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他走遍了全世界——是一种使命推动他四处奔波。有一天,他偶然看到一篇文章,报道巴基斯坦一个男孩年仅4岁就成了契约奴隶,终日从事编织地毯的手工劳动。他细读这篇文章,使命感从心底油然而生。那时,克莱格·吉尔博格才12岁。之后,他与几个同学一道在加拿大多伦多成立了"解救儿童组织"。从那时起,在世界各国主要城市,他接触了许多流落街头的青少年。并且为他们的权益奔走呼号。3年之后,15岁的克莱格·吉尔博格成了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对话会年龄最小的代表。他利用这个讲坛倾吐心中的不平。他说:"我们拥有充分的资源。足以结束儿童贫困,使  相似文献   

2.
比年龄     
正今天是明明的8岁生日。可是妈妈出差了,爸爸工作又忙,他心里有些失落。当明明推开家门时,他突然惊叫起来,桌子上竟然摆着一个蛋糕,真是太意外啦!爸爸笑呵呵地说:"你妈妈特意嘱咐我买的,我们可没有忘记你的生日。"明明高兴地说:"谢谢爸爸妈妈!"吃着美味的蛋糕,明明问道:"爸爸,您什么时候过生日啊?到时我也买一个蛋糕,送给您!"爸爸笑着说:"我今年35岁,生日早过了。你不如来算算爸爸50岁时你多少岁?"明明顾不上吃蛋糕,托着下巴,思考起来……他茅塞顿开:"有了!到您50岁还要再过50-35=15(年),那时我就比现在大了15岁,是8+15=23(岁)。如果写成一个算式,就是8+(50-35)=23(岁)。"  相似文献   

3.
陈雨淼  枫月 《世界博览》2022,(11):26-31
<正>他犯下的罪过不可饶恕,他作出的贡献也不可磨灭。有人说,他从“僵尸网络”的创造者变成“僵尸网络”的反向追踪者是他内心的善良使然,但也有人说,这是他在完成自我救赎。马库斯·哈钦斯1994年出生于英格兰的布拉克内尔。他少年早慧,天赋异禀,14岁编写了第一个密码窃取软件,15岁成立自己的公司,提供黑客服务,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随后他深陷网络犯罪的漩涡无法自拔。他是拯救互联网的英雄,  相似文献   

4.
徐亦鹏 《世界知识》2012,(20):44-45
他出身寒微,没有名校博士的光环,也无意经营人脉,却以客家人的韧性和拼劲从台湾"中央银行"的办事员做到总裁,主掌新台币兵符至今近15载,成为台当局"内阁"在位最久的政务官.他驾驭新台币挺过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挺过20世纪初岛内经济衰退潮,也挺过2008年世界金融海啸,个人更赢得国际权威《金融期刊》九次年度最高评级,无人出其右.73岁高龄的他有过数不清的机会当更大的官、赚很多的钱,但只有"中央银行"的办公室让他眷恋.被投机客恨,被老百姓爱,被蓝绿政客追捧,他就是彭淮南.  相似文献   

5.
<正>在领导眼中,他是不知疲倦、勤奋钻研的"老把式";在同事眼中,他是无私奉献、不计个人得失的"马大哈";在"三违"人员眼中,他是嫉恶如仇、不留情面的"黑包公"。他就是深受广大干群称颂、连续多年被评选为"安全先进"、"优秀安监员"的湘煤集团牛马司矿业公司水井头矿安监员罗智明。爱岗敬业挑重担1986年8月,22岁的罗智明从涟邵技工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水井头  相似文献   

6.
布迪厄的"习性"理论具有现实意义,就作家而言,他的种种生活经历无疑都会参与其"习性"建构之中.塞林格创作<麦田里的守望者>时虽立足高雅,但在其"习性"的调节和建构下,又对通俗文化进行不同程度认同.首先是对影视通俗文化中人物形象的模仿,同时在叙事安排上也呼应了所处年代的"遏止"思维.由此可以看出作家创作过程中不断同大众心理商讨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正"当天才孙子大开脑洞,他能否拿起创意之盾,成功留住爷爷跷家的脚步?"凌晨3点一刻,爷爷忽然从床上坐了起来,他左脚着地的那一刹,Kenneth Shinozuka的手机也随即响了。这是15岁的华裔少年Kenneth毕生难忘的瞬间,此时,他的脸上闪过一丝笑容,爷爷半夜下床的时刻终于被他"捕获"了。随后的一年时间里,全家成功阻止了爷爷的900次"跷家",而"利器"则是一双特殊的袜子。爷爷的"跷家"在爷爷第一次"出走"之前,这个三代同堂的家庭过着琐碎而幸福  相似文献   

8.
<正>4月24至28日,年届95岁的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在中马建交45周年之际,踏上了第九次华夏之旅。作为马来西亚任职时间最长、组阁次数最多的领导人,马哈蒂尔在1981年至2003年担任国民阵线政府总理22年期间曾七次访华。去年8月他在时隔15年后再次掌权后,作为希望联盟政府总理对中国进行了为期五天的正式访问。此次访问对他而言,是传承中马友好之旅,是"东看"文明互鉴之旅,也是  相似文献   

9.
吕斌 《创新科技》2010,(3):41-43
从1980年到1995年,潘文石把15年的光阴给了大熊猫;从1996年到2004年,一晃,在白头叶猴的研究上,他也花费了9年的心血;从2004年至今,他将6年的时间给了白海豚……他生命中的大半时光都与野外科考有关。  相似文献   

