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联想的广阔、瑰丽、壮美,使秦牧的散文有了自己的特色。联想,成了秦牧散文的心想翅膀,是他散文中经常的普遍被运用的手法,因而使他的散文构思也十分出色,他的联想与他散文的知识性一结合,便满篇生辉,珠光闪闪,呈现出智慧与诱人的魅力。其散文中的知识性,常常是赖着丰富的联想才有其生命力。因此,在研究秦牧的散文时,是不可不涉及其联想的特色的。知识的广博,瑰美的联想,使他的散文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可读性。知识与联想,在他的散文里是相依而存的。有了知识作他联想的基础,联想再广阔,也会落在实处,会  相似文献   

2.
在众多的评论牧散文的文章中,对秦牧散文的抒情艺术似乎注意得还不够。前年底,《文学报》上登了一位作家谈到秦牧散文缺点时指出:秦牧散文,失之在无情。对此,我想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秦牧的散文,以其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著称。其知识性、趣味性及深刻的思想哲理,往往掩盖了他散文的抒情色彩,不易为读者所倾心。秦牧确实写了一些在知识性叙述基础上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散文。由于这些散文立足  相似文献   

3.
秦牧,在中国当代文学中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散文家。几十年来,他的作品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博得了国内外广大读者的赞扬,被誉为中国当代散文艺术大师。秦牧的语言是相当绚丽多彩的。他能将知识、哲理、形象、感情融为一体,具有清新隽永的艺术魅力,深受散文爱好者的欢迎。成功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善于运用比喻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秦牧同志是我国当代有成就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寓意深刻,联想丰富,知识性强,能给读者多方面的教益。打倒“四人邦”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学百花争艳,今天,重读秦牧同志的散文,得到很多启示。散文,是文学领域中的轻骑兵,能够迅速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有力地配合各个时期的政治斗争,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起到“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作用。散文之所以能够迅速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是和它取材广泛有很大关系的。秦牧同志的散文,给我们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题材的广泛性。他的散文就象一幅幅色彩斑烂的图画,鲜明地反映了我们时代五彩缤纷的生活面貌。从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到世界人民反帝、反殖的斗争风暴;从对社会主义的歌颂到对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罪恶的  相似文献   

5.
秦牧是我国当代文坛公认的风格独树一帜的著名散文家。他的散文如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不仅思想观念鲜明,哲理性、知识性强,而且在文体上独具特色,体现在其选材、构思、叙述方式、语言风格等诸多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学习榜样。  相似文献   

6.
李赫 《科技咨询导报》2010,(34):223-223
本文通过分析作家冰心的小说与诗歌,诠释了其作品中彰显出的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练流畅的特点。对自然风光的生动描写,增强了冰心散文的艺术魅力。她将丰富的阅历和渊博的知识溶化于她的散文作品中,文章真情而含蓄,倍受读者喜爱,语言之美更具魅力。  相似文献   

7.
台湾散文家夏元瑜先生的作品,因文笔幽默,知识丰富,艺术奇趣,而成为台湾散文的一道独特风景.本文试从悦笑性、通俗性、隐喻性三方面分析其散文的幽默特色.  相似文献   

8.
刘江萍 《凉山大学学报》2002,4(3):133-134,140
台湾散文家夏元瑜先生的作品,因文笔幽默,知识丰富,艺术奇趣,而成为台湾散文的一道独特风景,本文试从悦笑性、通俗性,隐喻性三方面分析其散文的幽默特色。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个具有悠久的散文传统的国家。在现代文学史上,散文创作是十分活跃并取得重大收获的门类。而对散文理论的研究、总结比起丰富浩瀚的散文创作的实践,却显得十分薄弱。这大概是因为散文包括着各有突出特点的多种多样的样式,所以在总体上概括它的特征有较大的困难的缘故罢。茅盾在一生中写下了众多的散文,为现代散文百花园增添了异彩,而他对自己散文创作实践的理论总结,也不很充分。尽管如此,在他出版的一些作品集的前言后记中,在他所写的一些文学评论中,仍然可以寻见他的散文的基本理论主张。这些主张是现代散文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唐太宗的散文创作不仅数量丰富,而且文体多样,尤其是在赋、史论、政论、序文等方面的创作上取得了较高成就.整体上看,太宗散文具有气魄雄伟,饱含深情,用词优美,行文潇洒,又长于论辩说理的特色,既表现出较高的文学成就,又充分体现出一代明君的胸怀与才略.  相似文献   

