母的慈爱、朋友的友爱、男女相恋的情爱,以及大众奉献的爱心,等等,这些都是高级动物所独有的精神活动。那么,除了人以外,其他的动物具备这种爱吗?从社会生物学的观点来看,动物之爱的本质是由遗传的利己基因所决定的利他行动。应该说动物的爱是在物种淘汰、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形成的。为此,动物之爱不能以人类的感情标准来衡量,因为一些行为对人类而言可能意味着绝情绝义,但对动物而言恰恰表示了一种爱意。那么动物又是怎样示爱的呢?与人类的爱有什么异同呢?  相似文献   

17.
运动与长寿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生命在于运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另一种观点认为生命的最高境界是静养,喜好运动的动物几乎很少有长寿的(包括运动员)。这两种观点都貌似有理,其实他们都只说对了答案的一半,尤其是老年人,适度的、规律运动才是健康长寿的最佳选择。1999年的诺贝尔生物医学奖获得者路易斯·伊格纳罗对一氧化氮在心血管系统中奇特作用的发现,证明了规律运动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伊格纳罗的研究显示,一氧化氮能促使血管扩张并抑制血栓形成,使人体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一氧化氮的缺乏可…  相似文献   

18.
安志敏 《科学通报》1975,20(2):69-69
关于人类的起源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始终存在着唯物论和唯心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尖锐斗争。 一百多年以前,达尔文论证了人是从古猿进化来的,沉重地打击了“上帝造人”的形而上学观点。但是,由于历史条件、阶级地位的限制以及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影响,达尔文学派没有能够认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也不可能理解人类区别于动物的自觉的能动性以及这种自觉的能动性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因而不能够正确地阐述人类起源的根本规律。  相似文献   

19.
他们是背枪的生态保护者。他们从根本上扭转了猎人的含义。他们射杀动物不再是单纯的杀戮,更不是为了过瘾,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20.
正大多数昆虫都体型弱小,在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里,它们无疑是弱者。为了在这个世界生存,它们各显神通,进化出了各种伪装绝技。为了躲避天敌和捕食猎物,昆虫进化出了各种伪装策略:有的能够模拟自然界的颜色,如同"忍者"一般将自己融入所生存的环境当中;有的能够模拟其他昆虫的特征,与其他昆虫既相互利用又相互帮助;有的进化出了特殊的体色,提醒那些想要捕食它们的天敌自己并不好惹;有的进化出了醒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