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才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之一。如何正确地选拔、合理地使用、有效地培养科技人才,是举国上下普遍感兴趣的问题。本栏所收四篇文章,从各个不同角度介绍了国外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供科技管理干部和科技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评价制度是整个科技体制的一项基础制度.其中,科技人才评价是人才发展的"指挥棒",影响科技人才事业发展的价值取向、领域方向、资源配置等关键要素.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代表大会上强调,要重点抓好完善评价制度等基础改革;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http://www.gov.cn/xinwen/2021-05/28/content5613702.htm). 2021年9月,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人才评价问题进一步强调,要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http://www.gov.cn/xinwen/2021-09/28/content5639868.htm).这体现了党中央对人才工作评价制度基础性、导向性作用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党中央正在下大力气解决目前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国际国内科技评价体系的发展和改革趋势,阐释科技评价所蕴含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并从改进评价标准体系、创新评价...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科技、人才和教育 ,如同其他改革开放的各条战线和领域一样 ,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和成绩。但还是不得不指出 ,总体上“我国科学技术比较落后” ,“缺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造性人才”的局面 ,并未实现根本改观 ,这不仅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民族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 ,而且也如同一个巨大的问号 ,摆在了中国科技界和教育界的面前。如今 ,中国科技馆的专家组织编写的《4 8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寄语中国》一书的问世 ,恰好似一面镜子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我国科教发展 ,特别是科技人才成长问题的比照机会。首先 ,这一群热情“寄…  相似文献   

4.
一、培养开拓型人材是时代的需要当前,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正在全世界范围兴起,以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海洋工程和宇宙开发为代表的六大技术群体已经逐渐形成。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各国都在预测未来研究对策,其中最重要的是改革教育、加速培养科技开拓型人才,这是占领科技的制高点、取得科技和经济领先地位的关键所在。我国正在加速四化建设,在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机会面前,培养开拓型人材对我们国家就显得尤其重要,因为我国科技基础差、起步晚,如果采取亦步亦趋的“追赶战略”,难免始终落在后面。正确的对策是根据我国的国情,有选择地采取“跳跃战略”。不是在全体上,而是首先使某些领域有可能后来居上,达到领先的地位。要实现“跳跃战略”,其关键又是培养一代具有独创精神的开拓型人材。培养开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一方面科技人才在绝对数量上供不应求,另一方面,一些单位又存在积压人才和浪费人才的现象,这是智力的极大浪费。为此,必须打破人才管理的部门所有制,使科技人才流动,智力转移,以充分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6.
聂卿 《科学之友》2008,(12):103-104
文章指出,当前大学生毕业就业已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热点问题,面对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突破传统的“毕业促销”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以“发展性职业生涯辅导”模式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势在逼人。为此高校应在就业指导的对象、内容、形式、途径和发展目标等方面加以调整、创新,培养学生的终身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据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8114万人,居世界第一.拥有如此丰富的科技人才资源,如何更好地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让他们释放更大的创新活力?这是当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头等大事.近日,《科学通报》对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院长罗晖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8.
《世界科学》2012,(10):50
本刊讯:9月25日,上海市科委和市科技启明星联谊会举行2012年度市科技启明星授证仪式。今年共有130位青年科技人才获得启明星计划资助,其中50位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获得A类计划资助,52位来自企业的科技人才获得B类计划资助,还有28位科技人才获得跟踪资助。这也是在启明星计划实施21年历史上,来自企业的青年科技人才数量首次超过高校和院所。  相似文献   

9.
《世界科学》2002,(1):25-27
1991年 5月 4日 ,上海市科委正式推出“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 ,致力于培养面向 2 1世纪的科技专家。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意在启动、开发明天的科技新星。该计划重点培养和资助 3 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科技人员。以项目连续资助的方式 ,通过科研实践 ,促使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如今 ,这一以造就青年专家为特色的人才培养计划已实施了整整 1 0个年头。简略回顾启明星计划实施 1 0年之路 ,一个给人印象最深的感受是这一计划开创了一种以人为本、以对年轻人的培养为宗旨、以人带项目的崭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世界科学》2012,(10):50-50
本刊讯:9月25日,上海市科委和市科技启明星联谊会举行2012年度市科技启明星授证仪式。今年共有130位青年科技人才获得启明星计划资助。其中50位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获得A类计划资助,52位来自企业的科技人才获得B类计划资助,还有28位科技人才获得跟踪资助。这也是在启明星计划实施21年历史上,来自企业的青年科技人才数量首次超过高校和院所。  相似文献   

