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更新世大同火山群地磁场古强度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日祥 《科学通报》1985,30(20):1564-1564
大同火山群是分布在大同市以东的晚新生代火山喷发的产物,它与黄土和泥河湾层有着密切的地层学关系。因此,大同火山群的地磁场古强度研究不仅有助于全面地认识地磁场演化历史,还有助于理解大同火山群的形成及其先后顺序,进而为第四纪地质环境和地质年代学  相似文献   

2.
杨锺健 《科学通报》1964,9(7):565-565
古人类及其文化的研究,不但是地质学、古生物学方面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人类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一研究,意味着弄明白我们人自己过去的历史。研究的结果,可以为第四纪地层和古脊椎动物提供重要贡献。今就研究情况、今后展望和应当注意的问题,加以讨论,作为《新生代研究的展望》和《关于新生代前脊椎动物化石研究的展望》二文的补充。今昔对比,忆苦思甜解放以来,我国古人类方面的研究工作,同其他工作一样,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可  相似文献   

3.
<正>"人类世"这个术语诞生以来,20年快过去了。先是在学术界受到关注,然后逐渐扩散到整个社会。"人类世"一词是从Anthropocene翻译而来的,其实如何翻译更合原意,目前意见不一。有一派意见认为,为了与Anthropocene之前的两个地质年代名称更新世(Pleistocene)、全新世(Holocene)相对应,应采用"人新世"的译法。我本人主编的学术期刊Anthropcene Coasts的中文译名《人新世海岸》就来源于此。当然,更重要的是厘清术语所表达的内涵。首先,人类世作为地球历史年代划分的单元,其时间尺度需要界定清晰。人们最初质疑其时段过短。地质年代表按照宙、代、纪、世的系统来编排地球历史,所以1.2万年前开始的全新世在表格里的位置是"显生宙、新生代、第四纪、全新世"。试想,6亿年以来的显生宙划分了11个纪,每个纪平均有几千万年,为什么只有200多万年的第四纪能够跻身其中?同样,第四纪分为两个世,更新世有200多万年,为何全新世只有1.2万年?  相似文献   

4.
橄榄玄武岩的K-Ar同位素年龄是否应该重新审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学通报》1998,43(7):689-690
晚新生代橄榄玄武岩在中国有大面积出露,统计表明,中国仅晚新生代的火山就不下50群,其中含橄榄石的玄武岩主要分布在东北、东南沿海和大同地区,青藏高原及周边和台湾省也有少量分布.由于这些岩石新鲜,结晶颗粒细小均匀,年龄新,故在定年时多采用全岩的KAr定年法.但是,许多从事新构造研究的地质工作者常常感到KAr法所测定的玄武岩的年龄老于其他地质证据.Jeager等人[1]在大同地区建立BB6(BB24)第四纪火山岩KAr标准样时,最早在我国发现了橄榄石斑晶中过剩Ar的存在,并在其后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即利用真空破碎的方…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对大地、大海和天空的探索变得更深入。地球的大气、海洋、岩石、动物和植物,正在经历着一种大到足以标志着一个世的结束和另一个世的开始的变化,这些变化在一些地球科学家看来是“人类世到来了”的标志。如果他们能够证明这一新的地质年代何时开始,那么“人类世”将会被添加到地质历史的第四纪中。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地质学的角度来了解这个已经到来的“时代”。  相似文献   

6.
洛川黄土的ESR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金嗣炤 《科学通报》1988,33(14):1092-1092
一、引言 洛川位于我国黄土高原,洛川黄土地层完整地记录了约240万年以来的地质过程。在对第四纪地质事件的研究中,洛川黄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用古地磁方法对黄土地层做出了时序的判断。但随着研究工作的日益发展,这种粗略的时序概念已经不能满足要求,越来越迫切地需要有绝对年代的数据来作为准确的时间坐标。 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方法测定地质年龄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年代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琼北第四纪玄武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樊祺诚 《科学通报》1987,32(4):287-287
琼北雷南第四纪玄武岩是中国南部面积最大的一片新生代玄武岩,仅琼北玄武岩分布面积就达4000多平方公里。许多研究者曾从不同手段对琼北玄武岩的喷发时代、活动期次及分布范围进行过研究,划分不尽一致。我们认为,琼北玄武岩分为四期是较为合适的。本文主要讨论琼北第四纪玄武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8.
刘东生  郑洪汉 《科学通报》1965,10(2):175-175
第二届全国第四纪学术会议和陕西蓝田新生界现场会议于1964年10月30日到11月4日在西安联合举行。大会收到论文108篇,论文摘要57篇,会上宣读了78篇,并分别在第四纪地层、黄土、冰川及冰绿、地貌及新构造、一般第四纪地质等5个组内进行了讨论。第四纪地层组的论文反映了孢粉学和微古生物学近年来有了长足的进展,进行孢粉研究的地区和对象都有了扩大,对我国第四纪开始以来气候波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资料。如在海拔4,600米以上的希夏邦马峰附近高山地区出现有代表温暖气候的阔  相似文献   

