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钢空腹夹层板在建筑楼盖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使用功能的改变,建筑楼盖的大厅洞口等常需作封平改造,但新增楼盖结构的高度常受原结构楼盖高度的限制,且改造后不得损伤原楼盖的承载力。钢空腹夹层板是一种新型板系结构,用于建筑楼盖封平改造工程中,具有自重轻、跨度大、结构高度小、施工速度快等优点。以贵阳市台湾大厦底层大厅封平楼盖改造工程为例,讨论了钢空腹夹层板的简化设计和改造时的若干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2.
根据编织参数对四步法编织进行算法演绎,得到编织体的具体工艺参数,然后利用Matlab编写脚本追踪携纱器的运动,确定纱线运动的空间位置趋势并存储到矩阵中,编写B均匀样条曲线脚本并在CATIA软件中导入空间纱线位置点并生成样条曲线,实现三维四步法编织的仿真以及矩形编织和圆形编织建模.以4×4矩形编织、3×18圆形编织为例,对具体编织参数展开计算,对纱线轨迹算法进行优化,实现编织预制件的仿真.  相似文献   

3.
深圳国际交易广场中央大厅为一四柱支撑的三层大柱网楼盖,大厅结构为独立体系,全部施工完成后再与四周楼板进行连接。针对结构特点、施工荷载大和单层楼板难以承受施工荷载的技术难题,采用了钢桁架和钢管柱等组合高架支撑体系,结构合理,受力明确,确保了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贵州省博物馆新馆仪式大厅结构为背景,分别考虑楼盖刚性假定和弹性假定,针对楼盖开洞引起的平面不规则性进行了6个算例的抗震性能研究。分析表明:六边形平面的周边框架和洞口周围框架形成密柱框筒;楼盖开洞未造成明显的扭转影响,也未明显削弱结构抗侧刚度;楼盖开洞位置的选择较为重要,否则调整刚心与质心的位置偏差而增大结构抗侧刚度时容易导致位移比出现小数比小数而不易满足要求;开洞面积的大小不宜作为结构超限的硬性指标,而应以结构抗侧刚度和楼层受剪承载力作为辅助判别标准;楼盖开设大洞口后结构整体分析宜按弹性楼盖假定,但楼盖弹性假定计算的位移比要小于刚性假定计算的位移比;楼盖的刚、弹性假定对楼层地震剪力计算结果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5.
王明吉  杨旭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36):8951-8954
详细考虑了疏编织型漏泄同轴电缆的圆形结构和编织孔隙的菱形结构。通过数值计算得到菱形编织孔隙内任意一点上方,即电缆外任意一点的磁场计算公式。可对编织型漏泄同轴电缆的设计、生产和使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体育馆建筑篮球比赛大厅楼盖结构设计的工程实例的探讨,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无梁楼盖结构-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的设计方法及其构造设计,并提出了目前极需完善和研究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7.
首先分析了三维编织工艺和预制件细观结构,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基本的单胞力学模型进行分析,然后运用三细胞模型,对圆形截面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工程弹性常数进行理论预测,最后通过数学推导,导出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剩余刚度和疲劳寿命的威布尔概率分布函数的表达式,并给出了上述两个分布函数中有关参数的确定方法,为进一步研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疲劳寿命试验和寿命预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异形截面编织物的快速编织成型并确保编织物的编织密度,设计出一种可避免干涉的编织轨道交叉组合方法.该方法通过编织轨道之间交叉组合,使旋转式编织机可生产矩形、三角形、圆形等形状的三维截面的立体编织物.针对轨道组合后交叉点处出现锭子干涉的问题,提出一种约束锭子排布规律和轨道结构的方法,并推导出相应的锭子排布规律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将四踪纱线和普通棉纱一起在四步法矩形编织机上编织,然后对编织物以较小间距连续横切,用数码相机拍摄横截面,得到一系列连续横截面上示踪纱线的坐标点。在认为纱线横截面为圆形的前提下,模拟出单纱在编织物中的空间构型。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冷弯薄壁型钢组合楼盖的面内刚度和承载能力,采用ABAQUS软件建立楼盖有限元模型,通过轻钢楼盖面内滞回试验结果进行验证.研究不同参数对楼盖模型面内刚度和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改变楼盖梁尺寸、楼盖梁腹板开孔面积和间距以及扁钢带和刚性支撑件的布置方式对楼盖面内刚度和承载力影响较小,减小自攻螺钉连接间距和组合楼盖的长宽比能提高组合楼盖的面内刚度和承载力,在20~40 mm范围内改变楼板厚度对组合楼盖面内刚度和承载力存在一定影响.基于组合楼盖的破坏模式和受力机理,楼盖的面内极限承载力可通过单颗自攻螺钉连接的承载力和楼盖两侧自攻螺钉连接的数量进行估算.基于退化四折线模型,建立组合楼盖面内刚度的计算方法,为轻钢楼盖的工程设计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徐勤  刘运林 《工程与建设》2005,19(5):333-335
文章介绍了基于混凝楼盖受力性能的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布置方式。根据混凝土楼盖的弯矩分布和混凝土空心楼盖的自身特点,布置钢筋和芯筒的布置位置和方向,并介绍了混凝土空心楼盖设计计算方法,可为我国的混凝土空心楼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基于反应谱理论的振型分析方法和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新型预制装配式楼盖进行了空间结构分析,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该新型楼盖的平面内变形特征和合理的抗震设计方法.引入了考虑楼盖实际刚度的串并联多质点系空间振动模型及以其为计算模型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新型楼盖连接方式与构造形式能有效地提高预制装配式楼盖结构的整体性,新型楼盖具有较大的面内刚度;新型楼盖在基准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处于弹性工作阶段,可有效防止新型楼盖设计荷载传递路径因楼盖破坏而发生改变;用现行规范设计新型预制装配式楼盖结构存在较大偏差,建议采用考虑楼盖真实刚度的串并联多质点系空间振动模型或修正的串联多质点系振动模型进行结构抗震验算.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混凝土薄壁方箱楼盖的受力性能,并分析其在满足承载性能和使用功能要求条件下薄壁方箱楼盖的合理跨度.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别建立10种不同跨度的混凝土薄壁方箱楼盖和普通实心楼盖模型.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在不同载荷作用下两种楼盖的力学特性.结果表明:6.3~15.9 m的跨度范围内,在竖向载荷作用下,相同厚度的薄壁方箱楼盖和普通实心楼盖相比,10.5~15.9 m跨度内两种楼盖的竖向挠度差值较大,薄壁方箱楼盖随着跨度的增长挠度增加较快,楼盖的整体刚度变化不大.在此跨度内应用薄壁方箱楼盖,不但满足规范规定的挠度限值要求,而且要比实心楼盖节省材料,减轻结构自重,是较为合理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4.
研究基于轨道变换法的突变截面三维织物编织成型方法。给出基于轨道变换法的轨道拼接机理:连通处于织物截面形状内的轨道,同时堵死织物截面形状以外的轨道。根据轨道交叉点处变轨转盘的状态分析编织过程中增加或减少纱线的方法,总结变截面过程中轨道的交叉变换规律及纱线数量变化规律;需要改变三维编织物的横截面形状时,在锭子运动至变轨转盘区域前,变换目标截面形状边缘的变轨转盘状态,可实现轨道的交叉变换,此时纱线数量的变化量是参与编织的角轮数量的变化量的2倍。以矩形-圆形-矩形突变截面三维编织物为例,研究编织过程中轨道的拼接工艺,并对织物的整体尺寸进行计算。该方法采用普通携纱器即可完成突变截面三维织物的整体编织任务,且操作过程简单易懂。  相似文献   