11.
秦牧关于修辞辩证法的论述,已成为他留给后人的富有特色的修辞理论之一。本文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评述了秦牧有关辩证法的理论:秦牧论内容与技巧的辩证统一;秦牧论“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秦牧论粗犷与细腻、简约与繁丰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2.
(一) 秦牧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和文艺理论家,他是一位热爱劳动、辛勤发奋的人,从四十年代他登上中国文坛到八十年代的今天,几十年来,他挥动那支饱含激情的、象魔术师的指挥捧似的笔、创作了许多独具风格的受人欢迎的文艺作品;杂文、散文、戏剧、小说、儿童文学、文艺评论、美学理论、教育理论、历史人物研究等等领域,都留下他的笔迹。  相似文献   

13.
方乐 《科技信息》2013,(18):162-162
移情手法是中外文学创作中一种传统的修辞手法,郭风将其运用在散文创作中,形成独特的审美视角,丰富了散文的表现力,创造出一个充满童真、诗趣的境界,从而使他的散文形成了清新灵动充满诗情画意的独特风格。郭风散文创作中移情手法的运用,成就了郭风散文的独特地位,丰富了中国现代散文的创作内容。  相似文献   

14.
余秋雨及其散文的迅速崛起和走红,把传统的散文作法推向了极致;只不过,由于对传统的过分依恋,其作品无论是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手法上,都鲜有创新。作者表现的是传统,放弃的是思想,讲究的是温柔敦厚的士大夫气息,排斥的是挟风带雨的激情和凌厉,这决定了其作品只能是一种对传统的放逐。  相似文献   

15.
王十朋不仅是南宋著名政治家,其丈学成就亦卓然成家,是南宋散丈的代表作家之一。其散文体式多样,内容丰赡,思想深刻,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他的政论文观点鲜明,说理透彻,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批判性;而序记丈笔墨洗练,蕴藉隽永,表达了作者真实的心声。两者都取得了相当的创作成就。  相似文献   

16.
梁实秋的整个散文历程和散文创作是一个繁富的文化系统。本文立足追求,旁及失落,全面探讨了他孜孜以求的文学轨迹及其散文的奇异价值,对他的人生和作品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论辩是我国古代散文中最常见的内容,是一种说理的艺术,而以喻论理是最重要论辩技巧之一,这种借助形象、喻理交融的论辩手法,具有历久不衰的独特艺术魅力,纵观我国古代散文中以喻论理的运用,其技巧主要表现于勾勒形象,遗貌取神,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对照鲜明,不言而喻;寓庄于谐,增强趣味等四个方面,它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情节,使论辩形象化,更具说服力,其效果是空泛议论所不能替代的,它也是许多古代散文不因时过境迁而丧失其艺术魅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静态词义"和"动态词义"这一对辩证概念的提出是对现代汉语词义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在语言的运用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理论,在余秋雨先生的散文作品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动态词义现象,通过研究其散文中的动态词义现象、形成途径以及影响因素,来探究余秋雨散文语言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9.
秦牧和余秋雨的学者散文创作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受不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使他们的学者散文在文化内涵的展示上,在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和理性批判精神的指向上以及在对“文以载道”的阐释中,都形成了许多共性和差异,并直接影响了他们散文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20.
苏轼的散文,主要特点是随物赋形,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苏轼的散文,大体上分为议论文和记叙文.议论文有深刻独到的见解,雄辩的特色,能摆脱传统说法,自出新意,而又切合实际.记叙文不拘一格,情文并茂,多姿多彩,具有鲜明的个性.他的游记散文,开拓了表现范围.带来了文体的新变化.他的小品文是明代小品文的前驱.他的<赤壁赋>是新体散文赋的佳作,标志着散文赋的成熟.他的传记散文能绘形传神,刻画人物的个性.苏轼还十分讲究意境的创造.苏轼散文的成功,得益于丰富的生活经验,广博的文化知识,有敏锐的思维能力和卓越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