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XIN LingLing XIAO LaiLong ZHAO Li CHEN Xi WANG XiaoRu 《科学通报(英文版)》2007,52(2):188-193
An organically modified silicate (ORMOSIL) as a matrix for oxygen-sensitive sensor, in which di-methyldimethoxysilane was selected as an organic modifier in the precursor, is described. The sensing film with tris-(4,7-diphenyl-1,10-phenanthroline) ruthenium(II) as an indicator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was characterized by efficient quenching by oxygen. Blue light-emitting diodes (λmax = 475 nm) were employed as light excitation source. The linear range of the dissolved oxygen was from 0.5 to 16 μg/mL. The measured RSD was 2%, the response time (t95) was 60 s, and the determination limit was 0.2 μg/mL. A portable and inexpensive luminescence-based sensor was established and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dissolved oxygen in the surface water. 相似文献
2.
基于QSAR和PCA方法的硝基芳烃综合毒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品的风险评价与管理应该关注基于多种生物体效应的综合毒性。为了评价毒性数据稀缺化合物的综合毒性,以50种硝基芳烃为研究对象,收集了它们的多种生物毒性数据,建立了稳健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模型,预测缺失毒性数据,解释了硝基芳烃的致毒机理——硝基芳烃与生物受体分子的亲电反应活性是决定其毒性的主要因素。然后应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an alysis,PCA)方法对基于QSAR模型计算获得的50种硝基芳烃的各种生物毒性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综合毒性因子(integrated toxicity index,ITI),对综合毒性因子进行QSAR分析,得到可直接由硝基芳烃结构参数预测综合毒性因子的单参数QSAR模型。结果表明,QSAR与PCA方法的结合可以成功地评价和预测硝基芳烃的综合毒性。 相似文献
3.
带荧光基团蒽和芘的杯芳烃衍生物合成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杯芳烃带上荧光基团蒽和芘后,可利用荧光发射光谱及荧光强度的不同改变,对碱金属离子、胍离子、伯胺分子及羧酸衍生物加以识别,荧光型杯芳烃作为一类能发出荧光的物质常被用作荧光探针,荧光型杯芳烃的合成颇具价值.本文综述了带荧光基团蒽和芘的单酚型和间苯二酚型杯芳烃衍生物的合成进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Wittig-Horner反应, 以对氯甲基苯甲酸甲酯、亚磷酸三乙酯、对苯二甲醛为主要原料, 经酯化、缩合得到二苯乙烯型荧光单体, 研究了各种反应条件对单体合成的影响. 将二苯乙烯型荧光单体高分子化得到了水溶性好、荧光性强、稳定性与安全性高的荧光聚合物. 用红外光谱对荧光单体结构进行了表征, 用紫外及荧光分光光度计对荧光单体及聚合物的荧光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荧光单体聚合后紫外吸收发生红移, 吸收强度下降, 但荧光发射强度提高, 这说明近紫外吸收有利于荧光发射强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疏义才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7(4):68-70
叙述了荧光增白剂 DT的制备过程 ,并说明了 DT的分散原理。还就产品的产率、颜色进行了研究与讨论。对应用工艺也做了系统地介绍 ,提出了使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硝酸钴溶液中,通过电沉积在镍箔基底上制备出了Co(OH)2薄膜.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和形貌,用红外光谱(FT-IR)对所制样品的组分进行了分析,用循环伏安和恒电流充放电等测试方法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均匀片状网络形貌的Co(OH)2表现出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其单电极比电容值达1042F.g-1,有望成为电化学电容器电极材料. 相似文献
7.