9.
用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古温度的方法,对洞穴次生沉积物石笋进行碳、氧稳定同位素的测定,并对石笋进行铀系地质年龄和~(14)C地质年龄测定,可以获得第四纪以来的古气候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我国黄土高原幅员辽阔,约为我国国土总面积的5%,但自第四纪晚期以来,这一地区的气候、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迄今已演变成为我国地质环境十分脆弱、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之一。特别是大规模黄土滑坡屡屡发生,不仅对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也制约着大西北地区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11.
李炳元 《科学通报》2004,49(5):492-492
<正> 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与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和广东仁化县共同组织的《2004年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术会议暨丹霞地貌研讨会》和《海峡两岸地貌与环境研讨会》于2月2~6日在广东仁化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同时召开,102位代表参加了新世纪的第一次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大会。  相似文献   

12.
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面积约23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地球上最高、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的隆起被称为新生代以来发生在亚洲的最大的地质事件。它的隆起对我国西部、亚洲中部、甚至整个北半球的自然界产生巨大的影响。青藏高原为什么会这样强烈地隆起?什么时候开始隆起?隆起的幅度和速度如何?隆起以后对自然界和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这是地学理论研究中举世瞩目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杨子赓 《科学通报》1981,26(13):807-807
周口店地区晚第三纪和第四纪地层研究已有50余年历史。1978和1979年,中国科学院组织了“北京猿人遗址综合研究”,对本区晚新生代地层的研究表明,猿人洞穴堆积除过去的13层外,又分出了第14—17层;并根据气候地层学、年代学及沉积学的研究,确定了洞内、洞外的地层层序和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14.
论地球轨道变化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第四纪(从距今180万年到现在),在哺乳动物的进化历史上曾发生过一系列的进化事件。它们的标志是某些旧物种的末次出现(或绝灭),或某些新物种的首次出现以代替另一些旧的物种。古生物学家称它们为生物的进化事件,或生物群更替事件,简称生物群事件。据Repenning(1980,1984),Lindsay,ed al(1980),Azzaroli(1983)等研究,在第四纪的北美、欧洲等地至少曾发生过4次生物的进化事件。它们分别发生在距今约185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柴达木盆地发育巨厚的新生代地层.这些地层记录了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以来青藏高原向东北方向扩展过程中的构造变形、地貌演化与气候变化等信息.通过高密度的样品采集、测试与分析,古地磁测年结果显示,柴达木盆地北缘新生代地层出露较为连续、完整的路乐河剖面(路乐河组层型剖面)沉积年龄为30.9~5.2 Ma.路乐河剖面沉积环境与沉积速率分析揭示盆地新生代以来经历了约31与15 Ma开始的两期显著的构造变形事件:渐新世的构造变形导致了柴达木盆地的形成;中中新世以来的强烈构造变形导致了柴达木盆地的变形与改造.  相似文献   

16.
高密度光释光测年揭示的距今约15~10 ka黄土高原侵蚀事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黄土堆积作为晚新生代陆相最好的古气候记录之一, 得到了众多研究, 其揭示的冰期-间冰期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具有全球意义. 但是, 中国黄土研究中还有一些基本科学问题或假设没有得到证实, 从而使一些研究结论受到质疑. 为了进一步认识黄土堆积的连续性、绝对年龄和时间分辨率等问题, 对黄土高原西北-东南方向上代表性的晚更新世-全新世黄土剖面进行了间距10 cm的连续光释光年龄测定和古气候替代性指标测试, 获得了108个绝对年龄数据. 结果发现, 在黄土高原塬区代表性的晚第四纪黄土剖面中存在约4~5 ka的间断. 这一直接的年代学证据表明, 在千年时间尺度上黄土沉积是不连续的. 新的年代证据指出, 以前基于粉尘沉降模式获得的时间标尺是不准确的, 从而使已发表的关于亚轨道时间尺度黄土古气候记录的研究工作需要重新审视. 初步分析认为, 黄土堆积的加剧侵蚀可能受气候变化控制.  相似文献   

17.
徐仁 《科学通报》1973,18(6):274-274
翻开亚洲新生代地质的历史,引人注目的第一个重大事件,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上升。由于这条山峦重迭,群峰林立山系的升起,使亚洲中部的地理和气候受到很大影响。同时又改变着我国西部大自然的面貌,影响着人类的活动。  相似文献   

18.
鄂尔多斯高原第四纪古风成沙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董光荣 《科学通报》1983,28(16):998-998
第四纪古风成沙,是指现代风成沙出现以前的第四纪期间,由风的地质作用所形成的沙质沉积物。国外对第四纪古风成沙(或古沙丘,又称化石沙丘)已有较多研究,国内不少地方亦屡有发现。鄂尔多斯高原(图1)是其中很早以来有过不同程度发现的地区,但系统研究尚少。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室李丰江副研究员、吴乃琴研究员等人通过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科院地理与资源所合作,对关中盆地新石器时代先民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早期先民已开始利用软体动物作为食物、工具和装饰品,该项工作为研究我国早期人类如何利用软体动物迈出了重要一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Plos One,2013,8(3):e58999。  相似文献   

20.
柴达木盆地第四纪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靖泰 《科学通报》1985,30(12):936-936
中国的大西北,主要由一系列山系和山间盆地构成,其中最大的山间盆地是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在这些巨型盆地中,新生代以来接受了各种类型的巨厚沉积,是第四纪研究的极有意义的地区。可惜在这些巨型盆地中,至今第四纪沉积学及年代学方面的资料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