15.
楼盖作为轻钢龙骨房屋的主要构件,承担平面外的荷载和发挥水平传力作用,通过对比轻钢龙骨房屋楼盖在刚弹性假定下,分析楼盖不同开洞率的模态、质量参与系数、基底剪力、结构最大位移、楼盖应力。得出轻钢龙骨房屋在地震作用下刚弹性楼盖两种假定对不同开洞率楼盖的模态、结构的最大位移计算结果相差不大,可以忽略。对于基底剪力在开洞率小于20%时,楼盖刚性假定比弹性假定要大,当开洞率大于40%时,楼盖的刚性假定偏小,对结构设计不利,则楼盖开洞率较大时应采用弹性楼盖假定更为安全合理。弹性楼盖应力随开洞率的增大下在洞口转角应力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悬挂书架书库楼盖体系和普通楼盖进行比较,给出不同板跨下两种楼盖的技术经济指标,并对悬挂书架书库楼盖体系做了减震效果分析,得到初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邹煜 《工程与建设》2010,24(1):63-65
文章介绍了厦门航空物流运营服务中心工程的概况及拟选用的密肋楼盖体系,以该工程为例分析了密肋楼盖体系的优劣势,并对密肋楼盖体系在工程实例中的适用性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该工程楼盖体系超长结构不设伸缩缝的方法及楼盖选型建议。  相似文献   

18.
GBF管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技术是采用水泥复合薄壁管成孔工艺形成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的工艺技术。空心楼盖结构可大幅度减轻楼盖结构自重,充分发挥材料力学性能,增加结构内部空间,提高结构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19.
楼盖是建筑结构中最基本的构件,它由板、梁等受弯构件组成,是构成工业与民用建筑水平空间的基础。钢筋混凝土楼盖是现代建筑结构中的应用最广泛的楼盖形式,对钢筋混凝土楼盖进行分析与研究,合理选择楼盖型式,将对整个房屋的使用和技术经济指标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新型大跨度钢-混凝土组合空腹夹层板楼盖的产生和发展做简单介绍,详细阐述该新型楼盖的构造特点;针对此类楼盖,重点介绍了比较适合用于工程设计和实践采用的实用分析方法;参照《钢筋混凝土空腹夹层板楼盖结构技术规程》(DB22/48—2005),结合一实际工程,具体介绍该楼盖的设计过程。本文的研究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该新型楼盖的分析、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