张国兰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4):596-600
选择氟化有机改性溶胶凝胶作为溶解氧传感膜材料,选用5,10,15,20-4-(5-氟基)卟啉铂和4,7-二苯基-1,10-邻菲咯啉钌的高氯酸盐为氧荧光猝灭指示探针,比较了这两种探针在氧传感膜内对氧浓度变化的响应行为,考察了传感膜对氧的传感响应性能.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天然产物槲皮素作为荧光探针检测醋酸根离子的选择性和灵敏性,实验将不同种类阴离子加入到槲皮素的二甲亚砜溶液中,考查槲皮素溶液的荧光强度变化.实验发现:槲皮素的二甲亚砜溶液在500 nm处有一荧光发射峰,加入醋酸根离子时,该峰强度明显增强,而其他阴离子(C1-、Br-、I-、ClO4-、H2PO4-)对该峰强度无明显影响,同时在Q-Ac-中加入其他阴离子未引起荧光强度的变化.表明槲皮素对醋酸根离子具有较好的选择性;荧光滴定光谱表明槲皮素对醋酸根离子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且荧光滴定曲线线性关系较好(R2 =0.995),线性范围为1.0× 10-6~8.0× 10-6 mol/L,最低检测限为1.0× 10-7 mol/L;通过Job曲线得到槲皮素与醋酸根离子作用的化学计量比为3:2,稳定常数为3.11×104.核磁等实验表明,醋酸根离子的加入破坏或减弱了体系原有的氢键,促进了槲皮素分子内电荷转移,使槲皮素的荧光强度增强.用该方法检测了样品中微量的醋酸根离子,回收率为98.82%~100.96%,测定结果稳定.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光谱学动态事件的时间标度与稀土配合物的荧光性质及其相互关系,通过动态事件时间标度上的相对性来讨论稀土配合物的某些发光问题,着重探讨一种把复杂问题进行简化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Ca2 作为重要的细胞信号,在细胞信息传递中发挥着广泛而重要的作用,对活细胞内Ca2 进行准确、实时、原位的测量,是对其定量分析的关键.由于胞内Ca2 的浓度很低,并呈现复杂的时 空特异性等特点,因此,灵敏度较高的荧光分析技术在活细胞内Ca2 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综 述了这一方法的原理、应用价值、研究意义,并重点介绍了其中一种先进的技术方法--Ca2 比率 荧光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1.
The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 from jellyfishAequorea victoria has unique superiority as a kind of biological label. GFP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all fields of biology based on the recent
studies on its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and mechanism of bioluninescence. 相似文献
12.
以大孔阳离子树脂为载体,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备了Ni B/树脂催化剂,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i B以非晶态的形式分散在树脂中。将催化剂用于水合肼还原硝基苯制备苯胺的反应,考察了KBH4溶液的p H值、B/Ni摩尔比和催化剂负载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KBH4溶液的p H=12,硼/镍摩尔比为3∶1,Ni的负载量为10%时,制备的催化剂活性较高。在室温下,以无水乙醇为溶剂、Ni B/树脂为催化剂,10 mmol硝基苯与30 mmol水合肼反应30 min,苯胺的收率为99%。 相似文献
13.
以塔罗油为原料合成高效染料分散剂,其制备工艺为:塔罗油经过氧化氢预处理后,以高锰酸钾为催化剂,以甲醛和亚硫酸钠混合物为磺化剂进行磺化反应,制备改性塔罗油染料分散剂,并将其应用于还原橄榄T染料,进行分散性能及耐热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当磺化时间为3.5h,原料与磺化剂质量比为1∶3,预处理剂质量分数为4.0%,磺化温度为... 相似文献
14.
15.