10.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语言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1年,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抛出了一部石破天惊的作品──《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叱咤风云的人物,也没有什么现代派的写作技巧,但它刻画了一个不愿随波逐流,希望能过一种自然、真诚生活的少年,从而再现了五十年代美国青少年的迷惆,触击了当时的社会问题,向社会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因此该书风靡美国,对我国一些青年作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家塞林格对该书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在书中成功的语言运用,使霍尔顿成为一代青年的崇拜者,因此,本文对塞林格塑造霍尔顿所用的语言作一扫描,…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传记电影《知无涯者》上映了。导演使用电影的手法,介绍了印度数学天才拉马努金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拉马努金出生于1887年,12岁时开始对数学产生兴趣。15岁时,他自学英国数学家卡尔写的《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概要》一书,并做了几百页的数学笔记。高中毕业时,他各项成绩突出,校长说"满分也不足以说明他多么出色"。但进入著名的贡伯戈纳姆学院后,他将全部精力投入数学研究,导致其他科目成绩不及格,被学校开除。  相似文献   

12.
"高速路口,敞篷跑车",记者从杭州萧山机场乘坐大巴向义乌去,高速路上,广东康力"三剑客"之一的陈世伟发消息告诉记者,他在高速路口守候。在东阳,陈世伟问记者,他看起来大概有多少岁。"再过35年就80岁了",这就是风趣的陈世伟给出的答案。在这45年的人生中,陈世伟有过各种尝试,而最终在生命中找到快乐的时候便  相似文献   

13.
居里夫妇     
皮埃尔·居里和瑪丽亞·居里,这一对將永为后世所怀念所尊敬的夫妇,不仅是天才的科学家,而且都有着对人类对美好的社会怀着深刻的真摯的爱和高尚理想的心灵。皮埃尔·居里于1859年5月15日生于法国巴黎,他的父亲是一个爱好科学,崇尚自由的医生。皮埃尔从小对自然科学發生了濃厚的兴趣,他从教师巴济尔那里学習了基本数学和高等数学,大大發展了他的思考和想像力。皮埃尔十六岁到巴黎大学去听講和做实驗。十八岁应物理学高等考試及格。十九岁任巴黎大学理学院德生教授的助教,管理学生的物理实驗室,  相似文献   

14.
<正>1.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颗绕日运行的小行星,它的国际编号是199953,它被命名为"闵乃本星"。闵乃本是谁呢?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是著名的物理学家、材料学家。2.1935年8月9日,闵乃本出生在江苏如皋。他从小就出类拔萃,成绩十分优异。19岁时,他从机械职业学校毕业,然后进入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  相似文献   

15.
<正>"海洋正被塑料侵害,而Boyan Slat誓要将海洋恢复成他心目中清澈的模样,这是他从17岁那年开始,给自己定下的人生目标,是的,他要拯救海洋!Boyan Slat:1994年出生于荷兰,现为Ocean Cleanup公司(荷兰)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他被公认为全世界20个最有前途的年轻企业家之一,2014年他获得联合国环境署颁发的"地球卫士奖"。2015年,挪威国王哈拉尔授予他挪威国际海事奖青年企业家奖。  相似文献   

16.
<正>1956年56岁的美籍奥地利科学家沃尔夫冈·泡利已经是科学界的精英,在物理学领域享有很高的威信,人们尊称他为"物理学的良心"、"上帝的鞭子"。可是就在这一年,泡利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让他非常震惊,并开始对自己深刻的判断力有了怀疑。  相似文献   

17.
<正>飞碟研究刊物Files Filera2002年7月收到了一封从弗吉尼亚州寄来的案例。它的开头是这样写的:"2002年7月15日的夜里,我的丈夫来到自家的阳台上,向四周看去,我家别墅周围很安静。他站在那里向森林的方向望去,这时他突然发现了一团非常明亮、时明时灭的火光,快速地朝着我们的房子移来。"如果是行人的话,我丈夫  相似文献   

18.
牧野 《创新科技》2012,(1):34-35
<正>他一生研究的学科几乎不为大众所知,他一生从事的事业直到很多年后才有一个统一的名称。他作为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一直在为改变中国传统的"以粮为纲"的农业结构而奔走呼吁。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现代草原科学奠基人之一,被称为"草业袁隆平"的任继周院士。2011年度CCTV三农人物颁奖典礼2012年1月8日在北京举行,88岁的任继周院士再次当选。  相似文献   

19.
一个顽皮的美国少年在击打一位盲人后迅速跑开。他以为盲人追不上他。只能无可奈何地生闷气。可没想到,这名15岁的盲人拔腿向调皮鬼追去,几经周转却始终紧紧跟在后面。最后,顽皮的少年在惊诧中投降认错。这名15岁的美国盲人名字叫本·安德伍德,住在加利弗尼亚州的萨克拉曼多。他从两岁起就彻底失去了视力。不过也是从那时起,他具备了让所有人  相似文献   

20.
11月24日傍晚6点17分,住在维莱勒贝尔市的15岁少年穆赞写完当天的博客,离线下网。9月份,他升入当地中学,前不久,刚刚在一家工厂找到实习机会。在好朋友亚辛的眼里,穆赞"是个讲笑话的高手,我都不知道他那些幽默风趣的笑话到底从哪儿搜罗来的!"但谁也没有想到,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