11.
《自然与人》2010,(5):1-1
胡锦涛总书记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培养造就青年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和上海市女科学家联谊会于2008年底发起的“明日科技之星——科技拓展培育基地”项目,在为国家培养未来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数说     
《科学之友》2020,(4):38-39
正736名湖南"三区"科技人才助"春耕"2020年3月初,湖南选派736名"三区"科技人才,赴基层一线服务。"三区"科技人才计划,是中组部、科技部、财政部等组织实施的重大人才工程。选派人员将与派驻地对接,了解当地春耕备耕、复工复产等情况,作出科技服务年度计划。指导农民疫情防控的同时,落实春管春种各项措施,助力农业生产良好开局。此外,派驻企业的"三区"科技人才,还将会同有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现阶段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数量还很少而硕士生占的比例较大。近几年在带硕士生的实践过程中曾遇到过一些困难和问题,迫使自己有过一番思索。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有关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后受到很大启发,现将自己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提出来供大家讨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改革亦应围绕这个总目标来考虑。万里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曾讲到:“我们需要许多才华横溢的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获得的知  相似文献   

14.
鲁白 《世界科学》2012,(3):52-55
“学而优则仕”被认为是我国古代传下来的、一项选拔干部的良策。今天,更是经常看到一些学者专家因为其专业做得好而被提拔为领导。其实,做一个好的领导与优秀科学家是两码事。  相似文献   

15.
由冯之浚、张念椿主编的《新技术革命知识讲座》一书已经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该书是一本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入门书.全书分四个部分,共廿二讲.第一部分介绍国外议论新技术革命的几种代表性观点,如“第三次浪潮”、“第四次工业革命”、“增长的极限”等等;第二部分介绍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等九大先导技术;第三部分介绍国外科技发展的新战略、产业调整的新趋向、能源结构的新变化和人才开发的新对策等;第四部分介绍我国在科技、经济和人才三方面的对策,并提出了一个值得重视的发展模型.特别是作者根据近几年来研究“软科学”的成果而提出的一些对策思想,给读者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2015年的春节即将到来.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日子里,中国科协祝全国的青少年节日快乐!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也是科学发展与科技进步的希望.青少年时期是兴趣最广泛、求知欲最旺盛的时候,对科学知识充满了好奇与渴望.面向青少年的科普工作是中国科协科普工作的重中之重.2014年,中国科协面向青少年群体开展的科普活动开拓了新的局面,成功举办高校科学营等特色品牌活动,给青少年朋友们创造了发挥创意和才能的舞台;面向拔尖青少年开展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科技教育活动取得了新进展,成功举办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等系列品牌活动,稳步推进中学生英才计划试点工作,加强全国中学生学科奥赛组织管理工作,为优秀青少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持续推动教育、科研、社会机构优质科普资源面向青少年群体开发开放.  相似文献   

17.
培养具有高科技素质、适应未来作战需要的合格坦克射击人才,是部队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也是高标准落实军事斗争准备要求的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培养坦克射击人才应注意培养目标、培养重点、科学文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世界科学》2006,(5):F0004-F0004
上海市宇航学会成立于1987年11月,学会宗旨是“团结和组织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航天科技的繁荣,促进航天科技的普及与推广,促进航天科技人才的成长,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倡导奉献,创新,协作的精神,为国民经济服务,为加速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作贡献”。  相似文献   

19.
培养具有高科技素质、适应未来作战需要的合格坦克射击人才,是部队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也是高标准落实军事斗争准备要求的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培养坦克射击人才应注意培养目标、培养重点、科学文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从本期开始,本刊将连载行正同志撰写的《谈谈一些英语常用词语的用法和译法》一文。这是本刊编辑部为了改革“科技翻译顾问”专栏的编辑工作,走访经常为本刊写稿的作者同志,共同商量选题的结果之一。该文针对出现于当前书刊中比较常见的问题,阐述自己的意见,并望与原作者商榷并就正于广大读者。在撰写过程中也征求了一些专家的意见,并得到诸如葛传椝教授的帮助,书此志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