运用沉淀法和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出具有较强荧光强度的氧化锌/聚丙烯酰胺复合纳米粒子。在包含有氧化锌纳米粒子的油包水反相乳液体系中,由过硫酸钾引发、以丙烯酰胺作为单体进行反相乳液聚合,聚合产物将氧化锌包覆并形成氧化锌/聚丙烯酰胺复合纳米粒子。对复合物煅烧后的得到氧化物粉末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对复合纳米粒子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动态光散射分析、荧光显微镜分析。获得的氧化锌/聚丙烯酰胺复合纳米粒子形状近似为球形,直径范围约为100-300nm之间,并且能够发出较强的绿色荧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螺二芴上引入芳胺基团制备出两种全新的螺二芴衍生物SPF-1和SPF-2.化合物SPF-1能够通过荧光强度检测有机溶剂中的含水量.其中,SPF-1在1,4-二氧六环中对水的检测限达到0.018%,在四氢呋喃(THF)中对水的检测限达到0.049%,结果优于大多数文献的报道.另外,SPF-1和SPF-2都可用作有机电致发光(EL)器件的发射层材料.SPF-1制备的器件在506 nm附近有强的发射峰,色度坐标为(0.24,0.48);SPF-2制备的器件在471 nm和502 nm处有较强发射,色度坐标为(0.31,0.54).两个器件都具有低开启电压、高热稳定性等优异性能.其中SPF-1的最大亮度、最大电流效率和最大功率效率分别为1 653 cd·m-2,2.55 cd·A-1和1.23 lm·W-1,SPF-2的最大亮度、最大电流效率和最大功率效率为是1 660 cd·m-2,2.1 cd·A-1和1.28 lm·W-1.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study, we hav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a new near-infrared (NIR) fluorescent probe (BODIPY-Se) to detect fluorine ions (F-) using a B-Se bond to connect the fluorescent dye BODIPY and benzotrifluoride. The probe exhibited a highly selective fluorescence response to F- 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7.4×108 mol/L. The excitation and emission spectra of the probe in the NIR region avoid background fluorescence interference present in biological systems. The fluorescent imaging of HepG2 cells demonstrated ... 相似文献
18.
FeNiN薄膜的制备及结构与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 Fe Ni化合物的饱和磁化强度 ,采用离子束辅助溅射沉积的方法对 Fe Ni薄膜进行掺氮 (N)的研究。实验中发现 ,掺氮后所生成的 Fe Ni N薄膜在结构上同 Fe Ni合金有相似之处 :N不与 Ni化合 ;在小掺镍量下 Ni以替代方式存在于薄膜中 ,在大的掺镍量下 Fe Ni N薄膜将有特定的相变发生。在磁性方面 ,得到了饱和磁化强度为 2 .0 T的Fe Ni N薄膜。 相似文献
19.
氧化锌(ZnO)是一种新型稀磁半导体材料,有优良的磁学及光学性质,透明度高,常温发光性能优异.根据半导体掺杂原理,以氧化锌为原料,过渡金属元素铜为掺杂元素,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备了铜掺杂纳米氧化锌薄膜.利用晶向显微镜观察ZnO:Cu在衬底硅片上的表面形貌和生长情况,利用光致发光谱和分光光度计分析了样品的光发射和光吸收特性,研究了薄膜的伏安特性.发现铜掺杂对氧化锌薄膜的光吸收和光发射以及表面伏安特性都有很大的影响.随铜掺杂含量的增加,光吸收强度明显增大,光发射峰更加丰富.适当掺杂量的情况下,电流明显增大,但掺杂量太大,会引入缺陷和晶界,反而会使漏电流增大.10%-20%掺杂量为比较理想的掺杂量. 相似文献
20.
利用胶体晶体模板法和循环伏安电镀法成功地在铜电极表面合成了多孔纳米氧化铜薄膜,并应用于碱性溶液中葡萄糖的直接电催化氧化.制备的修饰电极在5μmol/L~3.2mmol/L的浓度范围内对葡萄糖具有线性响应关系,灵敏度为37.99A·m·mol-1,达到稳定电流值所需要的时间小于3s.在3倍信噪比条件下,该传感器的检测限为0.37μmol/L,明显优于其他非酶传感器,这要归功于多孔氧化铜的结构,该结构能够增加电极表面的活性位点,提高葡萄糖氧化过程中的电子转移速率.同时,该传感器对实际血样的测定具有很高的准确度,结果表明,该多孔氧化铜材料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在非酶葡萄糖传感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